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685-3686
对比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在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非断指再植手术,观察组采用断指再植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断指恢复情况及治疗优良率。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指甲长度、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治疗优良率均大于对照组,两点辨别觉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手指末节完全离断的患者而言,具有断指再植适应症的患者需积极鼓励进行手术,若患者无再植条件,可为患者保留手指原有长度,并采用皮瓣修复术等实施原位的缝合。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609-610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对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非断指再植治疗,观察组采用断指再植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指甲长度、断端指间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两点辨别觉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优良率(95.00%,38/40)比对照组(70.00%,28/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治疗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关节活动度,指感觉较好,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562-2564
目的对应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方式对断指患者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断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术治疗;治疗组实施吻合血管的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修复创面,行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0d内血管危象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康复总时间、对患指外形满意度、断指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10d内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康复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患指外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断指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方式对断指患者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59指)需要进行末节断指再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9指,断指残端修整术)和研究组(30指,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各2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再植成活率、治疗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肿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肿胀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及治疗优良率,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4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130例(共148指),将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66例患者(75指)作为观察组,实施CNP,将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4例患者(73指)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植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6例患者发生血管危象,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NP对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仅吻合动脉在手指末节YamanoⅠ区断指再植手术中的优势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69指)手指末节YamanoⅠ区断指再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埋藏法,研究组给予仅吻合动脉。比较两组断指再植成功率及断指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断指存活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哦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断指恢复优良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末节YamanoⅠ区断指再植,仅吻合动脉手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对再植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120例(134指)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66指)术后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n=60,68指)术后给予改良方法(改用乳酸林格液,提前终止绝对卧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再植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断指损伤性质、离断水平、离断程度、再植指数、缺血时间等伤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再植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舒适度、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改良疗法能够缩短断指再植患者的卧床和住院时间,提高术后舒适度,降低用药不良反应,且未对术后再植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产生不利影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3月行断指再植术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再植患指成活率和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植成活率及护理后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术后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再植指成活率和手指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5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8例给予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断指再植术后健康宣教,对照组57例术后给予常规断指再植康复宣教。比较2组术后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完全依从性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结构清晰,有利于护士宣教,且便于患者记忆,促使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逆行法在手指末节毁损性离断伤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8 月收治的 60 例手指末节毁损性离断伤断指患者进行再植手术, 根据采用手术方法不同 分 为 实 验 组 及 对 照 组 , 每 组 30例。 实验组采用改良逆行法,对照组采用顺行法。 结果:实验组病例再植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实 验 组 存 活 27 例 、坏 死 3 例 ,存 活 率 为 90.00% ,对 照 组 存 活 25 例 、坏 死 5 例 ,存 活 率 为 83.33% ,实 验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 3 个月,观察组手指功能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改良逆行法应用在手指末节毁损离断再植中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效率显著提高,手指功能恢复更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伸性护理对断指再植患者手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5年我科收治的100例断指再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的随访和观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延伸性护理,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再植指体手功能康复疗效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观察组再植手指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断指再植术后采用延伸性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手功能康复疗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手指离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手指离断伤患者1 680例(2 760指),按是否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救治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830例,1 368指)为自行来院患者,未按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救治,观察组(850例,1 392指)为急救中心或家属电话通知患者,均按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断指缺血时间、断指再植率及断指成活率。