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益处发现的水平,并探讨自我效能、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益处发现3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益处发现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6月入院病理学诊断为宫颈癌、术后3个月的患者239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应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调查问卷、益处发现评定量表(BFS)、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问卷调查的宫颈癌患者益处发现总分为(65.82±12.12)分,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总分为(122.08±17.37)分,自我效能总分为(31.57±5.94)分。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自我效能总分和益处发现总分均呈正相关(P<0.01)。分层回归显示,自我效能在宫颈癌患者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益处发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82,相对中介效应为43.6%。结论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既可以对益处发现产生直接作用,又可以通过自我效能间接作用于益处发现。自我效能介导了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益处发现的正面效应,对宫颈癌患者的益处发现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情况问卷和Rosenberg自尊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对115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478,P〈0.05),与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263,P〈0.05)。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与自尊均呈正相关(P〈0.05);亲密度不满意程度、适应性不满意程度与自尊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护理人员要引导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并发挥其家庭功能,以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及抑郁水平的影响,为临床针对性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7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庭的相关人口社会学资料,并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Ⅱ)、Beck抑郁问卷(BDI)对患儿家长进行评估。对比不同人口社会学资料的患儿家长社会支持、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以及抑郁值的评估结果,分析受调查患儿家长的抑郁程度,对比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和国内常模的FACESⅡ量表评估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FACESⅡ量表评估结果与社会支持量表、BDI量表的相关性。结果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与社会支持、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呈正相关关系(P0.05);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与抑郁值呈负相关关系(P0.05),67.57%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的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低于国内常模,而亲密度不满意度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而与抑郁值呈负相关(P0.05);亲密度不满意度、抑郁值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抑郁程度均可产生重要的影响,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尽量帮助患儿家长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大学生自我决定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自我和谐间的中介作用,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影响自我和谐的中介机制。方法采用整群方便取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郑州、商丘、洛阳、南阳、驻马店和新乡市)10所高校的128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自我决定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对其进行测量,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自我决定、自我和谐三者间两两相关显著(P<0.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我决定在家庭亲密度与自我和谐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6.11%,自我决定在家庭适应性和自我和谐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2.38%。自我决定的两个维度(自我意识和自主选择)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自我和谐关系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6.29%~39.46%。结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不仅对自我和谐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还可以通过自我决定起间接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肾病综合征(NS)患儿家长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社会支持和抑郁水平,探索其相关性,并分析NS患儿家长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进而探索提高NS患儿家长亲密度及适应性的方法,为提高NS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因疾病和治疗带来的心理不良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6年8至12月对西安市儿童医院87名NS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Beck抑郁量表四部分.结果 家庭月总收入、照顾者文化程度、医疗费主要来源均不同程度影响NS患儿所在家庭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社会支持及抑郁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143~0.498,均P<0.05).87名NS患儿家长家庭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得分均低于常模(t值分别为-12.831、-9.365,均P<0.05),家长抑郁发生率为67.8%.NS患儿家长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均与社会支持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58、0.391、0.470、0.378,均P<0.05),与抑郁总分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406、-0.270、-0.369、-0.308,均P<0.05),社会支持与抑郁总分呈负相关关系(r=-0.480,P<0.05).结论 NS患儿家长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抑郁值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医护人员应当鼓励NS患儿所在家庭寻求良好的社会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经验性回避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降低COPD患者经验性回避,减少患者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于2018年6—12月选取武汉市3所三甲综合性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5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2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COPD患者经验性回避得分为(27.29±8.28)分。不同性别、肺功能分级的COPD患者经验性回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经验性回避均呈负相关(P0.01)。性别(β=0.156)、肺功能分级(β=0.243)、一般自我效能感(β=-0.153)及领悟社会支持(β=-0.455)是COPD患者经验性回避的影响因素(R2=0.390,调整R2=0.371,F=20.912,P0.01)。