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安市市属医院洁净手术室环境质量状况,为保障手术室洁净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采样与检测方法,对西安市 15所市属医院的洁净手术室进行空气洁净度检测与分析。结果共监测51间手术间。其中二级医院24间,三级医院27间;Ⅰ级手术室26间,Ⅲ级手术室25间。Ⅰ、Ⅲ级洁净手术室≥0.5 μm/粒径合格率分别为76.92%、80.00%,≥5 μm/粒径合格率分别为73.08%、88.00%。Ⅰ级和Ⅲ级洁净手术室尘埃粒子数合格率分别为61.54%和80.00%,经检验差异无统计意义(χ2=2.092,P>0.05)。三级医院洁净手术室尘埃粒子数合格率为85.19%,高于二级医院的58.33%(χ2=4.600,P<0.05)。二、三级医院手术区浮游菌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7.50%、92.59%,周边区合格率分别为95.83%、92.59%,二、三级医院手术区及周边区浮游菌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西安市市属医院洁净手术室尘埃粒子数和浮游菌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尤其是二级医院应加强手术室环境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20个Ⅲ级洁净手术室空气进行采样检测,其中10个手术室作为对照组;每间手术室按手术区采样60份,周边区80份.结果 Ⅲ级洁净手术室手术区自然菌平均菌落数(8.62±4.53)个,周边区(6.15±3.87)个,手术区空气中自然菌数量显著高于周边区(P<0.01),且随着手术室人数和手术时间的增加,沉降菌平均数明显增加.结论 Ⅲ级洁净手术室手术过程中空气中细菌数量呈规律变化,手术间人员的活动及人员数量是影响沉降菌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洁净手术室消毒效果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分析洁净手术室消毒效果的动态的监测结果.方法 应用现场抽样的方法采集样本,并进行实验室检测,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该医院手术室压差、尘埃粒子浓度、沉降菌浓度的合格率为分别为93.2%、88.6%和100.0%;洁净手术室Ⅰ~Ⅳ级的日常空气平板合格率分别为79.2%、78.9%、88.9%和86.4%;空气净化设备更新2年内的各项指标全部符合净化要求,使用2年6个月后压差、尘埃粒子浓度个别手术间超标(P<0.05),使用3年后洁净手术室Ⅰ~Ⅳ级的日常空气平板监测超标.结论 应定期对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技术维护,确保其对洁净手术室空气的洁净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山西省部分新建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综合性能.方法 于2005-2006年,对55间洁净手术室的8项指标[包括风速(换气次数)、噪声、照度、温湿度、压差、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进行监测(其中11间未监测技术指标).结果 洁净手术室总合格率为67.3%.风速(换气次数)、湿度、噪声、悬浮粒子的合格率分别为68.2%、61.4%、95.5%、94.5%,照度、温度、压差、浮游菌、沉降菌均合格.结论 洁净手术室内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最高,洁净度指标合格率次之,部分技术指标合格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州市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空气净化状况和存在问题.方法 于2006年1-10月抽取广州市5家大中型医院的18间洁净手术室,进行空气悬浮粒子、浮游菌和相关技术指标现场静态检测.按GB/T 16292-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 16293-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和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标准方法》进行采样,按GB 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8间洁净手术室其静态悬浮粒子、浮游菌指标合格率为100%;其中空气悬浮粒子数与浮游菌浓度具有相关性,0.5和5.0μm粒径悬浮粒子数与浮游菌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6(P<0.01)和0.074(P<0.01).相关技术指标中静压差、照度、相对湿度、温度、噪声、风速、换气次数等技术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100%,94.4%,88.9%,83.3%,83.3%,33.3%,38.5%.结论 广州市大中型医院的洁净手术室的主要洁净指标合格率较高.但在建设洁净手术室和日常使用维护中存在忽视相关技术指标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基层医院洁净手术室实效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洁净手术室使用的最大实效性。方法启用洁净手术室后(A组)与同期普通手术室(B组)的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间空气细菌监测、手术间的使用率结果相比较。结果A组洁净手术间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B组普通手术间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19%;空气监测结果:A组为(9.77±29.13)CFU/m3,B组为(132.37±81.40)CFU/m3;洁净手术间使用率明显增高。结论正确理解洁净手术室的概念、严格操作流程和科学管理,最大程度上发挥基层医院洁净手术室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海南部分医院洁净手术室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为手术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检验和现场检测方法,于2008-2010年对海南部分医院洁净手术室进行了检测。