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Hao LJ  Fang JC  Hong ZH  Xu YQ  Liu ZL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5):3210-3213
目的 探讨99mTcO4-核素显像联合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6年4月至2010年8月114例患者的125个甲状腺结节的99mTcO4-核素显像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125个结节中,甲状腺腺瘤所占比例为51.2%,甲状腺癌仪占24.0%,其他甲状腺病变占24.8%;核素显像中“冷”结节占73.6%,其中甲状腺癌占25.0%;超声检查中以实性结节和囊实性结节为主且实性结节的恶性率最高.(2)实性“凉”、“冷”结节与囊实性“凉”、“冷”结节的恶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直径>2.0 cm的实性“凉”、“冷”结节中,甲状腺癌占62.5%.结论 99mTcO4-核素显像联合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价甲状腺结节的摄取能力,对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B超和同位素扫描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的B超和同位素显像特点。方法回顾2005年全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2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全部患者术前行B超检查,其中151例同时行同位素扫描,对照病理进行分析。结果B超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179例,诊断符合率94%;甲状腺瘤31例,诊断符合率90%;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诊断符合率50%;甲状腺癌15例,诊断符合率20%。同位素扫描结果:9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冷结节23例,凉结节49例,温结节18例,热结节3例;41例甲状腺腺瘤中冷结节13例,凉结节27例,温结节1例;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冷结节1例,凉结节1例;15例甲状腺癌中冷结节10例,凉结节4例,温结节1例。结论B超在鉴别甲状腺结节的单多发性、良恶性、囊实性上意义较大,可作为筛选甲状腺肿物的重要手段,并可指导进一步手术治疗方案。同位素扫描缺少特异性和准确性,需和病史、体检、B超显像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选取我院外科住院的甲状腺结节病例100例,术前进行甲状腺核素显像和B超检查,经手术病例证实后对其诊断价值予以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本院1997年收治143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我们于术前进行甲状腺核素显像和B超检查及术后进行病理检查,以对比其诊断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本组143例甲状腺疾病均行手术治疗,男49例,女94例;年龄13~75岁。平均35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甲状腺核素显像和B超检查,分别得到单纯核素显像、单纯B超检查的术前诊断,以及两科室共同商讨的术前诊断,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3种术前诊断予以比较。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本组病例病理诊断良性116例(甲状腺瘤8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3例,功能自主性腺瘤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2例),甲状腺癌27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单独使用核素显像、超声、CT、磁共振(MR)检查以及核素显像联合超声检查在甲状旁腺腺瘤及并发甲状腺结节时对腺瘤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3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进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素显像和超声检查,其中10例行CT检查,8例行MR检查.在并发甲状腺结节的13例患者中,均行核素显像和超声检查.结果 核素显像、超声、CT和MR定位甲状旁腺腺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0.7%,67.4%,50.0%和37.5%.核素显像联合超声检查定位甲状旁腺腺瘤的敏感度为97.7%.而并发甲状腺结节的13例患者中,核素显像、超声和二者联合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92.3%,46.2%,100.0%.结论 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中,核素显像诊断甲状旁腺腺瘤的敏感度最高.核素显像与超声相联合应用似乎没有增加诊断的敏感性.同样,在并发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核素显像的敏感度要高于超声检查.因此核素显像应该作为定位甲状旁腺腺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甲状腺疾病核素显像的特点,探讨核素显像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核素显像检查的313例患者,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氏甲状腺炎各110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不包含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93例,根据各种甲状腺炎的放射功能特点进行分组,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20例甲状腺结节的B超显像与其组织病理学类型间的关系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结节B超显像所见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结节数量、边界、内部回声性质及均质与否,以及腺体的肿大和内部回声等方面.