结论 COPD患者经验性回避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应关注COPD患者的经验性回避状况,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基于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实施干预,以降低患者的经验性回避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及正念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以及正念在经验性回避与焦虑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4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和河南2所高校抽取大学新生366名,使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认知融合量表(CFQ)、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经验性回避为(19.48±7.62)分,认知融合为(28.97±10.84)分,正念为(66.32±10.98)分,焦虑为(31.27±6.95)分,抑郁为(34.82±7.70)分;经验性回避对焦虑、抑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429、0.459,均P0.001);正念在经验性回避与焦虑抑郁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β=–0.198,–0.173;P0.01),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2.06%和18.80%。结论经验性回避对焦虑、抑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正念在经验性回避与焦虑抑郁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抑郁症自杀危险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按CCMD-3诊断标准收集120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使用社会支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中文版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2版,Hamiltion抑郁量表进社会心理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结果:抑郁症自杀未遂60例,自杀与负性生活事件相对危险度(RR=3.943)、主观支持(RR=4.276)、对支持的利用度(RR=2.187)、家庭亲密度(RR=1.493)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家庭亲密度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脑瘫患儿家庭关怀活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该院脑瘫康复中心住院的脑瘫患儿父母及同期在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脑瘫患儿父母287人,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儿童父母288人.结果:脑瘫患儿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各维度中除实际亲密度和理想亲密度外,其余维度均与儿童保健门诊的儿童家庭有差异(P<0.01).与儿童保健门诊儿童家庭相比较,虽然脑瘫患儿家庭获得的客观支持分较高,但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相关(P<0.01),其中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与社会支持度呈正相关,亲密度不满意度和适应性不满意度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脑瘫患儿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状态有待改善,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促进脑瘫患儿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中这一变故.医务人员在治疗患儿的同时,应该关注患儿家长及其家庭的环境状态,鼓励家人之间互助和自助,倡导有关机构为脑瘫患儿家庭提供相关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照顾者社会支持、家庭韧性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韧性在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家庭韧性量表(FRAS),心理韧性量表(RS-14) 对安徽某两所三甲医院的297名癌症患者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癌症患者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家庭韧性与心理韧性两两呈正相关(r=0.557,0.547,0.568, P值均<0.01),家庭韧性在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18。结论 癌症患者照顾者的家庭韧性、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两两均呈正相关,且家庭韧性在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儿童期创伤对军校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并分析消极应对方式和家庭适应性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1月,在重庆市某军校随机选取423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军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军校大学生抑郁总分为40.24±12.57,儿童期创伤总分为34.96±12.04,家庭适应性总分为53.44±8.94,家庭亲密度总分为73.47±8.47,积极应对方式总分为25.88±6.15,消极应对方式总分为9.76±3.64。抑郁高分组在儿童期创伤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上均高于低分组,而在积极应对方式、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得分上则低于低分组。抑郁得分与儿童期创伤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和消极应对方式均呈正相关(r=0.229~0.492,均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均呈负相关(r=-0.427、-0.468、-0.477,均P0.01)。儿童期创伤总分、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家庭适应性可有效预测抑郁情况(β=0.275、-0.262、0.171、-0.197,P0.01),可解释37.4%的变异量。消极应对方式和家庭适应性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29、0.144)。结论儿童期创伤是军校大学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改善消极应对方式,提高家庭适应性可能有助于缓解儿童期创伤对军校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初中流动儿童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积极心理资本与社会文化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和社会文化适应量表对河南省4所学校478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流动儿童在家庭实际亲密度(69. 02±11. 07)、自我效能(31. 09±7. 11)、希望(29.21±6. 16)、乐观(29. 79±5. 77)和社会文化适应(103. 58±13. 40)上的得分与非流动儿童(分别为71.53±10.06、33.15±7.00、31.42±6.33、31.19±6.45和107.92±13.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初中流动儿童的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积极心理资本的各因子与社会文化适应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8、0.212、0.465、0.380、0.394和0.340, P0. 05~0.001);积极心理资本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社会文化适应之间发挥全部中介作用(P 0.001)。结论父母应通过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资本,间接影响和提高初中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庭状况与正常人群间的差异。方法应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对243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家庭的亲密度评分(67.40±8.82)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家庭适应性评分(47.33±7.01)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农民、小学或文盲的患者家庭实际亲密度较低,病程>10年、小学或文盲、农民的患者家庭实际适应性较低;多因素分析显示,并发症和受教育程度影响家庭实际亲密度,受教育程度也影响家庭实际适应性。