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人细小病毒B19主要抗片段的表达及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临床人细小病毒B19(B19)感染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献血员筛查等方面的工作尚未广泛开展 ,原因之一是受诊断试剂和方法的局限。目前国际上商业B19抗体诊断试剂盒均以重组抗原为基础。本研究获取能表达B19结构蛋白VP1独特区和VP1/VP2共同区主要抗原片段 ,建立改良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发病期患者和献血员血清中抗B19 IgM ,并与德国IBL试剂盒平行比较。一、材料和方法1 标本来源 :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期患者血清 4 2份 ,来自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和北京人民医院。献血员血清 12份 ,来自某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本实验室自行构建的ELISA法与德国ELISA试剂盒方法及PCR法快速诊断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血液标本215份,分别采用B19病毒VP1独特区(VP1u)蛋白包被ELISA板建立B19病毒抗体检测方法(自行构建ELISA法),德国ELISA试剂盒方法检测标本B19病毒IgM与IgG,并采用PCR法检测B19病毒DNA,分析自行构建E1ISA法检测B19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 自行构建的B19病毒ELISA体系最佳抗原包被量为25 ng/孔,最佳标本血清稀释倍数为1∶ 200;以德国B19病毒ELISA试剂盒为对照,自行构建ELISA法检测B19病毒IgM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79.07%,87.18%,94.89%,检测B19病毒IgG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88.46%,90.79%,93.53%;以PCR法检测B19病毒DNA为标准,自行构建ELISA法检测B19病毒IgG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90.32%,77.77%,95.71%.结论 本实验室自行构建的ELISA检测方法与德国B19病毒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法及PCR法检测B19病毒DNA有较好一致性,可作为B19病毒感染常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浙江省柯萨奇病毒A16(CA16)VP1基因特征及其变迁规律并预测VP1蛋白上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在Gen Bank检索并下载35个浙江省CA16流行株及69个已知基因型CA16参考株的VP1基因序列,使用MEGA 6.0软件进行比对分析和构建种系进化树,确定浙江省CA16流行株的基因型,并分析VP1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及氨基酸变异;运用DNA Star中的Protean模块预测VP1上可能的线性B淋巴细胞抗原表位。结果浙江省CA16病毒基因型为B1基因型(34株)和A基因型(1株)。B1型中以B1b亚型(24株)占绝对优势,其次为B1a亚型(10株)。浙江省CA16流行株VP1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5.5%~100%和89.5%~100%;VP1区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但也存在部分变异。VP1中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氨基酸肽段)有13个,分别为10-20、30-38、57-62、73-79、98-106、118-123、159-168、173-177、184-189、240-246、265-273、274-284和289-295。结论浙江省CA16流行株存在A、B1 2个基因型,B1b和B1a为主要基因型,其VP1区氨基酸变异程度较低,VP1中13个预测的B细胞抗原表位可为CA16疫苗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并纯化的人细小病毒B19(HPV B19)结构蛋白VP1初步建立HPV B19 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检测方法。方法以纯化的重组蛋白包被酶标板,建立IgM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确定Cut-off值,并进行初步的应用。结果建立间接 ELISA方法Cut-off值为0.25,灵敏度为84.60%,特异性为99.70%,与对照试剂盒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9.47%;用自产试剂盒检测115份孕妇和1700份健康献血志愿者血清中B19 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17%和1.59%。结论通过包被 HPV B19-VP1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可用于 HPV B19早期感染或急性感染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AB 亚型比较少见,国内报道也不多.1990年我们在对献血员进行抗体筛选时,偶然发现一献血员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经进一步鉴定,确实为A_1B_x 亚血清发生较强的凝集,与抗B血清仅发生较弱的凝集.说明献血员红细胞上有较强的A抗原、H抗原及较弱的B抗原,而血清在4℃、22℃和B型红细胞凝集,在37℃凝集消失,说明血清中含有低温的抗B抗体  相似文献   

6.
献血员中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流行献血员中HTLV感染情况,方法:对福建莆田沿海地区献血员2339份血标本,以国产双抗原夹心法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的筛选,对ELISA阳性血清均用蛋白印迹试验和(或)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序列测定进行确证。结果:2339份献血员血标本中,确证阳性9份,均为HTLV-Ⅰ感染,结论福建莆田沿海地区献血员中,HTLV感染率为0.38%。  相似文献   

7.
