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在眼球壁异物摘出术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视网膜切开、眼内光凝、网膜复位等手段摘取眼球壁异物。结果33例异物取出率达100%,21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平均提高(4.0±2.9)行;9例不变;63例视力下降。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2例,白内障2例。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地治疗眼球壁异物;选择性地联合视网膜切开可提高异物取出的成功率;眼内光凝对于预防视网膜脱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2岁,因右眼球内异物取出术后1个月左眼视力逐渐下降,于2006年5月1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述1个月前在工作中不慎将铁屑蹦入眼内.在26d前于北京同仁医院行右眼球内异物取出术,现感左眼视力逐渐下降.眼科检查,查视力:右眼:0.15,左眼0.4.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双眼散瞳后查眼底见右眼底视乳头界清,视网膜血管走行可,黄斑区轻度水肿,中心凹反射不清.左眼底视乳头界清,视网膜血管走行可,颞上视网膜可见黄白病灶,中心凹反射不清.给予患者双眼行眼底视网膜造影(FFA)及脉络膜造影(ICO)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球内异物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9例(29眼)球内异物中20例行内路手术(玻璃体切割+球内异物取出术)9,例行巩膜外路手术(电磁铁吸出术+磁棒接力吸出术),术后观察疗效。结果 29例眼球内异物全部顺利去除,其中1例巩膜外路手术患者术后出现眼内炎,再次行玻璃体切割及硅油填充术;1例内路手术患者术后继发视网膜脱离,再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3例术后出现晶体浑浊,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本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除1例外路手术患者出现眼内炎外,余视力为0.5~1.0。结论眼球内异物取出术式选择应以最简单化、对患眼损伤最小的方式为主,尽量避免对已经受伤的眼球造成医源性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患者 ,男 ,2 2岁。因右眼视物变形 ,视力下降 ,于 2 0 0 0年 6月 14日拟诊为“右眼球内肿物性质待定”收住入院。 1个半月前 ,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右眼出现视力减退 ,视物变形 ,逐渐加重。眼科检查 :视力 右眼 0 .0 2 ,+5 .0DS→ 0 .4 ,左眼 1.5 / 1.5 / 30cm。眼压 右眼 16mmHg ,左眼 15mmHg ,右眼球活动灵活 ,无障碍 ,无眼球突出 ,眼前节正常 ,玻璃体未见明显混浊 ,眼底后极部视网膜脱离 ,表面光滑 ,无皱褶 ,未发现裂孔。黄斑区可见 6PD大小圆形隆起 ,约 +7D ,边界清 ,表面有黑色色素沉着。眼部B超检查 :右眼黄斑…  相似文献   

5.
刘天宇  刘文静  高莉  万胜新 《中外医疗》2010,29(21):180-180
目的探讨玻璃体后脱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30例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玻璃体后脱离的超声显像特点和诊断依据。结果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超声表现可见玻璃体后界膜回声,呈纤细波浪状,不与眼球壁相连;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超声表现为玻璃体后纤细连续光带回声,并与眼球壁单处或多处相连,视网膜较后界膜回声粗而亮,CDFI显示脱离视网膜可见彩色血流信号,而玻璃体后界膜不显示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诊断玻璃体后脱离,为手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20岁。因双眼高度近视、右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于1996年行玻璃体切割网脱复位手术,术后右眼视力不佳,只有光感,因左眼自幼患病形成角膜白斑、视力差。本次入院检查:视力;右眼:光感,在眼;光感。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左眼角膜中央有约6mm×6mm白斑,眼内窥不过,仅从边缘透明角膜可见前房深浅正常,虹膜纹理清,其余组织窥不清。做眼B超检查,左眼玻璃体及视网膜正常。右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于1997年6月28日在局麻下行左眼自体角膜移植术。手术方法:以右眼的透明角膜为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眼球内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6例眼外伤阳性病例的192只眼球内外伤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玻璃体混浊143眼,占74.4%;外伤性视网膜脱离53眼,占27.0%;脉络膜脱离11眼,占5.0%;视网膜合并脉络膜脱离6眼,占3.1%;眼内异物26眼,占13.4%;眼球壁破裂15眼,占7.8%;眼球萎缩6眼,占3.1%,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内11眼,占5.7%;晶状体混浊45眼,占23%;前房积血或消失24眼,占12.5%.超声阳性声像以玻璃体病变居多,其次分别为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脱离、晶状体混浊和脱位、眼内异物、前房积血、眼球萎缩和破裂.