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喂养方式对6个月内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对0~6月龄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陕西彬县、长武两县随机抽取健康单胎新生儿及其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以体格测量方法评价婴儿营养状况。【结果】1 249例婴儿及其家庭参加调查,婴儿母乳喂养率为97.28%,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65.49%;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婴儿体重、身长、上臂围在1、3、6月龄时均显著高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婴儿(P<0.05);纯母乳喂养婴儿各种疾病患病率在1、3、6月龄时均显著低于非纯母乳喂养婴儿(P<0.05)。【结论】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食品,能完全满足4~6月内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普及科学喂养知识,提倡母乳喂养,将有助于提高当地婴儿的体格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贵州数个布依族村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布依族婴儿生长发育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贵州省关岭县8个少数民族村寨进行调查,对2012年10月1日-2013年10月1日出生的230名布依族婴儿及母亲进行为期1年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关岭县产后24 h内开始母乳喂养率为94. 7%,纯母乳喂养率为58. 7%,婴儿6月龄时纯母乳喂养率下降到22. 9%,3月龄后婴儿体质量、身长均值低于WHO标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产妇妇幼保健知识平均得分(4. 8±2. 07)分。布依族婴儿的生长发育水平受婴儿性别、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妇幼知识得分和家庭年收入的影响(均P0. 05)。结论布依族婴儿生长发育状况与WHO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建议提高布依族妇女生育保健水平、母乳喂养率、科学有序添加辅食和重视男性参与妇幼保健。  相似文献   

3.
张敏  李晓乾  幸玉华  黄睿 《华南预防医学》2023,(9):1168-1170+1175
目的 研究渭南地区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2年10—12月在渭南辖区2区7县各抽取1个社区预防接种点,基于偶遇法将在调查时间段内进入预防接种点的6月龄内婴儿的母亲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以描述性分析方法对6月龄母乳喂养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确定渭南地区婴儿母乳喂养现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获得有效研究对象2 764人,其中母乳喂养率33.18%(917/2 764),混合喂养率43.60%(1 205/2 764),人工喂养率23.23%(642/2 7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820)、产次(OR=2.204)、返岗情况(OR=0.242)、家庭月收入(OR=2.008)、乳头扁平/凹陷(OR=0.671)、产后母乳喂养指导(OR=1.993)、家庭支持度(OR=1.777)是渭南地区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结论渭南地区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其受到年龄、产次、返岗情况、家庭月收入、乳头扁平/凹陷、产后母乳喂养指导、家庭支持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应识别和关注高危群体,改善影响母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重庆市婴幼儿母乳喂养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地域差异和经济情况,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重庆市主城4个区和2个周边区县共633名0~36月龄婴幼儿的母亲为研究对象。调查数据录入Epi Data 3.1数据库,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婴儿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被调查地区婴儿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为58.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同伴喂养方式为纯母乳喂养、自觉母乳量能满足婴儿、对母乳喂养有信心是纯母乳喂养的有利因素;介意公共场所母乳喂养是纯母乳喂养的不利因素。结论 被调查地区婴儿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亟待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社区4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和家庭支持之间的关系,为探索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本社区4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情况和家庭支持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 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社区4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仅为41.5%,不同喂养方式的调查对象家庭支持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9,P<0.001),两两比较后发现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本社区4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较低,家庭支持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较重要的影响,应重视对家庭的知识宣教。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1岁以内婴儿体格发育状况,为制定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顺义区城区、乡村婴儿341名,进行体格发育、喂养状况、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北京市顺义区平均婴儿出生体重为3403 g,出生身长均为49.90 cm;4月龄内完全母乳喂养率为51.35%,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为49.12%,6月龄内首次添加辅食构成比为99%;婴儿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分别为0%、0.29%、2.93%;腹泻、呼吸道感染、贫血患病率分别为6.74%、4.69%、18.39%。结论北京市顺义区1岁内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肠道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群的影响以及导致婴儿湿疹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到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中选取6月龄内尚未添加辅助食品的纯母乳喂养儿,以及6月龄内完全人工喂养的患湿疹的婴儿作为研究组;选取6月龄内尚未添加辅助食品的纯母乳喂养儿,以及6月龄内完全人工喂养的婴儿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其在不同喂养方式下研究对象的肠道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水平,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的肠道菌群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婴儿湿疹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发现其联系。