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目的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失调51样激酶1(uncoordinated 51 like kinase-1,ULK1)表达的影响,探讨MEBT/MEBO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EBO组,每组30只,其中对照组大鼠建立常规创面模型,模型组和MEBO组大鼠建立糖尿病创面模型。模型建立后,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创面予以生理盐水纱布外敷治疗,MEBO组大鼠创面予以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药纱外敷治疗。分别于治疗第1、11、18天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ULK1蛋白及qRT-PCR技术检测ULK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比观察3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结果(1)治疗第1天,3组大鼠创面均淤血水肿,无肉芽组织形成;治疗第11天,对照组大鼠创面干燥,可见大片肉芽组织形成,模型组大鼠创面高度水肿,无肉芽组织形成,MEBO组大鼠创面轻微水肿,可见散在肉芽组织形成;治疗第18天,对照组大鼠创面完全愈合,模型组大鼠创面轻微水肿,可见散在肉芽组织形成,MEBO组大鼠创面干燥,可见大片肉芽组织形成。(2)治疗第11、18天,3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对比,对照组>MEBO组>模型组,组间两两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第1天,3组大鼠创面组织中ULK1蛋白及ULK1 mRNA表达水平对比,对照组>MEBO组=模型组,对照组与MEBO组及对照组与模型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1天,3组大鼠创面组织中ULK1蛋白及ULK1 mRNA表达水平对比,对照组>MEBO组>模型组,组间两两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8天,3组大鼠创面组织中ULK1蛋白及ULK1 mRNA表达水平对比,对照组=MEBO组<模型组,对照组与模型组及MEBO组与模型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BT/MEBO可有效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提高创面组织中ULK1表达水平,诱导细胞自噬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对照组(12只)、模型组(12只)、贝复新组(12只)及MEBO组(12只),其中,空白组大鼠做背部备皮处理后采用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对照组大鼠做深达筋膜层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后采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治疗;模型组大鼠做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后采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治疗;贝复新组大鼠做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后采用贝复新治疗;MEBO组大鼠做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后采用MEBO治疗。分别于治疗第3、7、14天取各组大鼠相同部位皮肤或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EGFR的含量,对比观察各组大鼠皮肤或创面组织中EGFR的表达水平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局部处理后第3、7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创面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均显示炎症细胞增多,有新生血管生成;局部处理后第14天,对照组、贝复新组、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中炎症细胞消失,创面再上皮化。局部处理后第3、7、14天,空白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F=0.66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模型组、贝复新组及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变化均较明显,F值分别为79.546、89.600、63.036、56.628,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贝复新组及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模型组则呈递增趋势;局部处理后第3、7、14天,各组大鼠皮肤或创面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组间两两对比,除贝复新组与MEBO组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组间两两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局部处理后第3、7、14天,各组大鼠皮肤或创面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多个样本均数对比,F值分别为57.036、134.368、92.829,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EBT/MEBO可通过上调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EGFR的表达水平,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愈合,能够为MEBT/MEBO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 MEBO) 及配套产品湿润烧伤膏(MEBO) 对大鼠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肉芽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 级SD 雄性大鼠45 只, 参照付小兵大鼠慢性性皮肤溃疡创面模型制作方法制作模型, 成模后再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模型组(15 只)、MEBO 组(15 只)、贝复剂组(15 只), 造模后第2 天开始用药, 观察用药后各组创面愈合情况、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记录创面愈合时间; 常规病理切片观察创面炎症、成纤维细胞数量、血管改变情况; 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及其线粒体形态结构; 换药后第7、14 天取创面组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 观察MEBO 对创面肉芽组织EGF、EGFR 表达的影响。结果 MEBO 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与贝复济组; 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及贝复济组(P <0. 05; P <0. 