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区总摄氟量与氟斑牙发病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燃煤型地氟病不同流行强度的5个有代表性的病区乡和对照区调查,发现其主要氟源均来自煤烟污染,从煤炕玉米、辣椒中摄入氟量占总摄氟量的74.25-94.92%;总摄氟量与氟斑牙率,尿氟均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8-15岁氟斑牙率与总摄氟量、尿氟均值呈半对正相关,8-15岁缺损型氟斑牙率、乳牙氟斑牙率分别与总摄氟量、尿氟均值呈直线相关,总摄氟量与尿氟均值呈直线相关,推算出7个回归方程式。中国燃煤地氟病区划分标准进行了讨论。建议选用总摄氟量、8-15岁氟斑牙率、8-15岁缺型氟斑牙率、乳牙氟斑牙率、尿氟均值作为病区划分指标,并提出了病区划分建议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重庆市燃煤型氧中毒病区煤氟含量及其与病情的变化关系,为分析氟中毒的主要氟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病情较重的彭水县的大青村、太平村和巫山县的凌云村、栗子村为调查点,永川区的双楼村、现龙村为对照点,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16岁以上人群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测病区和非病区的煤、拌煤土、拌煤、煤渣、饮用水、土壤、空气中的氟含量,调查病区和非病区居民生活,估算出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的氟的含量.[结果]病区儿童的氟斑牙检出率以及16岁以上人群氟骨症检出率均高于非病区的水平,病区与非病区居民经消化道进入人体的氟含量相差不大,经水体进入人体的氟虽有差别,但未超过国家标准,但病区空气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经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的氟的总量病区是非病区的7.57倍.[结论]重庆市燃煤型氧中毒氟源是煤,主要的摄氟途径为呼吸系统.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重点病区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南省近20年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流行规律及病区变化情况。方法 抽查3个重病区县(市),分别对病区村和非病区村的尿、水、食物氟含量测定,并进行儿童氟斑牙调查。结果 病区村8~12岁氟斑牙患病率66.36%,非病区氟斑牙患病率37.39%,辣椒样氟含量均值30.22mg/kg,尿氟含量中位数1.11mg/L(最大值为17.97mg/L)。7个原非病区中5个已构成病区村。结论 调查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病情流行较为严重,病区呈扩大之势,氟源除室内空气污染外,还与食物(特别是辣椒等)受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掌握宜春市燃煤型氟中毒流行病学现状,为今后合理规划和改进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儿童氟斑牙用丁氏法进行判定;玉米、辣椒、生活用煤、室内空气、生活饮用水及尿氟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按GB/T5009-1996判定;逐户调查病区村燃煤情况、房屋结构、燃烧方式;氟骨症诊断执行地方性氟骨症临床分度诊断标准和氟骨症X线诊断标准。结果总计调查3个县市区,71个乡镇,919个行政村;调查8~12岁儿童137 277人,查出氟斑牙人数8 021人,氟斑牙平均患病率为5.84%;袁州区、万载县煤氟低于全国煤氟水平,水氟低于国家卫生标准,玉米、辣椒、旺火期空气含量都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检测了647份小学生尿样,均值为0.71 mg/L;调查了52个病区村,总计33 278户;对89 212人进行了氟骨症调查,未发现氟骨症患者。结论 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呈较大幅度地下降,未发现有氟骨症患者,调查结果说明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了解天津市宁河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水中氟含量及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评价病区村饮水型氟中毒的 防治效果。方法:2021—2022年对宁河区41个病区村居民生活饮用水中的氟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对在41个病区村出生并居 住的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普查。结果:2021—2022年41个病区村居民生活饮用水的水氟检测结果均为合格,其 中,2021和2022年分别有13个和18个病区村饮用水水氟检测结果和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均达到国家控制标准,分别占全部病 区村的 31.7%和 43.9%。