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目的 探讨β-HCG、雌二醇(E2)、孕酮(P)、E2/P比值在早期输卵管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早孕中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的早期输卵管妊娠及早期先兆流产各110例、早孕者28例,采用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统计分析上述各例中的血β-HCG、E2、P、E2/P的差异.结果 β-HCG在早孕、早期输卵管妊娠、早期先兆流产各组值分别为(57190.25±42715.98)IU/L,(3701.25±13019.43)IU/L,(28060.37±29417.76)IU/L,3组比较P<0.05.E2在早孕、早期输卵管妊娠、早期先兆流产各组值分别为(5828.54±7509.86)pmol/L,(804.34±927.34)pmol/L,(2799.79±2199.99)pmol/L,3组比较P<0.05.P在早孕、早期输卵管妊娠、早期先兆流产各组值分别为(101.35±40.05)nmol/L,(29.25±34.93)nmol/L,(84.07±40.11)nmol/L,3组比较P<0.05.E2/P在早期输卵管妊娠组和早期先兆流产组的数值为72.00±111.16和34.78±22.62,两者比较JP<0.05.结论 β-HCG、E2、P可作为早孕、早期输卵管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的鉴别诊断依据之一;E2/P可作为早期先兆流产与早期输卵管妊娠的鉴别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在胚胎移植(ET)后14d血β-HCG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05-2009年间行ET的2169例病例,比较ET后14d生化妊娠、异位妊娠(Ep)、早期流产(Pa)、正常单胎妊娠(P1)、双胎妊娠(P2)各组的血清β-HCG值。结果 (1)生化妊娠、Ep、Pa、P1、P2组的血清β-HCG平均浓度依次为(61.17±48.14)U/L,(182.21±127.27)U/L,(273.51±177.5)U/L,(532.65±241.32)U/L,(861.69±236.36)U/L,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2)生化妊娠,异位妊娠,早期流产,单胎,双胎组血清β-HCG值的主要波动范围分别位于<50U/L,<200U/L,100~500U/L,300~800U/L,>1000U/L。(3)通过ROC曲线分别确定生化妊娠和活胎妊娠、P1和Pa、P1和P2之间的临界点分别为134U/L、375U/L、690U/L。(4)年龄、原发或继发不孕对ET后正常单胎妊娠组血β-HCG值无明显影响;PCOS患者β-HCG值呈最高值,卵巢功能不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β-HC...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白细胞介素6家族中的一种细胞因子。现认为EIF在妊娠种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设想LIF作为异位妊娠绒毛种植和对输卵管损伤的一种早期标记物,为测定血清LIF对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对Cincinnati大学医学院收集的40例血清β-hCG阳性者抽血作ELISA法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近5年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特点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9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间质部妊娠组)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选择同期收治的壶腹部妊娠组(120例)及峡部妊娠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间质部妊娠组临床表现以阴道流血、伴或不伴腹痛为主要症状(60例,66.7%),无症状表现者14例(15.6%),出现单纯腹痛者(16例,17.8%),平均停经天数48.9±10.4天,为间质部妊娠组出现症状时,停经时间最短者。间质部妊娠组患者在停经8周内确诊59例(65.6%),8~12周内确诊27例(30.0%),与壶腹部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部妊娠组术前通过B超检查结合血β-HCG检测提示为间质部妊娠者37例(41.1%),血β-HCG在就诊时平均12579±9548U/L,明显高于壶腹部妊娠组(2132±567U/L)及峡部妊娠组(2079±607U/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检测水平及检测手段的提高,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发现及诊断时间并不比其他类型的异位妊娠时间晚,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异位妊娠(EP)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早期EP诊断标志有了进一步发展,除常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激素(P)外,某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8、-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胎盘蛋白(Gly-codel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肌酸激酶(CK)、CA125等对早期EP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异位妊娠(EP)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由异位妊娠引起的死亡占妊娠相关死亡的9%~13%,因此,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对降低死亡率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目前诊断异位妊娠的方法日趋完善,但由于其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常规检查、尿HCG或血清β-HCG,只能确定妊娠,不能确定妊娠部  相似文献   

7.