01); 病理学观察: MEBO 组与贝复剂组及模型组比较, 炎症反应轻、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纤维增生程度低; 换药后第7、14 天, MEBO 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EGF 和EGFR 蛋白表达阳性染色指数分别较模型组和贝复济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EGF 和EGFR 蛋白表达阳性染色指数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MEBO 能增加慢性皮肤溃疡创面肉芽组织中EGF、EGFR 的表达量, 从而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m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磷酸化ERK1及c-my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MEBO组(20只)、贝复济组(20只)和模型组(20只),其中空白对照组大鼠仅作皮肤全层切除,不予药物干预;MEBO组、贝复济组及模型组在皮肤全层切除后,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其中模型组建模后不予药物治疗,MEBO组及贝复济组建模后分别采用MEBO及贝复济换药治疗,并于治疗第3、7、14天,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4组大鼠相同部位创面肉芽组织中磷酸化ERK1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创面愈合过程中,4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磷酸化ERK1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治疗第3、7、14天,空白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中p-ERK1及p-c-mye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14天,MEBO组与贝复济组创面肉芽组织中p-ERK1及p-c-myc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MEBO组和贝复济组组间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BT/MEBO可能是通过提高磷酸化ERK1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RT-PCR检测方法观察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Moist Exposed BurnTreatment/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大鼠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干预作用,研究其促进溃疡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和糖尿病造模组(80只),糖尿病造模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成功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64只,从中随机选取60只,并随机分为湿润烧伤膏(MEBO)组(20只)、贝复济组(20只)和模型组(20只)。造模成功后次日开始用药,各组大鼠创面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用药6 d后,采用RT-PCR法观察记录创面肉芽组织中β-catenin mRNA和Smad3 mRNA的表达量。结果 (1)4组大鼠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对比,空白对照组愈合时间最短;MEBO组、贝复济组、模型组3组大鼠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对比,MEBO组愈合时间最短。(2)用药后第6天,模型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β-catenin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MEBO组、贝复济组(P0.01),而MEBO组与贝复济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Smad3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MEBO组、贝复济组(P0.01),而MEBO组与贝复济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BT/MEBO可抑制Smad3 mRNA、增强β-catenin mRNA在实验性糖尿病足溃疡大鼠创面修复中的表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联合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中VEGF、HIF-1α及CD3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A组(10只)、B组(10只)、C组(10只)、D组(10只)、E组(10只),其中A组大鼠建立普通深Ⅱ度烫伤模型,并予以创面覆盖浸有5.0 m L生理盐水的纱布治疗;B组大鼠建立1型糖尿病深Ⅱ度烫伤模型,并予以创面覆盖浸有5.0 m L生理盐水的纱布治疗;C组大鼠建立1型糖尿病深Ⅱ度烫伤模型,并予以创面覆盖浸有5 U诺和灵30R+5.0 m L生理盐水的纱布治疗;D组大鼠建立1型糖尿病深Ⅱ度烫伤模型,并予以创面覆盖浸有25μg rhGM-CSF+5.0 m L生理盐水的纱布治疗;E组大鼠建立1型糖尿病深Ⅱ度烫伤模型,并予以创面覆盖浸有5 U诺和灵30R+25μg rhGM-CSF+5.0 m L生理盐水的纱布治疗。分别于烫伤后第3、7、11、15、21天观察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并采集创面组织,检测创面组织中VEGF、HIF-1α、CD31及HIF-1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烫伤后第3、7、11、15、21天各组大鼠创面均逐渐缩小或愈合,愈合率逐渐升高,其中尤以A组、E组大鼠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生长速度最快,愈合最快,B组大鼠创面变化最慢,且烫伤后第11、15天,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两两对比,除A组与E组及C组与D组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组间两两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烫伤后第3、7、11、15、21天,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HIF-1α、CD31的相对阳性表达量及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先逐渐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HIF-1α、CD31的相对阳性表达量及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两两对比,其中烫伤后第3、7、11、15、21天,E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的相对阳性表达量分别与B组、C组及D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烫伤后第7、11、15、21天,E组大鼠创面组织中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与B组、C组及D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联合rhGM-CSF治疗1型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可显著提高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改善局部缺氧状态,从而加快新生毛细血管再生,有效减轻创面组织炎症反应程度,促进创面坏死组织清除,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m