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赵爱云  杨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7):2702-2704,2707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以及脑卒中部位、性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年龄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0例脑卒中急性期住院病人,对其伴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结果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18.75%,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生与脑卒中部位相关,大脑皮质下卒中睡眠障碍发生率(26.10%)较皮质卒中睡眠障碍发生率(10.40%)、小脑卒中睡眠障碍发生率(5.00%)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左半球卒中睡眠障碍发生率(28.00%)较右半球卒中睡眠障碍发生率(12.30%)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出血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25.00%)较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15.00%)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睡眠障碍发生率越高。年龄越大,睡眠障碍发生率越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与脑卒中部位、性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年龄等因素有关,早期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程小秧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159-160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25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病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本组脑卒中患者中睡眠障碍158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8.6%,其中入睡困难52例(32.9%)、早醒40例(25.3%)、睡眠维持障碍31例(19.6%)、睡眠结构紊乱24例(15.2%)和日间过度睡眠11例(7.0%)。女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5);≥70岁患者发生率显著高于〈50岁和50~69岁患者(P〈0.05);脑卒中发生在皮质下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大脑皮质和小脑(P〈0.05);脑卒中位于左半球时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右半球(P〈0.05)。女性、年龄≥70岁、卒中位于皮质下和左半球为新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病率极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脑卒中部位及半球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房颤(NVAF)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8例合并NVAF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F组)与342例不合并NVAF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AF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AF组有以下特点:年龄偏大;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低;神经系统损害较严重;颈内动脉闭塞常见;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NVAF是引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且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219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急性胆囊炎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未并发急性胆囊炎,2150例)和研究组(并发急性胆囊炎,42例),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按照1∶1的比例进行倾向评分法配对,匹配成功后每组各42例。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急性胆囊炎的功能障碍情况、治疗方案及预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急性胆囊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2192例脑卒中患者有42例(1.92%)并发急性胆囊炎,在并发急性胆囊炎的患者中,42例(100.00%)合并运动功能障碍;10例(23.81%)合并语言功能障碍;10例(23.81%)合并认知功能障碍;25例(59.52%)合并构音障碍;27例(64.29%)合并吞咽功能障碍;9例(21.43%)合并感觉功能障碍。研究组患者的发热、高胆红素血症、胆囊结石、便秘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高胆红素血症、胆囊结石、便秘...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分析60例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探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与脑卒中类型和年龄的关系及治疗。方法根据阿森斯失眠量表检查的评分,分析我院脑血管病门诊60例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类型及年龄分布。结果过度睡眠占脑出血患者的67%,平均年龄73.2岁;失眠占脑梗死患者的81%,平均年龄62.5岁,结论脑出血患者睡眠障碍以过度睡眠为主,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以失眠为主,年龄越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以过度睡眠为主。  相似文献   

6.
50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0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0例确诊为急性右室MI包括合并下壁和(或)正后壁及前壁MI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右室MI患者2例,合并下壁和(或)后壁患者34例,合并前壁患者14例,同时有下壁和(或)后壁+前壁患者2例。心力衰竭患者22例(44%),室性心律失常27例(5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5例(10%),住院死亡5例(10%)。结论:临床上急性MI出现右心衰竭症状患者应该考虑存在右室MI;合并右室MI漏诊率高、诊疗相对困难、死亡率高;治疗上与其他MI存在一定差异,应区别对待,否则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脏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所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对110例NVAF所致的及400例无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VAF病人有以下临床特点:年龄偏大;病人瘫痪重,意识障碍程度深,偏盲发生率高而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低;病死率高。结论 NVAF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病情重,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高血压合并脑卒中对甲臂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应用田牛氏甲臂微循环综合定量评分方法,对健康人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3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进行观察、测量、计分、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总积分值、流态、襻周状态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卒中者微循环障碍更显著(P&;lt;0.01)。结论: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症与微循环障碍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急性抑郁障碍发生情况。方法:选择96例住院诊断为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结果:96例患者中抑郁发生率为38.54%(37/96)。结论:脑卒中后急性抑郁障碍发生率较高,应引起神经内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陈旧性脑卒中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324例,对其中有陈旧脑卒中史者17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①血管开通率:脑卒中组64.71%(11/17),对照组67.65%(207/306)(P>0.05);③轻度出血率:脑卒中组22.22%(4/17),对照组15.03%(46/306)(P>0.05);③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脑卒中组0(0/17),对照组0.33%(1/306)(P>0.05);④住院5周病死率:脑卒中组5.88%(1/17),对照组6.21%(19/306)(P>0.05)。