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通过肾活检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者34例,肾病综合征者23例,狼疮性肾炎5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2例,急性肾衰1例。其中脾肺气虚25例,气阴两虚20例,肝肾阴虚11例,脾肾阳虚9例,病理诊断为系膜增生性肾炎25例、IgA肾病21例、膜性肾病2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IgM肾病2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狼疮性肾炎8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2例;新月体性肾炎1例。结论:慢性肾脏病中医辨证证型与肾脏病理有内在的相关性,慢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多数兼有血瘀证。  相似文献   

2.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是各种增生性肾小球疾病的共同特征,研究表明,不少炎症细胞因子参与肾小球疾病的发病,尤其在增生性肾炎的发生、发展及病理类型转变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探讨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阻断细胞因子参与系膜病变的病理过程是防治肾小球肾炎的重要途径。六味地黄汤治疗增生性肾炎是笔者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观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治疗难度较大的肾小球疾病,在病理类型上可表现所有。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例如:微小病变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肾病)、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我科于2000年~2003年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蓝芳  史伟  宋丹  梁黎黎 《河南中医》2011,31(10):1127-1130
目的:观察320例广西地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脏病理与中医证型间关系。方法:对320例长期居住广西并经肾活检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肾脏病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其次是IgA肾病;主证以脾肾气虚证型最多见,其中有240例有兼证,从多到少依次为血瘀证、水湿浸渍、湿浊中阻、外感、湿热壅盛;中医主证与病理分型间具有关联性(P〈0.05),辨证为肺肾气虚、脾肾气虚的患者多见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医兼证与病理类型间存在关联性(P〈0.05)。血瘀证在IgA肾病中最多见;中医辨证各组尿素氮、肌酐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方面比较有差异。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各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临床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推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楦槟 《河北中医》2005,27(3):239-240
IgA肾病(IgAN)属于中医学尿血、腰痛、虚劳等范畴。在病理上属于系膜增生性肾炎,其病理变化常有系膜增生或兼有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临床多有血瘀见证,且血瘀贯穿于各种分类的IgA肾病的病因病机中。以下就血瘀与IgAN的相关性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的联系,以预测病理类型。方法回顾分析4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住院患儿临床表现与病理结果及治疗反应情况。结果 46例患儿中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8例(39%),微小病变性肾病14例(30%),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1例(24%),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4%),膜性肾病1例(2%)。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对治疗反应良好,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膜性肾病对治疗反应差。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微小病变性肾病型为主,临床表现以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或对治疗反应不佳的患儿应及早行肾活检。  相似文献   

7.
<正>马进教授从事肾脏病临床研究与治疗30余年,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即肾性蛋白尿是以脾肾虚损为本,湿浊血瘀为标,强调瘀血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在补肾、祛湿基础上配伍益气行气、养血活血之法。马教授临证以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总结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治经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常见的。经皮肾活检与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病安全有效。为进一步评价这些模式前瞩性随机对照研究和大样本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9.
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与病理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对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证的 3 5例慢性肾炎患者的肾活检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诊断肾炎 2 7例 ,肾病 8例。病理诊断肾小球轻微病变 13例 ,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 8例 ,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 3例 ,膜性肾病 7例 ,膜增生性肾炎、弥漫性肾硬化、局灶节段性硬化、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各 1例。结论 :慢性肾炎气阴两虚证具有以阴虚为本、双重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膜性肾病的中医证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膜性肾病又称膜性肾炎,是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基底膜上皮细胞侧免疫复合物沉积,无明显的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肾小球肾炎。由于本病病因至今未明,故现代医学对此尚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