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儿童气质与智能发育相关性的纵向追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纵向追踪,了解不同发展阶段儿童气质与智能发育的具体联系.方法 选取139例健康出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纵向追踪到学龄阶段.在婴儿8个月、学前期3岁和学龄期8岁时分别进行儿童气质评定和儿童发育商(3岁以前)和智力测评.结果 ①儿童早期1~3岁的总发育商与学龄期儿童智商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1);②从婴儿期至学龄期,气质容易型儿童的智力发展呈线性增长,而气质困难型儿童在2~3岁期间出现智力增长停滞现象;③婴儿期气质"活动水平高"与1岁时总发育商和"大运动"、1~3岁"社交行为"能区显著正相关;婴儿期气质"易接近"和"适应性"分别与3岁"社交行为"、"适应行为"能区显著正相关;婴儿期气质"情绪积极"与"社交行为"得分显著正相关(P<0.05).学前期气质"活动水平"与学龄期"言语"智商、"常识"和"算术"呈负相关(P<0.05);学龄期气质"趋避性"与"言语"智商和"语言理解"显著负相关(P<0.05);学龄期"适应性"、"注意分散度"和"情绪性"也分别与"常识"和"算术"、"词汇"有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从婴儿期至学龄初期,儿童气质与智能发育之间均具有一定联系,在婴幼儿时期,主要表现在气质特征与"大运动"和"社交行为"(即早期的非言语交流)能区的显著联系;而在学前期和学龄初期,主要表现为气质特征对儿童言语智能发育的影响.另外,早期婴儿的困难型气质可能对其后期智能发育产生消极影响,但尚需大样本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现况调查了解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分布状况,运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总体现患率为9.19%,其中男性为11.76%,女性为6.59%,男∶女=1.7∶1,农村∶城区=2.84∶1,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总体构成为"A行为""N行为""M行为",其中男性儿童为"A行为""M行为""N行为",女性儿童则为"N行为""M行为""A行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单亲家庭呈正相关,而与父母对儿童教育所花精力及对儿童采取说理沟通教育方式呈负相关。【结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年龄和家庭环境因素相关联,构建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的"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系统,是保障少年儿童行为健康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城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和家庭环境因素调查问卷,随机抽样调查4 863名6~13岁在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家庭环境因素。结果学龄儿童家庭环境因素城乡差异显著(P0.05),城区学龄儿童父母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农村学龄儿童父母文化程度。农村学龄儿童家庭环境中口角家庭、暴力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家庭、家长对儿童教育所花精力少的家庭及儿童受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友监护和同辈/自我监护等不良因素的比例高于城区学龄儿童家庭。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患率为9.19%,其中城区为4.94%、农村为14.03%,农村:城市=2.84:1(χ2=119.69,P0.05),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儿童行为问题"A行为""M行为""N行为",女性儿童则为"A行为""N行为""M行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农村学龄儿童家庭环境不良因素多于城区,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患率高于城区,男性高于女性,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患率与年龄相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儿童行为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双向模式"理论为指导,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从量化的角度,对儿童行为、气质与父母养育方式互动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五华区5所幼儿园年龄为4~6岁的儿童500名,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家长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NYLS3~7岁儿童气质问卷(PTQ)进行调查。【结果】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气质、行为呈显著性相关;其互动模型的拟合度尚可,可以接受;在父亲的模型中影响儿童行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父亲的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儿童行为通过气质间接影响父亲的养育方式;在母亲的模型中影响儿童行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母亲的情感温暖和拒绝否认,儿童气质通过行为间接影响母亲的养育方式。【结论】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行为、气质间可能存在双向影响的关系,但因果路径正反过程并不一致:儿童行为对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要大于养育方式对行为的影响,相比父亲,母亲的养育方式对于儿童的影响力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城区2~6岁儿童依恋类型及与气质的关系,探讨儿童气质特征在依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203名2~6岁儿童分别采用"幼儿依恋行为分类卡片"(attachment Q-set,AQS)和幼儿、儿童气质问卷(CTTS、CPTS)进行依恋类型和气质测评,并调查儿童家庭养育情况。【结果】安全型依恋占54.7%,不安全型占45.3%;安全型与不安全型两者的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依恋水平有13.8%受气质情绪维度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节律性低、情绪本质消极、代养人为祖辈、教养态度不一致,儿童依恋更倾向于不安全型。对依恋类型影响贡献大小依次是情绪本质、带养人是否为母亲、节律性和教养态度是否一致。【结论】调查儿童依恋类型以安全型为主,儿童气质影响家庭中的亲子依恋性质。  相似文献   

6.
