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为社区医师提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从北辰区果园新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子健康档案中选取果园里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从档案中依次调取患者服药人数,单药治疗者及药物种类、代表药物和联合用药者及药物种类、代表药物,分析所得资料,并计算前3位各自所占的比例。结果在2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当中,单药治疗者87例,占38.5%,其中钙通道阻滞剂(CCB)使用频率最高,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与β受体阻断剂(β-RB)次之。联合用药者139例,占61.5%,依次为CCB+ARB,CCB+β-RB,ARB+β-RB。结论联合用药和CCB类降压药是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用药的主体,是理想的方案和药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某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今后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天津某三甲医院2009年1—6月门诊高血压电子处方15365份,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药物联合应用情况、消耗金额等。结果 DDDs最高的是钙离子阻断剂(CCB),其后依次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β受体阻断剂(β-RB)和复方制剂;单品种DDDs排序前5位的依次是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硝苯地平缓释片、倍他乐克、依那普利、波依定。DDDc前5位的依次是:α-RB、ARB、复方制剂、β-RB、CCB;单品种DDDc前5位的依次是:康忻、代文、美卡素、络活喜、安博诺;除康忻外上述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大于1。在15365份处方中,采用1种降压药物占47.72%,联合应用2种降压药物占32.29%,联合应用3种或以上降压药物的占19.99%。结论该院门诊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用种类及降压治疗方案基本符合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为指导社区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重庆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的处方)3779张,对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物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处方共涉及843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358人,女性485人;年龄范围31~97岁。55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共740人(87.79%)。抗高血压药物中销售金额最高的为钙通道阻滞剂(CCB)类(54.66%),其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38.67%)。DDDs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坎地沙坦酯片和替米沙坦片。在843例患者降压药的使用中,单一用药386例(45.79%),二联用药336例(39.86%),三联用药36例(4.27%)。在二联降压治疗中,以CCB和ARB联用为主(82.73%)。在三联降压治疗中,以CCB+ARB+β受体阻断剂(β-RB)联用为主(52.78%)。结论该社区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种类及降压治疗方案使用基本合理,但在考虑用药的经济性方面欠佳,多药联用方案仍需进一步进行规范。此外,临床药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宣教时,应重点关注CCB及ARB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特别注意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陈步红 《中国校医》2011,25(5):398+401-398,F0003
目的对中央财经大学校医院2010年4月和5月门诊高血压病人降压药物的应用现状和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处方数据统计,探讨高血压治疗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用药参考。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4月和5月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对年龄、用药种类、用药频率、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以中老年患病居多;降压药使用频率居前的依次是钙离子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β-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结论本医院降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80例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类型、药物销售情况以及用药频度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在抗高血压药物使用上,主要包括CCB(钙拮抗剂)类、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类、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类、b-RB(b受体阻滞剂)类、利尿剂类;我院销售量以及药用频度最高的药物为硝苯地平控释片.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相对合理,符合当前的抗高血压药物用药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和日治疗费用等客观指标,对云南大学校医院门诊2010年2012年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内各类抗高血压药物中用药金额最大的是钙拮抗剂(CCB),其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2个品种使用金额占总额的80%以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用药频度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该校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符合目前高血压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我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2011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的销售金额均排在前三位.结论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比较合理,符合目前的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我院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发展趋势.方法 抽取我院门诊高血压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越大,就医高血压的患者越多;抽取处方中,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应用方式最多的为单一用药;使用频率最高的依次为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β受体阻断剂;使用频率最高的品种依次是硝苯地平控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用药中以CCB+其他等两药联用为主,3种或4种联用的较少.结论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三甲医院门诊2012年10—12月的15322张抗高血压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该院使用频率较高的抗高血压药种类是钙拮抗剂(47.1%)、β-受体阻断剂(30.9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26.36%)。联合用药比例为54%,且以二联用药比例为主(24.46%)。结论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0.
刘琳  邱菡 《现代医院》2011,11(11):61-62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药房关于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0年我院住院药房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用药频度(DDDs)居于前5位的分别为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断剂以及利尿剂;除利尿剂外,其余各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有所上升。结论医院住院病人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高效、持久、不良反应少及价格便宜的抗高血压药物仍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杨啊晶 《中国校医》2010,24(10):785-787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大学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和日治疗费用等客观指标分析药物利用的动态。结果2009午北京大学医院使用的各类抗高血压药物中用药金额最大的是钙拮抗剂,构成比超过50%;左旋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的消耗金额名列前茅;高血压药日治疗费用最高5.31元;最常使用的抗高血压药为左旋氨氯地平;多数抗高血压药的消耗金额与用药人次数基本同步,使用合理。结论北京大学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做到了科学、有效、安全、经济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2012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量呈上升趋势,钙拮抗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的销售金额居前两位;单品种排序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居前两位。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高血压用药基本合理,符合抗高血压用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赵蔚 《中国校医》2020,34(1):38-40,48
目的 了解北京高校社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4—2016年北京20所高校社区医院采购的社区零差价药品中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数量、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20所高校社区医院采购的抗高血压药物采购金额占化学药品采购金额分别为36.03%、34.20%、33.25%。采购金额、DDDs排序均居前2位的是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销售金额、DDDs相对稳定,利尿剂、传统复方制剂呈下降趋势。钙通道阻滞剂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左旋氨氯地平片销售金额、DDDs 排序居前3位。结论 抗高血压药已成为20所高校社区医院消耗医疗资源较多的一类药,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2017年版)用药原则,钙通道阻滞剂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郑二红 《职业与健康》2009,25(4):431-433
目的了解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高血压病人口服用药情况,并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该院抗高血压药品种。挑选出住院药房心内科、神经科、老年科共88位高血压病人电子处方进行分析。对其病人进行随访并与医生、护士进行沟通。结果处方名次排列前10位的抗高血压药物依次为非洛地平、倍他乐倍、他乐克缓释片、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氢氯噻嗪、卡托普利、拜新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苯磺酸氨氯地平。各亚类前5位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1)、钙离子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单一用药16张、2或2种以上降压药联用的处方共72张,分别占抗高血压处方的的18.18%、81.82%。同时存在用药误区。结论基本符合当前高血压治疗原则及个体化治疗方案。ACEI与CCB、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降压治疗的主要药物。临床合理用药需卫生工作者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结果与可能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8月发病72 h内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NIHSS评分≥4分的109例患者资料。治疗结局按照急性期(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治疗后改善情况分为显效组(>30%)、改善组(10%~30%)、无改善组(<10%)、加重组(<0分)和死亡组5组,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可能的影响因素与治疗结果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结果与性别、吸烟史、OCSP分型、是否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是否为复发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是否初始NIHSS评分>10分、是否合并发热及发病72 h内有无使用降压药物显著相关(P=0.043,0.023,0.003,0.002),其中是否使用钙离子拮抗剂CCB降压与疗效差异显著相关(P=0.001),而是否使用ACEI或ARB降压与疗效差异无显著相关性(P=0.169)。Logistic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使用降压药物是降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OR=4.406,95%CI:1.84-10.53)。[结论]缺血性脑卒中NIHSS>10分预示急性期治疗结果不佳,且发病72 h内应尽量避免使用各种降压药物,尤其是钙离子拮抗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