2021 年共对 6 638 名儿童进行了氟斑牙检查,检出氟斑牙儿童 3 164 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 47.7%;2022年共对6 733名儿童进行了氟斑牙检查,检出氟斑牙儿童2 715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40.3%。2021和2022年 病区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581,P<0.01)。2021、2022年病区村氟斑牙指数分别为 0.91 和0.77,均为极轻度流行。结论:2021—2022年宁河区对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开展改水除氟工程后,病区村水氟含量检测结 果均达到合格标准,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明显降低,但仍存在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偏高的情况,氟中毒防治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查清江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及分布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行政村为单位,对调查地区进行人口数、户数以及8~12岁儿童氟斑牙普查,普查中对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大于30%的病区村再进行饮水氟、儿童尿氟的抽样检测和病区村流行因素的调查.结果 共调查8~12岁儿童218 763人,氟斑牙检出人数为25 899人,氟斑牙患病率为11.84%,氟斑牙病情以极轻和轻度为主,分别占氟斑牙检出人数的49.56%、43.62%;氟斑牙患病率大于30%的病区村共有371个,占调查村总数的24.25%,仅丰城市未查出氟斑牙患病率大于30%的病区村;采集了2 588份儿童尿样,尿氟几何均数为0.87 mg/L,范围为0.10~10.44 mg/L,尿氟几何均数≥1.40mg,L的村数为13个,占14.94%;采集居民饮用水346份,水氟含量为0.01~0.92 mg/L,均值为0.15 mg/L,所有水样氟含量均未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砖混结构的房屋占总调查户数的95.85%,97.39%的居民仍使用煤为主要燃料,在燃煤户中98.75%的居民采用敞烧炉灶,厨卧分开户数仅占燃煤总户数的5.04%.结论 江西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仍比较严重,病区范围较大,燃烧含高氟的煤拌泥是引起当地氟中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总摄氟量卫生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超轲  孙淑庄 《卫生研究》1996,25(5):282-286
在全国选轻、中、重和极重4个燃煤型氟病区和1个对照区及高(饮水型氟病区)、适宜和低饮水氟地区各2个,共11个调查点,代表了中国不同地区人群的不同摄入氟水平。调查研究的内容包括空气、饮水和食物氟含量,8~15岁和>15岁2个人群组的日总摄氟量、氟斑牙和氟骨症患病率以及尿氟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燃煤型氟病区8~15岁和>15岁人群的日总摄氟量分别小于或等于2.28mg与3.10mg,在饮水型氟病区8~15岁和>15岁人群的日总摄氟量分别小于或等于2.34mg和3.54mg时,无重度氟斑牙和氟骨症发生,尿氟属正常范围。根据这些结果,并参考国内外有关人群总摄氟量的资料,提出了人群总摄氟量卫生标准的建议值,8~15岁在燃煤型氟病区为每日2mg,饮水型氟病区为每日2.4mg;>15岁在燃煤型氟病区为每日3mg,饮水型氟病区为每日3.5mg,为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提供了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氟化物来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江西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氟化物的来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调查地区8~12岁儿童采用Dean法进行氟斑牙普查,并采集调查地区饮用水、地表水、室内外空气、食物(大米)、煤、粘土进行氟含量的测定。结果 8~12岁儿童病区村氟斑牙检出率为34.12%(58/170),非病区村氟斑牙检出率为10.05%(37/368),病区村与非病区村氟斑牙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Ⅹ2=44.67,P<0.001)。8~12岁儿童病区村尿氟含量几何均数为1.07 mg/L,非病区村为0.74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P<0.001)。病区村室内空气平均氟含量为0.056 mg/m3,而非病区村为0.015 mg/m3,且病区村室内空气氟含量高于非病区村(t=2.33,P=0.031)。病区村的原煤、蜂窝煤、拌煤粘土平均氟含量分别为296.08 mg/kg、327.11 mg/kg、935.56 mg/kg,拌煤粘土氟含量最高达1 350.00 mg/kg,病区村原煤、蜂窝煤、拌煤粘土的氟含量高于非病区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分布特征.