Xia WJ  Ye X  Deng J  Chen YK  Xu XZ  Ding HQ  Luo GP  Fu YS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9):594-598
目的 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血小板同种抗原或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5例临床确诊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血小板洗脱液中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应用HLA抗体特异性检测试剂盒,对组合反应性抗体(PRA)阳性的患者进行HLA抗体特异性分析;用HPA分型试剂盒检测8个血小板同种抗原系统HPA-1、2、3、4、5、6、9、15;用HLA分型试剂盒对HLA-A/B抗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65例患者HLA-A/B抗原,HPA-1、2、4、5、6、9、15抗原的基因频率分布与健康献血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A-3a、3b抗原频率分别为0.65、0.35,与健康献血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患者中HLA抗体单独阳性24例(36.9%),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共同阳性14例(21.5%);HLA抗体和血小板洗脱液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共同阳性6例(9.2%),血小板洗脱液特异性糖蛋白抗体阳性13例(20%),HLA抗体、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及血小板洗脱液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共同阳性4例(6.2%);HLA-A/B特异性抗体中,HLA-A*9抗体占全部抗体的46.2%,HLA-B*40抗体占33.6%.血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以GPⅡb/Ⅲa为主(26.2%),其次为GP Ⅰa/Ⅱa(21.5%),血小板洗脱液中,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以GPⅡb/Ⅲa和GP Ⅰb/Ⅸ为主(41.5%).对2例患者进行了遗传学调查,发现产生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与父母血小板抗原及HLA抗原不相合呈密切相关.结论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HLA抗体占主要地位,其次为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VB2云南分离株编码主要中和抗原的衣壳蛋白VP1基因的分子特征,以期为中国CVB2感染致病的分子基础、基因疫苗的研制和心脏基因工程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扩增CVB2云南分离株VP1基因,经分子克隆获得pMD18-T-CVB2VP1并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其序列、同源性分析、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并建立进化树。结果:CVB2云南分离株VP1基因全长约846bp,无起始密码及终止密码,与Ohio-1株(GenBank登录号:AF081312)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BC环的βB区与βC区之间缺失6个腺嘌呤,其编码2个构成无规卷曲结构的赖氨酸。CVB的共同抗原表位区中RIYFKP-KHVKA高度保守,为云南分离株及其他参考毒株的共同序列,变异主要在CVB2云南株的251~252位,W→Y,V→I。结论:CVB2云南分离株与Ohio-1株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以主要中和抗原表位区存在缬氨酸缺失,CVB共同抗原表位区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变异及保守序列等为其主要分子特征。  相似文献   

9.
T SPOT-TB试剂盒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 SPOT-TB试剂盒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 SPOT-TB试剂盒检测结核感染组(包括26例临床已确诊结核病患者和4例PPD强阳性志愿者)和非结核感染组(包括20例PPD阴性的非结核病患者和10例PPD阴性的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斑点形成细胞(SFC)的数量.结果:30例结核感染组中,28例(93.3%)T SPOT-TB检测阳性,其中4例PPD强阳性志愿者检测均为阳性;30例非结核感染组中,仅1例(3.4%)T SPOT-TB检测阳性.T SPOT-TB阳性组的SFC显著高于T SPOT-TB阴性组.在29例T SPOT-TB阳性者中,31.0%检测孔A(ESAT-6抗原)和B(CFP-10抗原)均阳性,44.8%仅检测孔A阳性,24.2%仅检测孔B阳性.结论:TSPOT-TB试剂盒在检测结核感染、辅助结核病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CVB2云南分离株编码主要中和抗原的衣壳蛋白VP1基因?B5姆肿犹卣鳎云谖泄鶦VB2感染致病的分子基础、基因疫苗的研制和心脏基因工程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扩增CVB2云南分离株VP1基因,经分子克隆获得pMD18-T-CVB2VP1并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其序列、同源性分析、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并建立进化树。结果:CVB2云南分离株VP1基因全长约846bp,无起始密码及终止密码,与Ohio-1株(GenBank登录号:AF081312)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BC环的BB区与BC区之间缺失6个腺嘌呤,其编码2个构成无规卷曲结构的赖氨酸。CVB的共同抗原表位区中RIYFKPKHVKA高度保守,为云南分离株及其他参考毒株的共同序列,变异主要在CVB2云南株的251~252位,W→Y,V→I。结论:CVB2云南分离株与Ohio-1株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以主要中和抗原表位区存在缬氨酸缺失,CVB共同抗原表位区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变异及保守序列等为其主要分子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柯萨奇病毒A16(CV-A16)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成员,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的常见病原体之一[1]。CV-A16是含有约7.4kb基因组的正义单链RNA病毒,其基因组包含5′端非翻译区(5′UTR)、结构蛋白编码区P1、非结构蛋白编码区P2/P3及3′非翻译区(3′UTR)。P1编码4种结构蛋白(VP1、VP2、VP3、VP4),P2和P3分别编码7种非结构蛋白(2A、2B、2C、3A、3B、3C、3D)[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分子流行病学方面,基于VP1基因的完整序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人博卡病毒(HBoV)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导致人支气管炎的病原体,本研究旨在表达纯化其VP1衣壳蛋白独有区(VP1-U)抗原,为免疫学诊断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优化HBoV VP1-U DNA密码子,以适应大肠杆菌原核表达密码子亲嗜性。将密码子优化改造的DNA序列克隆到pET30a(+)原核表达载体,C末端融合表达组氨酸亲和纯化标签。LB培养基增菌,IPTG诱导表达。采用自行设计的纯化缓冲液体系,镍株亲和纯化,超滤浓缩。结果VP1-U蛋白表达效率约为50%,纯化活性蛋白浓度为3.3mg/ml。结论经过密码子优化,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原核表达系统可以高效表达纯化VP1-U活性蛋白抗原。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编码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原NA1和NA2的Fcγ受体Ⅲb(FcγRⅢB)基因有5个核苷酸(nts)的不同,引起两个等位基因间氨基酸表达的不同。尚不知道这些抗原表达不同的重要性。已报道FcγRⅢB基因的人群与NA1-FcγRⅢB和NA2-FcγRⅢB有1nt的差异。本研究比较有不同FcγRⅢB基因的人群和健康献血员中,NA1和NA2在粒细胞上的表达。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15.
