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患儿女,18h,主因"皮肤黄染9 h"入院.生后9 h出现皮肤黄染,渐重.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7+4周,自然分娩娩出,羊水少,约100 ml,Ⅲ度粪染.出生体重2890 g.1、5、10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6、10、10分.母亲于妊娠2个月有少量阴道出血.父26岁,母26岁,非近亲婚配,均为北方人,否认黄疸、贫血、脾大等家族史.母亲血型B型、Rh(+).入院体检:精神反应稍弱,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腹软,肝肋下4 cm、剑下4 cm,脾肋下2 cm.肌张力正常,拥抱反射引出不全.入院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93×109/L,淋巴细胞71.8%,红细胞计数2.71×1012/L,血红蛋白136 g/L,血小板168×109/L,幼稚细胞30%,有核红细胞77个/100个白细胞,网织红细胞28.2%;血型O型,Rh(+);新生儿直接Coombs试验和母亲间接Coombs试验均(-);总胆红素413.9 μmol/L,直接胆红素23.6 μmol/L;电解质、肝肾功能正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和单纯疱疹病毒IgM、IgG均(-);尿代谢筛查(-).骨髓穿刺(换血治疗前):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旺盛,中晚幼红细胞显著增多,变形红细胞易见,巨核细胞偶见.B超:肝肋下3.4 cm,脾肋下1.3 cm.诊断:高胆红素血症,溶血性贫血.给予光疗、水化碱化及免疫球蛋白治疗.生后27 h因重度溶血性黄疸,经脐静脉行换血治疗,换洗涤O型红细胞,AB型血浆共560 ml.换血后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5.7×109/L(校正后15.1×109/L),淋巴细胞78.9%,红细胞计数2.5×1012/L,血红蛋白77 g/L,血小板72×109/L,幼稚细胞30%,有核红细胞335个/100个白细胞,网织红细胞26%.总胆红素169.5 μmol/L,直接胆红素9.6μmol/L.换血后2d再查血生化:尿素氮12.44 mmol/L,肌酐142.4μmol/L,丙氨酸转氨酶53 U/L,总胆红素303.0μmol/L,直接胆红素82.3 μmol/L.换血前后血培养(-).因继续溶血,并进行性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住院4d,家长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2.
患者,32岁,妊4产0.于1997年3月10日宫内妊娠23周首次来院产前检查,发现孕妇巩膜、皮肤黄染.周身浅淋巴结未触及,肝脾未扪及,多次化验HAA阴性,转氨酶正常,总胆红素69.6 μmol/L,直接胆红素40.9 μmol/L,尿胆红素阳性.追问病史,患者自出生3天全身皮肤黄染,谓"生理性黄疸",治疗1周好转至今黄疸,但未完全消退.无消化道症状及皮肤搔痒等不适.仅在劳累时和本次妊娠期自觉黄疸稍有加重,诊断为先天性黄疸(Dubin-Johson综合征).1991年3月曾因胆结石、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术中探查肝质软,表面光滑,呈褐色,明显瘀胆状,脾不肿大.术中所见胆囊约10 cm×6 cm大小,充满大小不等之结石,胆囊管内有一嵌顿结石,总胆管内反复探查未扪及结石.肝组织活体病理检查结果:少许肝组织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索排列整齐,大部分肝细胞肿胀,呈混浊肿胀改变,胞浆内见多量胆色素颗粒沉积,汇管区见多量淋巴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3.
患者37岁,妊6产2,妊娠35+3周,平素月经规律,妊娠30周前规律产检,未发现异常,30周后未规律产检.妊娠33周出现双下肢浮肿,2011年8月20日因恶心、右上腹痛2d急送我区所属镇医院就诊,右上腹痛持续性渐加重,小便茶色,自觉胎动减少,当时测血压18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尿蛋白(+++),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予硝苯地平降压及硫酸镁解痉等处理后急送我区妇幼保健院诊治.人妇幼保健院体检:体温37.0℃,脉搏11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70/120 mm Hg.神志清,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隆,肝脾触诊均不满意,肝区轻度压痛,双下肢中度水肿.宫高29 cm,腹围97 cm,胎位左枕前位,胎心140次/min.宫口未开,先露S-2,胎膜未破.B超示宫内单活胎.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on-stress test,NST)无反应型.肝功能: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 40.1 μmol/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 10 μmol/L,天冬氨酸转氨酶(alamine transaminase,AST) 87 U/L,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871 U/L;血常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80 g/L,血小板(platelet,PLT)44×109/L;尿常规:尿蛋白(+++).  相似文献   

