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用肺阻抗微分波测定46例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并与32例正常人的肺动脉压对照。发现肺心病组与正常组比较,mPAP、PASP、PADP 具有显著差异性。46例肺心病病人有43例符合肺动脉高压标准,对照组肺动脉压均在正常范围。肺阻抗微分波图的临床应用,为无创伤性估测肺动脉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法能直接反映肺血流情况,故其指标与肺动脉压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量估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动脉压力。方法选取1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测量肺动脉血流频谱时间间期参数、测量瓣膜返流速度及心内分流速度以大致估摸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力的大小,然后与采用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压力的方法相对比。结果根据检测的情况来证明通过瓣膜返流速度及心内分流速度鼓膜的肺动脉压力大小与心导管所测定的肺动脉压力呈高度相关(P<0.01)。结论通过瓣膜返流速度、心内分流速度可准确估测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供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无创性地评价二尖瓣狭窄的肺动脉压力。方法 :2 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 ,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了二尖瓣口压差、瓣口面积及肺动脉血流频谱参数。结果 :本组资料二尖瓣狭窄患者为轻~中度 ,肺动脉血流频谱表现为射血前期 (PEP)延长 ,射血时间 (ET)及加速时间 (AT)缩短 ,PEP/ ET及 PEP/ AT增大 ,为肺动脉压力明显增高。结论 :风心病轻~中度的二尖瓣狭窄可伴有明显的肺动脉压力增高 ,对于风心病患者 ,可用肺动脉血流频谱参数评价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瓣收缩期跨瓣压差在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肺动脉收缩压 (PASP)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 68 例 ASD 患者,在封堵术前采用三尖瓣反流法估测 PASP,测定肺动脉瓣收缩期血流速度得到跨瓣压差,两者差值计算得到肺动脉收缩压校正值(PASP’),分别与肺动 脉收缩压导管测值(PASPr)比较。根据缺损大小,将患者分为A组(缺损内径≤15 mm)和B组(缺损内径>15 mm),观 察各组患者超声测值与心导管测值异同。结果 A组患者PASP[(31.66±6.76)mmHg]、PASP’[(26.86±6.66)mmHg] 与 PASPr[(28.79±6.4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患者 PASP 高于 PASPr[(45.29±13.49)mmHg vs. (34.56±9.47)mmHg,P<0.05],而PASP’[(37.30±12.71)mmHg]与PAS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 者PASPr与PASP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4、0.588,P<0.01),校正后A组、B组患者PASPr与PASP’相关系数均有所 提高(r分别为0.700、0.645,P<0.01)。结论 通过肺动脉瓣收缩期跨瓣压差校正三尖瓣反流法测得的PASP可以较 准确地预测缺损内径大于15 mm 的ASD患者的PASP。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经右心导管证实的高原肺动脉高压组27例及对照组10例进行肺动脉血流频谱测定。结果表明:肺动脉血流频谱呈尖顶三角形或减速肢出现切迹,对高原肺动脉高压的定性诊断有较大意义,而加速时间(ACT)及右空射血前期/加速时间(PEP/ACT)可作为定量诊断高原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许宏  秦蓉  任霞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3):173-174
目的 :探讨肺动脉血流频谱评价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程度的价值。方法 :检测了 2 0例正常儿童和 6 0例不同程度肺高压患者的肺动脉血流频谱。结果 :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 ,PEP逐渐延长 ,AT和ET逐渐缩短 ,PEP/AT和PEP/ET逐渐增大 ,频谱形态由峰前移的三角形变为窄带尖峰型。结论 :肺动脉血流频谱评价肺高压的程度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7例疑诊先天性心脏病行右心导管检查患者和30例正常人作了脉冲多普勒超声的流速时间间期(FVTI)测定,并与心导管检查资料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肺动脉高压患者流速时间间期发生特征性改变,与正常人对比差异极为显著(P<0.001),AT 和 PASP 呈高度相关(r=-0.89),AT/RVET 与 PASP 呈良好相关(r=-0.71)。结论认为 FVTI 是无创性诊断肺动脉高压较实用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 45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23例,用西地那非治疗,临床应用剂量为每次1mg/kg口服,q8h,维持3~4d。B组应用硫酸镁负荷量200mg/kg,30min内静脉滴注,然后以维持量20~50mg/kg连续应用3d。结果 A、B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明显下降,PaO2、OI、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但西地那非对体循环压力影响不明显,而硫酸镁使体循环压力下降(P均<0.01),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结论西地那非和硫酸镁均可使新生儿PASP下降,西地那非能选择性扩张肺血管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且对体循环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ɑ(HIF-1ɑ)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D患儿66例,其中无PH组16例,轻度PH组18例,中度PH组17例,重度PH组15例;同期选取2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儿童均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研究对象血清HIF-1ɑ的水平。