结论医护人员重视患者情感支持及归属感,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小学或文盲、有并发症的患者应注意其对家庭亲密度的感受,有针列性进行社会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晚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期间,对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在治疗中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此为后期理论研究做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家庭亲密度评分≥65分和适应性≥53分的晚期肝硬化患者50例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的家庭亲密度评分<65分和适应性<53分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向患者先说明研究目的,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让其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问卷,采用生活质量量表比较其组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实际家庭亲密度、适应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生活质量总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尽量帮助患者提高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以此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脑卒中患者在心理、社会、治疗领域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脑卒中患者心理和治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脑卒中患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85例确诊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脑卒中患者报告临床结局量表》(Stroke-Pro量表)研制过程中的正式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心理和治疗满意度的因素。[结果]心理、社会领域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焦虑对抑郁有直接影响,标准化作用大小为0.38;焦虑、社会交往和家庭支持以回避为中介对抑郁产生间接影响,标准化作用大小分别为0.27、0.25和0.09。心理、社会和治疗领域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家庭支持对治疗满意度有直接影响,标准化作用大小为0.38;社会交往和家庭支持以回避为中介对治疗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标准化作用大小分别为0.15和0.04。[结论]家庭支持、社会交往以及回避情绪均是脑卒中患者抑郁及治疗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家属家庭负担与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属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甘肃省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5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58名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庭负担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采用AMOS 24.0软件探究家属家庭负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与患者生活质量、家属生活满意度间的影响路径。结果 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家属的家庭负担和生活满意度间呈两两显著相关(P<0.05),且社会支持量表总分负向预测生活质量量表总分(β=-0.28,P<0.05),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量表总分(β=0.52,P<0.05);家属家庭负担在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在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家属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其生活质量和家属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属家庭负担在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家属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可基于增加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减轻家属家庭负担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增加家属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希望水平在肿瘤患者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便利抽取241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Herth希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癌症孤独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肿瘤患者希望水平、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之间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肿瘤患者希望水平总分(32.29±6.92)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53.17±13.71)分;孤独感总分为(16.94±6.67)分。希望水平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癌症孤独感呈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癌症孤独感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可直接影响肿瘤患者的孤独感,还可通过希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孤独感,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92%。结论 希望水平是肿瘤患者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变量,医务人员应该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希望水平,从而降低患者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心理弹性、希望特质与经验性回避现状,并分析三者关系。方法 选取安徽省某4所高等院校882例本科护生,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成人希望特质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总分(60.48±15.18)、希望特质总分(21.63±3.02)、经验性回避总分(20.92±7.23)。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希望特质与经验性回避之间呈负相关(r = - 0.213~- 0.190,均P<0.01)。回归分析显示,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和希望特质水平可以负向预测其经验性回避水平(B值为- 0.479、- 0.185,均P<0.05)。结论 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希望特质是影响经验性回避水平的因素。应当重视培养护生的心理弹性、希望特质,以减少经验性回避水平,为改善其心理健康,适应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儿童品行问题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及父母自我分化的关系,为儿童品行问题预防和矫治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康奈尔儿童行为量表中的品行障碍分量表、成人自我分化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对382名小学生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儿童品行问题在四种家庭亲密度类型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8.190,P0.01),在适应性类型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5.920,P0.01)。父母自我分化水平各维度对儿童品行具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adjR2=0.284,F=38.801,P0.01)。结论父母自我分化和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影响儿童品行问题的形成,在干预儿童品行问题时要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亲密度与病耻感的关系及自我接纳在二者之间的的中介作用。方法 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运用方便抽样法以昆明市三甲医院内分泌科443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采用家庭亲密度量表、2型糖尿病病耻感评估量表、自我接纳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亲密度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患者的病耻感(β=-0.35,P<0.001);家庭亲密度可以正向预测患者自我接纳(β=0.44,P<0.001);自我接纳负向预测患者病耻感(β=-0.37,P<0.001);自我接纳在家庭亲密度与病耻感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45.71%。结论 自我接纳是家庭亲密度与病耻感之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