4.
例 1 男 ,16 d,足月剖宫产。以发热、纳差 7d、呼吸困难3d入院。体检 :体重 32 5 0 g,体温 39.8℃ ,呼吸 6 2次 / min,呻吟 ,口吐白沫 ,三凹征 ,双肺满布细湿音 ,心音低钝。肝肋下 6 .5 cm,脾肋下 4.5 cm。躯干部皮肤见散在少许充血性皮疹。入院当天摄 X线胸片 ,示双肺普遍密度增高影 ,呈毛玻璃状改变。诊断为葡萄球菌性肺炎。入院第 14天再次摄 X线胸片示广泛性分布均匀的斑点状密度增高影 ,X线提示粟粒性肺结核。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 5 6 IU / L ,谷草转氨酶 2 10IU / L ,乳酸脱氢酶 990 IU/ L。肾功能正常 ,血培养阴性。临床诊断 …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22 d,因"吃奶、反应差4h,呻吟3 h"于2012年3月1日入院.患儿2d前曾接触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入院体检:体温未达体温计最低值,呼吸80次/min,脉搏185次/min,血压76/50 mm Hg(1 mm Hg=0.133 kPa);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呻吟,全身皮肤灰黄,四肢凉,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双侧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在,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性哕音,心率185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腹软不胀,肝右肋下3 cm,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减低,原始反射消失.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28×109/L,中性粒细胞0.24,淋巴细胞0.70,血红蛋白113 g/L.血气分析:pH 6.896,二氧化碳分压20.7 mm Hg,氧分压39.8 mm Hg,碱剩余-27.9 mmol/L;丙氨酸转氨酶198 U/L,天冬氨酸转氨酶323 U/L,肌酸激酶187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549 U/L.  相似文献   

6.
患者,39岁,已婚,G6P1,剖宫产1次,人工流产4次。因孕34+周,中上腹疼痛1周,皮肤黄染4天,于2011年5月31日收住入院。1周前患者因中上腹疼痛于外院外科就诊,当时查尿淀粉酶1199U/L,脂肪酶536U/L,血淀粉酶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4.76×109/L,Hb96g/L;总胆固醇9.47mmol/L,直接胆红素14.8μmol/L,间接胆红素19.4μmol/L,AST57U/L,ALT35U/L。腹部B超检查提示胰腺测值增大。在外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给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及奥美拉唑抑酸治  相似文献   

7.
患者44岁,3个月前无诱因右下腹痛伴发热,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但之后一直低热,阴道不规则流血、尿频、尿血、肛门下坠、大便困难,无便血和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外院B超检查示:子宫11.5 cm×10.8 cm×10.4 cm,左卵巢9 cm×4.5cm,内有网格状不规则包块6 cm×3.7 cm×3.4 cm,右卵巢未及.CA125 385 U/ml.血红蛋白69 g/L.辗转多家医院诊断未明.我院查体:T 37.5℃,P 90/min,R 20/min,BP 12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较差,贫血貌.腹部正中可见长约12cm手术瘢痕(10年前右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腹部可及肿物平脐,肿物轻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相似文献   

8.
皮肤疾病     
901542 皮肤蝇蛆病一例/张儒谊//中华杂志.-1990,28(3).-180患儿男,5岁8个月。因皮下包块伴疼痛2个月入院。有牛、马接触史,有吃烤牦牛肉史。体检:颈部、颌下、腹股沟淋巴结稍大。肝肋下1.5cm,脾肋下1cm。白细胞40.7×10~9/L,嗜酸性细胞26%,血沉65mm。胸片为肺部间质改变。  相似文献   

