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功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正常软肝化坚颗粒组、模型对照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高剂量组和模型秋水仙碱组,每组10只。各模型组通过腹腔注射10%四氯化碳(CCl4)造模,造模2周后各用药组灌胃软肝化坚颗粒或秋水仙碱,用药6周时采集血清,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TGF-β1的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ALT、AST及TGF-β1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高剂量组以及模型秋水仙碱组小鼠血清ALT、AST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正常软肝化坚颗粒组小鼠血清AL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则明显降低(P0.05),模型软肝化坚颗粒高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低于模型秋水仙碱组(P0.05)。模型软肝化坚颗粒组(包括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模型秋水仙碱组和正常软肝化坚颗粒组小鼠血清TGF-β1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且均降低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软肝化坚颗粒可以改善肝功能,抑制TGF-β1的产生,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软肝化坚颗粒对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组织病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60只C57小鼠被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正常软肝化坚颗粒组、模型对照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高剂量组和模型秋水仙碱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造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计算肝脏指数,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变化并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半枝莲水煎液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TGF-β1及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半枝莲水煎液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及秋水仙碱对照组共6组;采用猪血清腹腔内注射构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法(SABC型)观察肝组织Ⅰ、Ⅲ型胶原、TGF-β1及TIMP-1含量变化.结果 半枝莲水煎液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半枝莲中、高剂量治疗组Ⅰ、Ⅲ型胶原、TGF-β1及TIMP-1水平又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半枝莲水煎液能够显著降低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TGF-β1及TIMP-1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五味子油联合莪术油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蛋氨酸和胆碱缺乏及铁添加氨基酸饲料喂养小鼠构建非酒精脂肪肝炎伴肝纤维化模型,将112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扶正化瘀胶囊(585 mg/kg)组、五味子油单独给药组、莪术油单独给药组以及五味子油联合莪术油给药组;造模成功后,对照组和模型组ig 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各给药组ig相应药物,连续6周;采用酶标仪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采用qRT-PCR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I型胶原(Collagen I)、TGF-β1和Smad3的m RNA表...  相似文献   

5.
温阳中药复方肝之福逆转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温阳中药复方肝之福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59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与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皮下注射CCl4及饮用100ml/L乙醇的方法制备出大鼠肝纤雏化模型后,随机分为肝之福组、秋水仙碱组及模型对照组,肝之福组予肝之福灌胃,每日1次,秋水仙碱组予秋水仙碱灌胃,每日1次,模型对照组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疗程均为30天。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根据改进的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半定量计分系统(SSS)评分,观察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的组织学变化,同时对肝组织内Ⅰ型、Ⅲ型、Ⅳ型胶原进行染色并定量分析。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肝之福组ALT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指标(PCHI、LN)显著下降,Hyp含量和MDA含量明显降低,而SOD活性则升高,同时SSS评分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肝组织内工型、Ⅲ型、Ⅳ型胶原含量下降,肝之福抗肝纤维化的疗效与秋水仙碱相当。结论 肝之福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减轻或逆转其肝纤维化的作用,抗脂质过氧化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丹酚酸A(SA-A)抗肝损伤、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对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_4诱导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期间予SA-A灌胃治疗,另设秋水仙碱组、丹参组作对照,6w后进行肝组织病理学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血清ALT、AST和白蛋白含量测定,并以RT-PCR法检测肝组织Ⅰ型胶原mRNA。结果:SA-A可降低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Hyp含量,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与秋水仙碱、丹参一致。此外,SA-A组肝组织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丹酚酸A有显著的抗肝损伤、肝纤维化作用,对损伤肝组织Ⅰ型胶原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透明质酸(HA)、血清III型前胶原(PcIII)、羟脯氨酸(Hyp)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NIH小鼠经皮肤人工感染血吸虫尾蚴后随机分为4纽:模型组(B组)、吡喹酮组(C组)、吡喹酮+加味四逆散组(D组)、吡喹酮+秋水仙碱组(E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A组)。