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研究CXCR2-小干扰RNA(siRNA)基因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将CXCR2-siRNA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肝癌细胞hepG2,24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荧光含量.采用RT-PCR及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正常肝Chang细胞、未转染肝癌hepG2细胞以及转染CXCR2-siRNA基因后hepG2细胞在转染24、48、72h后的CXC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未转染的hepG2细胞为对照,CCK8法检测转染CXCR2-siRNA的hepG-2细胞在转染24、48、72 h后的增殖.以未转染的hepG2细胞为对照,检测转染CXCR2-siRNA 24 h后hepG2细胞与Transwell小室孵育24h时的侵袭能力.结果 CXCR2-siRNA转染hepG2 24 h后镜下可见大量绿色荧光,转染率为80%.hepG2细胞CXCR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hang细胞(mRNA:1.69±0.22比0.63±0.31,蛋白:1.93±0.25比0.84±0.29,均P<0.05).转染CXCR2-siRNA24和48 h后hepG2细胞CXCR2mRNA表达量低于未转染的hepG2细胞(0.75±0.24、0.83±0.21比1.78±0.25,均P<0.05),72 h后CXCR2-siRNA虽然仍能抑制hepG2细胞CXCR2mRNA的表达,但与未转染的hepG2细胞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1.35±0.18比1.78±0.25,P>0.05).转染CXCR2-siRNA24和48 h后的hepG2细胞CXCR2蛋白表达低于未转染的hepG2细胞(0.91±0.25、1.16±0.23比1.98±0.31,均P<0.05),转染72 h后蛋白水平有所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1±0.18比1.98±0.31,P>0.05).转染CXCR2-siRNA 24、48、72 h后hepG2细胞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未转染的hepG2细胞相比,转染CXCR2-siRNA 24、48、72 h后hepG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均P<0.05).转染CXCR2-siRNA的hepG2细胞对Transwell小室的侵袭能力明显低于未转染的hepG2细胞[(36±5)个腐倍视野(×200)比(526±9)个府倍视野(×200),P<0.05].结论 siRNA沉默CXCR2基因体外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BNL3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其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7年至2020年北京协和医院50例胰腺癌石蜡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BNL3蛋白表达。胰腺癌细胞经过MBNL3表达或敲低后,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检测技术、平板集落形成技术和Transwell小室法验证MBNL3对细胞增殖、细胞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系中MBNL3表达。结果 MBNL3在胰腺癌组织着色的总体评分为5.0±2.7,显著高于其所对应癌旁组织的总体评分(2.1±0.6)(P0.05)。细胞增殖实验显示,MBNL3敲低组增殖曲线低于对照组,MBNL3过表达组增殖曲线高于对照组。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显示,MBNL3敲低组集落形成个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MBNL3过表达组集落形成个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小室法显示,MBNL3敲低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BNL3过表达组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BNL3在胰腺癌中高表达,有促进其增殖、迁移和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FERM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8(FRMD8)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FRMD8的表达情况;敲低FRMD8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过表达FRMD8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FRMD8后某些细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过表达及敲低FRMD8后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对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结果 1. 与正常组织相比,肺癌组织中FRMD8表达下调(P<0.05); 2. FRMD8敲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及增殖速度提高; 3. FRMD8可诱导细胞凋亡,并影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或活化: FRMD8过表达可下调Caspase-3、8和bax表达,而p53、激活型Caspase-3、8以及bcl-2 的表达上调; 4. FRMD8过表达抑制细胞迁移能力(P<0.01),而敲低FRMD8则促进细胞迁移(P<0.001)。 结论 FRMD8可抑制肺癌的发生发展,并具有肿瘤抑制子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氧通过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促进人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的机制。 方法 低氧(5% O2)处理肺腺癌A549细胞,应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ACC1表达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处理促进了A549细胞的迁移(P<0.01),低氧处理后ACC1表达上调(P<0.01),同时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增加(P<0.05),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下降(P<0.01);敲除ACC1后与对照组相比,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减弱(P<0.05),vimentin表达下降(P<0.05),E-cadherin表达增加(P<0.01);敲除ACC1后A549细胞在常氧和5% O2条件下迁移数目及vimentin、E-cadherin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亚油酸(LA)恢复低氧对A549细胞的促迁移作用(P<005)。 结论 低氧通过上调ACC1的表达促进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及EMT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β-catenin对骨肉瘤细胞TTE85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在不同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重组腺病毒Adβ-catenin感染TE85细胞,RT-PCR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感染Adβ-catenin后β-catenin mRNA的表达及活性,划痕实验检测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能力,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TE85细胞内源性β-catenin表达相对较低(P<0.05),Adβ-catenin能显著增加TE85细胞外源性β-catenin基因表达及活性,β-catenin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慢(P<0.05),β-catenin组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β-catenin能抑制肿瘤细胞TE85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对凋亡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过表达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肿瘤形成的影响。 方法 构建HE4过表达质粒载体(pcDNA 3.1/Myc-His-HE4)和HE4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表达质粒载体(siRNA-HE4),分别转染HEC-1B(HE4过表达组)和Ark2(HE4低表达组)两个EC细胞系;以空载体pcDNA 3.1/Myc-His转染的HEC-1B细胞为HE4过表达组的阴性对照,以非特异性序列siRNA转染的Ark2细胞为HE4低表达组的阴性对照;不进行转染处理、正常培养的EC细胞系为正常对照组。转染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HE4 mRNA表达水平,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体外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构建移植性肿瘤小鼠模型,比较各组动物的形成瘤体积。