孕酮测定在诊断停经6周内异位妊娠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水平测定在诊断停经6周内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检测71例异位妊娠患者(异位妊娠组)血清孕酮值,并以69例入院安胎成功的宫内早孕且停经6周内的患者(宫内妊娠组)血清孕酮值作为对照.结果:异位妊娠组血清孕酮明显低于宫内妊娠组(P<0.01),取异位妊娠组血清孕酮值第95百分位为截断值,P95=47.6 nmol/L,鉴别诊断停经6周内异位妊娠和宫内妊娠的敏感性94.4%,特异性97.1%.结论:血清孕酮水平对孕6周内异位妊娠与宫内早孕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与孕酮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09年9月~2011年1月采用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进行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发生异位妊娠的研究组患者的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3、2.04,P〈0.05)。血清β-HCG联合孕酮的检测符合率明显高于β-HCG单独检测的符合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8,P〈0.05);另外,血清β-HCG联合孕酮的诊断时间较β-HCG单独检测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9,P〈0.05)。结论:异位妊娠血清β-HCG及孕酮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者,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对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有着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对诊断有困难时的鉴别更有意义,从而为保守治疗的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β-HCG阴道超声阈值及其联合子宫内膜厚度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56例可疑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异位妊娠1056例,宫内早孕400例。记录血清β-HCG值及其即日的阴道超声检查(包括子宫内膜厚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β-HCG阴道超声阈值,并评估血清β-HCG阴道超声阈值联合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血清β-HCG浓度为1536IU/L时,其Youden指数最大。以血清β-HCG浓度为1500IU/L为预测值,其灵敏度为84.9%,特异度为89.6%,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P0.001)。子宫内膜厚度为10mm时,Youden指数最大,其灵敏度为55.9%,特异度为80.9%,ROC曲线下面积为0.727(P0.001)。以血清β-HCG浓度1500IU/L和子宫内膜厚度10mm为鉴别异位妊娠和宫内早孕的预测值,两指标平行实验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83.7%,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P0.001),两指标系列实验的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92.4%,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P0.001)。结论:中国妇女血清β-HCG的阴道超声阈值为1500IU/L,血清β-HCG阴道超声阈值联合子宫内膜厚度(10mm)可提高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后14天及18天双次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预测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在我中心行新鲜周期IVF/ICSI-ET助孕后有14天及18天血清β-HCG水平的1154个周期,并追踪妊娠结局。结果:血清β-HCG水平与妊娠结局相关。移植后14天、18天继续妊娠组血清β-HCG值均高于不良妊娠组(P<0.05);而两组的上升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胎组血清β-HCG值高于单胎组(P<0.05);单胎组血清β-HCG值高于流产组(P<0.05);流产组和异位妊娠组的血清β-HCG值均高于生化妊娠组(P<0.05);而流产组血清β-HCG值与异位妊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233例患者移植14天抽血检测β-HCG<5IU/L后18天未抽血检测β-HCG,追踪随访有7例患者妊娠,早期流产率为85.71%(6/7),继续妊娠率为14.29%(1/7)。结论:IVF-ET后双次血清β-HCG值对早期妊娠结局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及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早期异位妊娠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位妊娠(EP)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早期EP诊断标志有了进一步发展,除常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激素(P)外,某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8、-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胎盘蛋白(Glycodel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肌酸激酶(CK)、CA125等对早期EP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对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β -HCG)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 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停经周数的异位妊娠和先兆流产患者的血 β-HCG值 ,取静脉血以BayerAcs180HCG双抗体夹心光化学测定法测定 β-HCG值。 结果  84例异位妊娠 β-HCG值与停经天数无显著相关 (r=0 2 1,P =0 0 6 38) ,78例先兆流产的 β-HCG值与停经天数正相关 (r =0 5 9,P =0 0 0 0 1)。两组的平均 β -HCG分别为 2 0 14 5U/L和 4 172 6U/L ,异位妊娠组的平均 β-HCG值显著低于流产组 ,P <0 0 0 1,差异有极显著性。 结论 相对较低的血 β-HCG值和较低幅度的上升变化 ,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有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可明显降低该病的死亡率,有效增加保留生育功能的几率。随着对与异位妊娠相关的生化标志物,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激素、肌酸激酶(C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A125,某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IL-6和-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激活素A等的不断研究,发现其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其检测结果配合阴道超声等辅助检查手段,可使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可明显降低该病的死亡率,有效增加保留生育功能的几率.