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应用在诊断颈内动脉(ICA)狭窄(狭窄>50%)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7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CDFI和TCD常规检查,其中32例经脑血管造影(DSA)确定为ICA单、双侧狭窄或闭塞.以DSA为标准,计算CDFI、TCD 及二者联合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CDFI诊断符合率为83%(53/64),TCD为78%(50/64),二者联合应用符合率为94%(60/64).结论 CDFI与TCD的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对I CA狭窄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经颅多普勒检测对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对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TCD检查,另外对6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TCD检查,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血流速度增快,PI、R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TCD对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检测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对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变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卢宝全  李欣  刘海霞  李永秋  李瑜霞 《临床荟萃》2008,23(16):1186-1187
脑血管病一直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是了解脑血管的基本方法之一,而国人高达10%~15%的颞窗缺如率严重限制了TCD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翟红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880-2880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苯中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分析其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频谱形态的变化,从而为临床治疗苯中毒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将30例苯中毒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分别采用BMS-9型TCD仅,以2 MHz探头检测颅内血管,分析各血管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与频谱形态等.结果 30例苯中毒患者颅内各大动脉血流速度、搏动脉指数及频谱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 应用TCD结合临床资料对苯中毒治疗的准确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CT血管造影术(CTA)对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筛查价值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行TCD与CTA筛查、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108例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病人行CAS。术后6个月病人均行TCD检查,24例病人行CTA与DSA检查,55例病人行CTA检查,29例病人行DSA检查。将TCD、CTA结果与DSA结果相比较。结果以DSA结果为金标准,TCD和CTA与之比较,术前诊断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一致性极好。支架植入后应用TCD与CTA随访,二者与DSA随访结果的符合率达100%。结论 TCD与CTA对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的诊断可靠性好,二者联合应用可在支架治疗前后的评估中替代DSA。  相似文献   

6.
背景眩晕患者中椎动脉狭窄性眩晕占相当比例,其诊断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影响其诊断的准确性.用转颈、屈颈、头后仰法试验,简单的检查做到对椎动脉狭窄患者临床初诊,再进行经颅多普勒(TCD)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目的评估转颈屈颈及仰头试验与TCD和MRA检查对椎动脉狭窄性眩晕诊断价值.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分析.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对象2004-02/04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门诊眩晕的患者41例,排除非椎动脉狭窄的其他病因所致的眩晕.方法用转颈、屈颈及头后仰法诱发出眩晕症状的41例患者,然后用TCD和MRA分别进行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检查.主要观察指标41例患者三项检查结果.结果41例患者经转颈试验屈颈和头后仰诱发眩晕症状,其中左右转颈出现眩晕者32例,检出率为78%,屈颈和头后仰出现眩晕者25例,检出率为61%.TCD检查发现双侧椎动脉血流不对称,双侧椎动脉直径相差在0.5~2.0 mm者30例,检出率为73%.MRA检查发现血管内径双侧椎动脉不对称,相差在0.5~2.6mm者39例,其余2例患者双侧椎动脉狭窄,检出率为95%.结论转颈、屈颈和头向后仰试验,对诱发患者出现眩晕症状,是否为椎动脉狭窄性眩晕进行确诊,TCD检查对诊断椎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相对较高,MRA检查确定椎动脉狭窄的准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行TCD检查后1周内行DS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将其颈内动脉影像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CD对颈内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2.00%,特异性为94.12%,假阳性率为5.88%,假阴性率为8.00%,诊断准确率为92.86%;且TCD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诊断准确率为80.95%。将正常的血管剔除后,其对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为69.23%。结论 TCD可作为颈内动脉狭窄的一种筛查手段,但对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TCD仍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MR电影相位对比法测量为参照,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4例后循环缺血的患者,TCD及MR电影相位对比法分别测量椎动脉的流速.结果 TCD与MR两种技术所测得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呈高度相关性(左侧r=0.885,P=0.015;右侧r=0.788,P=0.024).结论 TCD检查可以作为后循环缺血的可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急性局灶性颅内高压动物模型,探讨兔颅内高压状态下经颅多普勒(TCD)频谱动态变化规律,为临床应用TCD无创监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硬膜外球囊注水法制作急性局灶性颅内高压动物模型,持续监测兔ICP、CPP及基底动脉TCD.结果 随着颅内压升高,依次出现5种典型的TCD频谱:高阻力血流频谱、收缩峰、舒张期逆向血流、极小的收缩峰、无血流.结论 根据TCD频谱变化能够定性判断颅内压和脑灌注压.本动物模型简便、严密,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圆周直径辨别在糖尿病足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刚  陈上云  劳干诚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3):1509-1510
目的:评价圆周直径辨别(tactilecircumferentialdiscriminator,TCD)检查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效能,探讨这一检查用于糖尿病足筛查的可行性。方法:152例患者由专科医师诊断其是否患有糖尿病足,并全部行TCD检查,分析这一检查方法在提示患者糖尿病足可能性方面的特异性、敏感性等。结果:TCD检查的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其敏感性90.63%,特异性84.17%,阳性预测值60.42%,阴性预侧值97.12%。结论:TCD是一种简便、有效、实用的糖尿病足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方法对60例一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根据临床上有无脑缺血和神经功能障碍体征,将患者分为症状性严重狭窄或闭塞组(44例)和无症状性严重狭窄或闭塞组(16例)。TCD柃测Willis环和眼动脉的侧支循环通路。结果TCD显示54例前交通动脉侧支开放,31例后交通动脉侧支开放,15例眼动脉侧支开放。3例症状性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未发现侧支循环。无症状性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症状性闭塞患者(P〈0.01)。