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HEC-1B细胞比,转染pcDNA 3.1/Myc-His-HE4后HEC-1B细胞中HE4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增殖活性、穿膜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Ark2细胞比,转染siRNA-HE4后Ark2细胞中HE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增殖活性、穿膜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而阴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4过表达组的移植性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大于其对照组(P<0.05),而HE4低表达组的移植性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其对照组(P<0.05)。 结论 HE4过表达可导致E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促进肿瘤形成;下调HE4基因表达可明显抑制E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虎杖苷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随机分组:对照组、低剂量虎杖苷组、中剂量虎杖苷组、高剂量虎杖苷组;应用克隆形成实验、CCK-8法、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q RT-PCR法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与Huh-7细胞中miR-877-5p的表达量;E-cadherin、N-cadherin蛋白含量由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虎杖苷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细胞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03.58±9.23、50.89±4.08,F=103.107,P=0.000),并通过促进E-cadherin蛋白表达(分别为0.16±0.02、0.55±0.05,F=187.778,P=0.000)抑制N-cadherin蛋白表达(分别为0.67±0.05、0.23±0.02,F=203.048,P=0.000)抑制细胞迁移(分别为71.96±5.94、28.12±2.54,F=164.192,P=0.000)和侵袭(分别为123.45±12.11、59.56±5.35,F...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食管癌EC106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调控作用以及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利用STAT3 shRNA慢病毒载体和STAT3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干扰食管癌EC106细胞中STAT3表达。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沉默组和过表达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差异,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变化,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使用RT-PCR检测STAT3、P13K和Akt mRNA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Ki67、PCNA、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沉默组的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而过表达组的细胞增殖增加。流式细胞术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沉默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在G0/G1期阻滞(P<0.05),而过表达组S期细胞增加。此外,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沉默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5),而过表达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沉默组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5),而过表达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沉默组细胞中STAT3、P13K、Akt 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组STAT3、P13K、Akt mRNA含量显著增加;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沉默组细胞中Ki67、PCNA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过表达组Ki67、PCNA及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增加,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STAT3对食管癌EC106细胞的存活具有重要作用,沉默STAT3表达后,P13K、Akt表达下调,细胞周期进程阻滞,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对表皮干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表皮干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 50 nmol/L、100 nmol/L、200 nmol/L组,培养48 h后,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n=6)。通过RNA测序检测转录组水平变化,以P.adj0.05为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标准,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对表皮干细胞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分子功能的影响(n=3)。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4(KIF14)的转录水平变化,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验证KIF14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n=3)。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探究蛋白激酶B(PKB)、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表达水平的变化(n=3)。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post-hoc检验。结果培养48 h后,CCK-8实验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50 nmol/L组的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对表皮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 nmol/L组和200 nmol/L组的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可明显促进表皮干细胞的增殖(P0.05)。测序数据显示,同对照组相比,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 200 nmol/L组共有10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06个表达上调,1个表达下调。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同有丝分裂与细胞周期相关。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提升表皮干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的比例,50 nmol/L组的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对表皮干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100 nmol/L和200 nmol/L的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可明显提高表皮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期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qRT-PCR验证细胞周期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IF14发现,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对KIF14转录的促进作用呈浓度依赖性,50 nmol/L组的Tideglusib即可促进KIF14的转录(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证明,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对KIF14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50 nmol/L组的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即可提高KIF14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免疫荧光染色表明,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对KIF14相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50 nmol/L组的Tideglusib对KIF14相对荧光强度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100 nmol/L组和200 nmol/L组的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可明显提高表皮干细胞KIF14的相对荧光强度(P0.05)。