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进一步判断其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5例(所有入选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未再通),根据PCI术前1天血清TNF-α水平分为正常TNF-α组(N组)30例和高TNF-α组(H...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液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的含量,探讨其在AMI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AMI患者56例,健康对照组55名作对比研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3种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含量。结果两组比较,AMI组血液中TNF-α[(0.81±0.39)ng/ml]及IL—1β[(0.30±0.14)ng/m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液中TNF-α[(0.61±0.22)ng/ml]及IL—1β[(0.22±0.11)ng/ml]水平(P〈0.01),IL-6含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炎性细胞因子在AMI过程当中起一定的作用,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的变化,以及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euclearcell,PBMC)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测定冠心病稳定期病人93例(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02例血清TNF-α,IL-6和CRP浓度。离心取PBMC,分别加入辛伐他汀(浓度0,0.1,1.0,10μmol/L)和脂多糖诱导,进行细胞培养,孵化48h后,取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和IL-6。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TNF-α,IL-6和CRP浓度明显升高,并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程度加重而升高(P<0.01),TNF-α和IL-6呈正相关(r=0.67,P<0.01),辛伐他汀剂量依赖性抑制PBMC分泌TNF-α和IL-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TNF-α、IL-6和CRP浓度明显升高,辛伐他汀能抑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封堵法建立中华小猪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模型,观察中华小猪存活不同天数肿瘤坏死因子-alpha(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在梗死心肌中的动态表达,为AMI血运重建及心肌梗死后干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头实验性中华小猪全麻后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行冠脉造影后经微导管注入明胶海绵封堵钝缘支(Obtuse Marginal Branch OM支),AMI 模型成功建立后,分别取1、3、5、7、10、14、 17天 (d) 梗死心肌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正常猪心肌未见TNF-α表达,AMI后第3 d坏死心肌中开始出现TNF-α表达,第5、7 d表达逐渐升高,第10 d达高峰,第14 d开始下降,第17天进一步下降。结论:1冠脉造影显示明胶海绵封堵OM支后其远端血流消失,AMI模型成功建立。AMI后10 d坏死心肌中TNF-α表达最为明显,与坏死心肌的炎症及修复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TNF-α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情稳定后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升高对 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1998-0 8~ 2 0 0 1-0 1的 AMI患者 13 4例 ,随访 3~ 3 2个月 ,将随访期内发生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死亡的患者 3 4例作为事件组 ,同时 ,在随访期内未发生冠心病事件的患者中选取与事件组年龄、性别配对的患者 3 4例作为对照组 ,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及存在明确的炎症病变者。 AMI患者发病后 4~ 8周抽静脉血加入 EDTA后分离血浆 ,用 EL ISA法检测血浆中 TNF-α含量。同时检测 CRP及 SAA。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比较 ,事件组有糖尿病者多于对照组 (P>0 .0 5) ;其余临床情况无显著差异。事件组血浆 TNF-α及 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 .0 5) ,而 SAA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AMI后血浆 TNF-α及 CRP水平持续升高患者可能提示其具有较高的冠心病事件发生率 ,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5)和新活素治疗组(n=35),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并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DVI)。结果:新活素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及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P〈0.05)。新活素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改善优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新活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AMI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的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40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1例。60例非ACS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19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上述病例的血清TNF-α浓度。结果SAP、UAP、AMI、OMI患者血清TNF-α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CS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ACS组;AMI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与OMI组血清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SAP与UAP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NF-α参与冠心病的形成,并且在AC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TNF-α浓度将有助于诊断和预测ACS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变化的意义.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2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36例及健康体检者40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MMP-9及TNF-α的血清浓度.结果 AMI及UAP组的血清MMP-9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AMI组血清MMP-9水平高于UAP组(P<0.01).AMI组的血清TNF-α的水平高于UAP组,但无统计学意义.MMP-9和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498,P<0.01).结论 MMP-9和TNF-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心肌肌钙蛋白(cTn)Ⅰ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变化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AMI患者109例为观察组,正常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IL-6、cTnⅠ、hs-CRP与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cTnⅠ、hs-CRP、TNF-α及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cTnⅠ、hs-CRP、TNF-α及IL-6均明显高于Ⅰ级和Ⅱ级患者P0.05);Ⅱ级患者cTnⅠ、hs-CRP、TNF-α及IL-6均明显高于Ⅰ级(P0.05);AMI患者血清cTnⅠ与hs-CRP和IL-6呈正相关(r=0.521、0.622,P0.05);hs-CRP和IL-6呈正相关(r=0.406,P0.05),TNF-α与cTnⅠ、hs-CRP及IL-6无相关性(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IL-6、cTnⅠ、hs-CRP与TNF-α水平明显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在病情评估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卢琳  贾如意 《心脏杂志》2011,23(3):309-3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AMI)心衰(HF)大鼠血清核因子-κB(NF-κB)的水平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分泌的相关性。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HF组(20只)、治疗组(20只)和假手术组(10只)。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后HF模型。治疗组在手术结扎后饮水中给予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HF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同等量的蒸馏水。术后6周,行血流动力学检测;秤取心脏组织的湿质量;取动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NF-κB、TNF-α的水平,用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 ①HF组和治疗组大鼠心室重构指数和肺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②HF组和治疗组大鼠血流动力学的状况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较HF组有所好转(P<0.05)。③HF组和治疗组血清NF-κB、TNF-α和hsCRP的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又较HF组明显下降(P<0.05)。④NF-κB的水平与TNF-α、hsCRP的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465和0.323,均P<0.05)。