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输尿管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振声 《山东医药》2000,40(11):38-39
输尿管狭窄的诊断比较困难。其临床表现以腰背酸痛、腹部包块、血尿和尿路刺激症状为主 ,但缺乏特异性。B超检查多能发现患侧肾积水 ,但仅能作为筛选手段。目前 ,诊断输尿管狭窄的主要手段为 IVU、膀胱镜和逆行造影检查。 IVU能显示输尿管狭窄者很少 ,常表现患侧不显影或肾积水。膀胱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患侧输尿管口蠕动、排尿频率明显少于健侧 ,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可直接观察狭窄段的直径和长度。根据其他影像学所提供的可疑部位进行薄层 CT扫描 ,可明确诊断。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很多 ,临床上应根据狭窄部位、长度及医疗条件选择。现…  相似文献   

2.
第二章腹部包块一、普遍性腹部包块如果腹部包块呈普遍性或全腹性,应首先考虑包块的成分和原因。如果包块的成分是气体,则应考虑是腹腔内游离性气体(如消化性溃疡并发穿孔)或是胃肠道胀气(如胃扩张、肠梗阻或肠麻痹)。如果包块的成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9岁 ,因左下腹包块 5年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 (- ) ,左下腹触及 8cm× 7cm质软包块 ,边缘规整 ,表面光滑 ,无压痛及反跳痛。体温 37℃ ,心率 80次 /min。血尿常规正常 ,肝功 (- )。胸透 (- )。静脉肾盂造影 :左侧肾及输尿管未见显影。B超示左下腹包块 ,考虑左肾盂积水 ,右肾无异常。CT双肾区连续扫描示左肾发育不全 ,最大截面约 3cm×2 cm,左侧输尿管明显扩张 ,最大截面 10 cm× 8cm,右肾及膀胱未见异常。行左肾及输尿管切除术 ,术中见左输尿管呈极度扩张状态 ,远端闭锁 ,左肾约 2 cm× 2 cm× 2 cm大小。切除左肾及左侧…  相似文献   

