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主要是指肝细胞性肝癌(HCC),我国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肝癌,占我国癌症死亡病因排位的第2位。据估计我国的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人数约占全世界肝癌总数的55%,且有上升趋势。手术切除仍然是肝细胞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一小部分肝癌也可通过肝移植治疗。但由于肝癌发病的病理学特点、基础肝病或合并的内科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就诊时HCC的切除率仅3%~30%,一般为10%。  相似文献   

2.
手术切除肿瘤(包括肝移植)是肝癌患者可能获得治愈的最可靠手段,但由于受肿瘤条件及患者全身状况的影响,只有10%~20%患者适合手术切除。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肝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大、疗效确定等优点。2008—01—2009—09我科采用PRFA治疗肝癌36例,  相似文献   

3.
肝癌肝移植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有约60万人死于肝癌。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获得长期生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肝癌往往伴有肝硬化、肝功能较差,仅有约20%的肝癌患者适合肝切除手术。在此情况下,肝移植成为治疗选择之一。理论上讲,肝移植能最大限度的根治性切除肿瘤,同时处理了相关的终末期肝病,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肝移植在我国发展迅速,其中肝癌肝移植约占40%。移植后肿瘤复发影响肝癌肝移植疗效的关键,而免疫抑制剂的选用是影响肝癌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肝癌外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发病率在过去二十年中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上升。目前普遍采用的潜在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约30%-40%肝癌患者采用该方式进行治疗。近年来肝癌外科的发展已不再单纯重视外科技巧方面的改进,肝脏储备功能、肿瘤可切除性的精确评估,肿瘤生物学对外科治疗的影响,肿瘤复发转移的干预等方面成为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任何单一因素或者指标均不能充分、真实反应肝脏的储备功能。目前采用Child—Pugh评分、15分钟吲哚氰绿滞留率、门静脉压力与余肝体积的测量相联合,能提高术前评估的准确性及手术的安全性。切除术后患者5午生存率约为50%,此结果对于肝切除合并取癌栓的患者已属满意,包括门静脉癌栓和肝胆管癌栓的患者。局部切除在肝硬化患者中较为常见,而规则肝切除则多应用于没有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行局部切除还是规则肝切除目前仍有争议。肝癌肝移植的总体疗效优于手术切除治疗,目前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最佳适应证仍为Milan标准,但由于现阶段移植器官的不足,肿瘤患者移植适应证的扩大应慎之又慎。手术切除后对部分肿瘤复发患者行“挽救移植”也是不错的策略。术后的复发和转移一直影响疗效的主要障碍。术前确认可预测性的复发风险因素将有助于完善预防策略。肿瘤的分子指标将有助于预测准确性的提高。可以通过使用一些药物来预防或延迟肿瘤的复发,针对肿瘤生物发生途径中的关键分子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使肝癌治疗发展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5.
肝癌肝移植术围术期化疗15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其适应证亦在逐步放宽,除良性终末期肝病、小肝癌外,一些进展期肝癌也可进行肝移植手术。但进展期肝癌移植后容易复发,长期生存率低。Stippel等报道,进展期肝癌3年生存率为34%;Calne等报道5年生存率为18.6%;郑树森等00报道18例肝癌术后复发8例。主要复发时间为术后6~12个月。我科近1年来行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治疗肝癌共15例,其中复发性肝癌8例,均在围术期进行了全身化疗,近期疗效满意,说明肝癌肝移植术后行围术期化疗对降低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有重要意义,而做好围术期化疗的护理则是顺利完成化疗方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肝癌介入超声微创疗法临床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癌预后很差,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受限因素较多,仅10%~40%患者可接受手术切除治疗。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接受肿瘤根治性切除后,近半数病例2年内可出现复发,小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也高达43.5%。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可随肿瘤复发反复使用的肝癌微刨治疗技术势在必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肝癌介入超声治疗作为一项肿瘤原位灭活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并发展出了10多种有效疗法。根据治疗机理的不同,肝癌介入超声微刨疗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超声引导肿瘤间质介入疗法,包括化学溶液注射(无水乙醇等)、热疗(射频、微波消融等)和冷冻疗法。  相似文献   

7.
慢性肝炎肝硬化病肝左右肝叶体积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实测法观察肝脏移植手术中切除的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肝左、右叶体积分别占全肝体积比例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肝移植术中切除的48例慢性肝炎肝硬化病肝,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测量其左肝体积及其占全肝的体积比例的平均值,再探讨肝硬化左肝比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慢性肝炎终末期肝硬化的肝脏,左肝叶体积占全肝的体积比率的平均值为(45.8±11.3)%;右肝体积占全肝的体积比率的平均值为(54.2±11.3)%。终末期肝硬化肝脏与正常肝脏比较,在左右肝叶体积都减小的前提下,右肝叶减小的程度显著大于左肝叶。结论慢性肝炎肝硬化时肝左叶体积占全肝体积比率比正常肝脏有明显的增大。  相似文献   