ointment,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VEGFR-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MEBT/MEBO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学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90只健康成年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8只)、对照组(18只)、模型组(18只)、MEBO组(18只)和贝复济组(18只),其中空白组仅做备皮处理,对照组做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模型组、MEBO组和贝复济组做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模型建立后,空白组大鼠备皮后皮肤予以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创面予以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治疗,MEBO组大鼠创面予以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药纱覆盖治疗,贝复济组大鼠创面予以贝复济药纱覆盖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后第3、7、14天检测、对比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R-2蛋白及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创面处理后第3、7、14天,空白组大鼠皮肤组织中VEGFR-2蛋白及VEGFR-2 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模型组、MEBO组及贝复济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R-2蛋白及VEGFR-2 mRNA表达水平变化均较明显,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MEBO组及贝复济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R-2蛋白及VEGFR-2 mRNA表达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模型组则呈递增趋势。治疗第3、7、14天,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R-2蛋白和VEGFR-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EBT/MEBO可通过上调创面组织中VEGFR-2的表达水平,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创疡再生医疗技术 (MEBT/MEBO) 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核因子 κB (NF-κB) p65?NF-κB 抑制蛋白(IκB)、IκB激酶(IKK) 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 SPF 级雄性 Wistar 大鼠90 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MEBO组和贝复新组,每组18 只。空白组大鼠仅做备皮处理,对照组大鼠建立急性创面模型,模型组、MEBO组、贝复新组大鼠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空白组大鼠备皮处皮肤及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创面采用生理盐水纱布换药处理,MEBO 组大鼠创面采用湿润烧伤膏 (MEBO) 药纱换药处理,贝复新组大鼠创面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换药处理,对比各组大鼠干预第3、7、14天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皮肤/ 创面组织中NF-κB p65、IκBα、IKK及 p-NF-κB p65、p-IκBα、p-IKK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干预第 3、7 天,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无明显差异(P均>0. 05);干预第 14 天,模型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MEBO组(P均<0.05),其余各组间创面愈合率均无明显差异 (P均>0.05)。(2)干预第 7 天,MEBO 组、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中胶原纤维量均明显增加,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及少量毛囊结构生成; 干预第14天,MEBO 组、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中胶原纤维量明显多于模型组,可见整齐排列的毛细血管及成熟的毛囊、皮脂腺等组织,而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中仍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但已有大量成纤维细胞生成。(3) 干预第7、14天,空白组、对照组、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中 NF-κB p65、IKK、p-NF-κB p65、p-IKK、p-IκBα 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干预第 7 天,MEBO 组大鼠创面组织中 NF-κB p65、IκBα 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贝复新组 (P均<0.05),IKK、p-NF-κB p65、p-IKK、p-IκBα 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贝复新组 (P 均<0.05); 干预第 14天,MEBO 组大鼠创面组织中 IKK、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贝复新组 (P 均<0.05)。结论 MEBT/ MEBO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的机制可能与创面组织中 NF-κB p65、IκBα、IKK 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大鼠创面组织内CK10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 MEBT/MEBO)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8只)、急创组(18只)、慢创组(18只)、rb-bFGF组(18只)及MEBO组(18只),其中空白组大鼠仅做备皮处理,急创组大鼠建立急性创面模型,慢创组、 rb-bFGF组及MEBO组大鼠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且空白组大鼠局部皮肤予以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急创组及慢创组大鼠创面予以生理盐水治疗, rb-bFGF组大鼠创面予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b-bFGF)凝胶治疗, MEBO组大鼠创面予以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 MEBO)治疗,分别于治疗第3、 7、 14天对比观察5组大鼠皮肤或创面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及CK10的表达水平。