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息县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占80.1%(21/26)。26例均行手术治疗,共行胆道重建修复手术31例次,其中行2次手术3例,3次手术1例。24例随防6个月~5年。疗效优良率达84.6%。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常见于胆囊切除术。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术中肝外三管的辩认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的时间及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早期发现和及时正确的处理对预后十分重要,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术是目前最常用且疗效肯定的胆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2.
胆道系统解剖变异较多,加之病理改变的影响,在施行上腹部手术或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时,可能发生医源性胆道损伤,其中83.3%~91.6%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国外报道胆囊切除术中误伤胆道率为0.07%~0.7%,国内报道,胆囊切除造成胆道损伤占同期胆道手术的0.81%~0.27%。我科1989~1994年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3250例,胆道损伤7例,占同期胆道手术的0.21%。  相似文献   

3.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及再手术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宾  闫平钊  王建华 《吉林医学》2011,(31):6561-656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及再手术时机。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37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腹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占94.6%(35/37),其中36例行手术治疗,占97.3%,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行损伤修复者3例,占8.1%,24 h以内行急诊剖腹探查者9例,占24.3%,胆道重建修复手术38例次。34例随访6个月~1年,疗效优良率达82.3%。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最常见于胆囊切除术,根据损伤的时间及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早期发现和及时且正确地处理对预后十分重要。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术是目前最常用且疗效肯定的胆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放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16例共施行手术18次,其中2次手术者2例。胆管端端吻合2例,胆管壁缺损修补1例,单纯缝线拆除2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3例。15例随访1~5年,均临床痊愈。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十分重要,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目前医源性胆道损伤修复重建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胆道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及服道手术的普及,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病例屡有发生,如何减少和防止损伤,提高胆道手术质量,是肝胆外科医师值得重视和讨论的问题。本文回顾总结我院近15年来发生的7例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分析损伤原因及治疗成效,重点讨论如何预防。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对~64岁,平均年龄49岁。全组均为择期手术。除1例为腹部第2次手术外,余均为首次腹部手术U损伤发生在单纯胆囊切除者3例,占同期胆囊、胆道手术的0.27%。胃毕Ⅱ式切除手术2例、胃癌根治术1例,占同期胃手术的0.14%…  相似文献   

6.
付代敏  杨宗林 《西部医学》2008,20(4):772-77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上腹部手术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46例(86.8%),主要原因为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操作粗暴及腹腔镜开展早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体征、腹腔穿刺和影像学检查,B超确诊率82.35%;CT可显示损伤胆管部位以上胆管扩张、胆管损伤平面及长度。47例随访平均4年1个月,效果优良率达76.6%。结论早期诊断,根据损伤情况正确决定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对治疗效果好坏至关重要。上腹部手术时应时刻注意肝外胆道走行,胆道手术应认真辨清胆总管、肝总管,胆囊切除后再辨清胆总管、肝总管是否完整,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或胆道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而胆囊切除手术是引起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黄晓强等报道274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94%的胆管损伤来自与胆囊切除有关的手术。文献报道,国内胆囊切除术(0C)导致胆管损伤的发生率约为0.30%~0.75%,而一旦发生胆管损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而正确的处理,必将引起严重的后果,给患者带来多次手术的痛苦,甚至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8.
王俊钢 《吉林医学》2012,33(11):2358-2359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胆囊切除致胆道损伤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为胆囊切除术所致,其中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24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4例,术中发现胆道损伤29例,术后确诊40例。手术处理67例,采用直接修补或对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28例,胆道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39例。结论:警惕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熟悉胆道系统的解剖和变异,仔细手术、规范操作是预防胆道损伤的关键,手术方式应根据损伤部位、类型、损伤后胆道的病理改变具体情况决定。及时发现、早期正确处理对手术疗效和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处理技巧,回顾性分析行LC 120例临床资料.结果 ,中转开腹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成功率为95.8%,无医源性胆道、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全组无死亡病例.显示在有丰富LC经验和熟练手术技巧及合理选择中转开腹时机的前提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1998年1月~2007年12月开展胆囊切除术共3878例,对其中发生胆道损伤的6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6例病人中,胆总管横断伤2例,肝总管撕裂伤各2例,胆总管撕裂伤1例,副肝管横断、胆总管、肝总管切伤1例.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多见于胆囊切除术,手术团队精诚协作,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重视对胆囊三角的技术操作,学会适可而止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我国胆囊结石发病率的上升及胆囊切除手术的增加 ,医源性胆道损伤常有发生。我院自 1980年 10月~ 1999年 10月行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12 80例 ,其中发生医源性胆道损伤 11例 ,占该类手术的 0 .9%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中 :男 3例 ,女 8例 ;年龄 2 9~ 6 5岁 ;单纯胆囊切除手术中发生胆道损伤 8例 (72 .7% )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中发生胆道损伤 3例 (2 7.3% ) ;胆总管上段损伤 5例 ,下段损伤 2例 ,肝总管损伤 1例 ,右肝管损伤 1例 ,右背尾段肝管损伤 2例 ;胆管完全横断伤 8例 ,胆管…  相似文献   