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KIF14上游蛋白PKB与p-PKB表达水平发现,不同浓度的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对表皮干细胞PKB的总蛋白水平不产生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 nmol/L组的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对表皮干细胞p-PKB表达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00 nmol/L组和200 nmol/L组的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可明显提高表皮干细胞p-PKB的表达。结论小分子药物Tideglusib可提升有丝分裂期细胞比例,促进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PI3K/PKB/KIF14信号通路调控表皮干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中电压门控性钠通道(VGSCs/NaVs)α亚单位NaV1.9基因,建立稳定干扰细胞株,并观察其对细胞增殖活性、吞噬能力和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将短发夹RNA(shRNA)干扰质粒转染至RAW264.7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细胞株.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干扰效率,CCK-8法测定稳定细胞株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吞噬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功能.结果 成功建立稳定干扰NaV1.9的细胞株,RT-PCR法鉴定干扰效率达80%.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降低NaV1.9的表达使细胞增殖活性下降(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抑制NaV1.9的表达使细胞吞噬能力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法结果显示,干扰NaV1.9的表达使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5).结论 建立了稳定干扰NaV1.9的RAW264.7细胞株,下调NaV1.9的表达使巨噬细胞增殖活性、吞噬能力和迁移功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下调人附睾蛋白HE4基因表达水平,观察HE4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3对HE4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siRNA),脂质体法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HE4-siRNA组),同时以非特异序列siRNA转染的SK-OV-3细胞(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培养的SK-OV-3细胞(正常对照组)为对照,于转染后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HE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卵巢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穿膜小室模型测定HE4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E4-siRNA转染卵巢癌SK-OV-3细胞48 h后,HE4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仅为正常对照组的12.7%(P<0.01),与之相应HE4蛋白表达也显著下降,而转染非特异序列的阴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4-siRNA下调卵巢癌SK-OV-3细胞HE4表达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增殖活性仅为正常对照组的60%,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未见明显变化。体外侵袭实验显示,HE4-siRNA组穿膜细胞数为每视野(21.8±2.86)个,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87.4±11.17)个(P<0.01)和阴性对照组(177.8±9.76)个(P<0.01),而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4特异性siRNA能成功下调SK-OV-3细胞中HE4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HE4有可能成为人卵巢癌侵袭转移防治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构建沉默RORα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基础上,观察沉默RORα对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RORα沉默对MGC80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RORα、Wnt1、MMP-9与TIMP3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集落形成实验显示,沉默组的集落形成率128.1%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沉默组S期细胞百分率39.9%较对照组26.1%和空载体组27.4%明显增加(P<0.05)。迁移实验显示,沉默组迁移距离(1.76±0.19) mm明显高于对照组(1.32±0.14) mm和空载体组(1.29±0.17) mm (P<0.05)。侵袭实验显示,沉默组穿膜细胞(172±27)个明显多于对照组(147±17)个和空载体组(149±14)个(P<0.05)。RT-PCR与Western blot表明,沉默RORα可显著上调Wnt1与MMP-9 mRNA与蛋白与下调RORα与TIMP3 mRNA与蛋白。结论:沉默RORα可通过Wnt信号通路上调MMP-9和下调TIMP3促进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抑制miR-218的表达对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4-2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4-2细胞,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NC组)、miR-218组;空白组未予以任何处理,NC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miR-218组转染miR-218抑制剂。各组细胞处理后继续培养5 d,然后收集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miR-218的表达情况,采用WST-1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C4-2细胞增殖、活性情况,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C4-2细胞迁移距离,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数量和迁移数量,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检测TOB1基因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OB1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qPCR结果显示:转染后NC组、miR-218组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4-2细胞miR-218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2±0.06、0.38±0.04,miR-218组中miR-218的表达明显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72, P<0.05)。WST-1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1)转染后空白组、NC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光密度(OD)值呈上升趋势,而miR-218组OD值在24、48 h时呈上升趋势,72 h时OD 值开始明显下降;(2)空白组、NC组、miR-218组组间比较,OD 值在0、24 h时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8、72 h时miR-218组OD 值均小于空白组、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615、24.523,P值均<0.05)。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转染后空白组、NC组和miR-218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42.2±1.2)个、(41.3±2.4)个、(20.6±1.2)个,miR-218组明显少于空白组、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5.530,P<0.05)。