1~6岁儿童气质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6岁儿童气质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样,采用CTTS、CPTS问卷及自拟相关资料调查表.对气质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居住条件、教育方法、管教态度、父母亲文化程度及职业、父亲收入、生后照管人、家庭结构、亲子关系、父母关系、出生窒息、出生体重、入托年龄等与气质维度有关;母亲文化程度高、良好的亲子关系、民主一致的管教方式、入托早、主要由保姆照管的家庭中E型儿童的比例高,母亲文化程度低、父亲工人、入托晚、教育方法粗暴、管教态度不一致、主要由(外)祖父母照管、亲子关系差的家庭中D型、I—D型、S型儿童比例高。【结论】多种家庭环境因素影响气质维度及类型。  相似文献   

7.
儿童自我意识偏异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偏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850名自我意识有偏异的儿童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儿童自我意识偏异检出率具有性别、年龄差异。在家庭环境中父母文化程度、性格、教养方式、家庭关系等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均有影响;学校环境中教师态度、在校成绩、与小伙伴关系等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亦有明显影响。【结论】 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起重要的作用,改善家庭及学校的不利环境因素,可减少儿童自我意识偏异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4~14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4~14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I。)及自制儿童心理卫生调查问卷.对735名4~14岁儿童的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1.7%.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学龄期儿童。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关系、居住条件、社会风气、母亲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对子女期望、子女在家劳动情况共7个因素影响着儿童行为发育。【结论】要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社会必须联合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气质特征及心理行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气质及心理行为问题,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问卷及3~7岁和8~12岁儿童气质问卷分别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正常儿童进行测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气质类型、气质维度、不同气质类型行为因子异常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纯肥胖儿童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肥胖儿童的干预措施应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及心理特点制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自身因素如性别、年龄、气质、自信和外在家庭环境因素对其行为问题的影响,为开展促进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预防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山东省4市城区3~6岁儿童464名,对儿童家庭基本情况、气质、自信水平,家庭养育环境量、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和测评。 【结果】 儿童思维问题和违纪问题男童高于女童。儿童退缩、攻击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不同家庭类型的儿童行为问题无差异。父母职业为行政事业人员的儿童行为问题明显低于其他人员的儿童。平易型儿童行为问题低于困难型、发动缓慢型儿童。家庭的社会适应、活动多样性、环境气氛等因素与儿童的退缩、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呈明显负相关;忽视干涉因素与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呈明显正相关性;自我效能感、自我表现与儿童退缩行为仅有微弱相关性。 【结论】 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受个体内在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外在家庭养育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早期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早期神经心理和视觉系统发育的影响,为开展系统的早产儿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干预组早产儿进行定期随访并实施早期干预;于矫正6月龄时对随访≥3次的干预组早产儿、常规随访的未干预组早产儿进行贝莉婴儿发育量表-II(BSID-II)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FVEP)测试。【结果】两组早产儿BSID-II测试结果显示,干预组的MDI值、PDI值比未干预组早产儿分别高出9.12分和6.35分,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早产儿FVEP测试显示:干预组FVEP的P1波潜伏期较未干预组早产儿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1波、N2波潜伏期和N1P1振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早期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早期认知功能和视觉系统的发育;将BSID-II和FVEP相结合的评价,能从认知行为表达和脑电生理两方面更客观而全面地评价早产儿的发育状态;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早期干预实施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远期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MRI表现及与早期诊断的关系。方法对90例经临床综合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早期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病毒性脑炎病灶常为多发,常呈对称性。随病程的延长阳性率增高,T2WI及FLAIR序列呈略高或高信号,易发现病灶。结论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早期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容易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14.
