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钟小勇 《中外医疗》2011,30(15):56+58-56,58
目的探讨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各27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同时观察组应用奥曲肽,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素,观察各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曲肽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率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及硝酸甘油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常规禁食、保肝、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抗休克等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及硝酸甘油;对照组加用奥曲肽.结果:治疗组的止血率优于对照组,出血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及硝酸甘油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秀丽 《当代医学》2011,17(8):66-67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7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奥曲肽组36例采用奥曲肽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联合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止血有效率、平均止血时间、7d内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奥曲肽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平均止血时间、7d内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奥曲肽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5.71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少,尤其对于中老年患者及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耐受性好,可列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治疗的10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应用奥曲肽治疗;对照组53例,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75.47%,2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止血时间(6.37±3.65)h和输血量(312.55±20.67)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1.27±4.05)h和(491.23±30.72)m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低于对照组的2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对比,将肝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奥曲肽组)和对照组(垂体后叶素组),每组36例,结果奥曲肽治疗组4h止血率达83.3%,垂体后叶素对照组24h血率达62.5%,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显著,但其价格昂贵,在基层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搜集2008年7月~2010年9月入院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60例,奥曲肽治疗组30例,垂体后叶素对照组3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用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国和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56-56,81
目的探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方法 ,观察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素及止血、抑制胃酸分泌等综合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奥曲肽持续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4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奥曲肽组40例,给予奥曲肽注射液首剂100恤g缓慢静注,随后以25μg/h持续静滴,出血停止24h后停药。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44例,给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0.2U/min,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1次/1h,出血停止24h后垂体后叶素减半量继续维持24g,若无出血可停药。胃管抽吸胃内容物观察止血情况,并记录止血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止血有效率为81.8%,奥曲肽止血有效率为82.5%,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安全,与奥曲肽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异,且价格便宜,适用于基层。  相似文献   

9.
肖文芳 《右江医学》2011,39(1):29-30
目的对比国产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国产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止血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3例,而治疗组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可作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治疗组(30例)和垂体后叶素对照组(30例),分别比较止血起效时间、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较垂体后叶素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伴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0例分为特利加压素联合奥曲肽组(观察组)和奥曲肽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特利加压素联合奥曲肽组12、24、72 h止血率(69.39%、89.80%、93.88%)高于奥曲肽组(49.02%、74.51%、80.39%),特利加压素联合奥曲肽组平均止血时间(5.4±1.2)h,明显短于奥曲肽组(12.2±1.3)h,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特利加压素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高效、安全、简便等特点,是理想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晋琼玉  徐泽艳  徐静  肖凌  代永娟  吴攀 《西部医学》2013,25(9):1365-1367,1370
目的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生长抑素、泮托拉唑、心得安等药物治疗,观察组行内镜下套扎联合聚桂醇硬化术及生长抑素、泮托拉唑、心得安等药物治疗,观察所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3、6、12、18个月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总消失率、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曲张静脉总消失率、早期再出血率、远期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3.
曾德映 《中外医疗》2013,32(16):33-34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奥曲肽、奥美拉唑和凝血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便血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和便血持续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凝血酶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激素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2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组加用小剂量垂体后叶激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治疗组止血时间(20.4±6.5)h,对照组为(37.6±10.4)h。治疗组出现腹痛,不同程度腹泻、排便感,心悸、胸闷、血压高等症状18.1%(11/60),对照组出现上述不良反应15.0%(9/60)。上述2组总有效率及止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激素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提高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适合在基层医院试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与门脉高压的相 关性,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 裂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在 我院住院的4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纳入研究,测定所有入 组患者的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值,同时均予胃镜检查以 明确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破裂出血。根据测得的 SAAG值,把42例患者以11 g/L为界限分为高SAAG组36例 和低SAAG组6例。根据胃镜结果,所有患者中有14例并发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另外28例未发生出血,比 较两组患者的SAAG值。结果:高SAAG的36例患者中有食 管胃底静脉曲张的27例,占69.23%;低SAAG的6例患者 中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有1例,占16.67%;高SAAG 组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比率明显高于低SAAG组( P <0.05)。14例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测得 SAAG值为(23.97±6.95)g/L,28例未发生出血的患 者测得SAAG值为(18.12±5.92)g/L,发生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SAAG值明显高于未发生出血者 ( P<0.05)。结论: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值的高低与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呈正相关,可通过检测血清腹 水白蛋白梯度值来预测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和凝血酶,两组均治疗3 d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高于对照组的56.5%( P <0.01)。观察组患者输血量少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UGIB)的临床危险因素及云南白药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74例肝硬化并UGIB的患者(出血组)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观察组加用云南白药,观察两组疗效。以125例无UGIB的肝硬化患者(非出血组)为对照,分析UGIB危险因素。结果肝功能、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是肝硬化并发UGIB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功能分级、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是肝硬化并发UGIB的危险因素。联合应用云南白药可提高疗效,但不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肝硬化腹水诊治中奥曲肽和腹水浓缩回输腹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和常规的保肝、补充白蛋白和血浆、利尿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奥曲肽注射治疗,并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2±2.6)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6±2.4)d,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和腹水浓缩回输腹腔联合应用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总有效率高,安全性好,住院时间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化剂注射方法改良后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传统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258例次作为对照组,经改良的硬化剂注射方法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268例次作为改良组,对比分析两组止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相关的病死率。结果:改良组止血率98.5%,对照组止血率97.6%,两组止血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17.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3.4%,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改良组并发症相关病死率0.6%,对照组并发症相关病死率7%,改良组并发症相关的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硬化剂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有效,技术改良后操作更成熟,安全性更高,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0.
胃左静脉扩张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在伴有或不伴有其他侧枝循环时胃左静脉增宽与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使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三组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主干内径及其时间平均血流速度,胃左静脉内径及其时间平均血流速度进行了测量,并比较三组的食管静脉出血率。结果:曲张组的胃左静脉宽度、血流速度、血流量、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率均大于其他两组,脾肾分流组的胃左静脉的扩张程度及出血发生率均小于其他两个组,脐旁静脉组的胃左静脉扩张程度与脾肾分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没有其他分流的情况下,胃左静脉扩张患者的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率高,脐旁静脉开放可以减少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几率,而有脾肾静脉分流患者的食管静脉出血率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