方法:运用Dean氏法检查病区县所有病区村的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计算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缺损率、氟斑牙指数;运用氟骨症临床诊断标准检查病区县病区村16岁以上人群的氟骨症患病情情况,计算氟骨症检出率.结果: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县病区村数从原来的1269个降低到现在的666个,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缺损率、氟斑牙指数分别为51.05%、4.27%、0.83,氟骨症检出率为1.19%;病区类型重病区从原来的164个降到16个,中病区从原来的122个降到36个,轻病区从原来的380个上升到480个,成为控制病区的有139个.结论: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病氟斑牙病情逐渐减轻,病情程度逐渐下降,病区类型逐渐减轻,说明通过20年的采取以改炉改灶为主综合性防治措施效果较好;新的病区村出现和部分病区村病情加重的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重庆市黔江区燃煤型氟中毒病情现状,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调查方法调查黔江区74个病区村的基本情况和改炉改灶情况;运用Dean′s法检查所有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及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患病情况,计算氟骨症检出率;对氟斑牙检出率>30%的村中所有家庭开展相关信息调查,同时每村随机采集5户食用的玉米、辣椒样本进行氟含量测定。结果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村病情在逐渐减轻,从原有重病区26个、中病区12个、轻病区36个改变为轻病区7个、控制病区67个;重、中、轻病区改炉改灶率分别为100.00%、88.17%、18.44%;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缺损率、氟斑牙指数分别为11.83%、0.62%、0.20%;临床氟骨症患者135人,检出率为0.08%。结论黔江区燃煤型氟中毒病氟斑牙病情逐渐减轻,病情程度逐渐下降,病区类型逐渐减轻。降氟措施除改炉改灶外,修建沼气池,人们生活行为方式改变也是病情减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燃煤型氟中毒氟斑牙患病与营养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十堰市生活条件不同的 3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进行营养素摄取与氟斑牙患病关系的调查 ,寻找分析营养因素对氟斑牙患病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取病区村 30~ 5 0户居民 ,用称量法调查居民每日进食量 ,并根据食物成份表计算平均每人每日热量及各种营养素摄入量 ;采用 TF标准调查统计随机抽样村 8~ 15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 结果 竹山县桥东村、竹溪县清凉村和庆永村各种食品每日摄入量平均分别为 1373.9、12 5 9.4、74 2 .2 g,其中肉蛋类平均分别为 97.7、4 9.1、6 .8g。营养水平低的庆永村氟斑牙患病率为 89.0 3%,显著高于营养水平高的清凉村和桥东村的 4 0 .1%、4 0 .36 %。 结论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氟斑牙患病与营养缺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安化县久泽坪村是燃煤污染型氛中毒病区。1985年当地居民完成了改灶降氟的防治工作。改灶后的1991~1995年,我们于对该村儿童氛斑牙及尿氟含量进行了这续性的动态变化监测,以评估改灶对燃煤污染型氛中毒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本资料取自1991~1995年对久泽坪村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灶后的病情和尿氟监测记录。2结果2.11991和1992年.8~12岁学生氟班牙患病率基本相近,1993~1995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各年间有显著性的差别(x2=63.18,P<0.01);1994和1995的中重度患者明显减少,与1991-1993年比较有显著差别(u=…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洛阳市燃煤污染型氟病区改灶降氟防治措施的效果。方法 于1991~2000年在洛阳市燃煤污染型氟病区——新安县江庄村动态观察了实施改灶降氟措施后室内空气、粮食(玉米和小麦)、蔬菜(辣椒、萝卜和白菜)中氟化物含量及8~12岁儿童尿氟浓度和氟斑牙患病情况,并与改灶前的1990年进行了比较。结果 采取改灶降氟措施后,虽各年度监测数据有波动,但总体上室内空气、粮食、蔬菜氟化物含量以及8~12岁儿童尿氟浓度和氟斑牙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达到非病区控制标准。结论 改灶降氟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燃煤型氟病区空气、粮食和蔬菜的氟污染,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14.