4.
输尿管狭窄的诊断比较困难.其临床表现以腰背酸痛、腹部包块、血尿和尿路刺激症状为主,但缺乏特异性.B超检查多能发现患侧肾积水,但仅能作为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5.
患者王连英,女性,46岁,已婚,住院号49273,于1958年5月12日入院。主诉:左上腹部生一包块,慢慢长大,已四年余。五年以前,每当劳累后即感到全身不适,心里发慌,左侧腰酸或腰痛。经过一年左右,在左上腹部肋缘下近腋中线附近发现有一似杏仁大的无痛性包块,自觉包块呈卵圆形,横位于左肋缘下,可以活动。全身无任何不适。大小便均无改常。包块初期生长较慢,且向腹中线方向伸延。三年前包块逐渐大似拳头,但仍未感到任何不适。两年前发现左侧腰部有不定时酸痛与不适感,尤其在劳累之后及晚间入睡前较为显著。两下肢每当下午常有浮肿,严重时可影响行动。后经服用中药四个多月后两下肢浮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分析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远端狭窄采用腔内微创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1~2019-11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远端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硬镜手术,术中发现输尿管远端狭窄输尿管镜无法进镜,采用COOK输尿管扩张器行输尿管狭窄扩张成功后顺利完成手术;狭窄严重扩张失败者留置双J管二期行输尿管硬镜或软镜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评估结石清除情况及输尿管通畅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有36例(72.0%)采用COOK输尿管扩张器扩张输尿管狭窄后一期行输尿管硬镜碎石治疗成功;其余14例采用COOK输尿管扩张器扩张输尿管狭窄失败,输尿管镜无法进镜,放置双J管,根据输尿管狭窄程度,2周到2个月后二期行腔内微创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成功,5例通过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成功,2例二期行输尿管镜检查发现结石已自行排出。结论 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远端狭窄可采用COOK输尿管扩张器扩张后一期输尿管镜碎石,如因输尿管狭窄严重、扩张输尿管后输尿管镜仍进镜困难,放置双J管二期腔内微创碎石,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组先天性肾盂积水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个月至4岁;病史2个月至2年,左侧14例,右侧6例。均以腹部包块就诊。静脉肾盂造影均示患侧肾脏不显影、输尿管不显示。尿常规无异常。B超示肾盂积水、肾皮质变薄。手术方式:均行肾盂部分切除+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术后放置支架管及肾造瘘管。术中见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2例,迷走血管压迫6例,输尿管扭曲成角畸形2例。肾皮质0.5cm以上16例,0.3~0.5cm3例,<0.3cm1例。肾盂容量500~1200ml。术后患肾引流量300~500ml/d,造影示吻合口通畅,但有不同程度的肾盂扩张,肾盏轻度扩大。随访1~5年,患儿发育及小便正常。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讨论:先天性肾盂积水诊断不难,腹部包块多位于积水一侧,无明显压痛,边界清楚,合并泌尿系感染者可有发热、尿频、尿痛等症状。B超及IVP检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9岁。因右侧大腿内侧无痛性包块2a余,进行性增大2个月,于2008年5月6日入院。2a前偶然发现右侧大腿内侧一花生米大小的包块,无不适症状。未行任何治疗。近2个月来包块逐渐增至鸽子蛋大,无任何不适。查体:右侧大腿内侧膝关节上方约10cm处有一约3emX2cm×2cm的包块,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活动度尚可,无压痛。表面皮肤正常。诊断:右下肢肿物(性质待查)。入院后第3天在腰麻下行肿块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背景肝脏可疑恶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hepatic neuroendocrin neoplasmas,HNENs)病例,此病例易与肝癌混淆,了解转移性和原发性HNENs的特性,对临床治疗手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病例简介一名56岁男性患者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复查腹部增强CT提示肝脏转移性恶性肿瘤可能;胃部包块考虑良性.手术切除胃部包块并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提示梭形细胞肿瘤;完整切除肝脏包块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提示NENs(G2),患者术后恢复佳.结论本文报道了一例HNENs,考虑转移性.术前诊断不能排除肝脏转移性恶性肿瘤可能.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详细分析,最终行手术切除治疗并行病理检查确诊.同时我们对HNENs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了解原发和转移性HNENs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以及预后,以期对此类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临床治疗方案决策做证据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碎石术联合狭窄段电切开术治疗肾内型肾盂结石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联合狭窄段电切开术治疗14例肾内型肾盂肾结石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结果 14例均一期完成手术,一次清石率92.8%(13/14)。术后随访6个月-2 a,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无再狭窄者。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联合狭窄段电切开术治疗肾内型肾盂肾结石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体会,进一步提高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肾积水;并发结石远端输尿管狭窄36例,合并息肉或肉芽组织包裹结石24例,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肾功能减退2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分析手术效果并总结手术体会。结果单次结石粉碎率95%(57例),2例因输尿管狭窄段较长,经钬激光切开狭窄后,输尿管镜仍无法通过改开放手术取出结石并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术;1例输尿管狭窄处呈盲端,导丝无法通过,直接转开放手术。结论腔内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高效、安全,结石大小、合并输尿管狭窄、术中出现结石移位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严格把握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时认真、仔细、规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40岁.4年出现消瘦、多饮、多食,诊断为Ⅱ型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但体重逐渐下降.2年前发现左上腹部包块,B超、CT及MRI检查,诊断为"胰腺肿瘤并肝多发转移",无手术可能,故未予任何抗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36岁,因左侧上腹部无痛性包块一年,近两个月增大较快,因而入院,无发烧,无呕吐。体查:消瘦病容,贫血外观,左上腹部可扪及新生儿头大小包块,质硬,表面光滑,移动性差,局部轻度压痛,肝脾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肝功正常,甲胎蛋白( ),B超示,左上腹部有一25×20cm实性肿物,静脉肾盂造影见左侧输尿管受压,肾盂扩张,临床诊断:左侧腹膜后肿瘤,遂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左侧腹膜后有25×20×15cm肿瘤,表面光滑,肝脏及胆囊正常,细  相似文献   

