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肾上腺皮质激素(ACH),在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中,显示了它独到的功效,同时也带来了严重副作用及并发症。临床发现,有因结核病以外的其他疾病而长期大量应用ACH,在应用前无结核中毒症状和体征,应用后经X线摄片、结核菌素试验,痰检查抗酸杆菌,结果诊断为肺结核病人。现将45例因不合理使用ACH引起的重症肺结核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自立  王传贺 《江西医药》2009,44(8):818-819
目的分析成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CT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病理诊断明确9例成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成软骨母细胞瘤主要发生于长骨骨骺,如股骨近端与远端,或胫骨近端,主要症状为关节活动受限,疼痛;主要辅助检查为:X线、CT等。结论成软骨母细胞瘤X线、CT征象具有特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诊断需病理、临床、影像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王莹  吴文娟  钟志伟  刘俊茹  石娜  杨建柱 《河北医药》2009,31(10):1193-1194
目的探讨软骨粘液样纤维瘤与软骨肉瘤的诊断。方法分析13例软骨粘液样纤维瘤和2例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资料,病理切片为HE染色,其中3例做免疫组化检验。结果软骨粘液样纤维瘤X线显示“咬饼样”骨质缺损,镜下可见边界清或融合的小叶状结构;软骨肉瘤X线显示溶骨性破坏,病灶内有细小钙化,镜下肿瘤细胞异型,确乏典型小叶状结构。结论X线发现病灶内出现细小钙化且病理组织学确乏典型小叶状结构时,高度支持软骨肉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骨软骨瘤病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软骨瘤病系关节滑膜良性肿瘤,比较少见。本病起源于滑膜、滑囊及腱鞘的结缔组织化生或迷走的胚胎组织,形成软骨性、纤维软骨性或骨软骨性小体,经钙化或骨化形成骨样小体,以关节内及关节周围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高密度结节为特征X线表现,X线摄影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我们回顾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软骨瘤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线与CT诊断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8例拟诊断为成软骨细胞瘤的患者,对其分别进行X线和CT检查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有效率。结果 X线检测表明成软骨细胞瘤呈不规则或圆形局限性骨破坏区, CT检查表明病灶边界清楚,呈现不同程度的分叶状,呈半环形钙化。依据病理结果作为判断标准, X线检查的敏感度为96.77%(30/31),特异性为12.5%(1/8);CT扫描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30%(36/37)和100%(1/1)。两种方法的诊断敏感性都比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诊断的特异性显著大于X线诊断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X线与CT诊断成软骨细胞瘤各具特点, CT诊断比X线诊断的特异性好,综合采用两种诊断方法,有利于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X线、CT、MRI对漆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对107例患者119个膝关节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能发现X线、CT难以发现的轻微骨折、骨髓水肿、关节软骨破坏、关节软骨水肿、半月板软骨损伤及韧带损伤,CT扫描可发现典型的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和特殊位置的关节腔积液,X线则只能发现严重骨折和明显的关节腔积液。结论:MRI是膝关节损伤的理想检查方法,CT检查对典型损伤有帮助,X线次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表现及影像学对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脊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例的影像学表现,18例全部经CT检查,其中4例行多平面重建(MPR);12例经X线平片检查。结果个病例共发现21个脊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骶1椎体后上缘5个,腰4椎体后下缘及侧缘共发现13个,腰4椎体上缘发现2个,腰3椎体后下缘发现3个。X线平片典型表现为椎体后缘骨质缺损,其后缘有骨性突起突入椎管;CT表现为椎体后缘骨质缺损,由一硬化带环绕,部分突入椎管,并压迫周围结构。结论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有较明显的X线和CT特征,X线平片和CT检查影像可作为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可靠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假性软骨发育不全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及X线资料.结果 头颅侧位X线片正常,肋骨后肋端呈"括号征";椎体呈"奶瓶征"改变,椎问隙增宽;髂骨翼发育小,底部短宽,髋臼顶变平,髋臼角变小,髋臼边缘呈刺突样改变,耻骨联合增宽;股骨颈变短,髋内翻;四肢长骨变短,干骺端增宽,边缘毛糙,边缘旱刺突样改变,骨骺变小,被增宽的干骺端包埋.结论 本病为智力及相貌正常的软骨发育障碍导致的短肢侏儒,通过脊柱椎体、肋骨、长骨、骨盆的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多能正确诊断,普通X线检查为诊断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的首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片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滑膜骨软骨瘤病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并总结其X线片特征.结果 本组25例患者患侧关节均可检测出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游离体,18例患者出现单游离体,7例患者出现多游离体,所有游离体直径介于0.3~2.2cm之间,成堆或分散存在,3患者伴有关节间隙变窄,12例患者伴有退行性骨关节变化,经手术取出的游离体以及滑膜软骨钙化结节明显多于且大于X线片.结论 X线影像学检查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不同的软骨结节钙化和骨化程度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降低确诊率,故最好以手术病理检查来确诊滑膜骨软骨瘤病.  相似文献   

10.
