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急性右室心肌梗塞时右室形态及功能变化,取8只犬开胸结扎右冠状动脉并进行右室造影。结果表明,右室心肌梗塞的特征性X线表现为:右室室壁运动消失及减弱,右室扩大,右室射血分数下降,三尖瓣返流。笔者认为右心室造影对右室心肌梗塞的确诊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室异常肌束的心血管造影征象,并讨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1994年经手术证实的有完整造影资料的21个病例的右心室造影征象。结果:右室异常肌束行右心室造影显示基本造影征象为:横跨右心室腔的充盈缺损、狭窄口、喷射征、漏斗部弧形膨出或囊袋状突出等。结论:右心室造影对右室异常肌束的诊断及评估肌束的位置、走向和粗细均很有价值,提出了与法乐氏四联症的鉴别诊断要点,认为根据造影表现两者容易鉴别。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诊断法乐氏四联症100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95%。超声对室缺、右室肥厚及右室流出道狭窄的检出率100%;检出主动脉骑跨97%;肺动脉瓣显示率97.5%。右心声学造影93%显示收缩期有中等量或大量造影剂由右室进入主动脉,肺动脉内造影剂的有无及多少,对鉴别肺动脉闭锁及判断肺动脉狭窄程度很有帮助。本文还讨论了影响超声心动图正确诊断法乐氏四联症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平板数字旋转右室造影在法洛四联症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群  王绍荣  刘辉  李国业  谭文开   《放射学实践》2009,24(8):859-862
目的:与常规右室造影比较,探讨平板数字旋转右室造影在法洛四联症(TOF)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法洛四联症患者行平板数字旋转右室造影,详细记录从右前斜(RAO)35。到左前斜(LAO)70。各种主要畸形及解剖所见,包括右室流出道、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起始部、右肺动脉起始部、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度、冠状动脉开口及走行、动脉导管未闭(PDA)、侧支血管及其他畸形等;选取同一患者,在TOF常规造影体位RAO30。头位及I。AO60。头位观察造影所见,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右室流出道、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起始部、右肺动脉起始部、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度、冠状动脉开口及走行、PDA、侧支血管及其他畸形等在旋转造影中除左肺动脉起始部良好显示率为97%,其余均为100%;而在RAO30。头位、LAO60。头位,良好显示率分别为87%、82%、77%、87%、82%、82%、72%、O%;旋转造影与常规造影在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起始部、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冠状动脉开口及走向显示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造影较常规造影能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可从任意角度观察心腔、血管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飞行员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例飞行员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医学鉴定。方法采用临床无创检查、药物治疗和有创检查、介入疗法相结合的方法。包括12导同步心电图,24h动态心电监测,心室晚电位,次极量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血生化全套,冠状动脉造影,左右心室造影,刺激右室流出道诱发室速,而后进行射频消融。结果排除了冠心病和右室发育不良,证实为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进行射频消融术后室速消失,随访1年余,治疗效果巩固。结论右室流出道室速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行射频消融术,成功地阻断和抑制了室速的发生。术后对患者行航空医学鉴定,结论为飞行合格。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右室流出道狭窄及其合并畸形的MR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MRI诊断小儿先天性右室流出道狭窄及其合并畸形的可靠性及限度。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5例小儿先天性右室流出道狭窄及其合并畸形的MRI表现,与二维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和手术对照比较.结果:MRI定性诊断的正确率与心血管造影一致。对其合并畸形的显示,MRI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各有优缺点,而心血管造影则仍为最佳显示方法.结论:MRI对小儿先天性右室流出道狭窄的定性确诊率为100%,对合并畸形——体肺侧支,冠状动脉的显示随着MRI设备(硬件和软件)的改进,可望进一步提高而替代超声和心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右室双出口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分析160例经手术证实为右室双出口(DORV)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大动脉关系正常者91例,其中法四型右室双出口80例,艾森曼格型21例,大动脉关系异常者69例,其中右位型异位39例,左位型异位30例。手术证实为肺动脉狭窄105例,肺动脉高压41例,右室双出口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是两大动脉均起自右室,并可明确其排列关系,诊断准确率达87%。