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对比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不留置肾造瘘但留置双J管)与传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既留置肾造瘘管也留置双J管)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评价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入住我院需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上尿路结石患者206例,按手术次序的奇偶分为观察组(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组)与对照组(传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疼痛评分(VAS)、术后镇痛药需求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输血、术后大出血、术后发热、漏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时间等指标的区别。结果 20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输血、术后大出血、术后发热病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镇痛药用量、漏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传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相比,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漏尿时间、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在儿童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11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拟择期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日期分为传统流程组和ERAS组,每组15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哭闹及呕吐情况、下床玩耍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家属满意度。结果 ERAS 组患儿术后哭闹发生率为28.00%,低于传统流程组的4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 组患儿下床玩耍时间(1.71±0.42)h、正常饮食时间(3.48±1.13)h、住院天数(2.79±0.34)d、住院费用(5012±67.52)元均少于传统流程组的(2.43±0.73)h、(4.23±0.94)h、(4.34±0.62)d、(5809±89.4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 组家属满意度高于传统流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策略应用于儿童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促进患儿术后恢复,提高满意度高,降低医疗费用,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睿 《医学信息》2019,(24):115-116
目的 观察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在余江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清石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血尿、输尿管水肿、结石移位)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结石直径≥1 cm清石率为92.30%,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直径<1 cm清石率为91.30%,与对照组的90.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直径≥1 cm、<1 cm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且对于结石直径>1 cm者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
彭瑛 《医学信息》2018,(9):172-174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输尿管结石URSL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输尿管结石URSL术患者100例展开研究,采用双色球随机模式将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2.00%vs76.00%),碎石时间[(22.76±1.94)vs(29.63±3.82)] min、患者下床活动时间[(2.05±0.81)vs(3.74±1.49)]d及住院时间[(3.98±0.78)vs(5.94±1.69)]d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输尿管结石URSL手术效果有提升作用,同时还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对于软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碎石取石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至2013年202例行软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直接入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和门诊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2周后再入院行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结石复发率,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其差别。结果门诊留置内支架管2周后再入院行软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患者,其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常规入院行软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缩短,其结石残留率降低。结论术前门诊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2周后再入院行软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术后结石残留。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硬膜外麻醉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下段输尿管结石患者16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其中应用局部麻醉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者80例(局部麻醉组),硬膜外麻醉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80例(硬膜外麻醉组)。结果局部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及总并发症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有严格适应证的患者中,行局麻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和经济的碎石技术。  相似文献   

7.
徐亚伟 《医学信息》2019,(23):117-118
目的 探究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7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气压弹道碎石术,研究组行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血尿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输尿管穿孔、感染、便血)。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血尿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智能监控内压输尿管软镜吸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高于观察组[(134.14±31.05)min vs(68.61±29.12)min],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378.14±40.69)ml vs(205.04±31.6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82% vs 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控压的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应用于肾结石中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下床活动,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谭海云  唐玉花  秦春燕 《医学信息》2010,23(5):1256-1258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与体外碎石的疗效差异及护理措施.方法 为的83例输尿管结石分为钬激光碎石术组和体外碎石术组,比较其平均手术时间、单次碎石率、平均结石排净时间.结果 钬激光碎石术组单次碎石率显著优于体外碎石术组,其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结石排净时间亦均低于体外碎石组(t=7.085,p=0.000;t=6.934,p=0.000);钬激光碎石术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体外碎石组.结论 钬激光碎石术具有时间短、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碎石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腹腔镜(LC)及十二指肠镜逆行胆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及ERCP胆总管取石患者随机分为FTS组5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FTS组入院即贯彻FTS理念,术前宣教,术前2h口服糖水,不留置胃管、尿管,不备皮,手术顺利者不留置腹腔引流管,术中及术后注意保温,术后使用非阿片类止痛药,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等。结果加速康复外科组术后进食时间,肺部感染、胰腺炎及泌尿系统发生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明显减少(<0.05),两组腹腔及消化道出血,血常规及早期血淀粉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FTS理念的应用有利于降低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王桂兰  郑明秀  王莉 《医学信息》2018,(2):175-176,178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全麻苏醒期患者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男性全麻手术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麻醉诱导后常规留置尿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两组患者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评估患者CRBD的程度及血压、心率的变化,术后第1 d随访时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苏醒期发生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的程度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在拔管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术后第1 d随访时评估患者满意度也有所提高。