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的年级、性别和专业分布,为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以目的 抽样和多级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抽取福州市大学生1 904名,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除在主观适应方面弱于男生外,其他方面的社会适应状况均优于男生;毕业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普遍优于非毕业生;新生与其他年级学生(不含毕业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就业适应方面,其他年级学生(不含毕业生)的问题最突出;医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普遍优于非医学生.结论 不同性别、年级及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各有特点,在进行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时,应把握不同群体特性给予不同对待.  相似文献   

2.
700名医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郴州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郴州市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7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试中至少有一个SCL-90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学生占11.57%,男、女及不同来源的学生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三年级学生比例高于一、二年级学生以及学护理专业学生高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上,郴州市大学生心理卫生水平差于全国常模,但优于国内其他地区大学生;女生、三年级学生及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较为突出.结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应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分析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度和参保率的途径和方法。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大学生,自拟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参保情况。结果 大学生中了解医疗保险的仅37.10%,大学生总体参保率为92.62%,而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仅为40.75%。经单因素分析,专业(χ2=35.78,P<0.001)、年级(χ2=29.24,P<0.001)、参保必要性评价(χ2=9.97,P=0.002)和家庭月收入(χ2=15.76,P=0.001)对大学生参保率有影响,Logistic分析显示,大学生中药学专业、大二年级、家庭月收入低和对参保必要性评价高的参保率良好(P值均小于0.05)。结论 影响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主要因素是大学生所处的年级、专业、家庭经济状况和对医疗保险参保必要性的评价。应开展更多宣传活动,使更多大学生对医保制度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以提高参保率。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寻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4所高校共1 7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群体对商业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公费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不高,分别为23.87% 、39.55% 、36.5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级、院校、家庭所在地、年医疗费、健康关注度、参保必要性评价、校方宣传教育、医疗保险(学生平安险、社会保险、公费医疗)的认知程度与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参保必要性的评价较低(OR=1.42)、学校宣传教育较少(OR=1.19)、大学生群体对学生平安险(OR=1.17)和社会保险(OR=1.76)的认知程度较低是降低大学生参保率的因素,年均医疗费用较高(OR =0.81)是使大学生参保率增加的因素.结论 大学生新医保的改制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通过社会、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医保的参保率.  相似文献   

5.
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歧视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郑州市4所民办高校1 8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郑州市民办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39.67%~ 88.75%之间.不同性别、民族、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大学生艾滋病歧视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影响因素为性别、专业、年级(F=10.215,P<0.01),艾滋病传播知识影响因素为性别和住宿方式(F=4.064,P<0.01).结论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艾滋病认知程度有待提高.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常见传染病的知晓率,以便为开设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课程和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1 19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并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校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1.04%,对常见传染病的知晓率为74.34%,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8.80%的大学生希望获得更多传染病相关的知识,电视和网络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大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认知整体状况较好,但还存在部分问题,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和宣传。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及参保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和分析大学生医疗保障状况及参保意愿,探讨切合学生本身意愿的医疗保障模式.方法 抽样调查唐山市2所高校1 300名大学生,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参保意愿.结果 大学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不高,学生参保受年级、对医保制度的知晓率及参保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结论 大学生医疗保障不宜简单并入当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必要建立普通门诊医疗统筹.应充分考虑影响学生参保意愿的因素,提高参保率.  相似文献   

8.
《疾病监测与控制》2021,15(4):273-275,281
目的:探讨信阳市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相关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 practice,KAP)水平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多级抽样方法从2019-01~2019-12信阳市4所高校抽取大学生2281名作为研究对象,自制KAP水平调查问卷,调查其无偿献血相关KAP水平,并分析影响KAP水平的因素。结果:2281名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知识得分为(4.71±1.66)分,有无偿献血意愿的650名,占28.50%,有无偿献血行为的579名,占25.38%;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性别、父母文化水平的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知识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意愿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级、父母文化水平的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意愿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性别、专业、父母文化水平的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行为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行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知,年级低、非医学类专业为影响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知识的危险因素,女性、非医学类专业为影响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态度的危险因素,女性、非医学类专业、父母文化水平低为影响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信阳市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相关KAP水平现况不容乐观,受到专业、年级、父母文化水平、性别等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KAP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对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疗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4所高校(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共17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现行的公费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3种医疗保险制度的认知度均较低,分别为40.0%,42.4%和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的主要因素有院校背景、政策的宣传教育、自我健康关注度.结论 多数大学生对医疗保险制度缺乏必要的认知.政府和学校应加大政策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整体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0.
芜湖市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芜湖市3所高校7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生活质量总体水平居中,总的生活质量随年级增高呈逐步下降趋势并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心理健康状况与大学生生活质量关系密切.结论 相关部门应重视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状况,有区别地针对不同性别、健康状况、不同专业及来源的大学生加强教育,以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Faith, evidence, and the epidemiologis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16.
为响应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方案>(整规办发[2006]27号)的要求,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医疗器械司委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举办的医疗器械行业信用建设宣传活动拉开序幕,于9月18日在京举办医疗器械行业"诚信兴商"座谈会,并在会上向全体会员企业发起"企业自律,诚信兴商"的倡议,与会的40多家企业共同参与了这次倡议活动.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Leading scholars of marital processes strongly recommend supplementing the current focus on marital conflict to include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ve processes. This qualitative study examin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ligion and the transformative processes of commitment and coping in marriage. The sample for this study includes 184 married couples (N = 368 individuals), making it far larger than most in‐depth, qualitative interview‐based studies. Participants included Christians, Jews, and Muslims with an over sampling of minorities and immigrant families living in all eight reg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 several decades studies have shown a large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 religiosity and marital commitment and (b) religiosity and (generally) positive coping, but with little explanation regarding how and why.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specific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how these couples approach their marriages—including several that relate to the two transformative processes of commitment and cop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