结论:有陈旧性脑卒中病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疗效是肯定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癫痫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34例脑卒中患者中49例继发癫痫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总发生率为6.68%,其中发生于卒中早期者65.31%,卒中晚期者占34.69%,病灶位于脑叶,累及大脑皮质者癫痫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6.24%,25.84%,与其他部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病灶位于脑叶,累及大脑皮质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高,卒中早期癫痫发作原因为脑水肿等,药物治疗0.5-1年后多可渐停用,卒中晚期癫痫发作原因主要为卒中囊腔等,应进行长期长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用中药调理中风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共89例,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3例,分别使用不同的中药方剂治疗,治疗时间15~30d。结果:治疗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等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俨〉0.05)。结论:在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加中药调理,对中风后患者发生睡眠障碍有一定的控制,对中风后焦虑症、抑郁症及其他情绪障碍也有部分改善,对肢体功能活动及神经功能康复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雁京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5):631-631,633
目的:评价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卒中后并发早发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行抗抑郁治疗,对照组给于安慰剂维生素B6治疗。结果:3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Barthelindex(ADL)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变化、睡眠障碍发生率、1个月卒中再发率、2月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常并发抑郁症,及时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起着促进和协调作用,避免或减少睡眠障碍、卒中再发,血管性认知障碍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力  吴自强  邓小玲 《广东医学》2002,23(10):1011-101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征及救治重点。方法:收集31例老年人AMI合并MO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老年AMI病死率随受累脏器功能障碍数目增多而增加;老年AMI发生MODS患者中合并心源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和(或)呼吸衰竭的病死率分别为64%、50%和29%。结论:老年AMI患者易出现MODS,心源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和(或)呼吸衰竭是增加MODS,导致老年AMI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额叶梗死合并精神症状患者临床特征、发病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1月我院47例额叶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偏瘫、双眼同侧视觉障碍、语言障碍、大小便障碍及共济失调等;12)精神症状类型:47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感知障碍9例,思维障碍24例,记忆功能障碍31例,情感障碍23例。(3)年龄与精神症状的关系:老年患者伴随精神症状者较多,60岁以上患者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5)。结论额叶脑梗死患者可伴有不同类型的精神神经症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8月368例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按有无合并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基础疾病、侵袭性诊疗以及预后情况。结果368例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中共有170例合并肺部感染,其发生率为46.2%。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意识障碍、吞咽障碍、糖尿病、心脏病及卒中病史以及进行侵袭性医疗操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出院时减少的NIHSS百分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而病死率却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系多种因素综合所致。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新疆三家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①新疆三家医院6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4.5%(92例);②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合并房颤、吞咽障碍、意识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低蛋白血症及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合并房颤、吞咽障碍、意识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低蛋白血症及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高龄(≥60岁)、合并房颤、吞咽障碍、意识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低蛋白血症及高NIHSS评分(≥15分)是新疆三家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脑卒中患者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C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发病30d后VCI的发生率,并根据是否发生VCI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VCI的危险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入院30d后VCI发生率为45.0%(54/120);多因素分析显示,老龄、有高血压病史、有糖尿病史、病变位置在关键部位、HbA1c高、收缩压高及Hcy水平高均是脑卒中后VCI的危险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卒中后1个月VCI发生率较高,应对老龄、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患者早期筛查,及时防控,减少VCI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96例Q波型AMI的临床资料。结果:196例AMI中并行AVB34例,发生率17.3%,下后壁AMI合并AVB发生率29.9%,前壁AMI合并AVB发生率7.3%。经过治疗32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不同部位AMI合并AVB具有不同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特征,正确分析AMI时出现的AVB,以降低AMI的其它阀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有脑卒中家族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18年4—5月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CNSR)数据中选取11 03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家族史情况,将患者分为有家族史组(1 406例)和无家族史组(9 625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临床特征。结果 有家族史组患者女性所占比例、年龄、吸烟率低于无家族史组,收缩压、舒张压、饮酒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脑出血发生率、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哮喘发生率、关节炎发生率、醒后脑卒中发生率、头痛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上肢无力发生率、肢体麻木发生率、面瘫发生率、构音障碍发生率、复视发生率、吞咽困难发生率高于无家族史组(P<0.05)。结论 有家族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较无家庭史患者更多,且神经功能缺损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