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患者,女,44岁。做饭时不慎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右额面部,当时额面部有数个0.5×0.5cm大小的皮损,皮肤局部发红伴轻度疼痛,无水泡及破溃,自涂京万红软膏(天津达仁堂制药二厂生产)1次,第2天下午(伤后约18小时)发现右额面部有轻度瘙痒,元疼痛,自感效果不佳,局部未清洗,又自涂湿润烧伤膏(生产批号011029)1次,24小时后发现右额面部出现密集粟米样丘疹及水泡,瘙痒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湿润烧伤膏治疗重症接触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53例患者均为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接触性皮炎病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用药2周后患者红斑、水泡、渗出等症状消失时间,并就患者皮损缩小面积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2周结束。患者红斑平均消失时间(4.2±1.2)d,水泡平均消失时间(5.2±1.4)d,渗出平均消失时间(7.3±2.1)d。无1例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50例患者在治疗2-3d后皮损处形成一层白色薄膜,1周左右薄膜自动脱落。治疗后皮损平均面积(2.4±0.4)cm2显著小于治疗前(8.3±1.2)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重症接触性皮炎的效果较好,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临床用现场冲洗,剪除水泡和拔甲,创面湿敷硫酸镁或葡萄糖酸钙的方法治疗氢氟酸烧伤7例,结果证实上述方法是治疗氢氟酸烧伤的关键;否则,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指(趾)坏死。  相似文献   

4.
万秋红  张美华 《吉林医学》2011,(5):1030-1031
目的:总结MEBO治疗面部深度烧伤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MEBO治疗面部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88例面部深度烧伤患者全部治愈,仅2例Ⅲ度浅型创面愈合后留有表浅疤痕,全部患者愈合后无五官功能障碍和畸形。结论:规范的MEBO治疗护理程序能促进创面愈合,控制创面感染,减轻疤痕增生。  相似文献   