结果在检测空气细菌浓度方面,Ⅰ级洁净手术室手术区检测合格率为75%、周边区检测合格率为80%,Ⅰ级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检测合格率为83%,Ⅱ级洁净手术室检测合格率为86%,Ⅲ级洁净手术室检测合格率为96%,洁净辅助用房的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在检测工作台表面染菌密度方面,其检测合格率则为100%。结论新建洁净手术室级别要求越高,其微生物污染检测合格率越低,应加强其硬件建设和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医院洁净手术室空气微生物负荷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改善手术室空气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沉降法和浮游法,分别对上海市4家医疗机构洁净手术室空气进行连续4年的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本研究对2016-2019年上海市4家医疗机构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上海市医疗机构百级、千级、万级洁净手术室空气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2.89%、91.35%以及95.83%。浮游法采样得到的细菌菌落总数大于沉降法,两种方法测得数据相关性弱,两方法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合格的相关因素有采样的季度、医院和手术室洁净级别,而采样的年份、方法和区域对结果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海市医疗机构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合格率受到采样的季度、医院和手术室洁净级别的影响,受采样方法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空气净化状况。方法抽取广州市5家大中型医院的18间洁净手术室,进行空气悬浮粒子、浮游菌和相关技术指标现场静态检测,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和《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按《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的等级标准进行分级评价。结果18间洁净手术室中其静态悬浮粒子、浮游菌指标合格率为1005;空气中悬浮粒子数与浮游菌浓度具有相关性,与0.5μm悬浮粒子数的相关系数为0.306(P〈0.01),与5.0μm悬浮粒子数的相关系数为0.074(P〈0.01)。静压差、照度、相对湿度、温度、噪声、风速、换气次数等技术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94.4%、88.9%、83.3%、83.3%、66.7%、38.5%。结论①悬浮粒子与浮游菌浓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②人们在建设洁净手术室时存在重视洁净级别的主要指标而忽视相关指标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监测与医院感染管理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了解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空气污染特点。方法设干预(限制人员活动)与未干预组,于手术过程中采用自然沉降法对10个Ⅲ级洁净手术室空气进行采样。结果手术过程中,未干预组手术区沉降菌密度为5.42±4.78 CFU/30 min.90 mm,周边区为3.42±3.81 CFU/30 min.90 mm;干预组手术区沉降菌密度为3.14±2.83 CFU/30 min.90 mm,周边区为1.84±2.03 CFU/30 min.90 mm;两组手术区沉降菌密度均明显高于周边区(均P<0.01)。干预组手术区和周边区沉降菌密度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均P<0.01);手术区沉降菌密度与手术人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空气中细菌以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检出率最高。结论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严重,限制手术人员活动和人数可降低沉降菌密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空气净化现状,促进医疗机构加强对洁净手术室的管理。方法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无锡市15所医疗机构的96间洁净手术室进行综合性能测试。结果新建洁净手术室的尘埃粒子数、沉降菌、风速或换气次数、静压差、噪声、最低照度、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合格率分别为98.53%、100.00%、89.71%、97.06%、98.53%、100.00%、89.71%和88.24%;使用中洁净手术室上述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67.86%、85.71%、42.86%、57.14%、92.86%、78.57%、75%和82.14%。结论除新建的Ⅰ、Ⅱ、Ⅲ、Ⅳ类洁净手术室沉降菌浓度和照度合格率达到100.00%外,其余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合格现象,尤其是使用中洁净手术室的尘埃粒子数、换气次数、静压差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对洁净手术室的监测及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实施空气细菌监测对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的意义。方法 对某院洁净手术部的45间手术间进行沉降菌静态、动态空气监测。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GB 50333进行静态空气监测,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DB/11408—2007要求进行动态空气监测。其中动态空气监测选择第一台手术不同时间段(手术切皮时、手术2 h或缝合结束、接台-麻醉-皮肤消毒时)进行采样,记录手术过程中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相关因素。