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金辉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2):71-71,i008
患者女性,33岁。右前臂、右上臂肿物1年。手术切除(未送病理检查)后10个月复发,生长迅速。再次手术。术中见右前臂肿物位于肌间,右上臂肿物位于皮下累及皮肤。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46岁。右前臂肿物疼痛 9个月。检查右前臂中段肱桡肌内可扪及玉米粒大小圆形肿物 ,质硬、压痛 ,与皮肤无粘连但活动度差。 X线片显示右尺桡骨未见异常。拟诊右前臂肌纤维瘤 ,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有完整包膜 ,切面呈编织状 ,色淡红。术后病理诊断为血管平滑肌瘤。术后随访 8a无复发。例 2 男 ,5 0岁。左小腿肿物疼痛有时麻木 1a。检查左小腿近端外侧腓骨小头下可扪及黄豆大小的肿块 ,压痛明显 ,质硬 ,活动度差 ,叩击可向小腿及足跟方向放射。 X线片未见胫腓骨异常 ,拟诊腓总神经纤维瘤 ,行手术摘除。术中摘除黄豆…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2岁。无外伤史,因发现右前臂肿块半年就诊。体检:右前臂见一肿物,质中等硬度,活动度差,轻压痛,大小约1.0cm×2.0cm。超声检查采用Aloka1700彩超仪,探头频率7.5MHz。彩超所见:右前臂桡骨前外侧肌组织内探及一实性低回声结节,大小为1.7cm×1.1cm,边界清,内部呈高回声条索状,与腱鞘关系密切(图1)。彩色多普勒扫查:无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前臂肌组织内实性占位,考虑纤维瘤。术后病理诊断:右前臂腱鞘纤维瘤。讨论腱鞘纤维瘤也称为腱鞘滑膜纤维瘤。好发于成年人,其生长缓慢,境界清楚呈分叶状,多发生于手和足近腱鞘处。肿瘤体积较小,直…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7岁,发现右肘部肿物半年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肘部有一肿物,逐渐增大,后右肘外侧亦发现一肿物,质地均较硬,如鸽卵大小,局部无红、肿、热、痛,在外院行穿刺病理检查,为右肘部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不停心跳直视手术在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70例ASD串者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不停心跳心内直视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0例手术均顺利,无死亡病例,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17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心功能恢复良好,切口瘢痕小.结论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内直视术式治疗ASD,临床应用安全、疗效满意,可作为治疗ASD一种常规术式使用.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0岁,因2月前发现右前臂尺侧及右中指远节背侧皮下肿物,存在压痛,自觉前臂酸麻,就诊于我院。入院查体:右手中指远节背侧甲床根部可见大小约0.5x0.5cm肿物隆起,压痛阳性,肿物无活动,隆起处皮肤无异常。右前臂尺侧可触及一处大小约1.5x2.5cm皮下肿物,压痛阳性,活动度差,隆起处皮肤无异常;右上臂可见范围约4.0x3.5cm的“牛奶咖啡斑”。超声所见:右中指近甲床处紧邻皮表皮下组织内可见一个实质性低回声结节,大小1.1x0.4cm,边界尚清,形态尚规整,CDFI:结节边缘可见稀疏点状血流信号(图1);右前臂背侧软组织内可见多处低回声肿物不规则分布(图2),上界平肘关节远端体表“咖啡斑”下缘,下界达腕关节处,较大范围约10.1x1.1cm,边界尚清,形态不规整,CDFI: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手中指近甲床处低回声(结合临床症状及部位,考虑血管球瘤);右前臂软组织内低回声肿物(结合皮表“咖啡斑”,符合神经纤维瘤病声像)。于全麻下行右手、右前臂肿物切除术,甲床修补术。术后病理回报:右中指血管球瘤,右前臂符合神经纤维瘤,局部细胞增生活跃。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 ,因右上臂摔伤伴感觉运动障碍 8个月 ,以肱二头肌瘫收入院。检查右肩部肌肉明显萎缩 ,无自主活动 ,肌力除前臂屈伸肌及手内在肌外均为 0级 ,屈伸肘功能消失 ,右手背、前臂外侧、臂外侧皮肤感觉迟钝。治疗采用膈神经与肌皮神经吻合术 ,术后有针对性制定被动活动的训练计划 :因患者切断一侧的膈神经 ,对膈肌的运动产生一定影响 ,故术后第 1d嘱患者适当作深呼吸运动 ,以适应在一侧膈神经的支配下运动 ;术后第 3d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 ,一般日间取半卧位 ,使上肢处于功能位 ,夜间取平卧位 ,前臂抬高与胸部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外侧切口与后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前外侧组(n=52)和后外侧组(n=61)。