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耳穴分布有一定规律已是不可置疑,但是其机制问题却需进一步探讨。1 耳穴分布的基本规律法国的P·Nogier博士在1957年发表了他对耳穴的研究,首先绘了形如胚胎倒影的耳针穴位图。之后,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室研究,各国学者都基本肯定了耳穴的这种“胚胎倒影式”分布规律。根据中国的耳针穴位图,耳穴  相似文献   

2.
耳针疗法是指通过耳廓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老针灸学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应用耳穴诊断、治疗、预防疾病、保健等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并已逐渐形成耳针治疗学体系,成为别具一格的医学新科学.耳针研究不仅具有提高临床诊疗效果的现实意义,而且对认识经穴实质、揭示人体生命奥秘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耳针疗法的具体作用机理也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将近十年来耳针疗法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做一个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3.
以耳穴导电量为客观指标对耳针治疗前行预测试验,不同疗效的头痛患者其治疗后的平均导电量均比治疗前低,且治疗前头痛消失组的导电量比头痛减轻组低,这也说明疗效与治疗前导电量数值之大小有一定关系。故耳穴导电量不仅可反映头痛程度与疗效,且在治疗前可作为预测耳针效应之客观指标,从而有利于研究及提高中西医治疗头痛的疗效,并且耳穴导电量的测定有可能为研究个体特异性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龙文君教授研究耳穴多年,运用耳针有效地治疗了许多疾病,尤其是对疑难杂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对于多发性肌炎,龙老运用耳穴分型、分症辩证的治疗方法治疗本病,获得奇效。  相似文献   

5.
耳穴压豆疗法是在耳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治疗原理和取穴方法与耳针基本相同。操作方法:用点穴棒或耳穴探测器找出穴位,将绿豆一粒放在小胶布上按压在穴位上,然后用拇指轻微按  相似文献   

6.
耳针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用针刺方法同疾病作斗争的一个经验总结。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耳穴,我们于1977年元月赴贵州六枝地区对“呼吸四病”进行普查防治,在普查中对137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耳穴敏感点作了初步探讨,发现本病在耳穴敏感点上有一定特点和规律可循,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耳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耳针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耳针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耳针组采用耳穴电针疗法,对照组口服达美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耳针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耳针疗法对2型糖尿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耳针广泛流传在我国民间,借耳穴诊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我国学者对耳针的临床应用和原理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近五年来我们将耳针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疾病,发现对口腔及颌面部疾病引起的疼痛有显著止痛效应,兹就所治150例总结如下。 1.取穴部位及刺法: 用75%酒精棉球在患侧耳部神门、枕部穴消毒,用弯头镊的尖端在两穴区域内探寻反应点,找到  相似文献   

9.
肥胖症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体重超重的疾病。临床上一般以超过标准体重20%者为肥胖症。这种疾病影响人的劳动生活和健康,是社会的流行病之一。近年来用耳针治疗肥胖症效果显著。现将近十年来国内外临床报道及机理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一、临床报道 耳针治疗肥胖症的方法主要有耳穴贴压法和埋针法两种。 耳穴贴压法是取用某种小颗粒状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耳针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耳针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6 8例正常足月初产妇临产后取耳穴、子宫穴、神门穴、交感穴、内分泌穴针刺镇痛 ,同时以 6 0例足月妊娠的正常产妇为对照组 ,不采取任何方法进行镇痛。记录 2组镇痛效果及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评分的数值。结果 :耳针能协调子宫收缩、减轻疼痛、缩短产程 ,对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阿氏评分均无影响。结论 :耳针用于分娩镇痛安全、简便、有效、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耳针对动物糖耐量及胰岛素分泌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家兔耳缘静脉入葡萄糖观察耳针家兔相当于人体耳穴胰点部位后,动物糖耐量的变化及胰岛素分泌的反应。结果耳针组血糖值在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血清胰岛素则呈现与血糖相反应变化,并且两组间血糖面积,总胰岛素分泌指数存在着显著差异,提示:耳针具有降低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灸法加耳针治疗胎位不正的疗效.方法对60例胎位不正孕妇行灸法加按压耳穴治疗.结果矫正成功率为100%.结论治疗方法简便、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耳针疗法在中医古代书籍已有不少记载,《内经》、《中藏经》、《卫生宝鉴》等都谈到耳与全身经络有关,并运用于诊断与治疗。1956年山东莱西县卫生院报告用耳针能治喉痹症。1957年法国P.Nogier在学习针灸疗法基础上,对耳与人体各部的联系作了细致的观察,并通过临床增补了耳穴部位,使耳针疗法有了发展。1958年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鼓舞下,全国掀起了学习和运用耳针疗法高潮,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耳穴内容。十多年来,随着我国针刺麻醉临床与科研的发展,耳针也  相似文献   