随着对与异位妊娠相关的生化标志物,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激素、肌酸激酶(C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D、CA125,某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IL-6和-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激活素A等的不断研究.发现其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其检测结果配合阴道超声等辅助检查手段,可使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5.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138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几种方案。方法:将138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4组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MTX组53例成功(96.4%),其中8例行第2次注射MTX(14.5%)。MTX+米非司酮(RU486)组42例成功(97.7%),其中8例行第2次注射MTX(18.6%)。介入组21例,均一次注射成功(100%),期待治疗组19例,成功率100%。血β-HCG水平>2000U/L者,第2次用药率高达37.5%。MTX组和MTX+RU486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4种保守治疗方案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均有效;对血β-HCG水平在1000U/L以下且继续下降,包块<3cm者,可在医院密切观察暂不用药。血β-HCG水平>2000U/L者需第2次注射MTX的患者增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癌抗原125(CA125)及子宫内膜厚度(EST)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拟诊为异位妊娠并且资料齐全的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就诊当天检测血β-HCG、P及CA125,并经阴道超声检测EST,48小时后再次检测血β-HCG,通过资料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确定各检测指标的最佳工作点(OOP).结果:89例确诊为异位妊娠,24例为宫内早孕,27例为宫内早孕流产,12例为难免流产.ROC工作曲线显示,血β-HCG 48 h/0 h 的诊断准确度最高(AUC=0.85),其次为P(AUC=0.81),再次为EST(AUC=0.79),CA125的诊断准确度最低(AUC=0.76).ROC曲线确定检测的OOP显示,血β-HCG 48h/0h为0.55,P为36.25 nmoL/L,EST为10.50 mm,CA125为30.05 KU/L临界值时具有较好的异位妊娠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各检测指标用于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所差异,在诊断时可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首次用甲氨喋呤(MTX)加米非司酮加中药异位妊娠方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浓度变化类型与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用药方案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成功127例的用药方案及血清β-HCG浓度变化规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首次用药后血清β-HCG浓度变化可分为4型:上升型、稳定型、缓降型、速降型。上升型需用MTX 2~4次、稳定型需用MTX 1~3次,缓降型和速降型需用MTX 1~2次。结论:MTX用药次数与血清β-HCG浓度变化分型密切相关。用药后血清β-HCG浓度变化幅度,可指导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用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早期诊治可疑异位妊娠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 评估可疑异位妊娠(ectopic pregrnancy,EP)患者腹腔镜(laparoscopy,LSC)早期诊断和急诊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8月至2003年8月收治的经LSC手术治疗的可疑EP患者186例,均在入院24h内接受急诊LSC手术。结果 185例手术经腹腔镜完成,l例中转开腹,均无并发症发生。术中诊断EP172例(均经病理证实),术前诊断符合率92.5%;其余病例依次为卵巢囊肿9例(4.8%),宫内妊娠黄体破裂5例(2.7%)。32例合并不孕患者中25例有盆腔粘连,17例有输卵管卵巢病变,均行相应处理。12例少见异位妊娠(包括4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4例卵巢妊娠,3例腹腔妊娠,l例子宫肌壁间妊娠),15例休克型异位妊娠,经腹腔镜手术亦获满意治疗效果。结论 急诊LSC手术不仅可早期确诊可疑EP患者,为保守性治疗赢得时间,而且还可同时对不孕症患者进行诊治。急诊LSC手术治疗休克型及少见异位妊娠亦是可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妇血清中ADAM12-S水平变化与异位妊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异位妊娠孕妇(研究组),120例正常单胎妊娠孕妇(对照组),于5~9孕周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清中ADAM12-S水平,并分析ADAM12-S水平与异位妊娠的关系。结果:①120例正常对照组孕妇5、6、7、8、9孕周血清中AD-AM12-S水平分别为6.80±0.56、17.45±1.22、40.24±2.72、88.64±5.31、162.42±15.78μg/L,总体趋势是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且明显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898(P<0.05)。②60例研究组孕妇血清ADAM12-S水平一直处于低值状态,且随着孕周的增加变化不明显,甚至有所降低,未呈现线性关系,r为0.064(P>0.05)。③研究组各孕周的中位数倍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位妊娠孕妇血清ADAM12-S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单胎妊娠者,可以作为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检测血清ADAM12-S水平可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近二十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提高诊断技术可减少异位妊娠误诊率及漏诊率,为保守治疗及保留输卵管的再生育功能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和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化验检查,但在妊娠4~5周时,尚不能完全确定妊娠部位。近年用于诊断异位妊娠的血清标志物的研究有一定进展,就有关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血清标志物——血清hCG、孕激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妊娠相关血浆蛋白、激活素-抑制素的研究进展做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