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7年上海市基层社区家庭病床工作量现状,为完善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向全市16个区24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调查问卷,对家庭病床主要收治患者情况及家庭病床提供服务现状进行调查。结果16个区家庭病床平均建床率为4.85‰,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95.34%;平均每家社区家庭病床患者住床总床日数29 467天,家床服务总次数3 211次。全市家床病种前3位分别为心血管疾病(60.43%)、中风(22.90%)、老慢支(3.78%)。撤床患者转归中,治愈、稳定、好转患者比例为89.47%。中医家庭病床占家庭病床总数的13.9%。结论相关部门应从以下方面努力:注重医养结合,充分发挥家庭病床作用;注重签约服务,提升家庭病床服务品质;注重中医药服务,加大家庭病床中医药应用力度;注重政策倾斜,提高家庭病床绩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2017年上海市基层社区家庭病床病种构成情况,为完善服务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上海市家庭病床统计报表,统计2017年上海市16个区共2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病床病种数据。结果2017年上海市基层社区家庭病床建床总数67 989例,其中新建49 412例,排名前6位的疾病种类分别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疾病以及骨折关节炎。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主,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 50.34%。结论上海市基层社区家庭病床服务需求以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为主,均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基层社区应围绕家庭病床患者病种较为集中的慢性疾病以及其他有需求的病种,夯实家庭病床服务功能,提高家庭病床服务技术水平。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基层社区家庭病床质控管理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方法对上海市16个区的241家基层社区2017年家庭病床质控管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7年,241家基层社区均定期进行家庭病床质控管理工作,90%以上的社区从家庭病床台帐、中西医家床病史质量、医保费用合理性、查床及时性、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质控考核。16个区中,有15个区成立了家庭病床质控组,建立了较规范的质控内容和质控标准。结论上海市家庭病床质控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在全市质控标准不一致、家庭病床病史格式不统一、中心城区和郊区存在差距等问题,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基层社区家庭病床中医药服务开展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方法对上海市16个区2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家庭病床建床情况、中医药服务开展情况和工作人员构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7年,上海市新建中医药家庭病床占新建家庭病床总数的17.02%,中心城区和郊区中医药服务建床数存在显著差异。中医药服务主要集中在理疗、敷贴、针灸3个项目,中心城区和郊区中医药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从事中医药家庭病床的医师均为中医类别的家庭病床医师,高级职称、硕士及以上学历中医执业医师占比偏低,中心城区和郊区工作人员构成未见显著差异。结论中医药家庭病床服务量较小,有较大发展空间;中医药服务项目较少,有待进一步拓展;高学历、高职称中医执业医师比例偏低,需提升人才建设水平;上海市中心城区和郊区中医药服务家庭病床发展不均衡,需合理分配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升社区家庭病床服务的针对性、可及性、有效性,为社区患者提供优质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方法:收集整理中心2010-2012年开展社区居民家庭病床服务的所有患者基本资料,通过对建床情况、费用、开展服务等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三年内开设家庭病床数512张,诊疗人次20888人次,2012年全年较2010年家床开设数下降20.76%,开展服务项目由原来的8项,拓展到目前的13项。讨论:进一步拓宽家庭病床服务内容及提升内涵质量,将更大程度满足社区特殊病患的基本卫生需求。  相似文献   

6.