燃煤污染型氟病区改灶降氟10年后效果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竹溪县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区改灶降氟10年后环境氟含量及人体总摄氟量与氟斑牙发病率。「方法」现场调查和测定。「结果」改灶降氟后室内空气氟含量下降为0.0196mg/m^3,氟斑牙率降至57%。人体总摄氟量为3.28mg/day。「结论」氟斑牙人发病率与人体总摄氟量较十年前虽有降低,但氟污染源仍未消除。未达到基本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燃煤型氟中毒病区8~12岁儿童智力水平及其与年龄、氟斑牙程度的关系,为氟中毒致中枢神经损伤的相关研究提供人群数据资料。方法于2015年3月对贵州省284名8~12岁儿童(包括燃煤型氟中毒病区167人,对照区117人)进行氟斑牙诊断,并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测试其智力水平;分析不同年龄组病区与对照区儿童智力水平差异,以及病区儿童不同氟斑牙程度的智力水平及与年龄和氟斑牙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病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3.9%,高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指数为0.59,属于氟中毒边缘流行地区;病区儿童的瑞文标准分低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标准分=3.124,P=0.002)。12岁组病区儿童智力低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44,P=0.001)。病区不同氟斑牙程度的儿童智力水平无明显规律性变化(H=5.057,P=0.281),但年龄与智力水平呈负相关(r=-0.232,P=0.003)。结论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儿童可出现较低的智力水平,但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徐靖  赵兰华 《现代预防医学》1999,26(3):322-322,324
通过对丹江口市饮水型型地氟病区两个村改水前后环境氟含量,人体总摄氟量及8-12岁儿童氟玉牙发病率的调查与相关分析,发现改水后人群总摄氟量中食中氟所占比例约为40%-50%,总摄氟量与8-12岁儿童氟斑牙率,氟斑牙指数,尿氟均呈正相关,总一比单纯水氟或粮食氟更能反映出人群总体氟水平。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梅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病情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梅州市辖区内饮水型氟中毒的病情及改水降氟后效果,为防治饮水型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梅州市的6个地氟病区县(市),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对调查县(市)氟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氏法检查,饮水氟、儿童尿氟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结果调查的6个县38个乡镇115个病区村中,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21.99%,儿童尿氟几何均值为1.45mg/L,饮水氟范围为0.10~2.10mg/L。结论梅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病情,通过改水降氟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还有9个病区村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未达到控制病区标准;个别病区村的改水设施存在着管理不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含氟牙膏对尿氟含量影响及其可能生物效应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氟牙膏使用氟负荷增加及可能的人体效应还没有引起广泛注意。某县海拔在635~2861m,饮水氟几乎都低于0.2mg/L,原煤丰富,农村习惯烧敞灶并用煤火烘干玉米,可以使空气氟增高5~55倍,玉米氟含量增高6~300倍,小学生氟斑牙率达78.4%(7257/9251),氟斑牙缺损率达23.63%(2186/9251)是中度燃煤污染氟病区县,97%的人口生活在氟病区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时间与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之间的关系,评价改水工程对氟斑牙预防效果。方法选择宿迁市5个县区的病区村作为调查地点,监测各个病区的水氟含量,并对病区村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患病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宿迁市5县区病区村改水率为98.8%,改水后儿童氟斑牙检出率8.93%~15.35%。其中泗阳县氟斑牙检出率最高,改水前后水氟均值差较大。2007年以前改水地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指数低于2008—2015年改水地区(P0.01),氟斑牙检出率(12.56%)低于改水时间不足8年地区(15.31%)(P0.01)。结论改水时间越长,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越低,有效改水可以预防饮水型氟斑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汉中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12年后儿童氟斑牙病情现状、居民防氟炉灶使用和相关行为形成情况及评价其防治效果。方法 2018年在汉中市辖区镇巴县的42个燃煤型氟中毒病区随机抽取8个行政村进行调查。在抽中的每个病区村各随机抽取10户家庭,调查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转变情况;在8个调查村中随机选择3个村对所有8~12岁学生进行氟斑牙患病调查,并在每个村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尿氟含量测定。结果 80户家庭均采取了不同形式的防氟措施,防氟炉具使用呈现多元化,改良炉灶使用率大幅下降,清洁能源得到了快速普及,使用率达到98%以上,正在使用的改良炉、改良灶的合格率和正确使用率均为100%,玉米辣椒的正确干燥率和保管率均在95%以上,玉米、辣椒食用前的淘洗率均在95%以上;儿童氟斑牙检查210人,检出率1.43%,氟斑牙指数0.04,显示氟斑牙未达到流行状态;共采集儿童尿样150份,尿氟在0.05~0.68 mg/L之间,几何均值为0.18 mg/L。结论汉中市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12年防治成效显著,病区已达消除水平。持续加强健康教育、全面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开展病情监测是巩固防治成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