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生率为13.06%,皮层病灶继发癫痫发生率高,占77.27%;而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占58.19%,部分性发作表现多样,抗癫痫治疗有效。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多发生在脑卒中半年内,以大脑皮质的发生率为高,临床表现多样,抗癫痫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824例脑卒中患者中65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生率7.9%,其中早发癫痫66.2%,晚发癫痫33.8%;早发型癫痫以出血性卒中为多(占69.8%),发作类型以全身发作为多,晚发型癫痫以缺血性卒中为多(占68.2%),发作类型以部分发作为多;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与皮质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卒中类型卒中后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早发型为主,以皮质病灶多见,对于晚发型癫痫应给予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吴刚 《吉林医学》2011,(33):7087-708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收治的640例脑卒中患者中6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如癫痫发作与脑卒中发作时间、脑卒中部位的关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首发脑卒中患者中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为9.4%,早发性癫痫39例(65%),迟发性癫痫21例(35%)。早发型癫痫以出血性卒中为主,占43.3%,发作类型以全面性发作为主;晚发型癫痫以缺血性卒中为多(占25%),发作类型以部分发作为多;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与皮质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很常见,其发生率及预后与卒中类型及病变部位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824例脑卒中患者中65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7.9%,其中早发癫痫占66.2%,晚发癫痫占33.8%;早发型癫痫以出血性卒中为多,占69.8%,发作类型以全身发作为多,晚发型癫痫以缺血性卒中为多,占68.2%,发作类型以部分发作为多;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与皮质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卒中类型后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5Z(P〉0.05)。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早发型为主,以皮质病灶多见,对于晚发型癫痫应给予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475例经颅脑CT/MRI证实且无癫痫病史的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调查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作类型、抗癫痫药物治疗等。分析继发癫痫及与不同脑卒中类型、卒中病因、卒中评分、卒中部位、卒中并发症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继发癫痫发生率为8.68%(128/1475)。继发癫痫与病变部位有关,累及皮层者易患,并与电解质酸碱失衡有相关性。抗癫痫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脑卒中是继发性癫痫发作的原因之一,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病情观察和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有助于减少继发癫痫发生,减轻继发癫痫病情,以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潘瑞华 《中原医刊》2007,34(14):32-33
目的分析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初步探讨癫痫发作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确诊的脑卒中继发癫痫病人的临床资料,对癫痫发生率、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癫痫发作与病灶性质、部位之间关系以及治疗与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卒中后继发癫痫发生率为8.27%,早发型多于迟发型,癫痫发生与卒中部位有关,早期发作以出血性卒中为多。结论卒中累及皮质易继发癫痫,早期出血性卒中癫痫发生率高,应引起重视,及时、个体化抗癫痫治疗可减少卒中患者继发癫痫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诊的64例继发性癫痫患者,比较癫痫患者的发病类型、时间,病灶部位及卒中类型.结果脑卒中继发性癫痫中早发型癫痫79.69%,以全身发作居多(74.51%),晚发型癫痫占20.31%,主要发作类型为部分发作(69.23%).病灶部位于皮层的继发性癫痫占68.75%,而皮层下占31.25%,以上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继发癫痫以皮层病灶为主,多为早发型,早发型癫痫患者多为全身发作,而晚发型以部分发作居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高龄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本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高龄继发性癫痫患者5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病史资料、发作特点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情况等,总结其临床特征,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54例患者全部为继发性癫痫,46例(85.2%)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8例,包括脑梗死33例、脑栓塞5例,出血性脑卒中8例,包括脑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缺血性脑卒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出血性脑卒中。其余患者分别为脑外伤3例,脑肿瘤(本组病例中均为脑转移瘤)2例,代谢性脑病2例,颅内感染1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即大发作28例(51.9%),癫痫持续状态2例(3.7%),单纯部分性发作9例(16.7%),复杂部分性发作11例(20.4%),不能分类发作4例(7.4%),提示高龄继发性癫痫以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为最常见类型。3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迟发性癫痫(卒中2周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发生的癫痫)29例,早发性癫痫9例,其中1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而出血性卒中患者8例中,早发性癫痫5例,提示脑出血患者发病后48 h内继发癫痫者居多,原发病类型直接影响继发性癫痫发作时间。全部患者均有头颅CT或MRI资料,以多灶性腔隙性梗死、脑萎缩及脑白质脱髓鞘样改变、脑出血、脑转移瘤等表现。结论:高龄继发性癫痫患者以脑卒中为发生率最高的原发病,病因明确,但原发病不同,发作时间不同。要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发作类型、发作时间等给予相应的治疗。早期将抗惊厥治疗为重点,症状控制后也需要给予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进行维持,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我院1999~2005年脑卒中后继发癫痫56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占69%;卒中后继发癫痫多在卒中早期(2周内)出现,占52.4%;卒中继发癫痫发生率与卒中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继发癫痫与病灶部位有显著差异,在脑叶卒中多见(P<0.01).癫痫与卒中病灶的大小有明显差异(P<0.05),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与迟发性癫痫的治疗、预后有明显区别.结论 脑卒中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形式多见,常于卒中早期发作,多发生于脑叶病变,与病灶大小有关.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不需长期服用抗痫药,迟发性癫痫需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10.