浦东新区家庭病床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东新区正在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基层卫生机构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对象,目前开展的家庭病床工作是医务人员利用社区的资源,对老年慢性病进行诊治,它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1家庭病床工作现状浦东新区家庭病床开展10多年来,至1997年底共拥有918张家庭病床,建床率达开展家床的地区人口62.8万的397w.平均开放床位率为1.4%。在9家地段医院三家卫生院、3家二级医院从事家床的医务人员中医生占80%,护土占20%,其中,全科医师占11%。学历在大专以上的为486%。各医院开设科目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基层社区家庭病床上门服务项目提供现状,为完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上海市家庭病床数据汇总表,统计2017年上海市基层社区开展上门服务项目情况。结果上海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可开展上门服务项目数均值分别为27.61±7.44、21.37±10.40,已开展上门服务项目均值分别为21.23±8.12、17.57±10.93,比较差异P值均<0.01。全市有超过82.92%的基层社区可开展6项家庭病床上门服务检查项目,超过80%的基层社区可开展换药、护理指导、导尿、康复指导、预约出诊、肌肉注射等家庭病床上门服务治疗项目。结论上海市中心城区与郊区可开展和已开展家庭病床上门服务项目数存在较大差异,可提供家庭病床服务项目与患者需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可借鉴国外经验,从政府、机构、患者三方入手,多方发力,共同促进家庭病床工作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上海市基层社区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构成现状,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上海市16个区的241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 569人。执业医师以兼职为主,中级职称占比最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较多,40岁以下人员较多。注册护士中,初级职称占比最高,大专及以下学历、40岁以下人员较多。中心城区家庭病床医护人员相比郊区,执业医师占比更高,中高级职称执业医师占比更高,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比更高。结论上海市应进一步加大社区家庭病床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家庭病床人力资源职称、学历、年龄结构,重点加强郊区家庭病床人力资源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强化社区医疗服务功能,增加家庭病床上门服务项目,更好地为家庭病床病人健康服务。方法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于2008年7月调查了闸北、虹口、宝山、金山、徐汇及浦东新区等6个区的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病床工作开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家庭病床工作所必需的硬件配置不尽人意,部分护理服务及中医社区类项目等开展率普遍偏低。结论家庭病床工作硬件建设亟待完善,护理服务和中医社区类服务项目需要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某区家庭病床服务现状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上海市虹口区2009—2012年4年的家庭病床服务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为改善家庭病床服务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对4年来收集的家庭病床工作报表数据进行统计,对撤床患者治疗结果、撤床结算患者费用支出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与2009年相比,期内家庭病床撤床数增加1540张,增幅35.34%;治愈、好转和稳定率大于90%,医保人均费用减少95.44元。结论:家庭病床服务对完善社区医疗保障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家庭病床配置的社会医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发展的需要,本文对上海市的3种家庭病床(以下简称家床)设置指标进行分析,探讨适合不同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数量设置模型,提出了家床需要量是结合客观实际较好的家床数量设置指标.建议在卫生资源可以高配置的地区,利用该指标设置家床数量.认为家床规划量和要求量只从单方面说明家床的配置情况,其配置数量很难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卫生服务需要.建议在中度配置卫生资源的地区,可以用要求量指标;在只需满足基本卫生需求的地方,可以用规划量指标.  相似文献   

12.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益是卫生规划的基本任务。家庭病床作为医院床位的补充形式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 ,已经在老年健康保健方面提供了方便、合理、可及、经济的卫生服务 ,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 - 5〕。但是 ,由于卫生行政部门无家床配置标准 ,家床配置处于无序状态 ,严重影响了卫生资源的合理使用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持续的发展。为使家床设置能有一个合理的标准 ,就上海市城区家庭病床的设置数量进行了重对数模型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已有资料上海市 1981- 1998年家床数量 ,市区人口资料 (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四川省三地老年患者的基本情况,建床及支付意愿,分析影响四川省三地老年患者对家庭病床的建床影响因素。方法对四川省三个市区16家医疗机构中随机抽取的445名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平均年龄为(74.62±8.31)岁。女性占50.80%,略多于男性。大多数(63.64%)老年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大部分(70.31%)老年患者为已婚且配偶还在,极少数(0.45%)老年患者未婚。与配偶居住的较与子女同住的老年患者更多,分别占43.48%和19.22%。在建床意愿方面,大部分(90.21%)老年患者表示愿意建床,9.79%的老年患者表示不愿意。在支付意愿方面,68.69%的老年患者每年愿意在家庭病床支付2 000元以下。