8.
肝癌在中国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尽管手术治疗(包括肝移植术和肝切除术)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由于患者肝硬化程度重、肿瘤位置居中、伴随病多等原因,加之手术治疗并发症多、费用高等因素,能够或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者仅占20%左右。进一步提升非手术治疗手段的疗效,让更多患者通过微创治疗方式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肝功能储备和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无疑是未来肝癌临床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叶志霞 《上海护理》2004,4(5):41-44
原发性肝癌(肝癌)是我国和某些亚非国家与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近10年来,肝癌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理念已占主导地位,微创治疗技术对提高肝癌的总体疗效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和肝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临床肝移植再度蓬勃开展并已显示对小肝癌的良好疗效。现就近几年来对原发性肝癌诊疗技术及其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S-TOCE与HIFU联合治疗小肝癌的DSA与CT表现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节段性肝动脉碘油抗癌药物栓塞化疗(S-TOCE)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治疗小肝癌的DSA与CT表现特点。方法:9例单结节小肝癌,接近S-TOCE治疗18次,平均2次/例,其间接受HIFU治疗10次,平均1次/例。随访6月-12月以上,观察其DSA和CT表现并计算肿缩缩小率。结果:9例均获得肿瘤局部完全性充填性栓塞,肿瘤血管消失,碘油聚集致密,边缘清楚。本组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率均大于20%,最好的一例达80%。结论:S-TOCE与HIFU联合治疗小肝癌,是一种最新的非手术切除的有效治疗方法,CT和DSA是联合治疗后复查和评价疗效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肝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由于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关联,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为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可消除肿瘤并能治愈潜在的肝脏疾病~([1])。但由于供体肝脏供应有限,导致大部分患者在等待肝移植的过程中因为肿瘤的进展而失去了手术机会。而在长时间等待期间,肿瘤负荷增加也可能对肝移植后生存率产生不利影响。肝移植术后血管及胆道的并发症若得不到  相似文献   

12.
背景:蛋白质组学是目前医学界比较热门的科学研究技术,已经在肝移植的相关研究中得到初步应用,但未曾报道有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相关研究中的应用。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探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与肝脏信号转导蛋白相关的差异蛋白。方法:在成功建立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于移植后1,3,7 d获取移植肝脏组织,然后与预先获取冻存的供体和受体肝脏组织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建立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再利用串联质谱(MS-MS)分析及数据库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实验中以变化倍数大于10倍为标准进行差异蛋白点的选择,总共发现了72个差异点,最终鉴定到了功能比较明确的32个蛋白,其中有4个蛋白参与了信号转导的过程,其分布于肝移植后的第3天和第7天,占6%。结果显示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成功和稳定建立的基础上,利用蛋白组学的相关技术,研究了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参与肝脏信号转导的差异蛋白,为下一步深入研究调控这些蛋白的 MicroRNA 提供了有力的前期基础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器官移植领域的特殊事件。大量临床实践证实,肿瘤复发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原因,防治肿瘤复发已成为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外科切除、肝动脉栓塞(化疗)、经皮微创消融等。虽然手术切除仍认为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在我国,大部分肝癌患者伴有乙型或丙型肝炎,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由于肝脏储备功能低,导致手术切除率降低,出现多发性肝癌的时候切除率就更低,对多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选择往往比较困难。随着近几年来微创消融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为广大学者及患者接受,更可作为早期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现代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显著提高了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的疗效。对严格选择的病例,根治性的肝癌切除及肝脏移植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70%左右。但即使如此,术后超过70%的患者将发生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高达90%以上的肝癌术后死亡因素与肿瘤转移复发有关。由此可见,肝癌的复发转移是阻碍肝癌患者获得远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深入探讨复发转移的机制并寻找干预策略是肝癌诊疗领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李梅  姜愚 《华西医学》2005,20(4):811-812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亚洲和非洲发病率高,西方国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美国肝癌的新发病例从1993年的15,000例上升至2000年的20,200例[1].据WHO统计1998年大约609,000人死于肝癌,占WHO所有成员国总死亡数的1.1%[2].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是目前肝癌获得根治的主要途径[3].但由于供肝不足及经费的原因,肝移植难以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7.
肝脏体积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体积测量不仅可以定量评价肝脏大小,还可反映肝功能储备情况,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常用的肝脏体积测量方法包括水测法、B超、SPECT、CT及MRI。水测法被认为能够测量肝脏实际大小,SPECT是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测量方法,B超和CT现今在临床普及较广,能准确测量肝脏体积,MRI测量肝脏体积研究较少,但应用潜力较大,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基于各国人种的标准肝体积公式,提示肝脏体积与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均有明显相关性。上述测量肝脏体积方法有助于临床对肝硬化肝功能储备的评估、肝脏肿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价、肝移植术前肝脏体积估计以及对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肝脏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急性肝衰竭和代谢性肝脏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但其仍是高风险手术,并发症多,肝移植术后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发生率为5%~10%,明显高于一般人群(0.16%~5.80%),发病原因复杂,病死率高,预后较差。我中心2000年11月-2008年12月共实施原位肝移植182例次(115例受体),3例发生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发生率为1.65%,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转移性肝癌和原发性肝癌,临床上以原发性肝癌最为常见,肝癌不仅恶性程度高,而且预后也较差。目前,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为手术治疗,但仅有5%~15%原发性肝癌和10%~15%转移性肝癌适合于外科手术治疗[1]。晚期肝癌及转移性肝癌往往大多已经失去手术机会。为了延长患者生命,缓解症状,可考虑利用射频消融术(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FA )做肿瘤消融,RFA是利用电磁波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升温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开展腹腔镜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肝癌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背景:人类白细胞抗原G由非经典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其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尤其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肿瘤复发及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肝癌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切除的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达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移植后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别进行无瘤生存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与结论:肝癌组织有77例人类白细胞抗原G阳性表达,癌旁组织中20例。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与肝癌直径(P〈0.05)、病理分级(P〈0.05)、血管侵犯显著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P〈0.01)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后无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P〈0.05)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癌组织存在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移植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患者采取干预治疗及严格筛选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及可有效降低移植后肿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