病理观察小鼠肝组织,于肝纤维化形成后第21日开始灌服相应药物及生理盐水,C、D、E组在第45日时予以吡喹酮一次性灌胃进行杀虫,第78日小鼠心脏采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清PC III和HA含量,取肝组织匀浆测定Hyp含量;RT—PCR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HA水平D组高于A组,低于B、C、E组(P〈0.01,P〈0.05);PC III水平D组低于B、C、E组(P〈0.05);Hyp水平D组高于A组,低于B、C、E组(P〈0.05);TGF-β1 mRNA表达D组低于B、C、E组(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联合吡喹酮能有效改善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降低TGF-β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肝纤冲剂对免疫损伤肝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抗肝纤冲剂低剂量组、抗肝纤冲剂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的同时分别用药物对小鼠进行干预治疗7周。7周末处死小鼠,免疫荧光检测肝组织中的TGF-β、Smad2/3和Smad6/7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肝组织中的TGF-β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小鼠肝组织中的TGF-β、Smad2/3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少,Smad6/7表达量多;模型组小鼠的肝组织中TGF-β、Smad2/3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Smad6/7表达量减少;抗肝纤冲剂干预治疗后,肝组织中TGF-β、Smad2/3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有减少的趋势,而Smad6/7表抗肝纤冲剂通过抑制TGF-β的分泌,降低Smad2/3的磷酸化水平,起到抑制Ⅰ型胶原的蛋白分泌的作用。达量又趋增加。结论抗肝纤冲剂通过抑制TGF-β的分泌,降低Smad2/3的磷酸化水平,起到抑制Ⅰ型胶原的蛋白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乐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第7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疗程6周。实验结束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四型胶原(C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RT-PCR技术测定肝组织中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肝乐颗粒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LN、PⅢNP、CⅣ和TGF-β1的含量,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肝乐颗粒能有效抑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纤维化指标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散逆转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白蛋白建立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后,用含乙肝散颗粒饲料喂养12周,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术、免疫组织化学及纤维化学染色结合血清学纤维化指标,动态观察不同时期肝组织TGF-β1、TIMP-1、MMP-2基因表达量及肝纤维化组织变化.结果:乙肝散组肝组织TGF-β1、TIMP-1表达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MMP-2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同时肝组织Ⅰ胶原、Ⅲ胶原、Ⅳ胶原水平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明显降低.结论:乙肝散逆转肝纤维化过程中抑制肝组织TGF-β1、TIMP-1基因表达,TGF-β1、TIMP-1在肝纤维化的逆转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软肝散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软肝散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采用CCl4和高脂低蛋白等复合因素诱导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以益肝灵为对照,观察软肝散对大鼠肝功能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的影响,并做肝脏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软肝散能显著降低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并能明显减轻大鼠肝细胞损害、肝脏脂肪变性和胶原纤维增生的程度。结论软肝散有较好的降酶、保护肝细胞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赤芍总苷对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赤芍总苷组(50 mg/kg、25m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制备成放射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各组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照射后第26周末剖杀大鼠,取血和肝脏标本,ELISA法检测大鼠中TGF-β1、TNF-α、IL-6、HA、PC-Ⅲ、LN含量,碱水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光镜下观察肝脏HE染色、MASSON染色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肝脏组织TGF-β1、Smad3/4/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损伤和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血清中TGF-β1、TNF-α、IL-6、HA、PC-Ⅲ、LN含量明显增加(P<0.01),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增加(P<0.01),肝脏组织中TGF-β1、Smad3/4/7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赤芍总苷治疗组(50mg/kg)可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GF-β1、TNF-α、IL-6、HA、PC-Ⅲ、LN的含量,同时可降低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及降低肝脏损伤程度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还可减少大鼠脏肝组织中TGF-β1和Smad3/4蛋白表达,增加肝脏组织中Smad7蛋白表达。结论:赤芍总苷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断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湖北海棠叶总黄酮对四氯化碳(CCl4)所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2ml/kg CCl4橄榄油溶液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首次注射后分别灌胃给药湖北海棠叶总黄酮120mg/kg和60mg/kg,每天一次,共8周。