14.
耳穴染色是我们近几年研究出的一种新方法。此法可使患病脏腑的相应耳穴染紫色,而周围皮肤和无关耳穴則不着色,便患病脏腑的相应耳穴直观可见,故可用于疾病的诊断、耳穴定位和性质的研究。实验表明针刺染色点的疗效高于同穴区的非染色点,所以此法还为提高耳针的临床疗效提供了一种直观方法。耳穴染色的配方:依米铬黑丁0.2克、龙胆紫1克、苯胺2毫升、乙醇(99%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灸法加耳针治疗胎位不正的疗效。方法:对60例胎位不正孕妇行灸法加按压耳穴治疗。结果:矫正成功率为100%。结论:治疗方法简便、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冷玲  刘云辉 《西部医学》2012,24(9):1768-1769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配合耳穴针灸对肥胖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肥胖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施用穴位埋线配合耳穴针灸,对照组用普通针刺,且不加耳针刺激,两组均按照辩证取穴和局部取穴相结合的方法取穴,疗程结束后,依据疗效评价标准,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耳针治疗肥胖症的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耳针疗法有较好的减肥作用,能够有效影响内分泌,抑制食欲,促进脂肪的代谢,从而达到治疗肥胖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频电针耳穴“胃”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致糖尿病大鼠胃窦病理形态、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血清胃促生长素(Ghrelin)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浓度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耳针组、耳针组,每组各8只,腹腔注射STZ(55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第8周假耳针组取耳垂,耳针组取耳穴“胃”进行电针治疗(2 Hz,20 min/次,每天1次,1周5 d,连续2周),模型组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空腹血清Ghrelin、VIP浓度的改变,治疗结束后取胃窦组织行HE染色、c?Kit免疫组化染色,以及Western blot检测胃窦组织c?Ki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耳针组血清Ghrelin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耳针组胃窦c?Kit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与假耳针组(P均<0.01)。结论:电针耳穴“胃”能够促进糖尿病大鼠胃窦ICC的修复,可能与上调血清Ghrelin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证实耳穴感传的主要特征及其与疗效的关系,对2180例黑种人耳穴治疗者进行全面检测与治疗。观察结果证明,黑种人患者的耳穴感传出现率较高,占12.20%,耳体穴交接现象(I级感传)达5.00%,与性别,年龄及疗效间有密切的关系。对弄清耳穴治病原理,提高耳针治疗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刺激耳穴神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四诊合参诊疗仪中的脉诊装置、肺功能测量仪、台阶测试设备、电子血压测量仪、脉搏血氧仪对30名受试者进行数字化研究,对测试所得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检验,来探讨耳针刺激耳穴神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台阶测试指数明显上升、血氧饱和度变化趋势发生明显改变,脉诊相关指标中脉率参数、脉律参数、流利度参数升高,肺功能FEF25%~75%、FEF25%、FEF50%、PEF等指标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刺激耳穴神门可改善心肺功能,同时,对血氧饱和度也具有调节作用,且这种作用可能属于一种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针治疗脑卒中后头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2009年6月-2010年8月住院的42例脑梗死恢复期伴头痛症状的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针(选取内分泌、神门、额颞顶区、肝、皮质下、交感6处耳穴区)治疗,用视觉模拟评级法(VAS)观察2组实验前后受试者疼痛程度。结果:耳针治疗脑卒中后头痛症状可明显减少或减轻发作次数、发作程度以及患者对疼痛的感受,无不良反应,且费用低廉,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耳针治疗脑卒中后头痛症状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