结果观察组断指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再植率及再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手指离断伤患者断指缺血时间、提高再植率及再植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瓦合皮瓣包裹指骨支架及甲床再造拇、手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收治手外伤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瓦合皮瓣包裹指骨支架及甲床再造拇、手指,对照组给予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手指再造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功能得分、日常生活活动得分、感觉恢复得分、血液循环状态得分、外观得分及恢复工作情况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相比,瓦合皮瓣包裹指骨支架及甲床再造拇、手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显微外科综合护理对断指再植成活率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按照手指离断伤行显微外科修复后常规护理要求及医嘱实施护理的27例(39指)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给予综合护理的20例(28指)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断指功能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断指再植成活率为96.4%(27/28),对照组为79.5%(31/3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23,P=0.045).观察组外观、血液循环状态、感觉恢复评分及关节总屈曲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19/20),对照组为70.4%(19/27),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02,P=0.036).结论 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手指离断伤行显微外科修复后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促进断指功能康复,患者满意度更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Flow-through静脉皮瓣在伴环形缺损断指再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法,将榆林市第一医院手足显微外科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0例伴环形皮肤及血管缺损的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5)采用侧方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n=35)采用Flow-through静脉皮瓣修复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点辨别感觉以及不良预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末次随访手指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末次随访时两点辨别感觉为6.5~12.5 mm,平均(8.5±1.3)mm,对照组的末次随访时两点辨别感觉为7.5~14.0 mm,平均(10.4±1.5)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静脉危象、弹性变差、颜色加深等不良预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侧方皮瓣修复治疗相比,采用Flow-through静脉皮瓣修复治疗伴环形皮肤及血管缺损断指的临床效果更佳,不良预后发生率更低;若临床条件允许,对于伴环形皮肤及血管缺损的断指再植患者,建议优先采用Flow-through静脉皮瓣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在治疗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断指再植患者成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断指再植术治疗,对照组行非断指再植术(皮瓣修复、原位缝合及残端修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早期指体成活率,再植指指甲生长情况、两点辨别觉、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及手指关节活动度。同时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288例单指断裂行再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断指成活情况分为成活组214例,未成活组74例,单因素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早期指体成活率为8.57%(3/35),对照组早期指体成活率为15.15%(5/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再植指指甲生长长度[(13.5±2.9) mm]、两点辨别觉[(4.6±0.3) mm]及远端指间活动度[(62.5±4.4)°]明显优于对照组[(11.8±2.2) mm、(7.5±0.6) mm、(45.3±3.6)°],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手指关节活动度优良率为93.55%(29/31),对照组手指关节活动度优良率为70.97%(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9,P〈0.05)。分析288例再植术患者临床资料发现,吸烟史、损伤类型、热缺血时间、离断程度、断面血栓形成情况、术后皮肤温度、指腹弹性及术后心理状态均可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相关因素其危险程度由高至低为重度抑郁(OR 5.698,95%CI为2.892~8.738,P〈0.001)〉完全离断伤(OR 5.389,95%CI为2.672~7.964,P〈0.001)〉热缺血时间超过6 h(OR 4.515,95%CI为1.366~8.847,P〈0.001)〉术后断面血栓形成(OR 3.287,95%CI为2.543~9.678,P〈0.001)〉术后皮肤温度低(OR 2.142,95%CI为1.243~5.212,P〈0.001)〉术后指腹弹性差(OR 2.008,95%CI为1.117~5.449,P〈0.001)。结论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应用断指再植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术后关节活动度,改善手指外观及功能。重度抑郁、完全离断及热缺血时间长是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以上因素针对性采取措施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112-2114
探究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术后1年妊娠成功率、平均妊娠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缩短受孕时间、提高妊娠成功率,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35-5436
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断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56例断指患者断指为72指,56例断指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2年6月~2015年3月,将56例断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断指34指,观察组断指38指,两组均采用断指再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断指治疗基础上加用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照组断指再植术临床疗效为73.53%,观察组断指再植术临床疗效为92.11%,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明显(P<0.05);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均有意义。断指再植术及按摩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断指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精细作业治疗对断指再植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断指再植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行精细作业治疗。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价法、普渡手精细运动评定法、明尼苏达手灵巧度评定法评价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康复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手指总主动活动度、小关节精细运动及手灵巧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精细作业治疗有助于提高断指再植术后手指的精细运动功能,促进手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吸烟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吸烟组57例(88指)与不吸烟组50例(83指)进行调查,观察记录再植断指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救治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吸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组(P<0.05);吸烟组血管危象救治成功率明显低于不吸烟组(P<0.05);吸烟患者每日吸烟量与血管危象发生率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患者的吸烟年限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吸烟可使再植断指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增高并降低危象救治成功率,应加强对断指再植长期吸烟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术后护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再植断指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