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峰  缪小丽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6):452-453,456
目的比较甲状腺双侧良性病变患者行全乳晕入路腔镜术与胸乳入路腔镜术治疗效果。方法将34例双侧甲状腺良性病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7例。治疗组行全乳晕入路腔镜术,对照组行胸乳入路腔镜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完成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持续性疼痛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对术后瘢痕的满意率。结果接受治疗后,2组患者在完成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持续性疼痛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瘢痕的满意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2个月,2组均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或复发。结论全乳晕入路腔镜术与胸乳入路腔镜术在治疗甲状腺双侧良性病变患者中,全乳晕入路腔镜术具有治疗甲状腺病变瘢痕隐蔽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沈晓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28-30
目的:观察甲状腺结节治疗中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和开放手术的综合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按住院序号分为A、B两组,A组患者给予开放手术治疗,B组患者实施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A组,但切口长度、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时间快,安全实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凤  王莹莹  顾巍巍  张丽荣 《吉林医学》2008,29(16):1326-1328
目的:总结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将甲状腺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腔镜手术组(观察组)和传统手术组(对照组)各60例,比较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病率及住院天数等。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术后恢复快、疼痛程度轻。结论:与传统手术比较,腔镜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但与传统手术一样,可能发生某些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各种并发症,并配合医生处理。  相似文献   

4.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性手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毅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50-151
目的比较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25例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腔镜组)和同期25例开放性甲状腺手术(开放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等术中指标以及术后进食时间、恢复活动时间、镇痛药应用剂数、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t=9.16,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05);腔镜组术后进食时间、恢复活动时间、镇痛剂使用数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术后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t=7.43,t=8.28,χ^2=10.09,t=7.79,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开放性手术,患者的痛苦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医的5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0例行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6例行传统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术后采用VAS评分进行疼痛程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26例患者中,4例患者发生声音嘶哑,其并发症发生率为38.5%(10/26),观察组30例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声音嘶哑,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0.0%(3/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可满足患者对美容及疗效的双向需求,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欧启宏 《微创医学》2013,8(3):332-33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对该院行腔镜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100例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的10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失血量、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对于镇痛药物的需求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的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腔镜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疼痛较轻以及美容效果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式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女性患者56例,原发病均为良性甲状腺疾病。其中28例施行改良式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改良组),利用女性乳房可推移性及腔镜手术器械的长杆状特点,在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基础上,进行不游离前胸壁皮下间隙的术式改良;28例患者施行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原术式组)。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和病因构成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原术式组相比,改良组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平均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3.0±1.6vs 4.5±1.8,P=0.042),术后前胸壁皮肤红肿或皮下淤斑、水肿、积液发生率降低(0vs 21.4%,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无术后出血。结论改良后的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安全可行,能明显减少原术式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疾病中单孔腋下入路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分别给予传统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单孔腋下入路腔镜手术,对比分析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对切口美容的满意度为97.62%(41/4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实施单孔腋下入路腔镜手术,可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止痛药物使用剂量,且术后美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嗓音障碍指数(VHI)和吞咽障碍评分量表(S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VHI和SI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可减少或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SIS评分、VH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24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手术患者和对照组甲状腺手术患者之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复发率、手术时间中存在差异(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手术患者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精准外科强调现代科技与传统外科的融合和优化,关注于建立低耗、高效、优质的新型外科模式和技术体系。精准外科理念代表了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的发展方向,以精准外科理念指导现代外科学教育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从而适应现代外科的发展趋势,助推我国医学的持续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Surgery and the pil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