结果 5组患儿血清HIF-1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501,P<0.05)。CHD合并PH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且随着PASP的升高而增加。CHD合并PH患儿血清HIF-1ɑ与PASP呈正相关(r=0.825,P<0.05)。结论 CHD合并PH时,血清HIF-1α的浓度升高,且与PASP存在相关性,其变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CHD患儿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用于指导临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变化特点,分析PASP与甲状腺抗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0月符合研究标准不同时期的甲亢患者,其中临床甲亢组30例,亚临床甲亢组30例,临床缓解组30例,选择同期健康人群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PASP、脑钠肽(BNP)水平、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PASP与甲状腺功能、抗体和BNP的相关性.结果 临床甲亢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高于其他3组,促甲状腺激素低于健康对照组和临床缓解组(P<0.05).临床甲亢组、亚临床甲亢组和临床缓解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PASP水平和肺动脉高压患病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临床甲亢组PASP水平高于亚临床甲亢组和临床缓解组(P<0.05).PASP水平与TSH呈轻度负相关(r=-0.452,P=0.018),与血浆BNP值呈中度正相关(r=0.557,P <0.05).结论 甲亢患者肺动脉高压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且在亚临床甲亢阶段即可发生,PASP水平随甲亢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增高,但PASP水平与甲状腺抗体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血浆BNP值可用来评估甲亢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NP及高敏CRP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肺动脉压分为肺动脉压正常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浆BNP、hs-CRP以及Pa O2水平,并分析BNP、hs-CRP以及Pa O2与肺动脉压的相关性。结果肺动脉压正常组患者BNP、hs-CRP、PASP水平显著低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和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0.01);轻度肺动脉高压组患者BNP、hs-CRP、PASP水平显著低于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0.01)。BNP与hs-CRP、PASP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与Pa O2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P0.01);hs-CRP与PASP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与Pa O2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P0.01);Pa O2与PASP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BNP及CRP水平随着肺动脉压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症(PAH)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PAH患者依据超声心动图测得肺动脉收缩压(PASP)值分为3组:轻度PAH组21例、中度PAH组36例和重度PAH组23例。在常规治疗(无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降低PASP治疗,7 d为1疗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的PASP水平,同时评估其临床症状及运动耐量。结果:经米力农治疗后3组PASP、临床症状及运动耐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3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轻度PAH组PASP、临床症状及运动耐量改善率均高于中、重度PAH组(P<0.05),而中度PAH组三者的改善率又明显高于重度PAH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米力农治疗AECOPD合并PAH患者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WDE)在不同心脏病患者中测定了三尖瓣返流最大压差(PG-d),并与同步右心导管检查所测定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G-d 加上右房压与心导管所测定的 PASP 均数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r=0.98,SEE=5.92mmHg,P<0.001)。结论认为:CWDE 所测定的 PG-d 能够精确地定量评价 PASP;CWDE 和心导管同步性研究可避免各种生理和非生理性因素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压差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刘雪辉  曹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80-198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持续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40 ml加入5%的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0~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ASP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收缩压.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4岁.因活动后心慌、胸闷1个月,加重1周.于2011年7月18日入院.入院前心脏B超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内见大量低密度回声,自肺动脉瓣开口一内径约4mm血流席通向左右肺动脉.左室射血分数0.57,右室射血分数0.23,估测肺动脉压82 mm Hg.  相似文献   

16.