15.
The ancestors of modern Europeans arrived in Europe at least 40,000 years before present. Pre-glacial maximum Upper Palaeolithic males (before 16,000 BC) were tall and slim (mean height 179 cm, estimated average body weight 67 kg), while the females were comparably small and robust (mean height 158 cm, estimated average body weight 54 kg). Late Upper Palaeolithic males (8000-6600 BC) were of medium stature and robusticity (mean height 166 cm, estimated average body weight 62 kg). Stature further decreased to below 165 cm with estimated average body weight of 64 kg in Neolithic males of the Linear Band Pottery Culture, and to 150 cm with estimated average body weight of 49 kg in Neolithic females. The body stature of European males remained within the range of 165 to 170 cm up to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了解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早期发育商的影响,为开展系统的早产儿早期综合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以家长积极参与早产儿早期干预的早产儿为干预组,家长因各种原因不愿参加干预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对干预组的早产儿进行定期随访并实施早期干预,每月采用鲍秀兰教授简化的20项神经运动检查进行评估,于纠正6月龄时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发育商测试。结果 纠正6月龄时20项神经运动评估异常项目≥3项的比例,干预组为8.6%,未干预组为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5);异常项目≥1项的比例,干预组为20%,未干预组为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5);纠正6月龄时《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估,结果显示,干预组婴儿除大运动能区外,其余4个能区的DQ值均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细动作t=4.81,适应能力t=3.42,语言t=5.33,社交行为t=3.45,P均<0.01)。结论 有效的早期综合干预可改善早产儿神经运动发育,对早产儿早期发育商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妊娠梅毒早期干预 预防早期先天梅毒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为了解妊娠梅毒垂直传播情况 ,做到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运用梅毒非特异性试验先进行筛选 ,然后用特异性试验进行梅毒确诊 ,筛选出真正的梅毒感染者 ,排除假阳性 ,并给予及时治疗。结果表明 ,2 3例梅毒感染孕妇所分娩的 2 3例新生儿无一例甲苯胺红 (TRUST)试验阳性滴度高于母亲的 4倍 ,新生儿 Apgar评分、体重大多数正常 ,无一例死胎 ,无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结核性脑膜炎(TBM)及非TBM患者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及其动态变化,评价ESAT-6在TBM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临床诊断的40例TBM患者(TBM组)及40例非TBM患者(对照组,其中化脓性脑膜炎9例,病毒性脑膜炎24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例,脑囊虫病3例,神经梅毒1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除常规检查外,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ESAT-6,并进行比较。结果 TBM组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为24%,对照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8.5%判定为阳性,<8.5%判定为阴性,则IBM组ESAT-6阳性35例,对照组阳性4例,ESAT-6诊断TBM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0.0%。TBM组30例入院前未行抗结核治疗者在抗结核治疗2周后复查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ESAT-6,治疗前阳性率为93.3% (28/30),治疗后为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早期检测单核细胞内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诊断TBM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动态观察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对TBM病情判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coverage of the major approaches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he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journals, published between 2010 and 2014, that are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oriented and have free online access were investigated. Among 21 journal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wo journals were selected for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major approaches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and Practice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se early childhood journals are the only journals that are fully online and available for fre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ad Start wa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approach that appeared in these journals followed by Reggio Emilia. The theory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Gatekeepers guided this current research's theoretical framework. A brief overview of each approach was provided along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Concerns about the ways approaches were mentioned in the studie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