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顾勇  杨晓燕  杨艳 《武警医学》2008,19(11):1016-1017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鳞柱状上皮移行至胃食管连接部近端且伴有肠腺化生的疾病。BE是一种癌前病变,与食管腺癌关系密切。国外研究报道,癌变率每年约为1/104人,较一般人群高出30—125倍,80%的食管腺癌产生于BE,而40%的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与BE有关。近年来,BE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西方国家食管腺癌发病率大幅度增高的直接原因。笔者收集2004年2月-2007年2月资料较为完整的36例,就其病因、诊断、治疗及进展等方面作一分析,旨在提高BE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Barrett食管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主要病因是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disease,GERD),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密切相关〔1〕。近年来,Barrett食管及其相关食管腺癌的发生率增长很快,在西方国家尤其明显,在有反流症状的患者中Barrett食管的发生率可达15%〔2〕。每年大约有1%的Barrett食管患者发展为食管腺癌〔3〕,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Barrett食管以及治疗早期食管腺癌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介绍Barrett食管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组织学特点、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的监测及其Barrett食管临…  相似文献   

3.
<正>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病理现象。BE与食管腺癌密切相关,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1/104人年,是正常人群的30~100倍[1]。BE在人群中发病率的增长已成为西方国家食管腺癌发病率大幅提高的直接原因[2]。本研究旨在  相似文献   

4.
Barrett食管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端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无论化生的是胃上皮、小肠上皮,还是大肠上皮,都可定义为Barrett食管。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在欧美国家白种人中更为常见〔1〕。Barrett食管可分为长段和短段Barrett食管,柱状上皮化生>3 cm称为长段型Barrett食管,<3 cm称短段型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的病因主要是胃食管反流(GERD),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密切相关〔2〕。本文主要介绍Barrett食管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1 Barrett食管的诊断从理论上讲,Barrett食管的诊断应当是相当简单…  相似文献   

5.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Barrett食管和食管早期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rrett食管(Barrettsesophagus,BE)是指食管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也是本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以前食管癌中腺癌少见,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食管腺癌(esophagealadenocarcinoma,EA)发病率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6.
舒娟 《武警医学》2016,(4):407-410
Barrett食管是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1].在欧美国家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Barrett食管及其早期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是降低食管腺癌发病率的有效措施.目前,诊断Barrett食管的主要方法是白光内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学活检,但内镜检查时容易漏诊,且随机活检会漏掉大约50%的病变组织[2-4].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分子影像学是一种新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传统钡餐造影对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增强大家对食管裂孔疝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总结我院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诊治的32例食管裂孔疝病例,进行X线分析,并结合CT及内镜诊断予以比较.结果 X线表现具有特征明显,分型准确.32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其中可复性23例,不可复性9例(后者又分为短食管型2例、食管旁型3例、混合型4例),16例行CT检查,21例行内镜检查.结论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分析,对食管裂孔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与CT及内镜的对比,传统钡餐造影对诊断食管裂孔疝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磷状上皮被有肠化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又名柱状上皮细胞食管。Barrett食管是一种癌前病变状态,其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30~50倍,发生率为每年1/150。此类患者一般需终身内镜监测以早期检出食管腺癌,提高存活率。现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抑酸药物治疗和外科食管切除术,但前者只能控制反流症状,不会减少发生癌变的危险性,后者有一定的手术致死率、手术并发症及手术禁忌证。我科自2002~2004年于内镜下经射频治疗Barrett食管7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淋巴结清扫术对单模式经胸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腺癌的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3例单模式经胸食管切除术治疗的食管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浸润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术式等方面分析影响单模式经胸食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多原发癌的X线钡餐检查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行消化道钡餐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多原发癌的X线表现,总结其X线诊断价值。结果25例食管多原发癌中,鳞癌占41处,腺癌占7处,鳞腺癌占2处,肿瘤病变范围以食管中、下段多见。结论X线钡餐检查对食管多原发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联合多种检查方法能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食管造影对食管术后并发食管瘘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高度怀疑食管术后并发食管瘘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检查和CT碘水造影.利用χ2检验比较常规CT检查和CT碘水造影对食管术后并发食管瘘的诊断价值差异.结果 食管常规CT检出食管瘘7例,CT食管造影检出食管瘘14例,CT食管造影...  相似文献   

