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统计分析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以12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或志愿者的一般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志愿者在年龄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首次性交年龄小于对照组志愿者,而怀孕次数、流产次数、HPV感染率以及宫颈炎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性交年龄23岁以下(OR=0.71,95%CI=0.54~0.94)、怀孕2次以上(OR=0.62,95%CI=0.42~0.82)、流产2次以上(OR=0.67,95%CI=0.45~0.87)、宫颈炎(OR=0.53,95%CI=0.33~0.75)、HPV感染(OR=0.51,95%CI=0.30~0.79)均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其中HPV感染是最危险因素。结论:首次性交年龄、怀孕次数、流产次数、宫颈炎以及HPV均是诱发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为避免宫颈癌的发生,应该加强对青春期少女的性教育,避免过早性交与流产,加强对女性HPV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东河源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为一级预防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入选某院符合标准的乳腺癌患者116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另外选取116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集并分析乳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资料,且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总结。结果:研究显示,引起广东河源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性生活不和谐、乳腺增生史、流产次数过多、卵巢囊肿史等。其中多因素分析可见,卵巢囊肿史(OR=13.349)、流产次数多(OR=2.074)、肝炎病史(OR=13.145)、口服避孕药(OR=9.360)等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哺乳年限长、睡眠时间长等是降低乳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广东河源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流产次数较多、卵巢囊肿疾病史、肝炎病史、吸烟史及长期胸罩不合适等,因此,需有效地控制乳腺癌,采取综合措施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可能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该研究包括了988例因PCOS导致不孕并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冷冻胚胎第一周期移植的患者。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6组:PCOS临床妊娠组(n=595)、PCOS未临床妊娠组(n=393);PCOS活产组(n=525)、PCOS妊娠丢失组(n=463);PCOS流产组(n=70)、PCOS继续妊娠组(n=525)。比较其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基础性激素水平[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睾酮(T)、抗缪勒氏管激素(AMH)],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脂代谢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 (a)],空腹血糖水平(GLU),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的差异,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复发性流产(RSA)患者流产后绒毛染色体核型。方法 本研究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本院就诊并成功行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自然流产患者137例为观察对象,依据自然流产次数,将自然流产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设为RSA组(n=80),将自然流产次数在2次及以下的设为偶发性流产组(n=57),比较两组患者绒毛染色体核型情况,异常率、异常类型及不同流产次数下的异常率情况。结果 RSA组80例患者中,绒毛染色体正常患者42例,占比为52.50%,异常患者38例,占比为47.50%。偶发性流产组57例患者中,绒毛染色体正常患者14例,占比为24.56%,异常染色体患者43例,占比为75.44%。RSA组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低于偶发性流产组(P 0.05),在绒毛染色体异常类型中,在三体异常方面,RSA组高于偶发性流产组(P 0.05)。在三倍体、结构异常以及嵌合体类型异常中,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伴随自然流产次数的增加,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呈现降低趋势,且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胚胎染色体,在流产次数增加的过程中,其异常发生率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张羽  刘琰  李兰兰  李丽 《安徽医药》2022,26(1):73-76
目的 探究染色体异常类型与年龄、妊娠方式及既往流产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因稽留流产行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绒毛染色体的病人235例,对其结果进行细分比较、统计分析.结果 235例稽留流产病人绒毛染色体中,异常染色体有165例(70.21%),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占50.2%(118/235),并以三体为主占46.7%(77/118),且16-三体最为高发;染色体结构异常中,已知致病性的基因拷贝数高于未知致病及多态性.