9.
患者 38岁 ,因停经 39周 3 ,于 2 0 0 3年 1月 2 9日以足月妊娠待产入院。患者 16年来一直因上腹钝痛、乏力、头晕 ,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在多家医院就诊 ,均以肝脏肿大及胆囊炎治疗 ,未愈。曾先后妊娠 4次 ,均于孕早期自然流产。于2 0 0 2年 2月在我院就诊 ,肝脏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超 )检查提示 :肝体积增大 ,光点增粗 ,左叶厚 5 8cm ,右叶斜径16 3cm ,尾状叶明显增大为 9 1cm× 5 3cm。左、中、右肝静脉内径分别为 6mm、6mm和 9mm。静脉内血流通畅 ,最大流速为 13 4cm/s,为向心性血流。下腔静脉距右心房约 10mm处内径明显变窄 ,约…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摘要 患者29岁,因恶心、呕吐18天,孕33+4周双胎早产顺产后2天于2012年1月20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末次月经:2011年5月24日,B超检查提示双胎妊娠,孕期曾不定期产前检查,查乙肝两对半阴性,转氨酶无异常.1月17日因孕33+4周,双胎妊娠,恶心、呕吐2周,不规则腹痛13小时于江西九江某院就诊,查肝功能ALT 214 U/L,AST 260 U/L,总胆红素143.5 μmol/L,直接胆红素51.9 μmol/L,Cr 235 μmol/L,PT 22.3秒,APTT 33.9秒,B超检查提示轻度脂肪肝,予保肝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8d,因"发热伴拒食1d"于2012年3月2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d出现发热,体温37.8℃,伴拒食;入院当天出现双下肢及阴囊肿胀,排尿困难,无抽搐、嗜睡,无呕吐,大便正常.体格检查:体温35.9℃,脉搏110次/min,呼吸45次/min,血压78/39 mm Hg(1 mm Hg=0.133 kPa).患儿神志清,反应一般,贫血貌,无发绀,全身皮肤轻度黄染.双下肢硬肿,面积约16%.会阴部、阴囊、腹壁、背部水肿.右足背及双小腿屈侧局部皮肤红、肿、硬.前囟饱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无啰音,心音有力,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胀,肝肋下2.5 cm,质软,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肌张力增高,原始反射减弱.入院后检查:血红蛋白126 g/L,白细胞4.34×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12,血小板90×109/L;C-反应蛋白11.8 mg/L;钠117.5 mmol/L,钾4.7 mmol/L,氯90.5 mmol/L,钙2.11 mmol/L,镁2.4 mmol/L;肾功能正常;肝功能:血清白蛋白20.8 g/L;血清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和单纯疱疹病毒IgM均为阴性,IgA 0.57 g/L,IgG 10.3 g/L,IgM 1.15 g/L.流式细胞学检查:CD3+CD4+ 63.9%,CD3+CD8+23.1%,CD3+NK 3.5%,CD3+ CD19+ 3.4%,CD4+/CD8+ 2.9%,CD3 88.3%.心脏彩超和胸部X线正常.  相似文献   

12.
Evans综合征是以同时或先后发生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特征的血液性疾病[1],妊娠合并Evans综合征临床少见,但可导致患者严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严重危害母儿健康,因此对其诊治应予以重视。我院近1年诊治2例妊娠合并Evans综合征,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例1 28岁,因G1P0,妊娠29 1周,头晕、乏力10天于2007年3月收入院。患者孕期检查未发现异常,孕4个月血常规示:HGB 83g/L,PLT 100×109/L,未予处理。PE:面色苍白,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肝脾不大,胎心142次/m in,血常规:WBC5.64×109/L,RBC1.45×1012/L,HG…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  例1,患者2 6岁,因停经38+ 2 周,上腹胀痛1天,于2 0 0 1年7月15日上午7:4 0急诊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 0 0 0年10月2 1日。既往体健,未询问出肝炎病史,患者亦从未做过“乙肝”的相关检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T 36 .5℃,P 90次/min ,BP 10 0 / 80mmHg。心肺正常。腹高度膨隆,上腹部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4cm ,触痛,腹水征(+) ,双下肢水肿(+)。宫底位于脐剑之间,胎位枕左前,胎心14 0次/min ,头先露,固定,宫缩2 0秒/ 4~5分钟。宫颈管消失,宫口开大2cm ,先露-1,前羊膜囊紧张。骨盆未见明显异常。B超:肝实质内回…  相似文献   

14.
肿瘤     
900904 何杰金氏病伴发肾病综合征一例/王秀英…∥湖南医学。-1989,6(5)。-286~287 男,7岁半。因高热、面色渐苍白、尿少而黄,眼睑水肿,血红蛋白55g/L、尿蛋白(+++)及骨髓检查结果,以肾病综合征、贫血原因待查收住院。体查颈部可扪及3~4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肝肋下1.5cm,脾肋下1.0cm。淋转E玫瑰花试验、血电解质检查、肝功能、ASO均正常,血尿酸增高不明显。初步诊为肾病综合征、结核性胸膜炎、重度贫血,予“三联”抗痨等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入院10天后又起高热。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生后4 d,因 "皮肤黄染4 d"于2010年6月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母孕期无合并症,孕38+1周自然分娩出生,产程顺利.羊水、胎盘、脐带无异常.生后2 h即开始母乳喂养,奶量偏少.生后24 h内排胎便.母子血型一致,均为B型,Rh阳性.生后6 h于外院发现皮肤黄染,逐渐加重,生后3 d血清总胆红素达429.2 μmol/L,间接胆红素389.9 μmol/L,予光疗6 h后,经皮测胆红素降至294.2 μmol/L,转入本院.  相似文献   