孔飞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554-555
目的通过对76例患者临床X线、CT及MRI表现的研究,探讨X线、CT及MRI对髌骨软化症的诊断意义。方法对76例怀疑髌骨软化症患者行膝关节正侧位检查及膝关节CT、X线、MRI检查,对比分析X线、CT及MRI检查结果。结果关节镜分级诊断和X线、MRI成像效果进行比较。其中有一级15例表现为关节软骨软化,CT检查呈阴性,MRI信号强度变化9例;其中二级13例患者表现为疱样肿胀,通过CT检查,其中2例关节间隙扩大,11例患者MRI信号异常;三级21例表现为软骨表面不规则局部变薄,其中4例在CT检查中关节间隙的宽度不一致、3例患者髌骨外移,MRI显示20例局部软骨变薄,关节腔积液,关节间隙变化;四级17例表现软骨溃疡及骨外露,软骨下骨囊性变的CT检查15例,MRI显示17例病变的骨外露,兼并和关节腔积液。结论髌骨软化症晚期多数利用X射线和CT发现,但对病状早期发现并不明显,而MRI比X线或CT对髌骨软化症的早期发现和临床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对有修复能力的髌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清  刘中胜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10-211
目的分析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60例经关节镜或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X线、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中男35例,女25例,52例为单关节发病,8例为双侧关节同时发病。结论 X线平片、CT可对本病出现钙化或骨化征象的游离体、悬垂体作出明确确的诊断。可是这种病的诊断也需要按照临床、X线、病理三结合的原则来遵循,依据这种病的易发部位、典型的X线、CT表现,然后结合临床的症状来判断。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变性疾患,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颈椎病的原因是软骨退变,主要出现在椎间盘、钩椎关节和椎间小关节的关节软骨.本文探讨了颈椎病的检查方法,X线表现及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外科诊断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滑膜骨软骨瘤病(SynovialChondromatosis)又称滑膜软骨化生(SynovialChondrometaplasia),非常罕见,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外伤有关。可见于任何关节,属良性关节内病变,但好发于膝关节,亦见于肩、肘及踝关节。单发者多见,偶见多发。青壮年发病多,女性发病少于男性。偶而老年患者的髋、膝关节原发性滑膜骨软骨瘤病恶变为滑膜软骨肉瘤。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关节病。李瑞宗统计在滑膜肿瘤与瘤样病变中,滑膜骨软骨瘤病占6.7%。国内此类报告尚不多,笔者报告了经手术病理证实(14例)和X线征象典型(9例)的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中应用典型X线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为医院X线影像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X线影像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52例患者中,均显示有膝关节内游离体,包括37例单个游离体,15例多个游离体;另伴有退行性骨关节变化者34例,膝关节间隙变窄者18例。结论在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治中,给予典型X线影像诊断,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会诊、治疗的方法。方法 随访病理诊断明确、X线资料完整者16例,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软骨母细胞瘤有其自身特点,主要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如肱骨近端或胫骨近端,具有转移倾向。主要症状为疼痛、活动受限。主要辅助检查为X线、MRI。治疗以局部病灶清除+自体或异体植骨或骨水泥填塞为主。结论 软骨母细胞瘤,临床少见,需要结合病史、辅助检查做出正确诊断与处理,防止复发与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特征、病理分期、影像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5例只经X线平片检查,8例经CT检查(其中6例还经X线平片检查);膝关节8例,髋关节3例,踝关节1例,肘关节1例。结果(1)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见散在或聚集大小不等的钙化或骨化小结节。(2)CT表现为在关节腔内、滑囊内肌腱鞘处见散在或聚集大小不等的钙化或骨化小结节,滑膜增厚、钙化。结论结合发病年龄、部位、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能够对滑膜软骨瘤病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膜骨软骨瘤病是一种起源于滑膜组织的类肿瘤样病变,是关节的滑膜或滑囊、腱鞘内所发生的软骨性、纤维软骨性或骨软骨性小体,脱落产生游离体,继而钙化或骨化[1]。以往对该病的诊断常规采用X线和CT诊断,MRI检查特别是低场MRI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损害的x线与MRI表现特点,为AS的诊断、病情活动性判断、治疗反应、预后与鉴别诊断提供借鉴.方法 分析64例AS髋关节病变的X线片与MRI表现特点.结果 X线片示有髋关节囊变42例,髋关节骨质增生47例,髋关节间隙狭窄13例,髋关节骨质疏松11例.MRI发现:有滑膜炎症改变64例,软骨下骨髓水肿48例,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下囊状骨改变42例,肌腱、韧带附着点炎24例,关节间隙改变13例.结论 AS髋关节病变X线片下通常只有髋关节囊性变、骨质增生及关节间隙狭窄等表现,通过MRI检查可以发现大多数AS患者有滑膜炎、软骨下骨髓水肿及关节软骨破坏、关节节面下囊状骨改变,提示病变活动;AS患者疑有髋关节病变者做MIR检查有利于病情活动性判断与治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影像中的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于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42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应用X线、CT和MRI对患者的骶髂关节病变进行比较。结果 4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有84个骶髂关节病变,其X线及CT表现为:有13个0级,有15个Ⅰ级,有46个Ⅱ级,有6个Ⅲ级,有4个Ⅳ级。其中有11例患者的22个骶髂关节出现软骨异常表现,主要在T1WI和T2WI上出现无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而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消失。结论骶髂关节X线仍然是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简单可靠的方法,但是定性分析较CT及MRI差,CT和MRI对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基本一致,但MRI对于软骨破坏及韧带损伤方面的诊断优于CT。  相似文献   

20.
膝关节是人体最易受损伤的最大且最复杂的负重关节,当运动不当和外伤时可以造成膝关节骨折、软骨骨折、韧带与半月板损伤及关节腔积液等。目前,膝关节创伤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有传统X线、CT、MRI检查。X线摄片及CT检查能够准确的显示膝关节关节周围骨折,尤其多层螺旋CT检查及重建技术在显示细小骨折及骨折移位方面有重要的优势。而软骨骨折、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在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