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与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防治反复自然流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IL-6蛋白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病例组)和正常人工流产者(对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H-E染色法观察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在绒毛组织中,IL-6蛋白定位于滋养层细胞的细胞质内,病例组的IL-6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蜕膜组织中,IL-6定位于蜕膜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且病例组蜕膜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组在腺上皮细胞的表达无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病例组绒毛组织的滋养层变薄,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嗜酸性增强,绒毛中轴纤维化程度增强,蜕膜细胞失去细胞间连接,部分蜕膜细胞解体、核消失,细胞嗜酸性增强.结论:绒毛和蜕膜组织中IL-6蛋白表达的变化与反复自然流产有关,IL-6可能参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分别对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病例组)和30例正常妊娠者(对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IL-2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应用显微镜观察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IL-2蛋白定位于绒毛组织的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组织的蜕膜细胞细胞质内,且病例组的IL-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H-E染色结果显示,病例组的蜕膜组织结构模糊、细胞变性坏死、部分细胞连接消失,血管内皮有缺损;绒毛组织的滋养层变薄,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嗜酸性增强,绒毛中轴纤维化程度增强.结论:绒毛和蜕膜组织中IL-2蛋白的高表达与反复自然流产有关,可能参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 (IL-8)蛋白水平的表达。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 技术,分别对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30例正常妊娠者(对照组)绒毛、蜕膜组织中IL-8的蛋白表达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绒毛组织中,流产组和对照组IL-8的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在蜕膜组织中,流产组IL-8蛋白表达于蜕膜细胞的胞质内,对照组蜕膜细胞则为阴性,但两组腺上皮细胞均为阳性反应。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绒毛组织中,流产组IL-8的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蜕膜组织中,流产组IL-8的蛋白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流产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IL-8蛋白表达增强与反复自然流产有关,IL-8可能参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30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绒毛、蜕膜组织中IL-8的蛋白表达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H- 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绒毛及蜕膜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在绒毛组织中,IL-8蛋白定位于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且病例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蜕膜组织中,病例组蜕膜细胞的胞质内可见IL-8蛋白表达,且高于对照组;H- E染色可见病例组绒毛组织的滋养层变薄,细胞变性甚至坏死、嗜酸性增强,绒毛中轴纤维化程度增强;蜕膜组织中蜕膜细胞失去细胞间连接,部分蜕膜细胞解体、核消失。结论:病例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IL-8蛋白表达的增强与复发性自然流产有关,IL-8可能参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酮(P)及其受体(PR)、IL-8在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及母胎界面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ELISA检测30例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P、IL-8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PR、IL-8表达。结果:流产组血清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绒毛组织PR蛋白表达均为阴性;两组蜕膜组织中PR均表达于蜕膜细胞的细胞核,且流产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绒毛组织中IL-8均表达于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且流产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蜕膜组织中IL-8均表达于蜕膜细胞的细胞质,且流产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组血清P与IL-8呈显著负相关(r=-0.870,P<0.01),流产组蜕膜组织PR与IL-8呈显著负相关(r=-0.650,P<0.01)。结论:P、PR低表达、IL-8高表达可能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发生相关,且P、PR可能通过下调IL-8表达维持正常妊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与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对3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母-胎界面的蜕膜和绒毛组织中TLR4、MyD88蛋白表达进行定位观察,采用RT-PCR技术对其TLR4和MyD88mRNA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TLR4和MyD88蛋白在流产组和对照组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均有表达,定位表达于绒毛滋养层细胞、蜕膜细胞的细胞质内,阳性反应强弱不等。RT-PCR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绒毛组织中,流产组TLR4 mRNA、MyD88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蜕膜组织中,流产组TLR4 mRNA、MyD88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流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TLR4与MyD88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TLR4和MyD88可能参与早期自然流产的病理过程,且TLR4可能通过MyD88信号途径参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稽留流产患者外周血和绒毛蜕膜组织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不明原因稽留流产患者30例为实验组(n=30),另选取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早孕妇女30例为对照组(n=3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中FSTL1水平,通过先进的荧光定时PCR技术,检测两组绒毛、蜕膜组织中Fstl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FSTL1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3,P0.001);实验组绒毛蜕膜组织中Fstl1 m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稽留流产患者血清及绒毛蜕膜组织中FSTL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STL1可能在稽留流产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早期自然流产过程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胎盘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异常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半定量检测3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25例正常妊娠妇女、25例正常未妊娠妇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TGF-β1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绒毛和蜕膜组织内TGF-β1表达强度.结果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正常妊娠妇女、正常未妊娠妇女3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TGF-β1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21.5±9.4%、95.7±12.9%、87.0±13.8%,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然流产组合体滋养层细胞表达TGF-β1显著低于人工流产组(P<0.01).结论 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GF-β1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未妊娠妇女显著升高,提示TGF-β1对妊娠维护起重要作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GF-β1 mRNA表达水平及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层表达TGF-β1强度均较正常妊娠妇女显著下降,其低水平表达可能与自然流产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白细胞介素-10 (IL-10)在反复自然流产和正常流产人绒毛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比较来探讨IL-10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5例反复自然流产者(实验组)和35例正常流产者(对照组)人绒毛组织中IL-10的细胞学定位以及在mRNA水平的表达;ELISA法定量分析IL-10在两组血清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两组组织中均有IL-10阳性表达,实验组IL-10在人绒毛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IL-10表达,对比显示实验组IL-10表达低于对照组.ELISA测定结果显示IL-10在实验组的表达低于对照组.结论:IL-10的表达在实验组早孕绒毛组织细胞学定位及mRNA水平检测均较对照组降低,在血清中的表达量也是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自然流产妊娠妇女存在IL-10细胞因子表达异常,IL-10可能在维持正常妊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H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IL-4和 IL-12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正常非孕妇女和30例UHA妇女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L-4和IL-12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结果:①UHA组妇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IL-4mRNA的相对含量,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妇女(P<0.01)。而IL-12 mRNA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非孕组妇女(P<0.05)。②主动免疫治疗后,UHA组妇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IL-4 mRNA的相对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IL-12mRNA的相对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③主动免疫治疗后,UHA组妇女上述细胞因子mRNA的相对含量与正常非孕组妇女相比无显著差异。④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者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IL-4 mRNA的相对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IL-12 mRNA的相对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妊娠失效者IL-4和IL-12 mRN的相对含量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结论:IL-4和IL-12的表达异常与UHA的发生密切相关,主动免疫治疗可上调IL-4的表达及下调IL-12的表达,可能进一步诱导TH2分化和抑制TH1分化,从而促使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向TH2为主的模式转换,并使妊娠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