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血压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高血压症状多发生在少尿期,而发生于多尿期的少见。我院1997年7月-2006年7月收治HFRS患者280例,其中并发多尿期高血压80例,占28.5%,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肾综合征出血热出现高血压症状比较常见,一般认为高血压症状多发生在少尿期。少尿期约有40%的病人可并发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其机理与高血容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因素有关,而发生于多尿期的较少。我院1998年1月。2007年6月份收治10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其中在多尿期并发高血压的病人27例,占25.96%。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并发高血压的临床特点。结论:HFRS多尿期仍应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对多尿期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促进肾功能的恢复,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提高HFRS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汉坦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程以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恢复5期为特征的发热出血性疾病。死亡多发生在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经多年的临床观察,这两期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愈率的高低。我院从1980~2000年治疗100例重症出血热病人,加强了低血压期、少尿期的护理,显著降低病死率,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临床分5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少尿期可随低血压休克期接通而来,也可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发生。24h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50ml为无尿。少尿期一般发生于5~8病日,持续时间约2~5d,短者仅1d,长者可达19d以上。尿中有血和膜状物者为重症。据统计在此期死亡于合并症的人数占57.5%。故加强少尿期护理颇为重要,本文报道22例HFKS少尿期护理的几个重要环节。1临床资料22例HFRS少尿期患者中男16例,女6例,年龄13~58岁,平均年龄37岁。少尿ldg例持续sd少尿1例,无尿4例,少尿30…  相似文献   

6.
报告出血热肾病综合征(HFRS)患者肝损害129例,肝损害具体发生情况:发热期53例(41.1%),低血压休克期96例(74.4%),少尿期48例(37.2%),多尿期32例(24.8%)。119例随病情好转、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死亡10例均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提示,HFRS患者肝损害可发生于HFRS各期,尤以低血压休克期多见,肝功能多在多尿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987年~ 1998年共有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死亡病例 40例 ,死亡时期多在出血热少尿期及多尿期移行阶段 ,过去一直认为 HFRS少尿期合并高血容量综合征、脑水肿、肺水肿及颅内出血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通过本组病例分析 ,我们认为 HFRS多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死亡病例均系我院住院病人 ,均符合 1985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会议判订的诊断及分型标准 ,其中男 36例 ,女 5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6 5岁 ,平均年龄 36岁。死于休克期 5例 ,少尿期 2 3例 ,多尿期移行阶段 12例。 5例休克期…  相似文献   

8.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以肾脏损伤为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疾病。少尿期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阶段,其主要机理是肾动脉痉挛,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我科自1996—2002年共收治重症型HFRS病人282例,均有少尿期表现,可出现腔道出血,高血容量综合征,中枢神经症状,尿毒症,脑水肿,肺水肿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少尿期是HFRS整个病程中的危重时期,认真做好重症型HFRS病人的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可以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缩短病程,对病人早日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而高血压症状是此病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一般认为高血压症状多发生在少尿期,而发生在多尿期的较少.我院自 2002年1月到2008年10月收治HFRS患者共66例其中并发多尿期高血压病占22例,现将临床资料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为病理基础,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临床特点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在我地区有间歇流行趋势。临床通常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尤以少尿期为本病的极期。我院1992年10月~1996年10月间.对本病大流行时的少尿期病人采取综合治疗,配合自拟通关煎结肠透析.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小芳  谢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3):388-390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中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含量水平,探讨病毒特异性淋巴细胞在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7月收治的3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用流式细胞仪对PMBC体外刺激后IFN-γ的淋巴细胞含量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发热期组、低血压期组、少尿期组、多尿期组和恢复期组含量相互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发热期、少尿期和多尿期含量均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FRS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动态观察不同病程HFRS患者淋巴细胞表达的消长规律可能会成为监测HFRS病情状态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正>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也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HFRS病毒引起,由鼠类传播。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主为要临床表现,少尿期常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而无明显界限,可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精神障碍也是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多数症状轻微,持续时间较短[1]。2011年6月21日我科收治了1例肾综  相似文献   

13.
周影  赵勇  包淑萍 《北京医学》2011,33(6):478+483-478,483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特征。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5期临床经过,易并发多器官损害及功能衰竭[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移行期临床变化规律。方法:近几年,共收治重型、危重型HFRS110例,我们对有较明显移行期经过的66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头痛、腰痛、食欲有改善,出现高血压波动和口干;16例肌酐(Cr)、尿素氮(BUN)在少尿期基础上继续上升,占24.2%,血清白蛋白(ALB)仍低;并发症:霉菌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造出血、精神症状、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均高于其他期,高血容量综合征较少尿期多,但预后好。结论:HFRS移行期病情变化多、并发症多、存在一定危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肝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与HFRS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2例HFRS患者发热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HFRS患者各期的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热期与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与多尿期、多尿期与恢复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HFRS的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增加,但各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RS患者肝功能指标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HFRS分期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张凤艳 《吉林医学》2002,23(3):185-186
<正>急性肾衰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致死的主要原因。少尿期和多尿期采取利尿治疗,效果往往较差。近一年来对我院10例HFRS并急性肾衰采取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它以全身小血管广泛受损为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高血压症状就是其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一般认为高血压症状多发生在少尿期,但我们对66例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高血压症状在少尿期以后的病程中也不少见,现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HFRS) ,绝大部分可以引起心肌损害。 1996年 3月~ 2 0 0 1年 10月 ,我院收治 4 8例确诊为 HFRS患者 ,对其心肌酶谱和心电图进行动态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4 8例 HFRS患者均符合 1986年南京会议制定的《流行性出血热 (试行 )方案》诊断标准。住院期间均经特异性抗 Ig M、Ig G抗体检测确诊 ,均具有典型的发热、少尿、多尿、恢复 4期。因早期及时处理 ,仅个别病例有低血压休克期 ,未做观察。全部病例既往健康 ,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1.2 方法 心肌酶谱检测 :采用日本产全自动分析仪 …  相似文献   

19.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尤以少尿期移行阶段及多尿早期发生率最高。我院收治220例HFRS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20例,占9.9%。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HFRS)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其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近年来HFRS患者肝损害出现比例逐年增多,且程度重。本文对62例HFRS患者的肝功能损害进行观察,以探讨HFRS患者肝损害发生比例、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