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信在手外伤护理延续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医院接收的手外伤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将两组手外伤患者的依从性、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外伤患者的依从性优良率、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Spitze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外伤患者延续护理服务中微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促进患者手功能的康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护理对轻型卒中患者药物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轻型卒中患者1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微信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药物依从性、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实施微信延续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卒中生存质量量表(SSQOL)总积分为(201.33±48.6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延续护理对轻型卒中患者能提高药物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股骨干骨折术患者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措施执行护理操作,观察组利用微信平台途径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肢功能改善情况、锻炼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率等指标。结果干预主效应,在不考虑时间因素的条件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髋关节功能、自理能力等评分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在不考虑护理因素的条件下,髋关节功能、自理能力等评分在分组护理后的各个时间点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时间×干预交互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时间和干预无明显交互作用;观察组锻炼依从性、护理满意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在微信平台下开展延续护理不仅可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锻炼依从性,还能改善髋关节功能与提升护理满意率,对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有着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肺结核患者依从性、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GSE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WHOQOL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的改善均有明显作用,继而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电话随访为主的延续护理对心脏换瓣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凝血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胸心外科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106例,按患者出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给予系统的延续护理1年,比较两组患者抗凝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抗凝治疗依从性、按时复诊情况、患者INR监测和抗凝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抗凝相关知识掌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时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时复诊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出血、血栓或栓塞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加强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指导,尤其是按时服药的监督与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INR达标率,降低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肺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指导,分析其应用效果和患者依从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8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对于肺结核患者,有助于改善其焦虑情绪,患者护理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赋能教育及微信平台对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于医院诊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赋能教育及微信平台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认知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量表(SF-36)分别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病诱因、用药方法、运动休息、饮食、自我防护的认知程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赋能教育及微信平台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疾病认知程度,达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农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 366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3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出院健康教育、建立档案、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微信群沟通等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饮食、生活方式、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再住院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饮食、生活方式、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了再住院率。对院外治疗起到了规范监督引导的作用,同时也对今后护理的工作方向有了较好的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保健医疗部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模式,3个月后比较两组骨质疏松知识得分、健康信念、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骨质疏松症知识得分,健康信念量表得分及自我效能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知识水平,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及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120例PCI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延续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心功能、运动耐力、服药依从性、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两组病人出院1个月时心功能和运动耐力均优于出院时(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出院6个月时生存质量均高于出院时(P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中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病人运动耐力,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204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电话随访。干预组基于微信平台针对疾病认知、术后康复指导、家庭保健3大主题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比同期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高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阶段性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1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阶段性护理措施)5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56例。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依从性、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健康行为。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依从性、健康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阶段性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调节其负面情绪,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促使患者树立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自我管理理论为核心的云平台健康管理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拓展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延续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肾科门诊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管理,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论理为核心的云平台健康管理,干预3个月。采用慢性肾脏病自我管理能力、慢性病自我效能及服药依从性量表调查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变化,同时观察患者干预前后临床实验室指标、饮食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饮食及服药依从性、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饮食及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血磷较干预前下降,血白蛋白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收缩压及白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互联网医院发展,以自我管理理论为核心的云平台健康管理可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居家治疗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心绞痛症状及服药依从性影响。 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脏科就诊并收治入院的9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相同治疗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出院后延续护理,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两组出院6个月后生存质量、心绞痛症状及服药依从性之间的差异。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CCQQ和SAQ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受6个月出院延续护理后,CCQQ问卷中一般生活功能、社会心理功能等6项得分及SAQ问卷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等5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经过6个月延续护理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占比为75.56%,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 结论延续护理可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和心绞痛症状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乔美乐  于楠湘 《妇幼护理》2023,3(12):2857-2859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在儿科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00 例儿科患 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研究组采用基 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就医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健康知识知晓率方 面,研究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就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 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科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中,应用微信平台,能提升患儿家属的疾病知识水平,增强就医 依从性,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基于智能手机指导的社区延续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某社区的7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出院后对其实施社区延续干预,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延续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智能手机指导的社区延续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及躁狂症状的改善情况、功能失调性状况、睡眠质量,记录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失调性状况量表(DAS)中脆弱性、吸引/排斥、完美化、强制性、寻求赞许、依赖性、自主性态度、认知哲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安眠药物、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智能手机指导的社区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联合多措施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负性情绪、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多种护理措施进行多项护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营养状况、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评分(SAS)、抑郁自评评分(SD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体质量、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ALB、P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炎症性肠病(中文版)生存质量问卷调查表(IBDQ)评分、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IBDQ评分、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帕金森病患者出院后延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康复护理,为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复查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查时干预组HAMA、HAMD评分下降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高于出院时,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39项(PDQ-39)评分低于出院时(P<0.05),且复查时干预组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增加值高于对照组,PDQ-39评分降低值低于对照组(P<0.05);复查时干预组依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微信平台对帕金森病出院患者进行延续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在行甲状腺癌全切术治疗出院后接受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护理服务的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接受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18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每组9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院外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院外延续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微信平台管理。比较2组的康复锻炼依从性、颈部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各项评分与出院时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各项评分与出院时比较均降低(P均<0.05),而观察组自出院时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出院3个月后,2组的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角度均大于出院时(P均<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3个月后,2组的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高于出院时(P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在出院后接受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可以避免其出现康复锻炼依从性下降的现象,并且能够改善其颈椎情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平台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某医院住院的8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在常规出院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由微信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利用微信平台对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患者6个月复查时,服药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哮喘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延续护理中运用微信平台,可提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哮喘控制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