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昆山农村妇幼保健服务模式及服务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总结和评价该地农村妇幼保健服务模式和服务效果,为改善服务模式和服务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访谈和入户调查、体格检查等方式获得原始信息与数据。结果:三级妇幼保健网络体系基本建立但不健全(主要是网底建设不健全),妇幼卫生基本服务职能得到履行但很多妇幼卫生指标有差距,妇幼卫生资源不足,政府投入不能满足需要,传统的婚前保健—产前保健—儿童保健服务模式链已断裂,妇幼保健服务处于坐堂待诊的局面,新的适应当前群众需要的服务模式尚未形成。结论:现有服务模式不能适应农村妇幼卫生工作发展的需要,其服务效果已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应该建立以社区管理为主、社区—镇(市)双向转诊、政府购买基本妇幼保健服务项目、计生与卫生合二为一的高效、价廉、方便、优质的农村妇幼保健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当前社区妇幼保健服务基本情况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方法在武汉市随机抽取4个城区,将所属的4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方法,了解其妇幼保健部门设置、服务内容、方式及人员情况。结果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现状为经费补偿机制不明确,保健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技术能力薄弱,保健服务项目发展不均衡。计划免疫、产后访视、育儿指导项目开展得最充分,而妇幼心理咨询、营养指导、妇女病普查、婚后卫生指导、更年期保健等项目开展率低。结论政府需进一步明确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经费补偿方式,完善服务项目,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取得社会的配合,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荔湾区社区妇幼保健服务资源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并评价广州市荔湾区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服务资源的现状.方法 设计自填式问卷.对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保健服务情况进行横断面的调查.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网络健全,人员、场地、设备、服务项目能满足妇幼人群的基本需求,但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比较局限,设备设施、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结论 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工作设备设施,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素质,可提高服务质量,并提升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荔湾区社区妇幼保健服务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并评价广州市荔湾区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服务资源的现状。方法:设计自填式问卷,对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保健服务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网络健全,人员、场地、设备、服务项目能满足妇幼人群的基本需求,但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比较局限,设备设施、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结论: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工作设备设施,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以利于提升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国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现状及相关建议.方法:对我社区的妇幼保健服务开展相关的调查,寻找妇幼保健服务中存在着的问题,并给予相关的建议,促进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的高质量开展.结果:210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10分,200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8分,8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6分,2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3分以下.结论:当前社区在妇幼保健服务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其主要包括服务态度及专业能力方面,社区在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的对妇幼保健服务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服务现状及相关建议.方法:对福泉市金山社区服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保健服务开展相关的调查,寻找妇幼保健服务中存在着的问题,并给予相关的建议,促进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的高质量开展.结果:210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10分,200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8分,8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6分,2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3分以下.结论:当前社区在妇幼保健服务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其主要包括服务态度及专业能力方面,社区在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的对妇幼保健服务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与医学的共同进步,妇幼保健服务已经扩展到社区以及县域。由于妇幼本身抵抗力差、行动不灵敏、家庭关注度高等因素,他们是最需要呵护和照顾的一个重要团体。为了提高县域背景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和改善资源配置状况,更好地服务于社区的妇幼保健机构,本文对县域背景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当前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社区开展妇幼保健服务的新模式.方法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作为妇幼保健进入社区的载体,将妇幼保健深入社区,送到家庭.结果提高了妇幼保健的覆盖面、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结论社区健康服务符合妇幼保健以预防为主的特点,在社区开展妇幼保健服务是更好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社区开展妇幼保健服务的新模式。方法: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作为妇幼保健进入社区的载体,将妇 幼保健深入社区,送到家庭。结果:提高了妇幼保健的覆盖面、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结论:社区健康服务符合妇幼保健以预防 为主的特点,在社区开展妇幼保健服务是更好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余强  何珊茹  陈建  张桂欣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179-1180,1182
目的:探讨现阶段城市社区妇幼保健工作服务模式,以进一步提高社区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为试点,建立以区域性妇幼保健中心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妇幼保健二级服务网络,实施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比较调整服务模式前后两年妇幼保健系统管理率和死亡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早孕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4个月母乳喂养率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等妇幼保健主要指标。结论: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对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良好推动作用。建议在有条件的城市妇幼保健管理机构中进行试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任菲菲  刘沫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01-1703