14.
1985~1993年,我们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21例,效果满意。 一、临床资料 男15例,女6例,年龄18~56岁,平均36.4岁。术后输尿管瘢痕狭窄4例,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4例,梗阻性非特异性输尿管炎5例,手术操作致狭窄3例,不明原因5例。狭窄部位为输尿管上段13例,中段5例,下段3例。狭窄长度<1.5cmll例,3~5cm9例,>6cm1例。采用膀胱管状瓣输尿管吻合术5例,回肠代输尿管术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各种术式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效果,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对18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种术式的手术效果.结果 根据病情选择双肾造瘘1例,单侧肾切除7例,开放性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16例,输尿管松解术12例,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46例.均无并发症,随访3~24个月,腰痛症状消失,复查彩超和(或)静脉肾盂造影(IVU)示肾积水缓解.结论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手术方式较多,可根据病情具体选择.  相似文献   

16.
邢瑞  邢倩  张光明 《山东医药》2009,49(18):80-81
目的对比观察电刀和钬激光逆行腔内切开术治疗肾孟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的疗效。方法将38例UPJ狭窄患者随机分为电刀组(20例)和激光组(18例),电刀组采用输尿管镜下电刀逆行腔内切开术,激光组采用钬激光输尿管镜下逆行内切开术;比较两组术中切割时间、并发症、失血量、手术成功率及预后。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失血量和手术成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采用电刀和钬激光输尿管镜下逆行内切开术治疗UPJ狭窄均安全、有效,电刀价更廉。  相似文献   

17.
例1 30岁。因剖宫产术后3年,腹壁切口包块逐渐增大2年于2003-05-14收入院。病人3年前因足月妊娠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娩一子,手术顺利,术后7d出院。产后1年月经复潮且规律,但感觉经期腹壁切口疼痛并在切口左侧段可扪及一包块,状如核桃大小,有触痛,经期渐增大,月经后无疼痛且包块减小。曾来我院检查,给予理疗,效果差。近半年来病人自述包块渐增大且经期疼痛加剧,遂来院要求手术治疗。入院查体:于下腹部切口左侧中点处可触及一状如核桃大小包块,位置较深,边界不清,触痛明显,妇科检查无异常。B超检查示下腹部皮下实性包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2~2011年病理证实的23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3行输尿管粘连松解术,6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12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2例行输尿管镜下病损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接受了术后激素辅助治疗。术后随访成功的20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结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疾病。对于伴有肾积水的患者,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内分泌治疗为辅。对于轻度的输尿管梗阻患者,推荐行输尿管粘连松解术治疗;对于中重度输尿管梗阻患者,推荐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提高小儿膀胱输尿管尿连接处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膀胱输尿管尿连接处畸形患儿行腹腔镜气膀胱Cohen手术治疗。结果 36例患儿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65~140min,平均85min;出血量8~15ml,平均9ml。术后2d开始下床活动,术后5~7d拔除导尿管出院。术后随访2~40个月(平均26个月),35例无尿路感染发生,尿常规检查正常,症状消失,静脉尿路造影(IVU)吻合口无狭窄,膀胱造影无反流;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伴尿路感染,予保守治疗控制感染成功。结论腹腔镜Cohen手术治疗膀胱输尿管连接处畸形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的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发生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的15例患者资料,分析其病因及诊疗经过。结果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为1.71%(15/876)。其中,因吻合口狭窄10例、精索压迫1例、瘢痕体质3例、人类乳头多瘤空疱病毒( BKV)感染1例。6例行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段切断再吻合术,3例行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术,6例行输尿管镜狭窄段内切开术,均治愈。结论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原因与手术技巧、瘢痕体质、BKV感染有关。开放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