原道齐 《临床医学》2013,33(1):84-85
目的 探讨与胰腺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的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 (CA242)以及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对于胰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病理证实的30例胰腺癌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RIA法,根据试剂盒操作要求,进行血清CA19-9、CA242以及CEA的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CA19-9、CA242以及CE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单一诊断时,CA19-9的诊断价值相对较高,而CEA的诊断价值最差,而联合检测时,其敏感性达到93.3%,特异性为67.7%.结论 血清CA19-9、CA242以及CEA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为胰腺癌诊断提供特异性、高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核心抗原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同时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丙肝RNA(HCV RNA)载量,抗丙肝抗体,丙型肝炎核心抗原(HCVcAg),对比三项检测结果 ,评价HCVcAg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国产HCVcAg ELISA两种定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清中的游离核心抗原,核心总抗原,将结果 同HCV RNA检测结果 和抗丙肝抗体结果 对照,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 214例HCV RNA检测阳性的丙肝患者中,103(48.1%)例HCV游离核心抗原检测阳性,162(75.7%)例HCV核心总抗原检测阳性,214(100%)例HCV抗体检测阳性,HCV RNA水平越高,HCV核心抗原检出率也越高.HCVcAg检测试验的特异性为100%.结论 总HCVcAg检测试剂盒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和HCV抗体相比,HCVcAg是HCV感染更早出现的病毒标志物,它缩短了HCV检测的窗口期,可以用于血站献血员HCV感染的筛查,以及在一些不具备开展PCR的试验室作为HCV RNA检测的替代试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献血员丙肝调查报告较多,但与ALT、HBsAg同时调查分析的不多见。为查清我市献血员HCV感染及与ALT、HBsAg的关系,于1993年6~8月对8745名献血员进行了调查。1材料与方法1.1对象8745名献血员系长年在我站单采浆为主兼献全血,献血年限3~8年。1。2材料及方法抗HCV试剂盒由上海科华试剂公司提供,ELISA法按说明书操作;HBSAg试剂盒系成都生研所单克隆诊断血球,反向血凝法按说明书操作;ALT按临检统一操作规程赖氏法,结果>25U判为异常(阳性)。2结果见表1、表2。抗HCV阳性献血员HBsAg检测结果,在1707名男性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中人细小病毒(human parvovirus,HPV)B19抗原和抗体,评估临床输注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5日~4月30日制备的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1 056袋,采用ELISA法检测HPV B19抗原和抗体;将HPV B19抗体阳性血浆按献血者性别、年龄、血型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1 056袋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HPV B19抗原均为阴性,Ig G和Ig M抗体总阳性率为20.5%(216/1 056)、Ig G抗体阳性率为19.5%(206/1 056)、Ig M抗体阳性率为4.9%(52/1 056),不同来源献血者制备的血浆HPV B19抗体阳性率有差异,随年龄增加抗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献血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型和AB型抗体阳性率较高,B型和O型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中HPV B19抗原、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临床输注血浆感染HPV B19的风险不高,但对于免疫缺陷等特殊受血者应引起重视,建议进行输血前HPV B19检测。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用USR 诊断梅毒试剂盒,对702人进行婚前检查,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准确,有利于常规婚前检查.一、材料1.抗原系含有0.03%心拟脂,0.21%卵磷脂,0.9%胆固醇的95%酒精溶液。(此试剂盒系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3种不同厂家的商品化沙眼衣原体即时检测(POCT)试剂盒进行评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及其他医疗机构实验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沙眼衣原体菌株(血清型D和E)冻存毒株,化冻后经细胞培养法滴定确定浓度,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系列稀释,对试剂盒A(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试剂盒B(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试剂盒C(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最低检出限和重复性实验。采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系、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菌悬液进行特异度实验。结果对血清型D的最低检出限,试剂盒B和C浓度均达1.86×10~7 IFU/mL,试剂盒B在1.86×10~6 IFU/mL观察到隐约可见条带;试剂盒A仅能检测到1.86×10~9 IFU/mL。对血清型E检测灵敏度,试剂盒B和C均达2.80×10~7IFU/mL,但均为弱阳性;试剂盒A仅能检测到2.80×10~9 IFU/mL。3种试剂盒均有较好的重复性,但均存在阳性条带显示颜色强弱不完全一致的情况。3种试剂盒均能够抗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2.9×10~6/mL),非洲绿猴肾细胞系BGMK(5.0×10~6/mL)和标准菌株ATCC25922大肠埃希菌(1.5×10~8 CFU/mL)的干扰。结论试剂盒B和C最低检出限明显优于试剂盒A,但试剂盒B较试剂盒C略好。在特异度和重复性方面3种试剂盒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