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目的:了解该院转型升级背景下医疗质量变化情况及验证密切值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为加强医疗质量管控和医院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医疗数量、效率质量、诊断质量和治疗质量4个维度,选取13个常用于评价医疗质量的指标,应用密切值法对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07—2016年医疗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优到劣依次为:2016年、2015年、2014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结论:医院转型升级以来,医疗质量取得显著提升,这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符,密切值法具有一定客观性和实用性,能综合评价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湖南省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状况。方法:运用TOPSIS法对2008—2018年湖南省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以相对贴近度的大小,对湖南省2008—2018年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2017年、2018年、2015年、2016年、2013年、2012年、2014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结论:湖南省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在10年间整体呈良好发展趋势,但基础设施和医疗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医疗质量发展趋势,为医院未来发展战略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查阅文献、政策分析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挑选能够较好代表医院综合实力的医疗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单层评价结果中,2015-2019年间医疗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诊断质量、治疗质量2017年完成较好。整体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医疗工作完成最好的是2019年,其次是2017年,2018年排名最后。结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中的医疗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能较好地反映医院运行情况。整体综合指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除了2018年度受医院部分病区搬迁调整影响,导致本年度综合排名靠后外,医院医疗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省直医院运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省直医院运营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10家省直医院,综合使用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对“十三五”期间省直医院运营效率的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十四五”期间的提升策略。结果 样本医院床医比由2015年的1[DK]∶0.86降低至2019年的1[DK]∶1.13;样本医院总诊疗人次数与年出院人次数的比值由2015年的13.0下降至2019年的10.92;2015—2018年样本医院运营效率呈良好态势,2018—2019年运营效率下滑(M=0.993);技术效率降低是样本医院运营效率下滑的主要因素;2018—2019年专科医院运营效率下降(M=0.937);卫生技术人员占比对样本医院运营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β=3.80,P<0.05)。结论 省直医院应从重点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占比方面提升运营效率,尤其是专科医院应加快引进高学历、高水平医疗人才,改善技术效率,从而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医院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采用基于CRITIC赋权的TOPSIS法和RSR法模糊联合对天津某三甲医院2015年-2020年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进行对比排序。结果:两种方法模糊联合结果显示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整体上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2020年、2018年、2019年、2017年、2016年、2015年。结论:应用基于CRITIC赋权的TOPSIS法和RSR法模糊联合能够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与灵敏度,对于综合评价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具有很高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价2012—2020年甘肃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工作质量。方法:选取7项AEFI监测评价指标,采用逼近理想点排序法(TOPSIS法)和秩和比法(RSR法)从纵向(时间)和横向(地区)两个方面对甘肃省AEFI监测工作质量进行排序、分档。结果:纵向评价方面,采用TOPSIS法对甘肃省AEFI监测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从高到低依次为2019年、2018年、2017年、2020年、2016年、2013年、2015年、2014年、2012年;RSR法将评价结果分为3档,2019年、2018年为好,2012年为差,其余年份为中等。横向评价方面,TOPSIS法对甘肃省不同地区AEFI监测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排名依次为平凉市、定西市、张掖市、金昌市、白银市、嘉峪关市、兰州市、酒泉市、庆阳市、武威市、天水市、甘南州、陇南市、临夏州;RSR法将评价结果分为3档,平凉市、定西市、张掖市为好,陇南市、临夏州为差,其余市(州)为中等。结论:2012—2020年甘肃省AEFI监测工作质量逐年提升,但个别市、州AEFI监测工作质量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7.
探索DRGs在医疗服务综合能力评价中的应用,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6年-2017年的出院患者病案首页,应用DRGs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2016年相比,该院2017年的DRGs组数、病例组合指数(CMI)、费用消耗指数(CEI)、时间消耗指数(TED)和低风险组死亡率等相关指标均转好。结论DRGs系统及其相关指标能够科学评价医疗服务综合能力,有效促进医疗服务产能、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绩效考核是推动医院战略实施的有效工具.文章以某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选取2014-2019年院长绩效考核数据,运用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测算该院6年间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2014年、2017年、2016年、2019年、2018年、2...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基于医院感染监测数据的医院感染管理指标,评价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为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TOPSIS法、秩和比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3种综合评价方法对2014-2020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指标进行分析,利用模糊Borda法对单一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获得模糊Borda数Bi值进行排序,Bi值越高管理质量越好。结果 评价结果显示,2014-2017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较差,2016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水平最低,2017年下半年实施精细化管理后,2018-2020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明显改善,2020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最好,2018年和2019年分别位列第2、3位。结论 完善专业的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化系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可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及发现管理薄弱点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马金火 《中国医院统计》2020,(2):147-148,152