目的:探索高校附属医院城市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辽宁省锦州市区由三级医院管理的某社区395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孕产妇对保健知识和医院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的需求。结果: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孕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及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均不同。结论:高校附属医院城市社区妇幼保健作为一种新的妇幼保健管理工作服务模式,能增强医院对妇幼保健服务的支持,加快妇幼保健专业人才的培养,强化护理人员对妇幼保健护理的主动服务意识,为促进更加有效的妇幼保健管理模式和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农村地区不同类别助产机构产科服务提供情况及服务能力,对县妇幼保健院助产服务现状和优势进行分析。方法:在全国随机抽取44个地市全部助产服务机构2010年产科服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重点对农村地区(县和县级市)中不同类型助产机构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助产服务机构中县妇幼保健院占6.5%,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床位数占辖区产科总床位数的18.1%,分娩数量占辖区分娩量的42.9%,平均每个县妇幼保健院年分娩为1 259人,高于县级综合性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县妇幼保健院中能提供综合产科和综合新生儿科服务的比例最高分别为85.3%、61.9%,高于县级综合性医院83.1%、59.4%,并明显高于其他医疗机构32.4%、19.3%。结论:县妇幼保健院是农村地区助产服务的主要力量之一,与其他助产机构相比,县妇幼保健院在助产服务提供数量和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应进一步加强对妇幼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以保证其职能的履行。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不同区域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综合评价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安徽省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情况的调查,了解安徽省区域间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现状和差异,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全国统一的"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表"和《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调查101家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根据建立的保健机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单位综合得分。按照安徽省行政区划,将其分为皖南、皖中、皖北三个地区,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三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各区域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评价得分中,皖中地区得分最高(64.46分),皖北地区得分最低(59.89分),三个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评价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皖南、皖中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指标得分较皖北地区高。结论安徽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不平衡,应基于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南宁市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与运营现状,为规范建设和科学决策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国家妇幼卫生综合信息平台网络直报系统,分析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2010年度基本情况、人力资源、设备拥有、服务提供、群体保健及科研教学等信息。结果:妇幼保健机构面临政府重视不够、财政投入不足、人员偏少及素质偏低、业务发展不平衡、科研教学弱等问题。结论: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公卫职能,注重群体保健;加强人员培养,增强队伍素质;提高临床水平,促进群体保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安徽省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为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方案和发展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全国统一的"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表"和《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对全省101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全面调查。结果:87.13%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未达国家标准,卫生技术人员中以中、初级职称和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妇幼保健常用仪器设备相对缺乏,服务项目拓展受到限制;73.27%的机构处于长期负债运营状态,后续发展力较弱;科研教学水平落后,制约机构全面发展。结论:应强化县区妇幼保健机构的能力建设、明确功能定位、进一步加大财政专项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强群体保健工作力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并制定妇幼保健专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为开展全国妇幼保健机构专科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现场调查、专家研讨、机构试行等方法,制定妇幼保健专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结果 开发27个妇幼保健专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包括孕产保健专科5个,儿童保健专科11个,妇女保健专科8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科、信息专科和健康教育专科各1个.结论 制定妇幼保健专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规范妇幼保健服务,为全国开展妇幼保健机构专科建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流动人口孕妇社区管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沈汝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058-3060
目的了解北京市流动人口孕产妇社区管理现状,建立适合流动人口特点的孕妇保健社区管理模式。方法在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的城乡结合部5个社区,采用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了解现有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情况采用社区流动车,为686名流动人口孕妇提供免费卫生服务。结果研究地区妇幼保健人员数量不足,管理流动人口难度大,而社区计划生育部门网络健全。在社区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实施社区流动检查车服务形式,定期到社区为流动人口孕妇提供免费服务,受到群众的欢迎,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各级政府应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必要的资金、人力投入,建立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协作机制,使流动车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8.
西藏昌都地区农牧区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昌都地区农牧区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定量调查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妇女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都极低,住院分娩率<20%,新法接生率<50%。影响妇女孕产期保健行为的因素包括经济、交通、文化和传统习俗以及医疗机构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等。结论:该地区孕产期保健状况亟需改善,建议调整政策,加大政府对妇幼保健的投入和支持;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孕产期卫生保健知识,促进产前保健和住院分娩;加强服务系统的能力建设,特别是调整服务方向和改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