前外侧组行前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组行后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并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前外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均较后外侧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前外侧组术后1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6.64±3.42)分明显高于后外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74.34±2.31)(P0.05);但术后3个月前外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91.23±1.13)分与后外侧组(90.15±1.12)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外侧组手术优良率为88.46%(46/52)明显高于后外侧组72.13%(44/61)(P0.05);后外侧组术后1w出现脱位,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术与后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风湿性滑膜炎致肌腱断裂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容易漏诊或误诊。现将误诊的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52岁。主因发现右前臂及右手部肿物2 a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 a发现右前臂至右手部掌侧肿物,隐痛,呈间断性,皮肤不红,且肿物逐渐长大。服药后疼痛减轻,但肿物不缩小。近日肿物较前明显增大。故来我院住院。查体:T 37.5℃,P 100次/m in,R 20次/m in,BP 110/80 mm Hg。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查体正常。骨科情况:右前臂中下1/3尺侧经腕部至右手掌侧可见一10 cm×3 cm大小肿物,质韧,表面光滑,压痛,活动度差,表面皮肤无破溃,皮温不高。右手小指近指间关节不能屈曲,其余各手指屈伸功能正常,皮肤感觉及末梢血运正常。辅助检查:彩超检查示右腕及掌部混合包块。其余正常。入院后诊断为右前臂及右手部肿物。于入院第3天拟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腕部至右手掌处广泛滑膜增生,侵及指浅屈肌腱及拇长屈肌腱,小指指浅屈肌腱已断裂。切除滑膜增生组织送病理,并行肌腱吻合术。术后病理报告:(右腕及掌部)非特异性滑膜炎,部分区域纤维组织增生,组织变性坏死,可见风湿小体。例2:男,48岁。主因发现左腕部肿物2个月入院...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74岁。因"右前臂皮下肿物4个月,近1个月增长加快、胀痛加重"入院。入院超声检查:右前臂内侧皮下软组织内探及低回声,大小约2.8cm×1.9cm×4.0cm,部分边界欠清,形态尚规则,内回声不均,后方回声增强,CDFI:内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右前臂混合回声团,考虑炎性包块可能。手术:术中可见肿物边界欠清,活动度差。病理及免疫组化:病理诊断:右前臂皮下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 ,2 9岁。因右前臂骨折伴活动障碍 4个月余于 2 0 0 2年 9月 17日入院。患者 4个月前不慎摔倒 ,右手撑地 ,当时感右前臂剧痛 ,不能活动 ,到当地医院摄片示 :右尺骨上段骨折 ,予右前臂管形石膏外固定 ,2个月后拆石膏 ,见右前臂畸形肿胀 ,活动时疼痛。查体 :右前臂尺侧上段畸形明显 ,压痛 (+ ) ,右肘外侧向外突出 ,按压桡骨小头可将其复位 ,松手即弹回 ,右前臂活动受限。X线片示 :右尺骨上段骨折成角畸形 ,骨折断端移位明显 ,似有少许骨痂生长 ,右桡骨小头半脱位。初步诊断 :右尺骨上段陈旧性骨折 ;右桡骨小头半脱位。经术前准备 ,当日…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5岁.3年前无意中发现左前臂近肘部外侧皮下一肿物,如花生米大小,无压痛,质地中等,肘关节活动正常,无麻木感,但其逐渐增大,两年前在外省医院就诊并做肿物切除术,但未做病理;4~5个月后肿物复发,再就诊于同一医院,再做肿物切除,还未送做病理,手术切口愈合良好;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前臂肿物复发,大者如鸽子蛋大小,小者两粒如花生米大小,肿物逐渐增大,无压痛,质地较以前变硬,肘关节活动尚好.  相似文献   

13.