结论TCD有助于了解颈内动脉系统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为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烟雾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研究不同病变程度烟雾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将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或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确诊的烟雾病患者21例,根据Suzuki脑血管造影对烟雾病分期,评估TCD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结果不同分期的烟雾病患者TCD表现不一;侧支代偿主要有后交通动脉侧支开放(71.4%),颈外动脉系统侧支开放(66.7%)。大脑中动脉在Ⅱ期大脑中动脉Vm高于Ⅰ期(P〈0.05),搏动指数低于Ⅰ期;Ⅲ期眼动脉的搏动指数均低于Ⅰ~Ⅱ期(P〈0.05);基底动脉随病程进展Vm增快(P〈0.05)。结论TCD可以使影像学观察到的烟雾病分类更精确,从而能更好地判断烟雾病的严重程度或病变血管的程度以及代偿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颈动脉彩色超声及经颅多普勒的检测结果早期评估糖耐量异常患者颈部及脑动脉血管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0例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使用颈动脉彩色超声(CDFI)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观察管腔是否有斑块、斑块性质、管腔是否狭窄闭塞、狭窄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使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脑动脉收缩峰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以及搏动指数,所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CDFI检查糖耐量异常组(IGT组)内中膜增厚人数及IMT值较糖耐量正常组(NGT组)均明显增高(P<0.01);通过TCD检查IGT组脑血管发生病变、血流速度及PI值均高于NGT组(P<0.05)。结论 CDFI联合TCD检查发现糖耐量异常患者早期已出现脑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改变、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使用两种无创检查动态监测病变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观察桥脑小脑角区肿瘤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方法应用TCD检查24例伴“盗血”现象的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患者的主要供血动脉以及相关动脉,于术前、术后进行血流方向、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频谱形态等血流动力学检查,分析比较各项参数在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桥脑小脑角区主要供血动脉和相关动脉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PI、RI及频谱形态在手术前后有显著变化:血流方向由反向恢复顺向,术后各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较术前明显变缓,PI、RI降低,由术前紊流频谱恢复至层流频谱。结论TCD可观察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盗血现象,并对手术疗效进行间接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及其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临床确诊114例脑梗死患者和9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观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 (1)脑梗死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脑梗死组脑血管血流速度异常率、搏动指数(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梗死-胰岛素抵抗组的血流速度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梗死-非胰岛素抵抗组(P<0.01),梗死-非胰岛素抵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梗死-胰岛素抵抗组的动脉P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梗死-非胰岛素抵抗组(P<0.01),梗死-非胰岛素抵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梗死组中,胰岛素抵抗与血流速度降低呈负相关(r=-9.19,P<0.05);与血流速度增高呈正相关(r=0.806,P<0.05);与正常血流速度无相关(r=-0.063,P>0.05);与搏动指数呈正相关(r=0.974,P<0.01)。结论 TCD可以对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脑血管状态提供客观的信息。联合检查患者胰岛素抵抗和TCD对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评估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为脑梗死早期诊断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行TCD检查,对比分析两组人群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末端(IC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屏气指数(BHI)的差异。结果:患病组平均血流速度(Vm)较对照组显著加快(P〈0.01),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P〈0.01),屏气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BHI客观地反映了血管的反应性,TCD检查可为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高血压人群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高血压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且除外高血压病的正常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人员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颈内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情况进行探查。比较分析两组受试者TCD检测结果、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基底动脉(BA)各血液运动参数。结果与对照组健康受试者相比,高血压组患者TCD检测结果脑动脉硬化频谱改变比率、血流速度升高比率以及血流速度降低比率均明显提高,正常比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与对照组健康受试者相比,高血压组患者双侧MCA及BA血液运动参数平均血流速度、峰值流速及舒张期流速有所降低,而脉动指数和搏动指数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能够确切地反映脑部血流动力学的状况以及基本的病理改变,有助于高血压病情的评估及诊断,为临床治疗合理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胍影像学检查对心肺复苏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17例心肺复苏术后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者。根据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患者分为恢复意识组(8例)和持续性植物状态组(9例)。分别于心肺复苏术后2周内、1月内、3月内进行脑电图(EEG)、经颅超声多普勒(TCD)、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恢复意识组和持续性植物状态组忠者EEG及TCD检查检查均可出现B昏迷型脑电图、平坦波型脑电图、弥漫慢波、血流减慢等情况。而在CT或MRI检查时,恢复意识组患者影像学改变轻微局限,持续植物状态组2周内颅脑影像学检查可出现弥漫性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征象,1月内或3月内出现脑室旁白质大片异常信号且不断增多。 结论颅脑影像学动态追踪检查可协助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脑动脉微栓子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纳入颈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118例,分为糖尿病急性脑梗死组60例、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组58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EMS-9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所有入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微栓子信号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信号阳性率高于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P<0.05);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P<0.01);Logistic回归提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是微栓子信号阳性的危险因素(OR=1.013,P<0.01)。结论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信号阳性率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更高,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高表达可能促进微栓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