5.
局部烤灯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张力性水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会娟  苏秀梅  魏桂梅 《海南医学》2011,22(12):152-152
目的探讨局部烤灯配合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下肢骨折后张力性水泡的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局部烤灯20min后外涂MEBO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给予保持局部清洁定时消毒,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水泡治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局部烤灯配合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下肢骨折后张力性水泡,效果显著,安全实用,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6.
凤凰衣治疗小面积浅Ⅱ度烧伤范有富(山西省天镇县人民医院天镇038200)关键词凤凰衣,浅Ⅱ度烧伤;外治法治疗方法:取新鲜鸡蛋数个,武净表面污垢,清水冲洗,酒精消毒。同时对烧伤创面皮肤周围酒精消毒。将水泡剪破,云掉表面坏死组织,用生理盐水轻轻涂擦创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3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5例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内服,对照组45例采用口服维胺脂胶囊,2组均外用维A酸霜.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面部皮损和体征的变化及药物副作用,对临床痊愈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均有改善面部皮损和脂溢程度的作用(P<0.01);治疗后2组改善面部皮损和脂溢程度的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临床疗效相比,治疗组优于时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枇杷清肺饮加减是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Ⅱ度烧伤临床多见,笔者采用保留水泡皮,外涂中草药浸泡液治疗Ⅱ度烧伤创面,共计1690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强脉冲激光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应用光子痤疮治疗仪治疗57例面部寻常型痤疮患者,病情Ⅱ~Ⅲ级淡性和非炎性皮损总数分别为20~45个和48~90个),治疗波长415nm,每周2次,治疗时间4~6w,观察记录临床反应。结果57例患者总有效率69.1%,皮脂溢出减少率61.1%。治疗期间,未发现刺激皮炎等不良反应。结论强脉冲激光(415nm)照射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效果较好,疗程较短,治疗过程安全,可以作为治疗Ⅱ~Ⅲ级炎性痤疮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不能耐受内服或外用药物治疗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烧伤药膜和磺胺嘧啶银治疗头面部浅Ⅱ度烧伤疗效对比吴少云,朱小勤(外科手术学教研室)(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组)1990年6月至1994年10月间,我们对62例头面部浅Ⅱ度烧伤患者,分别应用烧伤药膜和10%磺胺嘧啶银(SD-Ag)混悬液治疗,现将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张玲  陶刚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588-3589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面部色素痣的疗效。方法:对442例面部色素痣(皮损共2034个,皮损直径1mm~3mm)行微波治疗。结果:痊愈354例,显效53例,有效2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微波治疗面部色素痣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急重症,系由疱疹病毒引起.典型皮损为单侧分布、排列呈带状的成簇水泡,伴有神经痛,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躯干和面部多发.其疼痛较剧,如刺如灼,昼轻夜重,尤其是老年患者疼痛更剧,发于面部者,甚则影响食、眠、视、听.因此,迅速止痛、缩短疗程是治疗之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面部深度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面部烧伤患者采取早期切痂分区全厚皮片移植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效果。结果:13例中9例为甲级愈合,3例乙级愈合,1例丙级愈合。总有效率为92.3%。结论:早期切痂分区全厚皮肤移植是治疗面部深度烧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MEBT/MEBO和干性暴露疗法对面部不同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采用MEBT/MEBO和干性暴露疗法治愈的78例面部浅Ⅱ、深Ⅱ和Ⅲ烧伤创面分为相应两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干性暴露组比较,MEBT/MEBO组治疗的面部浅Ⅱ、深Ⅱ和Ⅲ烧伤创面愈合快,止疼效果好,疤痕增生不明显。结论 MEBT/MEBO对面部浅Ⅱ、深Ⅱ和Ⅲ烧伤创面的疗效优于干性暴露疗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痤疮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现已成为皮肤科研究的热点。我们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在前期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痤疮的证候特点,依据面部皮损分区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提出面部分脏辨证方法,并用常用方剂进行治疗,以临床疗效来验证面部皮损分区与五脏证素的对应关系及痤疮辨证的客观性,希望能为痤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磨痂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磨痂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32例。结果:显效率达90.6%,平均住院天数14d。提示:磨痂术具有操作简单、磨痂深度易于掌握、出血少、美容和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头面部深Ⅱ度烧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凉血汤治疗毒热内蕴型面部痤疮的疗效。方法将门诊收治的108例毒热内蕴型面部痤疮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口服自拟清热凉血汤(金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g,草河车15g,知母、黄柏、丹皮、地骨皮、皂角刺、酒川军各10g,急性子4g),水煎服,每日一剂,2次·d-1。对照组:口服当归苦参丸,每次1袋,每天2次。2组均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81.84%(P<0.05);2组皮损程度积分、皮损数量积分、皮损颜色积分、皮损肿痛积分、皮损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疗程结束后连续观察8周治疗组治愈患者复发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自拟清热凉血汤治疗毒热内蕴型面部痤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14例低热深度烧伤临床分析天津武警总队医院冯中明,张宝春低热烧伤是指温度在50℃以下热源所致的烧伤。低热烧伤无论深度如何,都表现为水泡创面,因此,一些深度烧伤常被误诊为浅烧伤而延误治疗。本文总结了14例低热深度烧伤的收治情况,提出:除了低热热源接触时...  相似文献   

19.
蓝光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永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73-2474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使用LED蓝光痤疮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30例,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后对面部皮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中总积分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治疗2周后下降幅度明显增加。结论:蓝光治疗面部寻常痤疮不良反应不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李海军 《求医问药》2011,(9):125-126
多年来面部深度烧伤一直是烧伤临床难题,深度烧伤引起瘢痕是常见后遗症。我处为减少面部瘢痕形成采用MEBO纱布包扎保守治疗,现将我处多年来的治疗病例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在2003年至今共接诊85例面不烧伤患者,轻度烧伤70例,深度烧伤有15例。最小年龄为6周岁,最大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