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单发右位心的心血管造影与外科术后诊断,评价心血管造影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探讨最佳的造影方法及投照体位.方法27例先天性单发右位心病例接受外科姑息性或根治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心血管造影资料(常规左、右室造影,其中8例行选择性心房造影,18例加行双斜位),根据先天性心脏病节段分析法原则,将其与外科术后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心血管造影诊断与外科术后诊断结果对比显示22例诊断基本一致,5例不一致,包括1例解剖校正型大动脉错位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1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1例单心室误诊为右室双出口(合并心房不定位误诊为心房正位),2例解剖左室双出口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结论单发右位心并复杂的心血管病畸形,因解剖复杂,在常规行双侧心室造影和正侧位造影基础上加行选择心房造影和双斜位造影,有利于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右室异常肌束的心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右室异常肌束的心血管造影征象,并讨论其诊断与临别诊断,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19944上经手术证实的有完整造影资料的21个病例的右心室造影征象。右室异常肌束行右心室造影显示基本造影征象为;横跨右心室腔的充盈缺损,狭窄口,喷射征,漏半部弧形膨出或囊袋状突出等。  相似文献   

10.
循环系统     
198法鲁四联症右心室造影 X 线电影诊断1975—76两年间,All India Institute ofMed主cal Science:医院对65例法鲁氏四联症进行心导管检查术和两个体位的.单相心血管造影X线电影检查,57例为轻度(30一35。)右前斜位和深度 (7O一80。)左前斜位的右心室造影,8例为通常的正侧位右心室造影。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心脏病共同动脉干的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3例共同动脉干畸形的造影所见,并与5例手术所见做了对照,证明造影能较详细地反映本症的病理及病理生理状态。结合外科治疗的需要,对其肺循环情况,共同动脉干的起始心室、干瓣的结构及功能以及冠状动脉异常等问题做了重点讨论。造影上本症主要应与右室双出口、法乐氏四联症及主肺间隔缺损鉴别。造影方法上强调选择性共同动脉干内造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经手术证实的双腔右心室25例。其特征为:1、症状多出现在2岁以后;2、胸部平片示肺血偏少,右室增大;40%的病例右室流出道有局限性凹陷带;3、右心造影显示右室流出道呈环形狭窄,将右室分成两个腔。多数可显示室间隔缺损;4、超声心动图可探及右室流出道狭窄环及异常肌束和室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13.
法鲁氏四联症(四联症)合并房室通道畸形(房室通道)并不常见,但其手术死亡率高。原因与该畸形的复杂性以及某些病例术前诊断不能完善有关。本文分析四联症合并房室通道17例,尚包括1例完全型房室通道 肺动脉瓣狭窄者。患者年龄自3天至14岁,均经心导管、心血管造影检查及手术证实,其中5例尸检。作者等复习了全组病例的临床记录、胸部平片及心血管造影,并将造影所见尤其右室与尸检或/和手术所见作了对照。18例中6例有Down 氏综合征。14例导管术前临床已做出二者并存的诊断。仅诊断为四联症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MRI诊断孤立右心室发育不全 (IRVH)的价值 ,并与心血管造影 (CAG)对比研究。材料和方法 :共 5例IRVH患者均经手术证实。术前均行MRI和CAG检查。结果 :MRI横轴像显示小右室腔呈圆形改变 ;右室正位造影收缩期显示“瓶”样右室。右室流入道缩小 ,小梁部缺如及发育正常的流出道是影像改变的病理基础。结论 :MRI是诊断IRVH的有效方法 ,术前诊断仍需行CAG检查 ,“瓶”样右室是IRVH右室造影的特异征象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成像对心膜心肌纤维化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RI对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EMF)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择经超声、心血管造影或/或病理证实的10例EMF进行MRI平扫及电影MRI检查,测量各径线及心脏功能,分析心脏及室壁情况,对比3种检查方法对EMF的诊断价值。结果 右室型7例,MRI均见右室流入缩短、变形、心尖闭塞,流出道及主肺动脉扩张,右房高度扩张,右室壁运动普遍减弱,其中2例并发右房血栓。双室型3例除见右室型表现外,尚有左房扩张,左室心尖闭塞,左室功能受损。经测量右室流出道、右房、主肺动脉径线,MRI、右房造影及超声检查三者无差异。结论 MRI对EMF的诊断有独到的优越性。对EMF的检查应道选超声及MRI,必要时才选用X线心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6.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的影像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笔者应用盲法测定16例小儿肺动脉狭窄磁共振成像、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图像上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的宽度,经相关回归分析发现:磁共振成像同心血管造影测量值相关性最好,而超声心动图同心血管造影仅在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主干宽度上具良好相关。结果表明,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技术,可代替或部分取代心血管造影来评价肺动脉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7.