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球内外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采用玻璃体切除异物取出术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复杂眼球穿通伤伴眼内异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术、眼内异物取出术、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眼内充填术等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复杂眼球穿通伤伴眼内异物13例13眼。六联手术2例,五联手术3例,四联手术4例,三联手术3例,二联手术1例。随访观察3月~3年。结果:13只眼球内异物均一次手术成功取出,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无一例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结论:复杂眼球穿通伤伴眼内异物采用适宜的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比较好的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挽救绝大部分患者的视功能。玻璃体切除异物取出术等联合手术是快捷安全有效的治疗眼球穿通伤伴眼内异物方法。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  5 3岁右眼视力下降 7个月 ,伴眼痛、头痛 1个月。门诊诊断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拟行右眼球摘除术 ,1997年9月 8日入院。查体 :视力 :右眼无光感 ,左眼 1 0。眼压 :右眼 6 9mmHg ,左眼 2 0mmHg。右眼球结膜中度混合充血 ,角膜雾状水肿 ,前房浅 ,中轴深 1个角膜厚度 ,虹膜表面可见多数新生血管 ,瞳孔散大 ,Φ =7mm ,与晶状体后粘连。玻璃体内可见新生血管及机化条索 ,余窥不清。左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正常。诊为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疑有视网膜脱离。于 9月 11日在局麻下行右眼球摘除及真皮脂肪植入术。术中发现视神经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确诊的70例玻璃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玻璃体病变的位置、内部回声、形态、边界、运动及后运动情况,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判断玻璃体病变内部和边缘的血供情况,将高频超声检查的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频超声表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内条状或类似“V”形的条带状回声,其上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相延续的彩色血流信号;球内异物:玻璃体内强回声;视网膜下出血:眼球后极部扁平性隆起病变,病变表面可探及彩色血流信号,病变内部无彩色血流信号;晶状体脱位:玻璃体内部不同位置的类似椭圆形异常回声,周边部呈强回声,内部呈无回声区,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相符合的例数为视网膜脱离25例,球内异物15例,视网膜下出血19例,晶状体脱位7例,正确率为94.3%(66/70)。结论:高频超声对玻璃体病变的诊断正确率较高,可为眼科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 ,34岁 ,半年前在工作中右眼不慎被异物击伤 ,在外院行右眼白内障囊外摘除 +球内异物取出术 ,术中异物未取出 ,术后视力 0 .2。此后不久右眼视力进行性下降 ,为进一步明确诊治收入我院。入院查右眼视力 0 .0 5,光定位 - - -+ + ++ + +,球结膜睫状充血 ,角膜缘颞上方约 1 0点处可见一 3mm全层瘢痕 ,色素性 KP ( + ) ,房闪 ( + ) ,虹膜点状粘连 ,人工晶体位正 ,玻璃体絮状混浊 ,下方隐见机化团块 ,眼底视盘及黄斑区均窥不清。测眼压 2 0 mm Hg,眼眶 CT、眼眶 X线正侧位片及眼部 B超均提示右眼球内异物 ,拟行右眼玻璃体切割 +球内异…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治疗眼内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眼内异物的效果。方法 对2000年6月~2001年8月间经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的眼内异物56例(56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53眼)1次性取出异物,成功率为94.64%。出院时40眼视力提高(71.42%),7眼视力下降(12.5%),8眼视力无变化(14.28%),伴视网膜脱离者,视网膜均复位,伴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者均治愈。术后5眼出现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1眼眼球萎缩。行眼球摘除并义眼座植入。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是治疗眼内异物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的效果。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48例(48眼)眼内异物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球内异物取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48眼)行玻璃体切割、球内异物取出联合晶状体切除、视网膜脱离复位、巩膜外冷凝、巩膜环扎、视网膜激光、虹膜周切、C3F8或硅油填充术。结果48例(48眼)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取出异物,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36眼(75.0%),视力不变者6眼(12.5%),视力下降者6眼(12.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能有效治疗眼内异物,异物取出成功率高,患者的视力和眼球得到了挽救。  相似文献   

14.