结论 对全麻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以减少CRBD的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模式对腰椎减压融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行腰椎减压融合术的2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将其中开展快速康复模式的14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模式的患者14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3 d、1周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卧床时间对比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5);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模式比常规方式能够更好地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卧床时间,同时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和提高住院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薛娇妍  唐永利 《医学信息》2018,(23):164-167
探讨一种改良ERAS方案对初次膝关节置换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初次膝关节置换患者252例,围手术期分别采用常规ERAS方案(ERAS组,126例)和改良ERAS方案(ERAS改良组,126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出院后自理能力、术后VAS评分、阿片类药物使用量、30 d内再入院率、院内跌倒、围手术期输血、术后恶心发生率、术后平地步行距离等指标。结果 ERAS改良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6.10±16.51)h,短于ERAS组的(76.60±18.91)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改良组中41.27%的患者在出院后就能够基本生活自理,而ERAS组中只有21.43%的患者能够在出院后生活自理,更多的患者出院后还需要额外的家庭护理(P<0.05)。ERAS改良组患者术后当天VAS评分高于ERAS组,术后1 d、2 d VAS评分低于ER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2天,改良ERAS组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和出现恶心的发生率均低于ER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0 d内再入院率和院内跌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ERAS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输血率低于常规ERAS组(P<0.05)。术后当天、第1天和第2天,改良ERAS组平地步行距离均优于ERAS组(P<0.05)。结论 改良ERAS方案能明显缩短初次膝关节置换患者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MPCN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UR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08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URL治疗,观察组采用MPCNL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结石清除率、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清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清石效果优于URL术,且术后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机器人腹腔镜胰岛素瘤摘除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行该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比较在2015年采用ERAS策略前后两组患者(常规组和ERAS组)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68例患者纳入研究,肥胖率为69.1%。ERAS组的术中输液量较常规组明显减少(P<0.05),尿量无差异;ERAS组气道峰压最高值低于常规组(P<0.05);ERAS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ERAS组术后并发症少见。结论机器人腹腔镜胰岛素瘤患者采用ERAS策略可以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有减少术后并发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下腹腔镜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PD)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在围术期采取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n=36)与ERAS组(n=32)。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和术后1个月PT、ET-1、Ang-Ⅱ、PVF水平变化。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引流管拔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ERAS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者ET-1、Ang-Ⅱ、PVF、P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ERAS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下腹腔镜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安全可行,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非复杂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碎石术后不安置D-J管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维普、万方及CNKI等在线数据库,搜索相关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评价员独立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0软件处理。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071例),分为试验组(不安置D-J管)和对照组(安置D-J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手术时间短(P=0.000 2),术后尿频/尿急的发生风险减少了41%(P〈0.000 01),肉眼血尿的发生风险(P=0.007)减少了51%,排尿困难的发生风险(P=0.008)减少了48%;两组平均住院时间(P=0.16)、结石排出率和术后输尿管狭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安置D-J管在观察对比手术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安置D-J管,而在住院时间、结石排出率及术后输尿管狭窄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ERAS对合并有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与营养代谢的影响,明确ERAS对糖尿病人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5月31日入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术前均严格控制血糖稳定后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试验组应用ERAS理念指导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基本恢复情况(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胰岛素抵抗),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与营养代谢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结果 本研究有75例患者最终完成试验(试验组38例,对照组37例),试验组术后排气时间为(52.84±9.79)h,短于较对照组的(66.14±15.50)h,试验组出院时间为(6.08±1.40)d,短于对照组的(7.83±1.4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炎症反应较对照组轻,营养状况较对照组恢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胰岛素抵抗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3天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可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同时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加速患者康复。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结直肠癌病人安全、有效,证明ERAS同样适用于合并有糖尿病的结直肠癌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50例行腰椎单节段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的患者,其中25例实施ERAS管理(ERAS组),25例实施传统围术期管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CRP,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引流量,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围术期疼痛情况,采用腰椎JOA评分评估手术前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VAS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CRP、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1、2、3 d VA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节段经椎间孔融合术围术期采用ERAS管理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血液丢失,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