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膏摩联合热奄包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效果,旨在进一步促进患者预后,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混合痔手术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外科手术后干预,研究组患者则辅以中药膏摩联合热奄包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腹胀发生率与程度,并对患者术后12h、24h、48h、72h的腹胀评分、肠鸣音评分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抑胃肽(GIP)]。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等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胀发生率为67.65%,低于对照组的88.24%,且腹胀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研究组术后12h、24h、48h、72h的腹胀评分、肠鸣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AS、MTL、GIP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膏摩联合热奄包护理干预应用于混合痔手术患者中,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茴香热敷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 12 月—2018 年12 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肛肠外科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65 例。按照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小茴香热敷腹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外周血胃动素(MTL)、胃液素(GAS)水 平及术后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肠梗阻 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后2 d 外周血MTL、GAS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 者术后外周血MTL、GAS 水平较术前低(P <0.05)。结论 小茴香热敷有助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胃 肠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顺气通腑合剂对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受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顺气通腑合剂,连用3~5 d。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并测定患者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P物质(substance P,S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MTL、SP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S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S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SP和MTL变化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S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气通腑合剂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的促进作用与其调节血浆胃肠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徐学庆  胡小霞  裴钰 《基层医学论坛》2023,(14):104-106+122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穴位按摩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21年11月于鄱阳县人民医院分娩的100例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产后康复治疗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2组均观察至产妇出院。对比分析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初次泌乳时间、术后48 h泌乳量、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浆胃肠激素[促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首次排便、住院时间及初次泌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48 h泌乳量评分、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的MTL、SS、CC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穴位按摩能够上调剖宫产产妇术后MTL、SS、CCK水平,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且术后疼痛轻,可缩短初次泌乳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产妇尽早出院,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作用及其对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外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针刺疗法,疗程7 d。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及血浆生长抑素和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拔除胃管时间、进食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降低,血浆生长抑素和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对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作用与其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与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肠套叠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疗法,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疗法。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复位成功率(94.12%)与对照组(84.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AS、MTL、CRP、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3/51),低于对照组的19.61%(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患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在急性胃穿孔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东港市中心医院2019年8月—2020年6月诊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单纯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年胃穿孔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6%,低于对照组的13.73%(P<0.05);观察组术后3 d、5 d的胃肠激素指标血清胃动素(MTL)、抑胃多肽(GIP)、胃泌素(GA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营养状况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胃穿孔复发率7.84%,高于对照组的0.00%(P<0.05)。结论 单纯修补术在急性胃穿孔患者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48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能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9):185-188
目的 对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减轻初次腹膜透析置管术后疼痛的有效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我院肾内科腹膜透析置管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指导,研究组采取常规术后指导加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参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情况、舒适度、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随时间增加均逐渐下降,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1 d、术后2 d VAS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次腹膜透析置管术后患者应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可减轻其疼痛,效果好,可推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柴胡承气汤结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SAP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承气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AS、MTL和VIP水平变化,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长短。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GAS、VI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MT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柴胡承气汤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SAP患者,可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加快临床症状缓解,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扶正理气中药汤改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麻痹性肠梗阻(Paralytic ileus,PI)疗效及对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159-162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脑肠肽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采用抛银币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予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予围手术期常规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穴位按摩,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两组均连用5 d。观察两组患者术前2 d与术后2 d血清脑肠肽(胃动素和P物质)指标变化,并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和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2 d,两组血清胃动素和P物质指标均较术前2 d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组胃动素和P物质水平下降值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用于胃癌术后可减少术后胃动素和P物质水平下降幅度,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窦氏八穴子午捣臼刺法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2组术后均给予常规的基础处理措施。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次,每日3次;观察组采用窦氏八穴子午捣臼刺法治疗。观察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记录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分别记录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7天主要症状、体征的评分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清GAS、MTL和VIP水平。【结果】(1)术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GAS、MTL和VIP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窦氏八穴子午捣臼刺法能快速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症状和体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血清GAS和MTL水平,抑制VI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足部按摩对开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按随机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除术后常规护理外,于术后第1天行足部按摩,1次/d,连续3~5 d;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腹胀及使用开塞露的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腹胀及使用开塞露比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足部按摩能有效促进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并可有效预防术后腹胀。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由于术前灌肠、术中气腹及术后麻醉镇痛等原因,会抑制胃肠功能,使胃肠功能在术中及术后早期处于麻痹状态,患者术后不可避免地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恢复延迟,甚至出现术后肠黏连、肠梗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及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1-2]。本研究尝试将电针联合中药热熨运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小承气汤直肠灌肠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施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术后小承气汤空肠内营养管给药组(B组)和术后小承气汤直肠灌肠组(C组),每组20例。A组按传统方法禁食至术后首次排便,B、C组术后第1天开始每隔12h灌肠,至首次排便后停用。观察比较术后腹胀、腹痛缓解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并发症。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B组、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吻合口瘘、粘连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味小承气汤直肠灌肠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早期治疗,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肠患者术后应用胃肠穴位按摩鞋是否对肠功能恢复起促进作用,寻求一种简便、易行可帮助胃肠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胃肠道术后患者120例,按临床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24 h下床活动,每日3次穿着足底按摩鞋辅助活动,对照组活动时间和程度与观察组一致但不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情况、腹胀程度、首次排气和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评价观察组患者穿着胃肠穴位按摩鞋接受程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穿着足底按摩鞋接受度良好(93.3%)。结论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应用胃肠穴位按摩鞋可促进肠功能恢复,缩短胃管留置时间,减轻腹胀程度,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且患者对其乐于接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气虚血瘀证中风恢复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护理疗法,均治疗护理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并测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护理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指标均有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2组治疗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能刺激经络、开泄腠理,使药物得以充分吸收,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陈军  杨成 《河北医学》2012,18(6):780-782
目的:观察术前甘油灌肠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收集10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灌肠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与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便秘发生率以及术后3d进食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灌肠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术后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灌肠组患者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及便秘发生率显著下降,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患者术后3d进食量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行甘油灌肠可以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