年龄(OR=0.946,95%CI:0.904~0.989)、家庭人均月收入(OR=5.767,95%CI:2.395~13.884)、对家庭病床的了解程度(OR=2.211,95%CI:1.061~4.607)是就诊老年患者对家庭病床建床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要发展家庭病床服务,应提高老年患者对家庭病床的了解度,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社区内开设家庭病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是四川中部地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编制床位660张,实际开放床位800张左右,日门诊病人1700人次左右。医疗服务人口350万人,医院超负荷运转,长期困扰着医院、病人和社会。从1984年以来,医院对社区开设家庭病床,收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4302人/次,现将结果报告于后。1 家庭病床管理1984年4月,本院设制家庭病床科,专职医师1人,专职护师1人。专职医师负责全院家庭病床建床、撤床和统计,并负责15张家庭病床病员的诊疗工作。家庭病床专职护师负责本科建床病人的治疗,并协助医师建床、撤床和统计。各临床科室附设家庭病床,由各科医师、护师负责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照顾患者人员(以下称照顾者)护理技能培训在社区脑卒中家庭病床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期间在上海市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脑卒中家庭病床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估,选择评估值≥10分的患者主要照顾者,由社区护士入户实施护理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知识问卷及家庭护理质量评估表,对41名照顾者在家庭病床建床初及培训3个月后分别进行测评与评估。结果培训后,照顾者护理知识掌握度得到提升(t=8.246,P〈0.01),患者护理质量也比培训前提升(t=10.760,P〈0.01)。结论脑卒中家庭病床照顾者实施护理能力培训,有助于照顾者了解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患者基础生活护理、安全护理、功能锻炼、自我尊重等护理要点与操作技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照顾者培训后可作为社区护理资源的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家庭医生服务落实前后家庭病房服务情况的变化,以指导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全部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全面实施前(2014年1-12月)、后(2015年1-12月)的家庭病床服务报表数据、质控考核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前后,年建床总数由22 541张上升为25 682张,诊疗总人次由45 933人次上升为53 175人次,专职医生由317人减少为135人,家庭医生由0人增加为621人。实施后家庭病床服务医生人均建床数、上门诊疗数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后诊疗管理质量、病史质量、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医生服务能够在减少专职医生的基础上增加家庭医生,使家庭病床服务人数增加,建床总数和家床诊疗总次数上升,而人均建床数、上门诊疗数下降,这有助于较少单个服务医生的工作量,并提高其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家庭病床患者总体情况和费用分布情况,为家庭病床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家庭病床微机管理系统提取的2002~2003年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家庭病床发展趋势良好,2003年与2002年相比,建床人次增加了522人次,用药金额随建床人次增加而增加186.87%,治疗金额增加227.61%。结论 家庭病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是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孕产妇保健服务现况以及对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利用无锡市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监测数据对2013-2017年滨湖区所属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孕产妇保健服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社区从事孕产妇保健工作人员共126人,平均年龄41.35岁,平均从业9.41年。2013-2017年本地与流动孕产妇年均门诊量的增长率分别为7.19%和13.97%,孕产妇的系统管理率为98.79%;高危产妇和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检出率为45.74%和3.29%,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年共监测围生儿出生缺陷病例185例,出生缺陷的平均发生率为53.84/万。早孕建册率、高危产妇百分比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社区需增加与门诊量相适应的人员配置,加强婚前与孕期保健的宣教,控制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主要形式——家庭病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上海市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主要形式——家庭病床王敏达1郑训载2毛春芳2鲍勇上海市社区老年卫生服务,在医疗康复工作方面主要有社区医院的定点医疗、出诊及家庭病床等形式。其中又以家庭病床最具有代表性,多年来已成为基层医院参与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主要形式。统计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与分析上海市虹口区离休干部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方法]采用一对一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社区常住的离休干部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 576份。[结果]离休干部2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37.4%和87.1%,2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分别为85.2%和34.2%。[结论]离休干部医疗服务需求大,建议将其医疗保健工作下沉至社区,慢性疾病管理作为管理重点,建立家庭病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