提示这些超声显像所见对甲状腺结节的病理类型具有鉴别价值.但是,同类甲状腺结节的不同组织病理学分型间,B超显像元明显差别.说明B超显像难以确定甲状腺结节的组织病理学分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甲状腺99mTc-MIBI双时相显像鉴别甲状腺单发,实性或囊实性冷结节的性质.方法 105例甲状腺单发、实性或囊实性冷结节病人采用99mTc-MIBI显像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为95.0%,特异性84.7%,准确率为86.7%.结论 99mTc-MIBI甲状腺显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帮助临床医生参考确定哪些病人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评估需结合年龄、性别、病史、家族史及甲状腺查体、血清学检查、B超探查、核素扫描等,尤其是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是甲状腺结节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金标准,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最准确和有效的方法。对细针抽吸活检结果为恶性或可疑恶性的实性结节建议手术治疗,对良性结节应每6~18个月行B超检查动态监测,结节增大时应再次行细针抽吸活检。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结节的评估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银利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S):159-159,153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评估需结合年龄、性别、病史、家族史及甲状腺查体、血清学检查、B超探查、核素扫描等,尤其是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是甲状腺结节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金标准,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最准确和有效的方法。对细针抽吸活检结果为恶性或可疑恶性的实性结节建议手术治疗,对良性结节应每6~18个月行B超检查动态监测,结节增大时应再次行细针抽吸活检。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癌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癌多起病隐匿,常以无痛性甲状腺结节为最初临床表现。虽然通过临床触诊、B超、核素显像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FNAB)等综合评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超声及锝-99甲状腺显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联合应用,探讨结节实性部分组织的实际摄锝功能.方法 对102例患者147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及锝-99甲状腺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以厚径比4:5为界分两种情况研究结节的物理性质(实性、囊实性、囊性)与核素显像结节性质(热、温、凉、冷)的对比关系.结果 1.对于厚径比小于4:5且核素能显示的结节,以凉结节为主(94.7%);对于厚径比大于4:5的结节,以冷结节为主(75%).2.在囊实性凉冷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占85%,甲状腺腺瘤占5%,甲状腺癌占5%,其它占5%;在实性凉冷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占47%,甲状腺腺瘤占11%,甲状腺癌占19%,亚急性甲状腺炎占8%,甲状腺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3%,其它占12%.二者的恶性率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3.在实性冷结节中,甲状腺癌占30%,结节性甲状腺肿占36.7%,甲状腺腺瘤占16.7%,亚急性甲状腺炎占10%,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腺瘤占6.7%.结论锝-99甲状腺显像结合超声有助于分析甲状腺结节实性部分组织真实摄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γ相机与SPECT甲状腺动静态显像进行对比,探讨γ相机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将432例B超发现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在1日内分别行SPECT与γ相机甲状腺显像,对比分析两者的显像结果.结果:432例患者甲状腺结节经B超及触诊显示结节直径0.5~2 cm,其中1.0~2.0cm结节患者198例,182例γ相机静态显像阳性,16例阴性,139例SPECT显像阳性,59例阴性,二者的敏感度分别为91.9%和70.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4例0.5~1.0 cm结节患者,其中γ相机显像阳性193例、阴性41例,SPECT显像阳性145例、阴性89例,两者的敏感度为82.5%和62.