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透明质酸、羟脯氨酸、β1-转化生长因子以及肝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用免疫组化方法定量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湖北海棠叶总黄酮能够调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透明质酸、羟脯氨酸、β1-转化生长因子含量,降低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增加肝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病理学切片显示湖北海棠叶总黄酮能明显减轻CCl4引起的大鼠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结论:湖北海棠叶总黄酮在实验的120mg/kg和60mg/kg两个剂量组对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都有防治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湖北海棠叶总黄酮能能增强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CCl4引起的脂类过氧化,保护细胞膜免受损伤,抑制β1-转化生长因子等具有加重肝纤维化程度的生物因子的表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大鼠胆管结扎肝纤维化模型TGF-β1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n=15)及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M,n=20)及药物干预组(Y,n=20)。M及Y组采用胆总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制备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Sham组仅作胆总管分离,不作胆总管结扎。Y组于术后1周开始经灌胃给予黄芪多糖,1日1次,共4周。所有大鼠均于术后第5周处死取材。统计分析实验过程大鼠死亡率及腹水发生率,观察实验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肝组织学;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观察实验大鼠肝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组大鼠肝功能显著异常,肝组织纤维增生程度、Hyp含量及TGF-β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与M组比较,Y组大鼠死亡率、腹水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肝功能显著改善(P<0.01),肝组织纤维增生程度、Hyp含量及及TGF-β1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有效地抑制BDL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TGF-β1表达,这可能也是黄芪汤组分干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主要效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抗纤软肝冲剂对肝纤维化动物防治作用的研究 ,探讨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四氯化碳、高脂、高胆固醇、低蛋白等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同时给予抗纤软肝冲剂 ,以秋水仙碱为对照。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丙二醛 MDA,观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 型前胶原 PC 、 型胶原 -C)及肝功能 (白蛋白 Alb、球蛋白 G、谷丙转氨酶 A LT)。结果 :抗纤软肝冲剂对肝纤维化大鼠有升高A lb,降低 AL T和 G的作用 ;显著提高肝 SOD活性 ,降低 MDA含量 ;显著降低 HA ,LN ,PC , -C;减轻肝脏 Hyp的作用。结论 :抗纤软肝冲剂具有确切的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其机理在于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细胞 ,对胶原代谢也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方明  过建春  包剑锋  王运发  徐骐 《中医药学刊》2012,(5):1026-1029,I0003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大鼠胆管结扎肝纤维化模型TGF-β1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n=15)及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M,n=20)及药物干预组(Y,n=20)。M及Y组采用胆总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制备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Sham组仅作胆总管分离,不作胆总管结扎。Y组于术后1周开始经灌胃给予黄芪多糖,1日1次,共4周。所有大鼠均于术后第5周处死取材。统计分析实验过程大鼠死亡率及腹水发生率,观察实验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肝组织学;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观察实验大鼠肝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组大鼠肝功能显著异常,肝组织纤维增生程度、Hyp含量及TGF-β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与M组比较,Y组大鼠死亡率、腹水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肝功能显著改善(P〈0.01),肝组织纤维增生程度、Hyp含量及及TGF-β1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有效地抑制BDL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TGF-β1表达,这可能也是黄芪汤组分干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主要效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虎金颗粒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和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及其1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大黄麈虫丸组及虎金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另设正常组作对照。给药4周后,检测大鼠肝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及肝组织Angll、羟脯氨酸(Hyp)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肝组织AT1R表达的变化。结果:虎金颗粒能改善大鼠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的含量和肝组织Hyp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O.05,P〈10.01);降低大鼠肝组织AngⅡ含量(P〈0.05,P〈0.01);抑制大鼠肝组织ATlR的表达。结论:虎金颗粒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理与降低肝组织Angll含量、抑制ATll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