结论: AMI后HF大鼠血清NF-κB的水平升高,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hsCRP分泌增多,HF大鼠可能是通过NF-κB水平的升高上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糖尿病(DM)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Fas受体细胞凋亡途径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7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合并DM分为非糖尿病(NDM)组(36例)和DM组(34例)。应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sFas、sFasL和TNF-α、IL-6的含量。结果AMI合并DM组直接PCI后血清sFas和sFasL浓度明显高于NDM组(4.18±0.86vs3.30±0.82μg/L,6.15±1.56vs4.34±1.37μg/L;P〈0.01)。前者血清TNF-α、IL-6的浓度也高于后者(32.78±6.16vs20.54±9.17ng/L,75.28±19.60vs54.35±14.74ng/L;t=2.476,2.598;P〈0.05)。心功能killip3、4级患者血清sFas、sFasL、TNF-α和IL-6的浓度均高于killip2、1级患者(F=4.52,P〈0.05)。结论糖尿病可能通过促进Fas/FasL系统的激活加速AMI时细胞凋亡的发生,同时加剧机体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合并DM的AMI患者病情较重和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肿瘤坏死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由激活的巨噬细咆分泌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咆因子。应激状态下.TNF-α可由成熟的心肌细咆本身分泌产生并参与多种心脏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有研究证明.TNF-α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肌损害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TNF-α在AM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朱昀  郭静萱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0,5(4):198-199,218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单核细胞中IL-6及TNF-α的产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组(n=47)、正常对照组(n=13),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第1,7,14及21天抽取外周血并分离单核细胞,通过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单核细胞培养液中的IL-6及TNF-α浓度.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单核细胞培养液中IL-6及TNF-α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在发病第1天前壁心肌梗死较下壁心肌梗死增高有显著意义;单核细胞培养液中IL-6浓度的峰值与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峰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单核细胞培养液中的IL-6及TNF-α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1〕表明,炎症反应在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为血管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因此检测其血清浓度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本文就我院收治的AMI患者48例,于发病6 h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旨在探讨TNF-α在AMI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不同类型病人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分别检测2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AMI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UAP组)、52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SAP组),50名正常者(对照组).采用ELA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浓度,免疫浊度分析法测定CRP的浓度.对比分析CRP与TNF-α、IL-6的相关性及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AMI组及UAP组病人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SAP组(P<0.05).AMI组与UAP组间血清CRP、TNF-α和IL-6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与TNF-α、IL-6呈显著正相关(r=0.547,r=0.448,P<0.01).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6表达异常是促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老年冠心病病人炎性标志物CRP与TNF-α、IL-6表达异常密切相关,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对冠心病(CHD)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及对照组的血清TGF-β1、TNF-α水平。结果对照组TGF-β1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P<0.01),且SAP组TGF-β1水平显著高于UA组和AMI组;SAP组、UA组和AMI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UA组和AMI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SAP组。CHD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TGF-β1呈负相关(r=-0.746)。结论血清TGF-β1和TNF-α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TGF-β1和TNF-α在CHD的发病机制中互为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园春 《山东医药》2011,51(23):34-3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TNF-α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90例CHD患者[CHD组,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4例]及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测定血清CR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 CHD组血清CRP、IL-6、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MI、UAP患者显著高于SAP患者(P均〈0.05);AMI和UAP患者三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CRP、IL-6和TNF-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监测其水平变化对于CHD的诊断、病情判断以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瘦素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动态检测40例AMI病人不同病程中的外周血清瘦素水平,并检测20例同期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清瘦素.对AMI组病人溶栓24小时后的心电图ST段回落进行检测.依据结果分为ST回落≥50%和ST回落<50%两组.比较溶栓前后的血清瘦素和溶栓后血清瘦素下降百分比.结果 (1)AMI组的血清瘦素(15.83±3.51)g/L和UA组的血清瘦素(9.83±3.55)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血清瘦素(3.68±1.32)g/L,P值均<0.01;AMI组血清瘦素明显高于UA组(P<0.05).(2)AMI组病人经溶栓治疗后血清瘦素下降.(3)AMI组病人溶栓前血清瘦素水平高低与溶栓后24小时ST段回落相关,ST回落≥50%组的溶栓前血清瘦素显著低于回落<50%组,P<0.01.(4)溶栓24小时后血清瘦素下降程度与24小时ST段回落相关:ST回落≥50%组的瘦素下降率(48.3%±6.2%) 明显大于ST回落<50%组的瘦素下降率(10.5%±2.3%),P<0.01;(5)AMI病人血清瘦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瘦素可能参与了AMI心肌损伤过程,动态检测血清瘦素水平有助于判断AMI疾病的进程与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AMI组),纳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58例(NCHD组),比较两组患者线粒体DNA(mt DN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之间的差异,并将AMI组中mt DNA与TNF-α、CRP、IL-6和IL-8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MI组mt DNA、TNF-α、CRP、IL-6和IL-8均显著高于NCHD组(P0.05),AMI组mt DNA与TNF-α(r=0.574,P0.05)、CRP(r=0.382,P0.05)、IL-6(r=0.487,P0.05)和IL-8(r=0.298,P0.05)之间分别呈正相关。结论:AMI形成过程中可能导致mt DNA释放入血,并可能是AMI引起炎症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综合诊断选择ACS患者6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对照者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ACS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根据Gensini积分进行评估;对照者为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LR4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TNF-α浓度。结果 ACS患者外周血TLR4表达水平和血清TNF-α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1),而TLR4表达水平在AMI组与UAP组之间、SAP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CS患者经PCI治疗后外周血TLR4表达水平和血清TNF-α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ACS患者外周血TLR4表达水平和血清TNF-α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15,P0.01;r=0.333,P0.01)。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TLR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增加,提示二者共同参与ACS的进展过程,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外周血TLR4和TNF-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经PCI治疗后二者的表达明显降低,提示心肌灌注治疗可能改善冠状动脉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