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迁移实验结果显示:转染后,miR-218组细胞迁移距离、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低于空白组和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625、48.625、38.352,P值均<0.05);而空白组和NC组间细胞迁移距离、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后空白组、NC组、miR-218组TOB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0.20±0.02、0.19±0.03、0.35±0.02,TOB1基因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2±0.01、0.23±0.02、0.68±0.02,miR-218组细胞中TOB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615、22.523,P值<0.05);而空白组细胞中TOB1 mRNA和蛋白水平与N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抑制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4-2细胞miR-218的表达,可抑制该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并抑制其侵袭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TOB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核酸内切酶结构域内含蛋白1(endonuclease domain containing1,ENDOD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筛选存在ENDOD1特异性低表达的前列腺癌细胞系,继而通过调控该细胞ENDOD1蛋白表达,研究其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初步探索ENDOD1基因与前列腺癌发生、进展的联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21例前列腺癌术后标本组织中ENDOD1表达情况;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ENDOD1的mRNA和蛋白在前列腺正常上皮细胞和不同类型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筛选出特异性低表达细胞系;构建pCMV-N-Flag-ENDOD1重组质粒,转染前列腺癌细胞株,过表达ENDOD1蛋白,通过MTT法测定调控前后前列腺癌细胞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Transwell实验评价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免疫组化评分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ENDOD1表达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负性关联;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ENDOD1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DU145中存在着特异性低表达(P0.05)。同时,MTT实验显示,在DU145细胞中,过表达ENDOD1肿瘤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ENDOD1能够使DU145细胞周期停滞在G_0/G_1期,但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此外,在Transwell实验中,过表达ENDOD1的DU14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ENDOD1在Gleason评分越高的前列腺癌中表达越低,同时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存在着特异性低表达;而过表达ENDOD1能明显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探讨其对膀胱癌细胞迁移、侵袭、黏附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miR-451在不同转移潜能膀胱癌细胞株T24、5637、J82中的表达;使用Lipo-2000脂质体将miR-451拟似物(miR-451 mimics)转染入5637细胞,qPCR验证其转染效率,采用划痕愈伤实验、Transwell实验、细胞黏附及MTT增殖实验分别检测细胞二维迁移、侵袭、黏附及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miR-451在T24、5637及J82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6±0.001、0.13±0.024、1(将J82细胞中其表达量标准化为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451过表达后,5637细胞的迁移、侵袭、黏附能力及增殖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451在不同膀胱癌细胞中差异表达,其表达异常可影响癌细胞生物学功能,这为膀胱癌靶向分子治疗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过表达细胞黏附分子1(cell adhesion molecule 1,CADM1)对卵巢癌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qRT-PCR测定CADM1mRNA在卵巢癌细胞系SKOV3及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hose中的表达,将SKOV3细胞分成两组,即CADM1过表达组和对照组,转染48 h后Western印迹测定两组CADM1蛋白表达量,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转染pcDNA3.1-CADM1及pcDNA3.1质粒,采用CCK-8、克隆形成、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两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CADM1mRNA在SKOV3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ose细胞系(1.54±0.34 vs.5.63±0.96,p<0.05);转染48 h后,CADM1过表达组和对照组CADM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53±0.42,0.37±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M1过表达组和对照组在0,24,48,72 h 450 nm处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M1过表达组与对照组克隆形成数相比(60.4±7.6 vs.58.3±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M1过表达组细胞迁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3%±3.5%vs.60.1%±4.2%,P<0.05);CADM1过表达组侵袭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24.5±5.3 vs.65.1±6.9,P<0.05).结论:CADM1在卵巢癌细胞系中低表达,过表达CADM1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无影响,但可抑制迁移和侵袭,起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硫酸寡糖复合物(PI-88)对结肠癌SW620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培养人结肠癌SW620细胞,分为对照组、溶媒组和药物组;对照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药物组细胞给予5 μL的0.5 mol/L的PI-88,溶媒组给予细胞5 μL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各组细胞处理后继续培养24 h,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结肠癌SW620细胞迁移距离;Transwell小室检测结肠癌SW620细胞迁移数量与侵袭数量;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SW620细胞中乙酰肝素酶(H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的表达。结果 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药物组SW620细胞迁移距离(35.49±6.89)μm小于对照组(216.75±21.43)μm、溶媒组(227.52±17.72)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ranswell小室细胞迁移、侵袭实验结果显示,药物组SW620细胞迁移数目(226±37)个和侵袭数目(89±11)个均少于对照组(875±93、321±28)个和溶媒组(843±116、331±4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药物组PHA、VEGF、bFGF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溶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I-88具有抑制结肠癌SW620细胞迁移与侵袭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88抑制结肠癌SW620细胞HPA、VEGF、bFGF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上调基因11(up-regulated gene 11,URG1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降低URG11表达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癌细胞系和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系中URG11 mRNA和蛋白水平;设计针对URG11基因的siRNA靶序列,转染LNCaP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MTS测定LNCaP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和侵袭实验评价LNCaP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 在LNCaP、DU145、PC3前列腺癌细胞系和RWPE-1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系中URG1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前列腺癌细胞中URG1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URG11 siRNA的LNCaP细胞增殖停滞在G1/S期并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为8.79%±0.12%,而且LNCaP肿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 URG11在前列腺癌系中高表达。通过RNAi沉默URG11基因能明显抑制LNCaP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驱动蛋白超家族18B(KIF18B)对胃癌细胞增殖、 迁移的影响及潜在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胃癌组织和细胞(MKN-28、AGS、HGC-27)中KIF18B的表达水平;通过CCK-8、克隆形成以及划痕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迁移蛋白(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