16.
例 1:42岁 ,农民 ,孕 2产 1,孕 41周 ,恶心、呕吐 10 d,伴腹痛 14h ,于 1998年 12月 2日入院。末次月经 1998年 2月 18日 ,双下肢水肿 4个月 ,未做产前保健 ,10 d来恶心、呕吐 ,进食油腻后加重 ,伴右季肋部钝痛 ,入院前 14h小腹坠痛伴心慌、乏力 ,既往患高血压病 10年 ,间断服降压药治疗 ,否认心、肝、肾病史及外伤史 ,18年前阴道分娩一足月女婴。查体 :血压2 0 .3/ 13.3k Pa(1k Pa=7.5 mm Hg)脉搏 10 4次 / m in,表情淡漠 ,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 ,肝脾未触及 ,肝区叩痛 ,水肿( ) ,宫高 36 cm ,腹围 10 2 cm,L SA位 ,胎心 140次 ,宫口未开…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病理产科中罕见病,现报道1例如下。患者,女,27岁。妊娠36周第一胎,因早产6小时后,出现全身皮肤轻度黄染、腹水及少尿入院。该患妊娠经过良好,于早产前一周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并逐渐加重,发病第三天出现不规律宫缩,翌日在胎头吸引下分娩一女婴,产后病情加重。患者既往健康,否认肝病史。查体:重病容,贫血外貌,神志清,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体温37℃,脉搏118次/分,呼吸38次/分,血压170/110mmHg,心肺正常,腹部膨隆如足月妊娠腹型,肝脾触不清,移动浊音明显,  相似文献   

18.
例1.患者28岁,孕1产0,住院号165977.妊娠36周,因尿黄,乏力、恶心、呕吐15d,巩膜、皮肤黄染2d,于2004年7月30日入院.既往健康,无肝炎病史.查体:T37℃,P 96/min,BP 128/80mmHg.一般状态欠佳,精神萎靡,巩膜、皮肤黄染,全身皮肤无出血点.腹部膨隆,子宫轮廓清,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宫高32cm,腹围108cm,儿头未入盆,胎心率122/min,弱.  相似文献   

19.
患者,23岁,住院号88382。第一胎,妊娠4个多月,一月前自觉右侧乳房疼痛,并发现核桃大的肿块,咳嗽、胸闷,右上肢疼痛,多汗,低热。近20天来肿块迅速增大,外科诊断乳腺癌。于1984年5月5日住妇产科准备终止妊娠后手术。检查:体温37.5℃,脉搏102次,呼吸28次,血压100/70mmHg右锁骨上、腹股沟和两腋下可触及花生米至绿豆大数个淋巴结。右侧乳房外上相限触及6×4×3cm实性包块,活动,边界清楚,触痛,表皮无红肿、皱折。心律齐,心音低,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区Ⅱ级收缩期杂音。两肺底有湿性罗音。腹软,肝肋下1.5cm,脾肋下4.5cm,质中有触痛。妇检:右侧大阴唇上方有3×3×2cm肿块,活动,无压痛。子宫前位,孕4个月大,双侧附件(-)。化验:红细胞305万,Hb9.0g,白细胞28,600,N70%,L22%,晚幼粒细胞8%,肝肾功能、血沉、抗O均正常。X线检查:左侧肋膈角消失,左侧第四肋下可见致密增高  相似文献   

20.
患者25岁,住院号192354。妊娠33~( 2)周,初产妇,枕左前,重度妊高征。于1988年3月25日入院。入院前14天,自觉头晕,眼花,测血压20.0/17.3kPa(150/13mmHg)在院外治疗无效,急诊来我院。体格检查:T36℃,P84次/分,Bp22.7/16.0-kPa(170/120mHg)。颜面浮肿,心肺听诊正常。肝脾未触及,腹水征( ),浮肿( )。宫高28cm,腹围98cm,LOA,胎心36×4次/分。眼底检查视神经乳头轻度充血,动脉稍细。尿蛋白( )。RBC4.25×10~(12)/L,Hb130g/L,HCT47%,Tc180×10~9/L 出血时间2分1秒,凝血时间3分1秒。血浆总蛋白44g/L,白蛋白22g/L。BUN9mmol/L(24mg%)。24小时尿蛋白定量16.7g。入院后积极采取解痉,降压,扩容、利尿等治疗,病情不见好转,于4月7日用催产素静脉滴流引产,自然分娩一男死婴,重1800g。于产后第二天出现右侧颈部及锁骨上窝处肿胀,逐渐向下漫延至整个右上肢,测上肢周径于肘横纹上10cm 处右比左侧粗3.5cm。诊断为产褥期右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于产后第五天开始发热,体温持续在38℃左右,产后第六天无诱因,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脉博160次/分,血压12.0/8.0kPa(90/60mmHg),R42次/分,疑为小栓子脱落,肺栓塞。经加压吸氧,肌注阿托品、地塞米松症状缓解。继续卧床休息,患肢抬高,局部用水调散湿敷(黄柏加石膏制成)。皮下注射肝素12.5mg,每日二次,总量为250mg。静滴10%低分子右旋糖酐、林可霉素及灭滴灵等。于治疗第17天体温恢复正常,第30天右上肢肿胀完全消退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