12.
医源性胆管损伤可发生于上腹部任何手术,以胆囊切除术中最常见.近年来由于胆道外科的普及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广泛开展,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现将本院近10年收治的12例胆管损伤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朱燕辉  向华国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52-153,157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占69.0%(20/29)。在2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中,通过姑息性引流治疗4例;再次手术25例,其中行2次手术3例,行3次胆管重建术1例,共行胆管探查及重建修复手术30次。其中19例经随访6个月~3年,疗效优良率达80%以上。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常见于胆囊切除术。熟悉胆管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肝外三管的辨认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的时间及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早期发现和及时正确的处理对预后十分重要,利用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术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进行胆道手术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36例行直视微创胆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336例患者中,行单纯性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有317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患者有19例,发生胆管损伤的患者有3例(0.89%),发生术后大出血的患者有1例(0.30%),术中转行小切口手术的患者有4例(1.19%).结论:直视微创胆道手术具有痛苦小、费用低、安全性高、疗效可靠、技术培训周期短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胆道手术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本院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胆道手术3958例,发生胆管损伤20例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外院胆道切除术致胆管损伤8例,术后发现4例,术中发现并及时处理8例.结论 切断胆囊管前先辨清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切除后再辨清胆总管、肝总管是否完整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类型、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本院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胆道手术3958例,发生胆管损伤20例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外院胆道切除术致胆管损伤8例,术后发现4例,术中发现并及时处理8例.结论 切断胆囊管前先辨清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切除后再辨清胆总管、肝总管是否完整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类型、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损伤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民  姚保民 《吉林医学》2011,(11):2204-2205
目的:总结48例因手术引起胆道损伤临床的病例,引起手术医师对术中胆道损伤的关注,及损伤后处理不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再次关注。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手术后因胆道损伤再次手术治疗术中情况及对首诊手术医师的随访。结果:2周内及时发现胆道损伤3例,2例胆总管侧壁损伤缺口小于0.5 cm并胆漏患者行剖腹探查二次手术,术中经胆囊管插管胆总管注水试验后找到损伤部位,损伤的胆管壁修补后胆总管切开放置T管引流,此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胆道手术为高风险手术,医源性胆道损伤重在预防,由手术方式不当及其他因素而造成的胆道损伤及损伤后一期处理的不恰当因素可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对9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胆道损伤手术中,发生在胆囊切除术中8例,球后复合性溃疡行切除术中1例,择期手术7例,急诊手术2例。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及分析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常见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医源性胆道损伤41例进行分析,在损伤部位和分类,损伤原因,术中诊断及时处理,预后及预防给予总结.结果 医源性胆道损伤可见于各种胆道手术和胃大部切除术、肝切除术等非胆道手术,其中以胆囊切除手术最为常见.结论 术前正确选择病例、术中规范操作、果断处置异常情况可有效预防胆道损伤.及时发现胆道损伤,采用合适的治疗措施是保证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铁良  杨光  刘敏 《中外医疗》2010,29(22):27-28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87年5月至2008年7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49例医源性胆管埙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管埙伤的主要原因。49例中44例进行再次手术,共行胆道重建术47例,5例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及时正确的术中处理未行二次手术而痊愈,43例随访6个月~5年,疗效优良率82%。结论医源性胆管埙伤常见于胆囊切除术,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是预防胆道损伤的关键,早期发现和及时正确的处理对愈后十分重要。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术是目前最常用且疗效肯定的胆道重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