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应用千金苇茎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西医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每组30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 d、7 d后观察组肺部湿啰音、痰壅、气喘、咳嗽、发热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采取千金苇茎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给予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进行治疗的84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80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患儿作为对照组,且对两组治疗方法、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等相关内容进行观察,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6.25%,二者相比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麻杏化瘀汤与西医联合治疗对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儿的疗效。方法将106例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麻杏化瘀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23%)较对照组(79.25%)显著升高(P 0.01),联合组症状总积分(2.32±0.95)分较对照组(7.05±2.14)显著降低(P 0.01),联合组气促、咳嗽、肺部啰音及发热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麻杏化瘀汤治疗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能够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4.
<正>肺炎喘嗽是以气喘、咳嗽、咳痰痰鸣、发热为主症的肺系疾病,是儿科中最常见的三大疾病之一。万全《幼科发挥》认为:"午属马,少阴君火,心主热……心火乘肺,脾之痰生,故肺胀而喘,谓之马脾风。"从病因病机及症状上对本病进行了阐述。其中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儿临床症状重,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及负担。在临床中,我科运用多种中医辨证施护方法,对肺炎喘嗽患儿的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对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疗效。方法将300例诊断为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同时应用远红外线穴位止咳贴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两组均于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以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临床体征(发热、咳嗽、喘息及肺部体征等)、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愈显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1);治疗组临床体征总体改善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67%(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规范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疗效显著,突出中医治疗特色,可提高临床质量,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肺炎喘嗽因外邪犯肺,痰阻气道,使肺气郁闭所致,以发热、咳嗽、痰喘、鼻煽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辨证1.风寒闭肺:发热恶寒、无汗、咳嗽、气急、鼻煽、痰白且稀,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而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炎贴加磁疗艾灸佐治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贴加磁疗艾灸佐治肺炎喘嗽(痰热闭肺)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麻杏化瘀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麻杏化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评价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肺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偏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肺功能明显得到改善,且治疗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麻杏化瘀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既能提高治疗效果,又能加快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翘组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20例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单纯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银翘组方(金银花、连翘、桑叶、杏仁、防风、黄芩、牛蒡子、地龙、荆芥、桑白皮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5天,有效率为71.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翘组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临床疗效满意,且有起效快,副反应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儿2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治疗后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治疗费用比对照组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可有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成本,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小儿病毒性肺炎病原病机证候探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检测75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鼻咽部分泌物病毒抗原,以流感病毒(37.6%)、呼吸道合胞病毒(29.4%)居多。临床主证依次有咳嗽咯痰(或喉中痰鸣)、舌红苔黄、发热、气促喘憋、鼻翼煽动等,显示其主要病机为痰热闭肺。按肺炎喘嗽证候分类标准,80%患儿属于痰热壅肺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内服定喘止咳汤以及止咳贴外敷治疗,2组均治疗9天,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发热、气促、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痊愈2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痊愈9例,好转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医内外合法治疗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并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3.
陈秀慧 《新中医》2019,51(10):78-80
目的:观察加味五虎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痰热闭肺证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加用加味五虎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患者咳嗽、发热、喘促、肺部湿啰音和血常规复常时间,统计2组治疗前后痰热闭肺辨证候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热消退时间、血常规复常时间及咳嗽、喘促、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儿发热、咳嗽、咯痰、气急、肺部啰音、口渴等痰热闭肺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味五虎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痰热闭肺证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有效缩短病程,改善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出现变证,内窜心肝而危及生命.笔者采用自拟"麻芩地黄汤"佐治风热犯肺型小儿肺炎喘嗽,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风热犯肺型肺炎喘嗽住院患儿82例,病程为3~5天.  相似文献   

15.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大多为痰热闭肺证,以发热、咳嗽、气急、喘息等为主要症状。张慧敏老师应用抗支解毒颗粒清肺泻肝、祛风化痰,治疗小儿痰热闭肺证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临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喘嗽患者的中医临床特征与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研的方法,采集80例小儿肺炎喘嗽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专家意见探讨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小儿肺炎喘嗽患者以发热、咳嗽、痰壅、恶寒、鼻塞、气喘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候分为风热闭肺证(48.75%)、痰热闭肺证(25.00%)和风热犯肺证(17.50%),病程在5~7 d以风热闭肺证和痰热闭肺证较为多见,病程7 d以风热犯肺证为主。小儿肺炎喘嗽患者以风热闭肺证最为常见。结论小儿肺炎喘嗽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风热闭肺证最为常见,证候分布与病程长短和感染病菌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五虎汤离子导入对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感染、雾化排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虎汤离子导入治疗,疗程为10 d。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在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观察指标等方面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五虎汤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可改善肺部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刘小凡教授运用苏葶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痰热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咳嗽之痰热蕴肺证、哮喘之热哮、肺炎喘嗽之痰热闭肺证3方面的治验举隅,小结了刘小凡教授以苏葶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痰热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医内外合治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内服和拔罐治疗7d,观察两组体温、咳嗽、喘促及肺部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退热、止咳、平喘、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内外合治小儿痰热闭肺证肺炎喘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麻杏化瘀汤加减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化瘀汤治疗,对2组治疗方法、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等相关内容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咳嗽、气促、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化瘀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喘嗽效果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