结果 (1)治疗第3天,空白组大鼠皮肤组织形态与正常皮肤组织形态无明显差异,其他各组大鼠创面组织水肿明显,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少量成纤维细胞与新生毛细血管分布;治疗第14天,空白组大鼠皮肤组织形态与正常皮肤组织形态无明显差异,慢创组大鼠创面组织内仍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且有大量排列不规则的成纤维细胞分布,而急创组、 rb-bFGF组及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内可见排列整齐的新生毛细血管及完整的毛囊和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组织结构接近于正常皮肤组织。(2)治疗第3、 7、 14天,空白组大鼠皮肤组织内CK10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急创组、慢创组、 rb-bFGF组及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内CK10表达水平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第7、 14天,急创组、rb-bFGF组和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内CK10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慢创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 7、 14天, rb-bFGF组和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内CK10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均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BT/MEBO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不亚于rb-bFGF凝胶,且改变表皮干细胞的外界生存环境,促进表皮干细胞向正常表皮细胞增殖、分化,可能是其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创疡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对大鼠糖尿病溃疡创面组织中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EBO组和VSD组,每组20只,建立糖尿病溃疡模型,模型对照组大鼠创面予以凡士林油纱换药处理,MEBO组大鼠创面予以湿润烧伤膏(MEBO)换药处理,VSD 组大鼠创面予以负压封闭引流(VSD)处理,对比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结果 (1)干预第3、7、10、14天,模型对照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低于MEBO组与VSD组(P均<0.05); 干预第14天,MEBO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VSD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 MEBO 组与 VSD 组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 (2)干预第7、14天,模型对照组大鼠创面组织中MVD均明显低于MEBO组与VSD组(P均<0.05),且VSD组大鼠创面组织中MVD又明显低于MEBO组(P均<0.05)。干预第7天,模型对照组大鼠创面组织中可见极少量散在分布的棕黄色颗粒,而MEBO组与 VSD 组大鼠创面组织中均可见较多密集分布的棕黄色颗粒;干预第14天,模型对照组、MEBO 组、VSD 组大鼠创面组织中均可见大量密集分布的棕黄色颗粒,且MEBO组与VSD组棕黄色颗粒量明显多于模型对照组。 (3)干预第7、14天,模型对照组大鼠创面组织中 VEGF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MEBO组与VSD 组(P均<0.05),且 VSD 组大鼠创面组织中 VEGF mRNA表达水平又明显低于MEBO组(P均<0.05)。结论 MEBT/MEBO可通过提高VEGF mRNA的表达水平促进血管生成,进而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凡士林油纱与 VSD。  相似文献   

11.
戊二醛消毒剂在内镜消毒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戊二醛消毒剂对内镜消毒的效果.方法:采用安必洁多酶清洗液清洗,2%碱性戊二醛消毒剂浸泡内镜15min并检测其杀菌效果,与传统的NCX 12-Ⅱ型自动超声雾化内镜消毒机和HJ 31型内镜自动洗消机清洗消毒法进行比较.结果:2%碱性戊二醛消毒剂消毒的内镜,其细菌、病毒的检出率均低于传统清洗消毒法,χ2 =310.526,P<0.001.结论: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液进行内镜消毒可降低交叉感染的机率,从而达到高标准的消毒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初步探讨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的有效成分。方法杂色豚鼠15只,活杀断头暴露咽鼓管咽口,生理盐水冲洗咽鼓管,每次0.1ml,反复10次。冲洗液标本分为两组(原液组和备份组),每组5份。备份组给予二倍体积的氯仿/甲醇(2:1,V/V)混合液,进行磷脂和蛋白的分离、提取和预处理。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研制的可控闭泡式表面张力测定仪进行活性测试,由可读显微镜和计算机算出最大表面张力(γmax)、最小表面张力(γmax)及稳定系数(S)。结果生理盐水组γmax、γmin均为最大,而S最小;原液组γmax、γmin最小,S大于生理盐水组但低于蛋白组和磷酯组;磷脂组γmax、γmin介于原液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与原液组接近;蛋白组γmax接近盐水组,γmin仅略大于原液组,S明显大于其它组。结论豚鼠咽鼓管内确有表面活性物质存在和作用,蛋白和磷脂协同作用形成了降低表面张力的活性特性。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在其中不仅起着促进稳定的协同作用,同时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姜素预防犬运动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姜素预防犬运动病的效果和对豚鼠视前庭相互作用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实验设计 ,观察 7 2mg/kg ,3 6mg/kg和 1 8mg/kg 3种剂量姜素及苯海拉明 (乘晕宁 3 2mg/kg)、盐酸苯环壬酯 (飞塞乐 0 2mg/kg)对犬运动病预防效果和对豚鼠视前庭系统的影响。犬运动病采用三角离心摆动方式 (峰速 2 4 0°/s ,频率 0 0 5Hz)诱发 ,以一定时间内犬的呕吐发生率作为犬运动病的观察指标 ;以正弦摆动 (峰速 6 0°/s,频率 0 0 5Hz)加光条刺激方式诱发豚鼠视前庭相互作用眼震 ,以眼震次数、慢相速度和增益作为视前庭相互作用观察指标。 结果  3种剂量姜素均可显著降低犬呕吐发生率 ,且在 7 2mg/kg和 3 6mg/kg剂量时其效果较苯海拉明、盐酸苯环壬酯显著 ,各种药物对豚鼠VVOR眼震均无显著影响。 结论 姜素用于预防对抗运动病效果显著且不会影响正常的视前庭功能  相似文献   

15.