染色体正常组年龄(30.19±3.62)较异常组年龄(32.08±4.52)偏低(t=-3.11,P<0.05),且年龄≥35岁组的染色体异常率(83.92%)明显高于<35岁组(65.92%)(χ2=6.61,P<0.05),且双重三体组年龄明显高于三体组(P<0.05);妊娠方式及流产次数对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早期流产的病因以染色体异常为主,年龄是影响胚胎染色体的重要因素,而妊娠方式及既往流产次数并未见明显影响作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染色体检测方法可明显增加染色体的异常检出率,更加准确地为明确稽留流产病因提供理论依据,继而可更好地指导下一次优良妊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患者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中的97例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且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资料,根据统计记录的产后出血量情况进行分组观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观察组(n=45)的出血量超过500 mL,对照组(n=52)的出血量未超过500 mL,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孕产年龄、学历程度、体质量、孕产与流产次数、生产时的孕周、剖宫史、前置胎盘的类型、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附着的具体部位、妊娠合并症,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分析比较两组的流产次数、开腹剖宫史、前置胎盘的类型、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附着的具体部位、妊娠合并症等方面,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的分析意义(P<0.05);但在孕产年龄、学历程度、体质量、孕产次数、生产时的孕周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结论经Logistic回归分析,流产次数多、有剖宫史、前置胎盘完全型、胎盘植入以及胎盘附于子宫前壁等因素是造成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患者产后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产前对具有上述产后大出血危险因素的产妇应进行详细产检,趁早发现危险因素,积极应对处理,以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术后早期流产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广西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首次实施常规体外受精和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后行新鲜胚胎移植获得妊娠的孕妇236例,根据妊娠后的结局不同进行分组,其中自然流产组42例,继续妊娠组194例。观察两组孕妇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促性腺激素( Gn)使用天数、Gn使用总量、获卵个数、受精方式、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分析影响早期流产的因素。结果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早期流产发生率为12.50%。两组不孕年限、自然流产数、人工流产数、BMI、取卵日子宫内膜厚度、窦卵泡数、优胚数、胚胎移植( ET)数、Gn使用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FSH/LH)比值、获卵泡数、Gn使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和FSH/LH比值为IVF-ET术后早期流产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IVF-ET术后早期自然流产有多方面原因,尤其与年龄、激素水平有关。针对不同年龄患者,需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密切监测妊娠后激素水平等,以降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相关不孕患者年龄、r—AFS分期(根据1985年修订的美国生育学会内异症分期标准)、不孕类型、不孕年限、术前用药、术后用药及是否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与腹腔镜术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对101例内异症相关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术后1年内妊娠率显著高于术后1年后妊娠率。②术后1年内仅年龄、是否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影响术后妊娠率。③术后1年后仅年龄影响术后妊娠率。④多因素logl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术后妊娠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是腹腔镜术后妊娠率恒定独立影响因素。对术后短期期待、经指导受孕而未能妊娠的患者,特别是年龄≥35岁的患者,建议积极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147例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研究组,对照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的产妇451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有流产史、伴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孕期感染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流产史及预期感染是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OR=4.843,3.634,P<0.05)。结论流产史、孕期感染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危险因素及围产结局,构建并验证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妊娠晚期胎死宫内患者69例为病例组,另取同期正常分娩的孕妇69例为对照组。比较患者一般情况、母体因素、胎儿因素、胎儿附属物因素、围产结局等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晚期发生胎死宫内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使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计算C统计量(C-Statistic),Hosmer-Lemeshow检验评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病例组年龄高于对照组,产检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非高等教育背景、非中心城区居住、无业、高龄(≥35岁)、经产妇、自觉胎动异常、子痫前期、双胎妊娠、宫内感染、胎儿系统超声异常、染色体异常、小于胎龄儿、脐带异常、羊水量异常、早产、经阴道分娩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觉胎动异常、子痫前期、双胎妊娠、胎儿系统超声或染色体异常、脐带或羊水量异常为发生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产检次数为其保护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将年...  相似文献   

11.
