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指患者受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炎症,为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及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外报道VAP发病率为9%~70%,病死率可达50%~70%^[1]。国内报道,VAP发病率70%,病死率可达51.6%^[2]。VAP发病机制与口咽部菌群定植以及气道内吸入污染物密切相关,因此VAP的预防主要是预防病原微生物传播以及纠正宿主感染的危险因素。本文将着重讨论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VAP感染的非药物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2.
张馨心  杨瑞 《重庆医学》2013,42(5):575-57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48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1],是ICU最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花费高但预后较差[2]。常造成撤机困难,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且感染菌多为多重耐药菌[3],感染很难控制,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国内外文献报道VAP发生率为9%~40%,病死率为15%~45%[4]。接受MV患者一旦并发VAP,MV时间、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均显著延长。VAP发病机  相似文献   

3.
雷淑珍  胡恬  戴萍华 《当代医学》2010,16(28):121-12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由感染性因素造成的肺实质性炎性反应VAP,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以上发生新的肺部感染。国外报道VAP发病率为9%~70%,病死率可达50%~70%。国内报道VAP发病率为70%,病死率可达51.6%。开展新生儿住院病人呼吸机感染的监测,了解呼吸机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患者最主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1],临床治疗效果差,并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病死率增高。国内文献[2]报道,VAP发病率为43.1%,病死率为51.6%。国外文献[3]报道,VAP发病率为15%,病死率为38%。因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是抢救和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随着机械通气广泛应用产生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这一并发症发生随之大增,国外报道,VAP发病率达9%~70%,病死率高达50%~69%.国内有医院调查,发病率为43.19%,病死率为51.6%,成为院内感染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胡水秀 《广西医学》2004,26(10):1508-1510
医院内获得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事件目前倍受关注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约占院内感染的 10 %~ 15 % [1] ,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继发真菌感染最为多见。本文对近 5年来我院确诊的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5 4例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4年 1月收入院的COPD患者 5 4例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分会关于COPD诊治规范 (草案 ) [2 ] 。其中男 32例 ,女 2 2例 ,年龄 5 6~ 78岁 ,平均 6 4岁 ,均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 (感染组 ) ,符合院内获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综合性 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独立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 1999年 1月至2 0 0 0年 12月本科综合性 ICU中收治的 97名机械通气超过 4 8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微生物学资料 ,并将患者分为 VAP和非VAP组 ,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 ,再通过后退法多元逐步 L 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 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 VAP的发病率为 5 4 .6 4 %、15 .6 0例 / 10 0 0机械通气日 ,病死率为 4 7.4 2 %。发生 VAP者从人工气道建立到诊断的间期为 (6 .9± 4 .3) d。单因素分析提示留置胃管、激素、抑酸剂、第 2代头孢、第 3代头孢和 (或 )亚胺培南、非感染性肺疾患、肺外感染是 VAP的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提示留置胃管 ,抑酸剂、激素、第 3代头孢和 (或 )亚胺培南、肺外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及其 95 %可信区间分别为 :15 .395 (2 .15 7~ 10 9.86 5 )、4 .4 2 1(0 .86 0~ 2 2 .72 2 )、15 .5 2 1(2 .0 4 6~ 117.731)、14 .5 38(2 .771~ 76 .2 88)、19.379(2 .4 13~ 15 5 .6 0 1)。 结论 :留置胃管、激素、抑酸剂、第 3代头孢和 (或 )亚胺培南、肺外感染是 V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曲叶芳  丁金艳 《吉林医学》2011,32(15):3159-3160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肺实质感染[1]。在重症监护病房(ICU),VAP是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严重并发症,VAP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根据患者人群的不同,VAP的发生率为9%~70%,但其死亡率可达20%~75%,比无VAP患者的死亡率增加2~2.5倍[2]。VAP  相似文献   

