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干血劳”辨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s ,MDS)是一组以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和高风险发展的急性白血病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病 ,又称白血病前期、冒烟性白血病等。表现为周围血一系、二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 ,骨髓象呈增生活跃或极度活跃 ,有两系或三系造血细胞的发育异常 (病态造血 )。临床症见贫血、出血、发热、乏力等 ,本病以中老年多见 ,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对MDS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 ,治疗上无特异有效的方法 ,多给予诱导分化剂、化疗、激素等尝试性治疗 ,疗效甚不…  相似文献   

2.
低增生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湖南省人民医院(410002)马丽恩,肖佩玲,何钟培,刘庭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典型病例周围血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伴有二系以上细胞病态造血。Fohlmeister等观察到骨髓增生减低型MDS...  相似文献   

3.
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大多数的病人,其外周血可有不同程度的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而骨髓却呈现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并出现病态造血的征象。大约有30%的病人最终会演变成急性白血病,其中大都将转变为髓系白血病,但也有少数最终表现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报道。10多年来,经过众多学者的致力研究,发现MDS是一克隆性疾病,其多能造血干细胞存在病变。本病的染色体异常以5、7号最为常见,其次受累的是8、20、21、17和9号。5号染色体长臂丢失时常伴有生长因子基因及生长因子相关基因的丢失。现已知IL3…  相似文献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引起造血功能异常。主要的表现为外周血中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增多,成熟和幼稚血细胞都有形态异常。这种疾病常常进展为急性白血病,故通常认为系白...  相似文献   

5.
郑波 《海南医学》2001,12(12):62-6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 ticsyndrome ,MDS)是一组不均一性的造血系统克隆性干细胞病 ,其特点在大多数患者为周围血血细胞减少 (Pancytope nia)伴有骨髓造血细胞高度增生和发育异常 (Dysplasia) ,但也有造血细胞增生非常低者 ,称为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Hypoplasticmyelodysplasticsyndrome ,HMDS)。 80 %的MDS患者病因不明 ,发生于接触毒素后 ,如苯、化疗药物、大剂量放射后也可发生MDS ,称为继发性MDS ,本文讨论原因不…  相似文献   

6.
蟾黄胶囊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庆伟  吴红 《河北医学》2002,8(5):454-45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一组异质性的造血干细胞疾病 ,是白血病发生前的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的阶段。MDS其病理机制不清而治疗效果差。我科1996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自拟方药制成蟾黄胶囊治疗MDS30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以国际FAB分型标准[1] 。难治性贫血 (RA) ,血象 :贫血偶有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而无贫血 ;网织红细胞减少 ,红细胞及粒细胞形态可有异常 ,原始细胞无或 <1%。骨髓象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增生并有病态造血现象 ,很少见粒系及巨核系病态造血现象 ,原始细胞 <5 %…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造血,外周血血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贫血,可伴有出血或感染,本病发病年龄大,治疗效果差。而我院采用以米西尔方案为主对11例MDS进行治疗,V型未纳入观察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种以骨髓造血细胞发育异常、无效造血和外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原发性或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增生异常和无效造血为特点,临床上以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为表现,晚期多进展为造血功能衰竭或转为白血病。  相似文献   

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证辨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 ,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 ,主要特征是骨髓 (bonemarrow ,BM)出现病态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属中医之“虚劳”、“血证”、“内伤发热”、“瘀证”范畴。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 ,就本病的辨病与辨证论治及西医药治疗的不同阶段的中医药运用问题 ,总结如下。1 关于辨病MDS的辨病应以西医的诊断标准为主 ,即患者有贫血、兼有发热或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外周血 (blood ,BL)全血细胞减少 ,或…  相似文献   

10.
初发性(denovo)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发病时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作为前驱病变,亦非继发性白血病,初诊时骨髓白血病细胞之外的成熟细胞显示粒、红、巨核三系有骨髓增生异常(或病态造血)的表现,称之为伴三系病态造血(TMDS)的初发性AML...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 ,MDS)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特征为外周血二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 ,可见幼红细胞 ,幼粒细胞。大部分患者骨髓增生旺盛 ,伴二系以上病态造血 ,伴成熟障碍 ,约 2 0 %~4 0 %可转为急性白血病。我院 1990~ 2 0 0  相似文献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急性白血病陈济民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30060)骨髓增生异常结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上以贫血为主要症状,可有感染和出血现象。血象可示全血细...  相似文献   

1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具体临床表现为贫血,可伴有感染或出血,部分患者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少数患者可有胸骨压痛,肋骨或四肢关节痛。血象可呈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何一系及二系血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造血干细胞疾病,目前多采用1982年FAB协作组分型方案。近年介绍有MDS特殊亚型,如MDS/EO、MD/MP等,DomingoClaros遇到1例MDS伴噬血细胞综合征〔1〕,国内未见报道。作者收集近年确诊的MDS2...  相似文献   

1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病,其发生原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MDS的血液学特点是周围血表现为一系、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而骨髓表现增生,有两系或三系的病态造血,相当一部分最终发展为急性髓性白血病。我们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的方法,以无关个体的淋巴细胞做为刺激原,用同  相似文献   

1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观察肖瑾马钢总公司医院神经内科(243000)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神经系统病变,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1982年FAB协作组将MDS分为五个类型:①难治性贫血...  相似文献   

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患者的造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外周血中全血细咆减少,至少有一或二系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三系细胞有明显的病态造血,原始粒细胞或早幼粒细胞稍有增加,偶尔还可出现在血液循环中,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白血病。目前对其分类、命名、机理及转归等尚存在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 1998 - 2 0 0 1年 3月共收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5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1] :①骨髓至少有两系呈病态造血。②外周血一系、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 ,偶可白细胞增多 ,可见有核红细胞或巨大红细胞或其它病态造血现象。③排除其它疾病引起造血的  相似文献   

19.
90例MDS演变AL18例的临床分析兰医一院穆丽萍,姚小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突变而引起的克隆增生性疾病,骨髓造血细胞增生亢进,但分化成熟障碍。少数患者可转变为急性白血病。本组对1987-1995年门诊及住院诊断的90例MDS...  相似文献   

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DS)是一组发生在白血病前,与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的造血系统异常或造血紊乱症候群.其造血异常可累及一系、二系或整个造血系统,属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的一组综合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