患者董××,男,46岁,于1988年6月22日因右眼视物不见2月来院就诊。眼科检查:右眼视力为眼前半尺指数;左眼1.2;右眼玻璃体混浊,眼底颞下方网膜呈灰白色球形隆起,涉及下方视网膜,未见裂孔。诊断为右眼视网膜脱离。入院后查眼底及三面镜,颞下方网膜球形隆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眼球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的 68例眼球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声像图表现。结果 视网膜脱离 18例 ,玻璃体积血 7例 ,眼球内金属异物 6例 ,眼球内占位 4例 ,老年性白内障 3 3例。结论 高频超声显像检查眼科疾病 ,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眼球内原发性神经外胚层周围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颖  王峰  王继群  山艳春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8):2016-2016
患者女,19岁。因左眼视力下降伴眼痛2年余,于2002年10月来我医院就诊。眼部检查:左眼视力0.1,右眼视力1.0。双眼睑无肿胀,无压痛,眼球无突出,运动自如;角膜透明,瞳孔等大,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透明,右眼玻璃体透明,左眼颞侧视网膜见一肿物,表面光滑,可见少许血管;右眼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左眼超声检查示:玻璃体有一占位性病变(图1),位置在眼球后半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眼外伤的声像图及血流频谱特点,探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眼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外伤37例41只伤眼进行检查,并对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眼外伤37例41只伤眼,玻璃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混浊,超声检查与眼科检查及手术结果比较,总符合为39只眼(95.1%),视网膜部分脱离误诊2例(4.9%)。视网膜脱离26只眼,脉络膜脱离3只眼,角膜异物、玻璃体内异物各1只眼,晶状体脱离2只眼,玻璃体后脱离5只眼,前房积血2只眼,右眼外上软组织血肿1只眼。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外伤诊断准确率高,为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患者男,68岁,以右眼白内障入院,视力检查:右眼4.0、左眼4.6,右晶状体浑浊( ),眼底镜检查:视网膜结构较模糊。眼B超提示:右眼玻璃体透明,视网膜无脱离,入院后第3天应用美国产MTP2003型超声乳化仪行右眼白内障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设置:负压190mmHg,超声能量60(pow  相似文献   

19.
眼球穿通伤致眼内玻璃异物有过不少报道,但前房存留6×5×1cm的玻璃异物一再漏诊、误诊长达5年,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王××,男,21岁,住院号880532,5年前右眼曾因注射用水瓶爆炸外伤,伤口愈合后右眼尚能视物,但经常红、痛、视力逐渐下降。在其它医院多次诊为“虹膜睫状体炎”,治疗无效。入院检查:右眼视力指数/20cm;左眼0.8。右眼混合性充血( ),角膜缘内2mm4~9点方位有粘连性弧形白斑。裂隙灯下检见,前房上方可见一凹面向外约5×4mm大小、弧度与角膜白斑一致的玻璃片。虹膜色淡、萎缩,瞳孔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合并视网膜裂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眼内异物合并视网膜裂孔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取出异物、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重水气液交换复位脱离视网膜,并行硅油填充。观察术后异物取出情况、视网膜脱离复位、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结果 24例患者Ⅰ期手术异物取出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视力较前明显提高(P0.05)。3例(3眼,12.5%)因合并黄斑裂孔,视力无提高;余21例(21眼,87.5%)均有不同程度视力提高。16例视网膜脱离者中14例(14眼,87.5%)成功复位,2例(2眼,12.5%)取油后复发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后成功复位。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眼内异物合并视网膜裂孔的有效方法,其并发症少,视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