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甲状腺静态显像中结节所在部位的放射性高低,将其分为“热(温)结节”和“冷(凉)结节”组,γ相机对“冷(凉)”和“热(温)结节”检出率分别为95.2%和74.8%,而SPECT的检出率分别为66.4%和68.5%,二者对“冷(凉)”结节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γ相机对B超显示直径大于1.0 cm的甲状腺结节诊断敏感度及准确性均高于SPECT,且对结节性质的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囊性结节的命名、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随机收集甲状腺囊性结节159例,从甲状腺扫描,B超检查,细胞学穿刺检查(FNAC)三方面对上述病例进行分类.并对外科手术的患者病理结果进行分类.结果囊性结节患者,多数存有某种甲状腺疾病病理变化,囊液为血性液体.结论推断先存在有甲状腺疾患,后因供血不足继发坏死,少数单纯囊肿囊液为胶质液,为滤泡液增多所致.B超检查可准确鉴别甲状腺结节的囊实性.同位素扫描,存在有假阴性,需结合相关检查.细胞学检查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但有局限性.单纯性囊肿、桥本、亚甲炎等合并囊肿行保守治疗(如抽/注治疗);良性结节或恶性肿瘤并发囊性变者主张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扫描结合核素显像在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5 4例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及核素显像结果 ,其中甲状腺腺瘤 4 0例 ,甲状腺癌 14例。结果 CT扫描 4 8个腺瘤病灶中有 4 0个包膜完整 ,其中 37个囊腺瘤病灶均有完整性强化环。 15个甲状腺癌病灶中有 12个边界模糊 ,7个呈“强化残圈”征 ,5个有强化瘤壁结节 ,4个乳头状癌病灶侵犯周围组织。核素显像甲状腺腺瘤 4 5个结节中 ,热结节 4个 ,温结节 8个 ,凉冷结节 33个。甲状腺癌 15个甲状腺结节中均为凉冷结节。结论 CT扫描结合核素显像可以使我们对于甲状腺肿瘤的性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从而有利于鉴别诊断。对于核素显像为热结节、温结节者 ,首先应考虑为良性病变 ,为凉冷结节者应密切结合CT征象。  相似文献   

16.
乔晓玲  张新源 《医学综述》2012,18(23):4086-4087
目的研究B超与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行B超和ECT显像检查,并于术后与行常规细胞病理诊断相对照,比较3种方法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癌合计23例(9.01%),甲状腺腺瘤合计181例(70.98%),甲状腺囊肿合计15例(5.88%),结节性甲状腺肿合计31例(12.16%),甲状腺炎合计5例(1.96%)。在术前经B超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有13例,诊断正确率为56.52%;在术前经ECT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有16例,诊断正确率为69.57%。结论 ECT和B超检查在进行甲状腺结节诊断时有着各自的优缺点,需要结合其他有效检查方法,并且结合临床病史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甲状腺显像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腺99mTcO4显像,并将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甲状腺结节显像呈凉结节者31例(34.4%),冷结节者48例(53.3%),温结节者4例(4.4%),热结节者2例(2.2%),甲状腺不显影或显影极淡者5例(其病理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凉结节和冷结节癌发生率16.4%(13/79例),1例温结节手术病理诊断乳头状癌。结论:甲状腺核素显像仅从影像特性去区分良、恶性还很困难,可结合其他检查作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诊断和术式。方法:收集1996-2000年间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单发结节154例。进行临床表现、B超、同位素扫描诊断。结果:B超检查;实性结节46例,囊实性结节52例,囊性结节26例。其中甲状腺癌17例,实性结节14例,囊实性结节3例。同位素扫描:甲状腺瘤100例中,冷结节27例,温结节13例,凉结节53例,热结节7例。术式:单纯结节摘除64例,患叶次全切除55例,患叶全切加峡部切除14例,双侧腺叶全切除1例,改良颈清2例。结论:实性结节甲状腺癌发生率高,热结节至结节癌的发生率呈递增的趋势。腺叶次全切除或腺叶切除是治疗甲状腺瘤合理而彻底的手术。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是对未明确病理性质的肿瘤性结节的最佳术式。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择用患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甲状腺全切除或改良颈淋巴结清扫等术式。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常见,核素显像可以反映结节的功能状态[1],对结节的鉴别有一定价值。笔者就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2例甲状腺结节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观察各类甲状腺结节在显像图中的不同表现,并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讨论。1资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核素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使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进行99TcmO4-甲状腺静态显像,同时选择10例无甲状腺疾病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中36例双叶均隐约显影或不显影,放射性分布与周围软组织本底相似,15例甲状腺仅单叶隐约显影,2例呈单侧冷结节。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核素甲状腺静态显像有特征性改变,甲状腺核素显像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