舒维  陈文龙  王大江  曾云龙 《江西医药》2021,56(11):1923-1925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尘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吸氧、解痉、平喘、祛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全肺灌洗(WLL),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及WLL同时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口服(0.5g,3次/d,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肺动脉收缩压(PASP)、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CAT问卷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病情严重程度(SaO2、PASP、6min步行距离、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SaO2、6min步行距离、CAT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PAS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较(P<0.05),对照组PASP较治疗前稍降低,但(P>0.05).结论 采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WLL治疗尘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能降低肺动脉压,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曹磊 《河北医药》2012,34(5):671-672
目的 研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急性肺栓塞者肺动脉压力(PAP)的相关性.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法( ELMA)检测8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BNP.用超声心动图测量8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PASP大小、有无肿动脉高压(PH)分为无PH组( <30 mm Hg)25例、轻度PH组(30~49 mm Hg)25例、中度PH组(50~69mm Hg)25例、重度PH组(≥70 mm Hg)15例,比较5组BNP水平.结果 肺栓塞PH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轻度、中度及重度PH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均较无PH组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BNP与肺动脉压力增高的程度呈正相关(r =0.44,P<0.01).结论 急性肺栓塞患者肺动脉压增高血浆BNP水平也增高,血浆BNP可作为判断PH形成和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范倩  巩路  魏蔚  孙文闻 《天津医药》2013,41(1):9-11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筛查方法。方法对61例临床确诊为pSS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查,应用三尖瓣反流速度来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依据PAH诊断标准将其分为PAH组(10例)和非PAH组(51例),收集2组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胸CT扫描和超声心动的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1)61例pSS患者中并发PAH者占16.4%,PAH组中PASP为31~64mmHg,平均(40±9)mmHg,其中4例无任何与PAH相关的临床表现,PAH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无关。(2)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干咳、胸闷或胸痛、心悸、进行性呼吸困难、雷诺现象、胸腔积液和肺间质病变,PAH组雷诺现象、心悸、肺间质病变的发生率高于非PAH组(P<0.05),PAH组的补体C3水平低于非PAH组(P<0.05)。(3)PAH组瓣膜受累达100%,其中2例仅伴有右心系统扩大,3例同时出现左心和右心系统扩大,PAH组左房内径、右房内径、右室内径、肺动脉内径高于非PAH组(P<0.05或P<0.01)。结论 pSS并发PAH并不少见,患者即使无相应临床症状,也应行超声心动筛查,这对PAH的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正常人肺动脉收缩压是否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方法应用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根据三尖瓣反流频谱估测肺动脉收缩压,于心尖四腔心、大动脉短轴测量三尖瓣反流。结果三组显示,一组肺动脉收缩压(16±1.9)mmHg;二组肺动脉收缩压(19±3.8)mmHg;三组肺动脉收缩压(23±2.5)mmHg,二组比一组肺动脉收缩压高;三组比二组肺动脉收缩压高。结论超声心动图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敏感、简便、可靠、无创的评价肺动脉压力的指标。本研究通过超声心动图证明正常人肺动脉收缩压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中根据连续多普勒三尖瓣反流压差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的价值。方法对60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同时有三尖瓣反流的患者,于术前用上述方法估测肺动脉压/体循环压的比值,与术中所测得肺动脉压/体循环压的比值比较。结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用上述方法估测肺动脉压/体循环压的比值,与术中所测得肺动脉压/体循环压的比值高度相关(r=0.82,P〈0.01)。结论结果表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压法可提供可靠的最大三尖瓣跨瓣压,可为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及病情分析提供宝贵的血流动力学资料,可用于肺动脉高压的定性和定量诊断,本方法可为外科提供手术时机,并对手术的可行性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