12.
笔者报告30例有完整的X线检查资料,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食管腺癌,占我院同期食管癌手术病例的2.1%(30/1450)。与食管鳞癌比较,食管腺癌具有:(1)病程短、发展快、转移早。(2)肿瘤附近常有软组织块影。(3)X线分型以缩窄型常见等特点。食管腺癌的治疗效果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MSCT和食管造影对纵隔气肿患者食管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同期(7天内)行MSCT和食管造影检查的68例纵隔气肿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包括食管破裂患者19例,无食管破裂患者49例.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医师1和医师2)分别独立分析MSCT和食管造影图像特征,并对诊断信心予以评分.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名医师诊断食管破裂的一致性,利用相关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评分的差异.以胃镜和随访结果为金标准,采用ROC评价MSCT和食管造影的诊断效能.结果:两名医师采用MSCT、食管造影诊断食管破裂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13、0.816,P值均<0.05.两名医师采用MSCT诊断食管破裂的信心均超过食管造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317、-4.627,P值均<0.05).医师1和医师2采用MSCT图像诊断食管破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符合率、ROC下面积(Az)分别为100%、91.8%、82.6%、100%、94.1%、0.959和100%、95.9%、90.5%、100%、97.1%、0.980;采用食管造影分别为78.9%、100%、100%、92.5%、94.1%、0.895和84.2%、100%、100%、94.2%、95.6%、0.921.结论:联合应用MSCT和食管造影图像可全面诊断食管破裂及其并发症,明显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参数术前评估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经内镜证实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且行手术治疗最终获得病理结果的59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1周内行常规胸腹部平扫和能谱成像双期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强化值(Hu)、标准化碘浓度(NIC)、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Zeff-a)及能谱曲线斜率(λHu)。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理分级、不同T分期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评价各参数值诊断低分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效能。结果不同病理分级间动脉期及静脉期NIC、λHu、Zeff-a和Hu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各参数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1)。动脉期NIC诊断低分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0.961,阈值0.125,敏感度95.8%,特异度91.4%。结论不同病理分级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能谱CT各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能谱成像为术前评估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病理分级提供了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白在正常鳞状上皮中均不表达,在BE中呈轻中度表达(表达于杯状细胞及浅层腺体上皮),在EA中呈广泛的中重度表达,且与正常食管及BE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NF-κB、PPAR-γ在正常食管黏膜、BE及EA中的表达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NF-κB的表达与EA细胞分化程度和肿瘤病理学分期相关(P<0.05),PPAR-γ的表达与EA细胞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 NF-κB与PPAR-7在BE及EA中表达上调,可能在BE及E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姚勇  徐建玉  龙晓奇 《西南军医》2010,12(6):1057-1058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抑酸治疗对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择2008年5月~2009年6月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21例BE患者进行60w APC治疗,术后予以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治疗,并对其疗效、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21例患者经过23次APC治疗BE完全消除,19例于治疗后12月均无复发,2例于治疗后1年在原患处出现柱状上皮化生粘膜岛,1年根除率为90.5%,术后5例出现剑下或胸骨后隐痛等较轻副作用.结论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抑酸治疗Barrett食管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管病的数字摄影诊断. 资料与方法对428例可疑反流性食管病患者行直立、仰卧、俯卧位数字摄影术.分析胃食管反流的表现. 结果胃食管反流82例,占19.2%,包括单纯性反流,反流合并食管裂孔疝、食管炎、食管溃疡、癌、静脉曲张等. 结论胃食管反流的检出率取决于正确的影像形态学认识和检查方法,数字摄影能动态反映食管胃连接处的形态变化,特别是能对下食管括约肌(LES)的功能作出评判.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不同类型反流物对食管上皮细胞的损伤,评价在反流性食管炎中基因的突变,以及与食管腺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陈曦  张正 《西南国防医药》2003,13(4):443-444
碱反流,亦称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nodeno gastroesophageal reflux,DGER),指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在某些生理情况下偶有发生,对机体无损害;消化道手术或某些疾病导致胃肠结构异常或动力紊乱,DGER发生频率增高,持续时间延长。与Barnett食管、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Barrett食管是一种癌前病变。由内镜证实的Barrett食管,食管癌的发生率为0.8%/年,是正常人群的30倍-50倍。伴有肠化的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DGER是引起Barrett食管的原因之一,胃大部切除后的患者,食管癌多发生于食管下段1/3,多发生在Barrett食管的基础上,多为腺癌。美国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内支架成形术的护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俊 《介入放射学杂志》1995,4(4):219-219,197
我所于1993年6月开展了用人工血管绦纶材料被覆的金属支架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食管成形术。改善了患者的摄食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食管癌介入治疗中护理工作经验介绍一下。临床资料12例食管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9~88岁,上段食管癌2人,中下段食管癌8人,贲门腺癌1人,胃底腺癌1人,其中4人合并食管气管瘘,支架留置前绝大部分患者(11/12)均不能进食进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