右颈部异位甲状腺误诊为神经鞘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女,34岁。5 a前发现右颈侧部有一肿物,初约蚕豆大小,无疼痛,生长缓慢,未经治疗。随后肿物逐渐增至鸡蛋大小。查体:右颈侧部可触及4.5 cm×4.0 cm×3.0 cm大小肿物,质硬,无压痛,边界清,活动可,不随吞咽上下活动,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CT检查:右颈部示一4.3 cm×4.0 cm×3.0 cm大小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周边有强化,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临床诊断:右侧颈部神经鞘瘤。行手术切除治疗。术中所见:局麻后,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见右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后外侧有一4 cm×4 cm×3cm大小肿物,边…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5岁。因颈前区出现肿块约2年余,伴逐渐增大,无畏寒、发热,无吞咽不适。半年前曾在门诊行肿块穿刺抽吸术,抽出棕褐色液体约3ml,后肿物又逐渐增大而收住院手术治疗。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前区中线偏右侧可见一肿块,约鸽蛋大小,质软,无触压痛,活动度好,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B超提示:甲状腺右叶囊实性肿物,以囊性为主,大约2.9cm×1.4cm。入院诊断为右甲状腺囊腺瘤,经术前准备在针麻加强化麻下行右甲状腺肿物摘除术,术中又肿物包膜完整,囊内存有棕褐色液体。手术顺利,患者康复出院,术…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64岁,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6个月。1个月前患者轻微运动后出现肢体疼痛及麻木,四肢皮下先后出现多个包块,并逐渐增大。当地医院胸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影,右下肢包块穿刺活检,抽吸出黄色黏稠血性液体,抗结核治疗后无缓解,遂来我院进一步治疗。右上臂外侧皮下触及3cm×4cm的类圆形肿物,边界欠清晰,触之轻压痛,无明显波动感。左上臂外侧及左前臂上部桡侧及尺侧皮下分别触及肿物,边界不清晰,形状不规则,大小探查不清,  相似文献   

16.
贾勇  姜英  崔全才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3):185-185,i01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1岁。半年前发现右面颊部皮下软组织局部隆起,伴疼痛。查体:右颊部鼻外侧、颧弓内眶骨下软组织内可及一质软肿物,大小2.5 cm×2.5 cm,压痛明显,活动。CT示右颊部鼻窦区皮下脂肪内一软组织密度结节,均匀,边界清晰(图1)。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眶下神经周围一暗紫色肿物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 2 0 0 4年 4月 2 0收治 1例左前臂肿物患者 ,术前诊断为左前臂肌肉内血管瘤 ,术中诊断为脂肪瘤。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 ,4 4岁 ,农民。缘于 5年前无诱因发现左前臂比右前臂粗 ,无疼痛 ,后左前臂逐渐增粗 ,近一年特别明显 ,曾于当地医院就诊 ,未能明确诊断 ,为求明确诊断及治疗 ,而入我院。查体 :左前臂较右前臂粗 ,左前臂中段周径为 19cm ,右臂为 2 6cm ,左前臂中段屈侧可触及一肿物 ,位于皮下较深部位 ,大小约 15cm× 5cm× 4cm ,皮肤表面无红肿 ,肿物触之较软 ,无疼痛及压痛 ,边界不清 ,听诊未听及血管杂…  相似文献   

18.
左前臂肌间恶性黑色素瘤1例刘铁牛(广西柳州解放军158医院病理科545005)患者男性,23岁,左前臂肿物1年。入院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左前臂外侧有一肿物约0.5cm×0。5cm×0.4cm,质中等,边界清,表面光滑。下术见在肱桡肌...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资料 男,40岁.因右大腿外侧肿物40天入院.患者40天前发现右大腿外侧肿物,无疼痛、红肿.专科查体:右股外侧可触及一5 cm×5 cm×4 cm大小肿块,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差,无压痛,未及波动感,肿块处局部皮肤无红肿,皮温正常.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7岁,四肢、躯干、面部多发性肿物50年。10年前,面部肿物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突出于皮肤,表面呈菜花状,反复破溃,创面有较多渗出液体,尤以右眼睑上方为重,伴恶臭,患者右眼觉干涩,视物模糊,伴局部疼痛瘙痒。2005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面部肿物切除、中厚植皮、双侧胸部取皮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尚可。术中冷冻切片报:疣状癌。2012年2月患者再次入院。右足底部疣状物破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