目的探讨应用奖惩机制解决医院实际工作中病案回收难题,提高病案回收效率,保证病案信息利用的及时性。方法通过对某医院2014年至2018年病案回收与奖惩相关考核规定的修改执行情况,以及具体数据的统计分析,以确定奖惩机制对病案回收管理工作的实效。结果2014年建立工作考核规定,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每年调整一次。医院出院病案3个工作日归档率从2014年的7.62%提升到2018年的53.62%,7个工作日归档率从2014年的44.45%提升到2018年的95.76%。2018年比2017年减少了218670元的开支,减少47.24%。结论奖惩机制是提升住院病案回收效率的有效手段。病案管理水平和利用程度地提高,对医院病案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执行,以及医院管理层、各科室重视程度,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比2013年与2014年湖南地区某院耳鼻咽喉科DRGs相关指标,评价医疗服务绩效改进情况。方法以BJ-DRGs(2015版)为分组方式,运用病例组合指数(CMI)、DRGs组数、时间效率指数、费用效率指数、低风险病例住院死亡率指标对该院耳鼻咽喉科的出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该院耳鼻咽喉科DRGs组数由2013年的134组下降至2014年的127组,CMI值由2013年的0.93增加至2014年的1.08,时间效率指标由2013年的1.11降低至2014年的1.09,费用效率指标由2013年的3.45下降到2014年的3.43,低风险病例住院死亡率由2013年的0.05%下降至2014年的0。与2013年相比,2014年该院耳鼻咽喉科的医疗绩效水平得到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3种评价方法对北京某三甲医院进行综合评价,了解该医院近10年的综合质量,为加强某医院的管理提供政策性参考依据。方法运用TOPSIS法、密切值法和秩和比法对北京某三甲医院2010-2019年的11个综合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排序。结果 TOPSIS法和密切值法显示近十年医院综合质量逐年向好,其中2015年出现小幅波动。秩和比法显示医院综合质量在2015年达到最好,2015-2017年出现降低后又在2018-2019年出现回升。结论该医院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总体向好。应用三种评价方法能够克服评价指标单一、主观性强等局限性,能够更为直观、准确地反映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西藏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纵向发展变化情况,为优化西藏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2010-2018年西藏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其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结果]2010-2018年西藏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均值为0.988、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998、规模效率均值为0.990。2010年、2011年、2013年、2017年DEA有效,2012年、2014年、2016年DEA弱有效,2015年、2018年DEA无效。[结论]总体上看,西藏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情况较好;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在非DEA有效年份存在投入过剩、技术水平低等情况,建议进一步动态调整规划,促进西藏卫生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综合评价某地市级三级甲等医院日间手术运行情况,为地市级医院日间手术管理和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筛选绩效评价指标,运用TOPSIS法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距离值,用秩和比(RSR)法进行分档和归类,分析评价2016年1月—2021年6月间每半年度日间手术运行情况。结果 2016年1月—2021年6月共计11组数据,分析统计结果为3个优秀、4个良、3个差,评价结果与日间手术实际运行情况较为符合。结论 日间手术整体开展趋势好,可助力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整体运营效率提升,具有很好的应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形势下成都市二级以上综合公立医院相对运行效率的变化,为医院管理者以及政府部门改进效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CR、BCC模型以及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成都市2014-2017年的医院效率。结果 2014-2017年成都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发展规模稳步提升,总体有效个数不高,技术有效个数均高于规模有效个数,三级医院全要素生产率上升,二级医院下降,技术进步效率均下降。结论建议加强医院内部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综合医院尤其是二级综合医院的技术更新和应用能力,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福建省沿海某公立专科医院2018年-2022年临床科室的运行效率。方法:调取该医院2018年-2022年15个临床科室的运营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中的CCR、BCC、Malmquist等模型分析科室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动态效率。结果:2018年和2019年,该专科医院有一半科室处于DEA有效状态,部分科室仍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的情况;新冠疫情发生后,很多科室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状态,运行效率受疫情影响严重,给医院的运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结论:医院整体运行效率不高,尤其是疫情发生后。应加强对日常运营效率指标的监测分析,通过优化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方式,提高临床科室总体效率,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DEA-BCC模型,评价常熟市29家公立医院2014—2018年5年的运行效率,为新一轮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决策者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方法选取常熟市29家公立医院2014—2018年的年报数据并筛选出投入产出指标,采用DEA-BCC模型分析效率与报酬状态。结果 29家公立医院年均综合效率由0.841提高至0.938,纯技术效率由0.926提高至0.970,规模效率由0.905提高至0.966,DEA有效的医院由13家(44.83%)增长至16家(55.17%);规模效益递增由16家(55.17%)减少到9家(31.03%);规模效益递减由0家增加到4家(13.79%)。结论 29家公立医院综合效率整体有所提升,但仍有部分医院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或过剩的问题,整体呈规模、技术提高趋势。常熟市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应将重点放在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实现最优投入产出;明确各级功能定位,一体化、差异化发展;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医院临床科室运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方法文献研究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确定医院临床科室运营管理评价体系,并采用百分权重法设定各指标权重,最后将某医院2018年相关数据代入实证。结果初步构建出医院临床科室运营管理指标体系,分为医疗技术能力、影响力与发展力、综合运营效率和运营成本效益4个维度,各维度下设若干评价指标和相应权重。4个维度总分为1000分,综合运营效率和运营成本效益分值均为300分,另外2个维度分值分别为250分和150分,并根据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设置二级指标权重。利用该体系评价湖北省某三甲医院,最终评价结果基本与医院临床科室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结论构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医院临床科室运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对于提高临床科室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2013年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了解该医院近五年医疗质量的情况,为加强医疗质量管控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从医疗数量、效率质量、诊断质量和治疗质量4个维度,选择18个常用于评价医疗质量的指标,应用密切值法对该院2009-2013年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医院2009-2013年医疗质量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根据各年度密切值排序,医院医疗质量由优到劣依次为:2013年、2012年、2011年、2009年、2010年。结论密切值法综合评价结果与该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具有一定客观性和实用性,能综合评价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某公立医院各临床科室的运营效率进行评价,为医院和科室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根据14个临床科室2015年—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CCR和BCC模型进行生产效率绩效评价,并运用Tobit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结果 14个临床科室综合效率值2016年比2015年提高0.074,表明医院对临床科室的投入与产出资源使用效率2016年比2015年有所提高。运用Tobit模型探索分析影响科室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发现病床使用率、纯医疗收入占比、医保患者占比与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