结果纯母乳喂养婴儿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比人工喂养婴儿高,湿疹的发生率低于人工喂养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方式对婴儿肠道益生菌的定殖有积极的影响,提倡纯母乳喂养有利于预防婴儿湿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辽宁省大连市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利用2015年大连市户籍内0~6月龄婴儿健康体检资料了解全市32 466名满6月龄婴儿喂养状况,之后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大连市15个区市县中抽取满6月龄的1 030名婴儿家长进行母乳喂养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大连市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为91.20%,纯母乳喂养率为55.79%;婴儿部分母乳喂养原因主要是母亲泌乳差,人工喂养原因主要是无乳和工作受限;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人工喂养相比男孩、早开奶、自然生产能促进母亲纯母乳喂养,OR值(95%CI)分别为1.36(1.10~1.86)、1.16(1.00~1.75)和1.46(1.07~1.9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母亲有职业、高中文化程度、非母婴同室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较低,OR值(95%CI)分别为0.65(0.68~0.99)、0.55(0.35~0.88)、0.28(0.1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获得母乳喂养知识渠道主要为书籍、网络。结论大连市婴儿母乳喂养状况良好,且低剖宫产率、早开奶、母婴同室及有效的健康宣教方式母亲的婴儿母乳喂养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合肥市6月龄婴儿喂养现状并研究纯乳母喂养影响因素,为提高纯母乳喂养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20年1—10月在合肥某医院产科分娩的单胎活产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在婴儿出生后满6个月时通过医院分娩记录获取其母亲/父亲联系方式对婴儿母亲进行6月龄婴儿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6月龄婴儿喂养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2 537名婴儿纳入研究,纯母乳喂养724例,占28.54%,优势母乳喂养298例,占11.75%,补充喂养356例,占14.03%,母乳喂养819例,占32.28%,奶瓶喂养340例,占13.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儿母亲年龄越大(OR=0.441)、婴儿母亲乳头凹陷/扁平(OR=0.360)、婴儿母亲开奶时间≥30 min(OR=0.431)的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可能性较小,婴儿母亲学历越高(OR=2.499)、职业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OR=1.806)、个体经营者(OR=1.730)、农民/无业者(OR=2.018)、婴儿父母支持母乳喂养(OR=2.392)的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可能性较大。结论 合肥市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低,其受到母亲年龄、学历、职业、乳头凹陷/扁平、开奶时间以及父亲是否支持母乳喂养等多种因素影响,应当针对现状及影响因素加强纯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干预措施,改善该地区婴儿母乳喂养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早期生长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北京市某社区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出生的416例婴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喂养方式分为基本纯母乳喂养组和非母乳喂养组。采集婴儿出生及6月龄内的体检信息,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6月龄内身长和体重生长速率Z评分的影响。结果 1月龄时基本纯母乳喂养组与非母乳喂养组之间,0~1月龄体重生长速率Z评分和0~3月龄身长生长速率Z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月龄时基本纯母乳喂养组与非母乳喂养组之间,3~6月龄及0~6月龄身长、体重生长速率Z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6月龄非母乳喂养组(0.60)婴儿的体重生长速率Z评分高于基本纯母乳喂养组(-0.01),身长生长速率Z评分也同样表现出非母乳喂养组(0.40)高于基本纯母乳喂养组(-0.03);0~6月龄的体重生长速率Z评分非母乳喂养组(0.90)高于基本纯母乳喂养组(0.60),身长生长速率Z评分非母乳喂养组(1.00)高于基本纯母乳喂养组(0.70)。结论婴儿3月龄时的喂养方式会影响其之后的生长速率,配方粉的添加可导致生长速率曲线上移,从而增加婴儿超重肥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社区4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找出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因素,提高4个月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方法 对2002年2~6月间出生的、居住于卢湾区的468例4个月内的婴儿母亲进行母乳喂养问卷凋查。结果 未能坚持纯母乳喂养的前3位原因依次为:母乳不足,母亲上班,母亲患病。充分发挥社区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力量,强化孕产妇母乳喂养信心和加强哺乳技巧指导,4个月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Communication-for-Behavioural-Impact(COMBI)方法对四川地震极重灾区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其对提高0~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运用COMBI模式,促进灾区0~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项目的实施。结果实施COMBI开展健康教育后,地震极重灾区0~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普遍提高,实现项目预期目标。结论应用COMBI模式开展健康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有效经验。COMBI区别于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庆市彭水县0~2岁婴幼儿喂养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重庆市彭水县县城中7个社区及8个乡镇中606名0~2岁婴幼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和半固体食物引入时间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录入Epidata3.1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月龄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63.6%,6月龄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35.3%,63.9%的婴幼儿在出生24h后开奶。