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质,改善住院环境,规范服务流程,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夯实基础护理,规范康复治疗,改革护理质量控制等措施创建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前(2010年2~7月)后(2010年7~12月)采用我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后患者总满意度及对护理服务、护理技术、护士态度、病房环境维度的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服务由被动变主动,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能提升护士自我价值感。  相似文献   

2.
李天萍  彭芙蓉  庞蓉 《全科护理》2012,10(9):836-837
[目的]探讨在开放式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做法与成效。[方法]针对开放式精神科病房的特点,制订各病房的优质护理服务计划,改革排班模式和分工方法,深化人性化管理,落实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病人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加了护士直接工作时间,减少了护理书写时间,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和病区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放式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我院妇科病房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方案,提高思想意识、修订并落实专科护理分层培训计划、提升护理团队的综合素质、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加强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的质量管理,比较开展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后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开展优质护理前(P<0.05,P<0.0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提高妇科病房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5个科室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建立责任小组,确立不同级别人员的职责。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士职业认同感等。结果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临床护理质量、护士职业认同感均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可以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带教老师与低年资护士一对一排班模式。评价实施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前后5个月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示范病房,在实施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以后,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采用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精神科优质护理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包括:明确组织架构与职责,进行持续性的人员培训,教育与思考,制订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健康教育,进行阶段总结与反馈.结果 优质护理模式病房建立后,护士对精神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工作技能、服务态度、患者满意度等均明显提高.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病房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高丽琼  郭佳 《华西医学》2014,(11):2160-2162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经验及效果。方法于2012年12月20日开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改革护理排班模式,加强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和专科护理,提高护士的专科技能操作,建立健全护理工作制度。结果通过优质护理的开展,2013年的病床周转率、床护比、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均高于2012年,不良事件发生率较2012年明显降低。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或杜绝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8.
陈洁 《中国临床护理》2012,4(3):191-192
目的 探讨对住院择期手术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方法 落实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注重人文关怀。 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未发生1例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98.1%,护士满意度94.1%,医生满意度为97.5%。 结论 对住院择期手术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成效,全面履行护士职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对医务人员的管理,统一思想,全员参与,改变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公示服务内容完善护患沟通,改进流程,提供形式丰富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满意度提高至99%;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陪护率下降到60%。结论康复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线式”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 本科自2010年3月开始实施“一线式”护理服务模式,统计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实施该模式期间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及病房陪护率的数据,并回顾实施该模式前本病房的满意度相关数据及陪护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一线式”护理服务模式,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较前提高,病房陪护率明显下降,两组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一线式”护理服务模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使患者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和实惠,医生获得了最大的帮助和支持,融洽了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大幅度增高,病房陪护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A班职责的连续性连班制在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内科病房作为试点病区实施强化A班职责的连续性连班制排班,调查实行新排班方式后患者感知服务、护士生活工作满意度及医护合作满意度。结果推行新的排班模式后,患者感知服务总体符合率为97.4%,护士生活工作质量总平均满意度为89.6%,医护合作总平均满意度为98.6%。结论强化A班职责的连续性连班制排班模式有利于强化责任制护理,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需求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采取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对400名护士进行培训,包括医护共同查房,加强理论知识培训,护士参加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及多学科会诊、医护配合进行应急能力培训等。在实施前后,测评护士的核心能力、护士对医护一体化培训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后,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及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临床能力、教育/咨询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提高(P<0.01);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有效促进医护合作,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依据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工作实践。方法对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糖尿病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由其负责培训联络护士,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建立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及护理会诊制度,比较实施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及非糖尿病专科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等。结果糖尿病专科护士工作量增加,糖尿病专科护士及联络护士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提高等。结论依据临床需求进行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效果好,有利于提升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专业价值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分为前期筹备、宣传启动、组织实施、总结推广4个阶段。遵循整体护理理念,创建"示范病房",积累经验推广普及。重点抓好提高患者和护士满意度两项工作。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患者满意率和护士满意率均优于活动前,活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患者真正享受到优质护理服务,达到患者、社会、政府和护士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护士和医师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增加护士人力配置,合理调整排班模式,改善工作流程,强化健康教育效果,强化专科业务培训,开展绩效考核等方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统计患者满意度,护士、医师满意度。结果: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能提升患者、护士及医师满意度。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在麻醉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建立麻醉科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并实施。结果:医护协同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员麻醉护理专业知识及技能,明确了麻醉护理的全程概念,改善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结论:医护协同管理模式的运用是现代麻醉科护士发展的需要,对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促进了麻醉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各项举措提高烟雾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方法对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8-11月的223例烟雾病住院患者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强化护士专业思想与专科理论学习和实践,实行组长负责制,对患者进行围术期的健康宣教;患者出院时通过调查表统计其对自身病情了解的程度和对护士术前教育、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康复训练教育的满意情况。将统计结果与2009年8-11月份的171例烟雾病住院患者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烟雾病患者对自身病情了解情况有所提高,围术期配合良好,对护士服务质量的满意率亦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护士包干患者的护理管理方式,让患者对病情得到充分了解,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了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对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实施前后各200名患者家属为调查对象,发放满意度调查表,采用非同期对照法评价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对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的效果。结果实施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前患者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为89.5%,实施后为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7,P=0.003)。护士工作主动性、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病区管理方面平均分分别由(8.43±1.30),(8.39±1.29),(5.51±0.99),(8.26±1.64),(5.54±1.04)分提高至(8.94±0.37),(8.85±0.70),(5.97±0.26),(8.95±0.31),(5.95± 0.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36,4.423,6.356,5.847,5.343;P<0.01)。结论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增加护士对患者病情的了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层级培训模式在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本科室78名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运用层级培训模式,比较培训前后护士基础知识技能、专业技能、急救技能、综合能力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的差异。结果培训后护士基础知识技能、专业技能、急救技能、综合能力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较培训前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运用层级培训模式,提高了护士工作能力和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岗位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将岗位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调查并比较实施岗位管理前后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岗位管理后,医生、护士及患者满意度都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手术室护理岗位管理的实施能够为患者及医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减少护理缺陷和差错,有利于激励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