遇动态、静态空气监测合格率较低时即查找原因,制定并实施管理措施。结果 2010年5月—2021年9月静态空气采样共782间次,合格763间次,合格率97.57%。其中2018年6月静态空气采样6间,合格率为33.33%,针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整改措施, 2018年11月—2021年9月静态空气监测合格率为99.48%。动态空气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5月不同级别手术间动态空气监测结果均不合格, 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进行空气动态采样103台次,Ⅰ、Ⅱ、Ⅲ级手术间合格率分别为90.00%、89.80%、95.45%。Ⅱ、Ⅲ级手术间不同位置回风口菌落数比较,进门处回风口菌落数均高于内侧回风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Ⅲ级手术间不同时段动态空气采样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各级手术间菌落数均随手术进程而逐渐增加。结论 洁净手术室静态、动态空气监测对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进行动态空气监测可及时掌握运行状态手术部细菌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洁净手术室使用前后主要卫生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找出改进措施。方法 2015年对成都市内部分洁净手术室进行检测,根据不同使用年限及维护情况将调查的手术室分为新建组、更换组与非更换组,分析3组洁净手术室指标合格率变化情况。结果共检测洁净手术室111间,包括新建组56间,使用超过1年手术室55间,其中更换组24间,非更换组31间。新建组、更换组、非更换组空气洁净度合格率分别为98.21%、100.00%、74.1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新建组、更换组空气洁净度合格率高于非更换组,新建组与更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3组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浓度、静压差、换气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洁净手术室使用1年后,空气洁净度会降低,静压差、换气次数未发生明显变化,提示在空气细菌浓度指标合格时,仍需留意洁净度超标带来的感染风险,更换洁净手术室高效过滤器能明显改善手术室洁净度状况。  相似文献   

14.
洁净手术室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感染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 结合医院自2003年引入洁净手术室的实践,对洁净手术室的合理布局、感染控制的具体措施及效果进行阐述,采用合理的布局,从制度、人员、物品、监测、环境运行多方面加强对洁净手术室的使用管理.结果 通过每月对手术间及内走廊空气,采用自然沉降法和空气悬浮法采样、培养,均符合一类空气净化要求,有效控制了手术室的污染源,保证了手术室消毒隔离质量,减少了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使手术室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结论 建立布局合理的洁净手术室,通过采用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全过程的感染控制是现代化医院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南省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综合性能和管理现状,发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保障洁净手术室有效运行。方法依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采用现场监测方法对15家医院(其中省级8家、地县级7家)共170间洁净手术室的洁净度及相关技术指标进行现场静态监测。结果洁净度指标中的沉降菌合格率分别为Ⅰ级90.5%、Ⅱ级88.0%、Ⅲ级90.9%、Ⅳ级93.1%,尘埃粒子数合格率分别为Ⅰ级100%、Ⅱ级100%、Ⅲ级93.9%、Ⅳ级100%。两项主要参数尘埃粒子与沉降菌菌落数总合格率分别为97.6%和91.8%,尘埃粒子数与沉降菌菌落数结果呈正相关(r=0.9849)。省级沉降菌菌落数量和尘埃粒子合格率分别为92.2%和100%,地县级两项主要参数均为90.2%,省级的沉降菌菌落数和尘埃粒子合格率均高于地县级医院(P0.05)。截面平均风速、新风量、换气次数、静压差、相对湿度合格率均为100%,温度为91.2%,噪声97.1%、照度99.4%。结论医院洁净手术室主要参数尘埃粒子和沉降菌菌落数未全部合格,还有部分相关技术指标也未合格,说明洁净手术室在建设和使用管理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应进一步加强洁净手术室的合理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洁净手术室净化设备、人员、物流、环境的严格管理,使进入手术室空气的尘埃粒子控制在相应级别范围内,并保证手术室内洁净度、温湿度、换气次数、新风量、压差等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满足了不同手术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更换过滤器前后的空气监测指标的变化,确保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并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洁净手术室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手术部位感染.方法 通过对更换过滤器前后的监测及相关记录,实施质量控制.结果 更换过滤器前Ⅰ~Ⅳ手术间日常空气合格率分别为85.71%、85.70%、85.71%、100.00%2011年4-5月更换过滤器之后,Ⅰ~Ⅳ级手术间日常空气合格率均为100.00%.结论 应加强对洁净手术室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通过及时更换洁净手术室的过滤器及质量持续改进,起到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