王新成 《当代医学》2013,(32):86-87
目的研究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病原理、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时间和发作类型及卒中类型和病灶部位的关系进行流行病学原理分析,对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326%,其中早发性癫痫发生率为0.25%,迟发性癫痫发生率为153%。皮层病灶继发癫痫48.36%,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29.48%,两者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性发作17例(60.71%)。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9例和癫痫持续状态2例,占39.29%。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占所有脑出血患者的8.21%,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占所有脑梗死患者的1.8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早发性癫痫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服药治疗,治疗期间无再发作。13例迟发性癫痫患者,有4例偶再发作,3例患者联合应用两种抗癫痫药物治疗后还是不能有效控制癫痫的发作。早发性癫痫与迟发性癫痫比较,疗效均较好,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多是迟发性癫痫,迟发癫痫主要表现为部分发作。早发癫痫多是全身发作,皮层病灶与皮层下病灶相比较,皮层病灶更容易发生癫痫,多见于面性发作。出血性脑卒中易继发癫痫。脑卒中后进行抗癫痫治疗能够使神经功能康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继发性癫痫的关系。方法对53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生率为7.99%,其中脑出血352例中33例继发癫痫,发生率9.38%;脑梗塞186例中10例继发癫痫,发生率5.38%。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皮质病灶较非皮质病灶易发生癫痫,抗癫痫药物疗效满意。结论癫痫发作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脑卒中导致成年人继发癫痫发作,是成年人癫痫的常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 整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以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收住入院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卒中患者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以及癫痫发作与病变性质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41例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死亡2例,仍有间断发作1例;男性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5;年龄在31~50岁之间发病率较其他年龄段高;脑出血患者发病率较脑梗死发病率高,P<0.05;基底节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发病率较高;早发型癫痫患者占研究组65.85%.结论 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与脑卒中类型、部位及发作时间等关系密切,临床应根据病情需要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冯艳蓉  田鸿福 《吉林医学》2013,34(4):609-6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本院脑卒中后癫痫3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3.32%,其中早发性癫痫发生率0.2%,迟发性癫痫发生率3.30%。皮层病灶继发癫痫66.67%,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3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性发作8例(24.24%)。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2例和癫痫持续状态3例,占75.76%。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占所有脑出血患者的9.62%,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占所有脑梗死患者的2.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早发性癫痫者,患者服药期间无再发作。31例迟发性癫痫患者,有3例偶再发作,1例患者联合应用两种抗癫痫药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发作。早发性癫痫与迟发性癫痫比较,疗效均较好,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以迟发性癫痫多见,皮层病灶较皮层下病灶易发生癫痫,以全面性发作为多见。出血性卒中易继发癫痫。脑卒中后癫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本样本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32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癫痫发作类型分为部分发作39.69%;部分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16.25%;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44.06%.早发型癫痫82.19%;迟发型癫痫17.81%.出血性脑卒中222例,包括脑出血1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7例;脑梗死98例.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出血性脑卒中222例患者中发生部位为蛛网膜下腔和脑出血的患者比例无明显差异.320例患者中,卒中病灶位于皮层者66.88%,有大病灶65.89%.结论 早发型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迟发型癫痫.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痫类型多于部分发作和部分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患者.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病灶部位和大小也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1997~2002年脑率中后继发癫痫42例,就其发作类型,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与卒中类型、部位、范围的关系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占69%;卒中后继发癫痫多在卒中早期(2月内)出现,占52.4%各种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分别为脑出血5.7%,脑梗死7.9%,蛛网膜下腔出血6.2%;继发癫痫在脑叶卒中多见,共占76.1%癫痫与卒中病灶的大小有关,脑梗死病灶直径2 cm以上及脑出血量大于10 ml以上者分别占本组继发癫痫的83.3%和75%;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与迟发性癫痫的治疗、预后有明显区别.结论脑卒中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形式多见,常于卒中早期发作,多发生于脑叶病变,与病灶大小有关.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不需长期服用抗痫药,迟发性癫痫需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20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生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9):137-137,140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癫痫发作的关系及预后转归。方法:对我院2006年2月~2008年10月320例脑卒中病例中的20例癫痫患者,经头颅CT证实、无癫痫病史的脑卒中,分析继发癫痫患者的发病率、发作类型、时间及颅脑CT及临床疗效。结果:脑卒中继发癫痫发生率为6.2%(20/320),多数于患病后2周内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发生率很高。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有关,卒中皮质损伤更易导致癫痫。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癫痫发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2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发作类型、病死率、脑电图及癫痫与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卒中发病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为5.56%,其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最高(8.06%);早发性癫痫发作以全身性发作多见,迟发性癫痫发作以部分性发作为主;部分性发作多发生于缺血性卒中,而出血性卒中以全面性癫痫发作好发。无论病变性质如何,皮质损害的患者易导致癫痫发作。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很常见,其发生率及预后与卒中类型及病变部位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18.
黄海涛 《海南医学》2008,19(11):44-4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与卒中类型、部位、发生时间的关系,以指导治疗,评价预后.方法 对53例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卒中部位、发作时间、发作类型、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出血性卒中组和缺血性卒中组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皮质脑卒中组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皮质下脑卒中组癫痫发生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与脑卒中类型无关,与脑卒中发生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继发癫痫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侠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230-231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分析,探讨癫痫与脑卒中的关系、继发癫痫的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对5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观察,对卒后继发癫痫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7.8%,其发生与卒中类型和病灶部位有明显关系,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的发生率较高,达19.2%。继发性癫痫患者中,脑叶卒中占72%。结论脑组织水肿是早发性癫痫的重要致病因素,迟发性癫痫是因中风囊和胶质瘢痕形成癫痫灶所致。迟发性癫痫应进行长期正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对60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癫痫的发生率及发生类型,寻找继发癫痫与脑卒中类型、卒中部位等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发生率为16.0%(60/375),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与病变部位相关,累及皮层者容易发生。结论:继发性癫痫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需加强监测,及时治疗,早期干预有助于减少继发癫痫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