右室造影室间隔和主动脉改变对法鲁四联症手术效果的影响韩新巍①陈剑魂②李天晓①江波①刘保山①法鲁四联症(F4)治疗趋向于早期一次性根治术,术后部分患者难免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低排)而死亡。作者在心功能和肺动脉(PA)改变预测手术效果基础上[1],通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CT肺动脉造影(CTPA)结合心电门控技术评价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右室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 应用256层CT对34例临床可疑APE患者行CTPA结合心电门控检查,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9±10)岁.对照组16例,栓塞组18例,分别采用Simpson法和Segmentation法测量对照组和栓塞组的右室功能参数,包括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及射血分数(EF).P<0.05被认为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按对照组、栓塞组分组,对Simpson法和Segmentation法测得的右室功能参数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按Simpson法、Segmentation法分组,将对照组右室功能参数和栓塞组右室功能参数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无论使用Simpson法还是使用Segmentation法,对照组和栓塞组的右室功能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栓塞组右室的EDV和ESV均大于对照组,而SV和EF则均小于对照组;无论是测量对照组的右室功能参数还是测量栓塞组的右室功能参数,Simpson法和Segmentation法2种方法的测量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相关性较高(r=0.63~0.98).结论 CTPA结合心电门控技术在确诊APE的同时,可以直接分析并评价APE患者右室功能的改变情况;同时,256层CT提供的Simpson法和Segmentation法2种方法在测量右室功能方面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法鲁氏四联症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2—19%,手术时可能难以发现。损伤供应左室心肌的冠状动脉大分支,增加病人的致病率和死亡率。作者复习了296例法鲁氏四联症病例的冠状动脉造影图象。男219例,女77例,年龄7月—28岁。右心室造影为左、右前斜位;主动脉根部造影为左前斜位或左、右前斜位同时投照,均通过静脉插管经右心室将导管置于主动根部进行。如上述两种途径造影冠状动脉解剖仍显示不清,则以经皮股动脉穿刺技术做主动脉根部逆行造影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左、右前斜位同时投照。本组病例需行选择性冠状  相似文献   

20.
64层CT心电门控血管造影对急性肺栓塞右室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层CT心电门控肺动脉造影(CTPA)对急性肺栓塞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层CT心电门控CTPA且影像质量良好的患者共45例,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了常规CTPA。对常规CTPA患者,测量横断位、四腔心左右室最大短轴内径。对心电门控CTPA患者,测量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心室最大内径,并计算左、右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然后对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右心功能各组参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中央型、周围型及阴性组之间参数进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结果:45例患者中,阳性30例,其中中央型20例、周围型10例。对于阴性组与阳性组,右室收缩末期容积(P=0.02)、每搏输出量(P=0.015)及射血分数(P=0.01)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室/左室(RV/LV)收缩末期容积比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5)。对于中央型、周围型与阴性组,右室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在中央型与阴性组之间以及周围型与阴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RV/LV容积比在中央型与阴性组之间,以及收缩末期中央型与周围型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右室内径及RV/LV内径比在阴性与阳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RV/LV内径比在中央型与阴性组之间(P〈0.05)或周围型之间(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64层CT心电门控肺动脉造影对评价右室功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