异位妊娠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改英  张云华 《河北医药》2011,33(4):567-569
目的探讨与异位妊娠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病例组为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我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病房住院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198例;对照组为同期在该医院行人工流产的宫内早期妊娠的健康女性396例。对调查表收集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下因素与异位妊娠存在相关关系:盆腔感染史(OR:10.805)、下腹部手术史(OR:3.543)、分娩史(OR:3.579)、人工流产史(OR:10.074)、多个性伴侣史(OR:7.121)、不孕史(OR:6.633)及吸烟史(OR:2.620)。结论盆腔感染史、下腹部手术史、妊娠史、分娩史、人工流产史、多个性伴侣史、不孕史及吸烟史可能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对异位妊娠危险因素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异位妊娠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异位妊娠的患者资料,同期收集正常孕妇的资料进行对比,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研究影响异位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对婚姻状况、初孕年龄、文化程度、孕产史、流产史、异位妊娠史、腹部手术史、妇科疾病史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表明初孕年龄(x2=13.36,P0.05)、孕产史(x2=176.61,P0.05)、流产史(x2=28.18,P0.05)、异位妊娠史(x2=10.41,P0.05)、腹部手术史(x2=7.32,P0.05)、妇科疾病史(x2=33.10,P0.05)等是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表明,初孕年龄(OR=2.21,95%CI:1.58~3.57)、孕产史(OR=4.18,95%CI:2.16~6.54)、流产史(OR=3.97,95%CI:1.87~5.29)、异位妊娠史(OR=1.56,95%CI:1.15~2.66)、妇科疾病史(OR=2.57,95%CI:1.94~4.87)是异位妊娠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加强健康教育,减少非意愿妊娠和预防妇科疾病是降低异位妊娠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建斌  韩婷  吴锐 《天津医药》2023,(11):1217-1221
目的 探讨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RSA)孕妇免疫功能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纳入136例同种免疫型RSA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成功组(50例)和妊娠丢失组(86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流产次数;糖皮质激素(GC)、硫酸羟氯喹(HCQ)、阿司匹林(ASP)、低分子肝素、阿法骨化醇、环孢素(CsA)和他克莫司(FK506)用药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2、IL-4、IL-5、IL-6、IL-8、IL-10、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丢失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妊娠丢失组比较,妊娠成功组IL-6和IL-10水平升高,使用GC和低分子肝素比例升高,IL-2和IL-17水平降低(P<0.05);2组的年龄、流产次数、TNF-α水平、HCQ、ASP、阿法骨化醇、CsA和FK506使用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2、IL-6、IL-10、IL-17、GC和低分子肝素使用是影响妊娠丢失的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比例嵌合型性染色体异常(SCA)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其是否影响辅助生殖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该中心进行辅助生殖助孕的28例低比例嵌合型性SCA不孕患者(病例组)的发育情况,根据年龄和促排卵方案按1∶2匹配该中心同期收治的56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胚胎发育情况并随访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2组患者体重指数、基础抗缪勒氏管激素、基础促卵泡生成素、基础雌二醇、不孕原因、不孕年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共42个取卵周期,对照组患者共72个取卵周期,促排过程中平均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用量、授精方式、平均获卵数、成熟卵子数,以及正常受精率、胚胎培养第3天优胚率和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成熟卵子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共46个移植周期,对照组患者共97个移植周期,2组患者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胎分娩率,流产率、单胎妊娠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中获...  相似文献   

15.