9.
王玲 《中外医疗》2010,29(36):163-163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是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医院内感染。国外VAP发病率达9%~70%,病死率高达50%~69%,机械通气每增加1d,发生呼吸相关肺炎的危险性增加1%~3%。下面就目前相关VAP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MV)治疗47 h或拔管47 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为MV的常见并发症,病死率达33%~71%.其发生率随MV的时间增加而升高,有研究表明,呼吸机通气时间每增加1 d,发生肺炎的危险性增加1%~3%,其相关病死率约为30%.目前VAP的诊断技术和抗菌药物应用有所进展,但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医疗资源的消耗仍未根本改变.在现有医疗条件下,许多易感因素难以避免,但如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部分VAP是可以避免的.因此,目前研究重点主要为针对VAP易感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所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气相关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在通气48h后出现的肺部感染。是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时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地影响患者的预后。VAP的发病率为7%~70%,病死率高达50%。因此,预防和控制VAP的发生,已经成为院内感染管理和护理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目标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其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ICU病房应用呼吸机患者VAP的发病率,并研究患者口咽部、胃液中、呼吸机的湿化器、冷凝器、螺纹管的微生物定植情况及其它5项危险因素与VAP之间的关系。结果VAP的发病率为61.02%,每千日机械通气感染率为100‰,病死率33.33%;机械通气时间≥7d、患者口咽部微生物定植、APACHEⅡ评分≥15分、呼吸机通气管路微生物定植是VAP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VAP的发病率高,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为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其发生率9%~24%,病死率33%~71%,在ICU死亡病例中有近30%直接归因于VAP[2]。笔者对我  相似文献   

14.
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璇 《右江医学》2011,39(2):222-224
<正>老年患者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群体,居各年龄段的院内感染之首,占院内感染总例数的57.15%[1],其中以肺部感染发病率最高,占老年院内感染总例数的34.8%[2],其病死率亦甚高[3]。近年来,医护工作者对院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日益重视,本文  相似文献   

15.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出现的肺实质感染,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国外报道,VAP发生率为9% ̄70%,病死率达50% ̄69%[1]国内有医院调查,VAP发生率为43.1%[2]不同医院中VAP的病死率为24% ̄76%[3]VAP一旦发生,常常造成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不但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甚至导致机械通气失败,威胁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出现的肺实质感染,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国外报道,VAP发生率为9% ̄70%,病死率达50% ̄69%[1]国内有医院调查,VAP发生率为43.1%[2]不同医院中VAP的病死率为24% ̄76%[3]VAP一旦发生,常常造成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不但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甚至导致机械通气失败,威胁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e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mechanicalventilation,MV)48h以上并发的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行MV治疗48h以上又发生新的肺部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1]。有研究表明,持续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VAP的风险是其他患者的6~21倍,在ICU发生率约9%~45%。在美国,院内感染性肺炎是院内感染死亡的首要原因。VAP使血液感染的发生率增加2倍,应用呼吸机的平均时间增加7倍,重症监护平均时间延长2~5倍,平均住院日延长2倍[2]。因此,VAP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下面就其预防、监测及护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陆雪华 《右江医学》2014,(1):127-129
近年来随着机械通气在危重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治及术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其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也随之增加,VAP是ICU病房最常见的院内感染,可导致患者治疗和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病死率增高等[1],文献报道ICU中VAP发生率为4%~9%,病死率更高,达24%~50%[2].为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对预防或减少VAP的发生至关重要.我院ICU近年来对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35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医院深部真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新的诊治手段特别是侵袭性操作的采用、抗生素的更新及广泛应用 ,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也发生了菌谱演变[1] 。由酵母样真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各种疾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的重要病原菌[2~5] 。1 真菌的感染因素  真菌是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也可以从正常人的口腔、皮肤、胃肠道和粘膜部位分离出。当机体免疫功能或防御能力降低或其它诱因使正常菌群失调时 ,真菌可大量生长繁殖 ,就会发生真菌性疾病。北京张正报道了免疫低下组感染率为 1 6 .9% ,明显高于免疫正常组…  相似文献   

20.
<正>呼吸机相关肺炎(简称VAP)一般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之后将近48小时的时候发生[1]。VAP诱发因素众多,包括年龄和其他疾病的轻重。同时,服用抗生素历史、机械通气长短等因素与此有关[2]。此外,VAP还导致较高的死亡率、住院治疗延长、长久的机械通气、住院治疗费用上涨等现象[3]。插过管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每天会使VAP发病危险加大1%~3%[4-5]。1 VAP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