护耳器对次声防护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几种护耳器(耳塞、耳罩)对次声发生器次声场的隔声效果。方法 在次声发生器工作现场,采用挪威840型实时分析仪,分别测量B.K.4128型模拟头裸耳(无防护)和闭耳(佩戴护耳器)2种状态下的线性声压级(dBSPL)、A声级(dBA)、次声级及4~20000Hz1/3倍频程声压级,2种状态声压级的差值为护耳器的隔声值。结果 3种耳塞对次声的隔声值为16.4~19.4dB,对线性声压级和A声级的隔声值比较接近,分别为20.0~21.6dB和23.0~25.6dBA;两种子罩对次声基本无防护效果,隔声值分别为0.4dB和—0.3dB,对线性声压级的隔声值分别为7.2dB和3.2dB,对A声级的隔声值分别为22.4dBA和19.5dBA;耳塞 耳罩复合防护,对次声频和低频声防护无相加效果,隔声值主要取决于耳塞的隔声性能,但对中、高频声有明显的相加隔声效果。结论 耳塞比耳罩对次声暴露有更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微波照射乳房对促进产后泌乳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依照纳入标准随机选取产妇160例分别置入对照组、口服催乳糖浆组、微波治疗组,口服催乳糖浆+微波治疗组,口服催乳糖浆组产后当日口服催乳糖浆20 ml,1/8 h,共3 d.微波治疗组产后当日予以双侧乳房微波照射30 min,2/d,共3 d.口服催乳糖浆+微波治疗组产后当日口服催乳糖浆并予以双侧乳房微波照射3 d.观察四组产后第1天和第3天的泌乳情况、血清PRL水平及乳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产后第3天产妇的乳汁分泌及血清PRL水平口服催乳糖浆+微波治疗组>口服催乳糖浆组和微波治疗组>对照组(P<0.01),乳腺炎的发生率对照组和催乳糖浆组>微波治疗组和口服催乳糖浆+微波治疗组(P<0.01).结论 微波照射乳腺可以增加产后乳汁的分泌同时降低乳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医院船手术台合理配置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预计不同规模医院船手术台昼夜伤员通过量,提高医院船手术能力的组织指挥方法。方法运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对医院船手术台利用排队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模拟了不同手术台昼夜伤员通过量,提出了不同床位医院船手术台配置理论值,指出了提高医院船手术伤员通过量的措施。结论排队论理论在医院船手术台配置与利用中的运用,创新了手术台昼夜伤员通过量传统理论值,丰富了卫勤组织指挥理论。  相似文献   

18.
百赛诺对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百赛诺 (双环醇 )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百赛诺治疗 2 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总结分析其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HBV抗原抗体变化。结果 :2 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百赛诺 3个月后ALT明显下降 ,与服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5 4 82± 3 4 68vs14 2 0 5± 71 4 8,P <0 0 1) ;AST明显下降 ,与服药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 (68 64± 5 1 4 7vs93 82± 5 1 19,P <0 0 5 )。半年疗程后复查ALT仍低于服药前 (5 6 5 5± 64 0 2vs14 2 0 5±71 4 8,P <0 0 1) ,AST仍保持在较低水平。 2 2例病人中 ,半年疗程后及停药 3个月后共有 4例发生HBeAg转换 ,由HBeAg( )变为HBeAb( ) ,有 2例HBVDNA转阴 ,另有 2例HBVDNA定量明显下降。结论 :百赛诺具有明显的降酶护肝作用 ,可能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胰蛋白酶抑制剂萘莫司他(FUT-175)对创伤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压缩气流冲击法建立创伤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和加贝酯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考察FUT-175在造模后1 h腹腔注射给药后大鼠的生存率、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以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腹腔注射FUT-175后可显著提高创伤性胰腺炎大鼠生存率(60% vs.30%),降低血清淀粉酶[(3030.8±869.4)vs.(6126.5±791.3)U/L]和脂肪酶水平[(203.4 ± 62.5)vs.(646.5 ± 99.3)U/L],同时有效减轻胰腺组织损伤;与阳性对照药加贝酯相比,FUT-175给药后大鼠的生存率更高(60%vs.40%),血清淀粉酶[(3030.8±869.4)vs.(4111.4 ± 683.1)U/L]和脂肪酶水平更低[(203.4 ± 62.5)vs.(336.7±70.2)U/L]。结论胰蛋白酶抑制剂FUT-175对创伤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