朱辉  梁迪  原孟  肖佩 《安徽医药》2015,(1):97-99
目的:对因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行宫腔镜治疗后的妊娠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妊娠相关因素。方法统计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不孕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119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不明原因不孕来我院行宫腔镜检查的1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因素及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及息肉类型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119例患者中78例术后获得临床妊娠,总妊娠率65.5%,对照组119例患者中47例获得临床妊娠,妊娠率3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妊娠率和随访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妊娠时间主要发生在宫腔镜术后6个月以内。单因素及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年龄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有关(P <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率明显提高,年龄明显影响术后自然妊娠率,年龄越轻,术后受孕率越高,且最佳时间为术后6个月以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产妇分娩后胎盘残留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进行手取胎盘手术引发的分娩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6月1日至7月31日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71例产妇资料,根据是否有胎盘残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胎盘残留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进行手取胎盘手术引发的分娩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胎盘残留影响因素有:早产(OR=10.05)、多次早期妊娠流产(OR=9.86)、使用器械助娩(OR=8.15)、年龄大于35岁(OR=7.78)、使用辅助生殖技术(OR=6.21)、有引产史(OR=6.06)、先兆子痫(OR=4.26)、使用硬膜外麻醉(OR=2.48)。手取胎盘手术后产妇出现血红蛋白下降、需要输血、需要子宫切除、需要产后进入ICU的概率更高。结论 年龄超过35岁、多次早期妊娠流产(超过3次)、有引产史、早产、使用硬膜外麻醉、使用辅助生殖技术、患有先兆子痫、使用器械助娩的产妇更容易出现胎盘残留。接受过手取胎盘术的产妇也更容易患上分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叶凌玫  金万里  陈纲 《安徽医药》2020,24(7):1431-1433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3年 3月至 2017年 12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47例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并分析病人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病理类型、 r?AFS分期、 EFI评分、术后用药、辅助生殖等因素与术后妊娠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妊娠组在年龄、术后是否规范用药、术后是否接受辅助生殖、 EFI评分、不孕年限、不孕类型、病理类型和 R?AFS分期等变量上与未妊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临床、统计专家意见,选择 P值较小( P<0.1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 ≥35岁( χ2=5.084,P=0.024)、 EFI评分( χ2=3.938,P=0.047)、术后是否规范用药( χ2=4.293,P=0.038)、术后是否接受辅助生殖技术( χ2=5.647,P=0.017)可以有效预测术后妊娠。结论年龄大小、 EFI评分对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腹腔镜术后妊娠具有预测价值。术后规范用药、联合辅助生殖技术是提高妊娠概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对28例再次异位妊娠患者(观察组)首次异住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以同期收治的56例初次异住妊娠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发病时年龄、结婚年龄、孕次、产次、避孕方式、停经天数、阴道出血天数、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最高值、腹腔出血量、异住妊娠类型、治疗方式和输卵管有无炎症表现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查再次异住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多变量分析再次异住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比数比(OR)值为:输卵管吻合(OR=62.74,P-0.043)、输卵管炎症表现(OR=54.85,P=0.000)、无避孕措施(OR=11.29,P=0.002)和不严格阴茎套(工具)避孕(OR=4.75,P=0.046);保护性因素OR值为:输卵管切除加对侧绝育(OR=0.06,P=0.049)、药物保守治疗(OR=033,P=0.002)和口服避孕药避孕(OR=0.10,P=0.050)。结论 输卵管吻合术、输卵管炎症表现、无避孕措施和不严格工具避孕,为再次异住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输卵管切除加对侧绝育、药物保守治疗和口服避孕药避孕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反复自然流产不孕患者的封闭抗体检测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反复自然流产不孕患者的封闭抗体水平,观察应用淋巴细胞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反复自然流产2~8次的不孕患者(n=370),采用补体依赖细胞毒试验检测封闭抗体水平,应用淋巴细胞疗法作免疫治疗(n=104),随访妊娠结局。结果370例反复自然流产的不孕患者,检出封闭抗体阴性273例,阴性率73.8%,其中16例流产4~8次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13例,阴性率81.3%。免疫治疗的104例患者,再次流产10例,宫外孕5例,继续妊娠89例。结论反复自然流产不孕患者中存在较高的封闭抗体阴性率,流产次数多的患者易检出封闭抗体阴性,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一部分反复自然流产不孕患者有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女性年龄对因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的468个周期,按女性年龄大小分为4组,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的Gn用量、获卵数、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本研究平均妊娠率为30.34%。≤30岁组、31~34岁组、35~49岁组、≥40岁组的胚胎着床率分别为21.4%、19.7%、14.0%、8.7%,各组差异有显著(P=0.04);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8.7%、28.0%、26.9%、17.1%,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3);流产率分别为8.6%、19.6%、25.0%、50.0%,差异有显著性(P=0.03)。结论患者年龄是影响IVF-ET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随年龄增加,尤其是35岁以上的妇女,胚胎着床率与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流产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