大部分婴幼儿蔬菜、水果、谷类、蛋类、豆类、禽畜类、鱼类添加过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幼儿居住地为乡镇,开奶时间较早,是婴儿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喂养人年龄40岁,母乳喂养知识得分优秀者,是婴儿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结论调查地区婴幼儿喂养中开奶不及时,纯母乳喂养率和持续时间有待提高,半固体食物添加月龄不合理,添加过晚现象严重,应向家长提供正确喂养婴幼儿知识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月龄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贫血的影响因素,为防治早期缺铁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等方法分析1 477例6月龄儿童的产前、产时及产后资料,调查6月龄婴儿贫血的临床资料和影响因素。结果 1 477例6月龄婴儿中,符合IDA诊断的共271例,IDA患病率为18. 3%;母亲孕后期贫血129例,患病率为8. 73%;纯母乳喂养率为43. 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家庭户口类型、不同母亲学历及不同母亲孕后期贫血状况的婴儿间,其6月龄IDA患病率具有显著性差异。足月儿6月龄时IDA患病率低于早产儿,正常出生体质量的婴儿6月龄时IDA的患病率低于低出生体质量儿和巨大儿,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时IDA患病率低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学历低、母亲孕后期贫血、早产及混合喂养是6月龄婴儿IDA的危险因素。结论缺铁性贫血仍是目前我国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6月龄婴儿的IDA与母亲孕晚期贫血密切相关,需在孕期加强母亲营养状况的监测,并关注早产儿、混合喂养婴儿营养状况,应大力推进纯母乳喂养,促进婴儿健康和神经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上海市0~6月龄婴儿母亲纯母乳喂养知信行现状。方法 全覆盖问卷调查全市0~6月龄婴儿母亲共5 672名,排除仅进行人工喂养者后进行纯母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调查。结果 0~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51.34%,与混合喂养组相比,纯母乳喂养组在"正常6个月以内的婴儿食物"(χ2=10.02,P=0.002)和"对婴儿配方奶的看法"(χ2=21.30,P<0.001)等2项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纯母乳喂养信心(χ2=544.57,P<0.001)、母乳喂养方式(χ2=164.97,P<0.001)和维持泌乳方式(χ2=479.33,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希望通过门诊咨询(母乳喂养咨询室)获得母乳喂养支持的比例最高(56.11%)。结论 纯母乳喂养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较混合喂养者更科学,应开展专业、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1岁以内婴儿喂养状况。方法利用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婴幼儿基本情况调查表》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价顺义区1岁以内婴儿喂养状况。结果婴儿出生第一口食物以母乳、婴儿配方奶粉为主,分别为60.12%、34.02%;出生后1h(含)抱奶的比例为46.33%,喂初乳者占99.71%;4月龄内完全母乳喂养率为51.35%,城区(59.43%)显著高于乡村(34.52%),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为49.12%,城区(56.06%)显著高于乡村(33.33%);58.06%的看护人在婴儿6月(含)龄内添加过辅食,6月龄内首次添加辅食构成比为99%,乡村(80.82%)显著高于城区(66.14%)。结论北京市顺义区的新生儿1h抱奶率、初乳喂养率和6月龄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较高,但存在乡村婴儿母乳喂养率低、辅食添加过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6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状况,分析其与婴儿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以2005年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中全部6月内婴儿为研究对象,对母乳喂养信息和身长、体重测量值进行分析。【结果】1)4月内母乳喂养率87.6%,纯母乳喂养率57.4%,部分母乳喂养率30.3%,人工喂养率12.3%,4~6月分别为76.4%、13.5%、62.9%和23.6%;喂养方式城郊差异仍然存在;纯母乳喂养率较10年前下降。2)纯母乳喂养组1~4月婴儿的年龄别体重大于部分母乳喂养组,部分母乳喂养组高于人工喂养组。【结论】纯母乳喂养是北京市4月内婴儿喂养的主要方式,4~6月内婴儿多数采取了部分母乳喂养的方式;喂养方式与儿童早期体重有关联。  相似文献   

18.
王梅 《工企医刊》2014,27(4):964-965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物,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可保证婴儿的正常、健康发育。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婴儿生长发育的最佳喂养方式。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家庭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目前全球范围内婴儿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仅有37%左右,其原因比较复杂,据调查显示,纯母乳喂养失败多发生在泌乳早期,而产后泌乳启动延迟或母乳不足是造成早期纯母乳喂养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6城市母乳喂养婴儿0-12月龄生长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获取我国城市母乳喂养婴儿体格发育指标速率研究数据,为我国儿童生长发育领域累计纵向监测数据及开展个体及群体生长发育监测和营养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生长发育标准监测方案,在我国6省会城市营养良好人群中进行抽样,共对1343名纯母乳喂养婴儿进行0-12月龄生长发育监测,包括体重、身长、头围的测量和喂养情况调查,共完成16次随访.结果 母乳喂养婴儿0-12月龄生长发育最快时期为生后3月龄内,增速分别为体重2月龄>1月龄>3月龄,身长和头围1月龄>2月龄>3月龄,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一致.男、女婴生后3月龄内体重、身长均较1987年纵向监测资料增长快,3月龄后增值接近.结论 我国母乳喂养婴儿生长发育轨迹与世界卫生组织2006的标准一致,婴儿体格增值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6年母乳喂养婴儿生长发育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贵港市6月龄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社区为调查地点,对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现状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调查方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1 694名婴儿中,纯母乳喂养满6个月的婴儿占8.62%(146名)。纯母乳喂养满4个月不足6个月的婴儿占32.88%(48/146),4个月的婴儿占67.12%(98/14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奶时间24h(OR=3.56,95%CI:2.07~6.12)、无带薪产假(OR=1.63,95%CI:1.01~2.65)、住院期间哺乳有困难(OR=1.49,95%CI:1.02~2.18)是影响婴儿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P 0.05或0.01)。结论贵港市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