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发伴葡萄膜炎、慢性肠炎等其他关节外表现[1]。该病起病隐匿,病程长,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房定亚教授为著名的风湿病专家,首都国医名师,他认为AS属“筋痹”范畴,当从肝论治。笔者有幸随诊,获益匪浅,兹将房师从肝论治AS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情反复活动,终至脊柱强直、畸形,功能严重受损,中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隶属于“。肾痹”、“骨痹”等范畴,过去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有丰富的论述。《素问》:“病在骨,骨重不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及“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王冰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而不能屈伸也”。  相似文献   

3.
解国华 《北京中医》2003,22(2):55-58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ndylitis ,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早期表现为腰背僵硬或疼痛 ,活动可缓解 ,晚期发生脊柱强直、畸形 ,并累及髋关节破坏、强直。目前西医治疗应用非甾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慢作用药 ,疗效不肯定且副作用较大 ,而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肯定疗效。1 对本病的认识中医学中并无强直性脊柱炎这一病名 ,从其临床表现脊柱强直、驼背畸形、关节骨质受损等可归属于“痹”病范畴 ,古人称之为“龟背风”、“竹节风”…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韧带、肌腱附着端的炎症,好发于20~30岁的青年男性,导致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和畸形。中医学多称为“腰痹”、“竹节风”、“骨痹”、“龟背风”、“肾痹”等。近年来,本人运用温阳通络法治疗阳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未明,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等中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并侵犯四肢关节和其他脏器的全身性疾病,最终发展为严重畸形如竹节状脊柱,该病属于中医学“骨痹”、“肾痹”范畴。若早期不给予有效治疗,则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主要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相似文献   

6.
金明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强直性脊柱炎 (AS) ,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 ,起病隐匿 ,进展缓慢 ,易为医患忽视为特征。本病除脊柱关节、椎间盘韧带及纤维环钙化、骨化外 ,还可伴有外周关节 ,如膝、腕、踝关节肿痛 ,同时可侵犯肺、肾、心等脏器 ,致残率高 ,好发于青少年。中医虽无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名 ,但有很多关于该病特征的描述 ,如《素问·痹论篇》云 :“肾痹者 ,善胀 ,尻以代踵 ,脊以代头” ,“骨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肾” ,可将其归于痹证之骨痹、肾痹范畴。金明秀教授 ,从事中医临床 30余载 ,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内科 ,尤精于风湿病的诊治 ,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强直性脊柱炎归属于中医学"龟背风"、"竹节风"、"骨痹"、"肾痹"、"腰痹"等范畴。雷公藤为卫矛科一年生藤本植物,又名断肠草、黄藤根、南蛇藤等,它作为传统医学中一种常用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杀虫止血等  相似文献   

8.
刘殿选 《光明中医》2002,17(6):23-23,26
强直性脊柱炎 ,是血清反应阴性的多关节炎 ,又称变形性脊柱炎、萎缩性脊柱炎、韧带萎缩性脊柱炎、竹节状脊柱病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独立性、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髋关节、椎间关节和肋椎关节 ,以脊柱疼痛、僵硬 (清晨或长久休息后加重 ,活动后减轻 ) ,强直、甚至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 ,属中医的“痹证”范畴 ,古人称之为“龟脊风”、“竹节风”、“骨痹”、“肾痹”。强直性脊性炎病理特征性改变是韧带和关节囊的附着部炎症 ,最初从骶髂关节逐渐发展到骨突关节炎及肋椎关节炎 ,脊柱的其它关节由上而下相继受累。而周围关节的滑膜…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未明,以侵犯脊柱及骶骼关节为主,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血清阴性关节病范畴。AS的基本病变是附着端炎、滑膜炎,疾病过程中AS的成纤维细胞分泌骨基质导致韧带骨化[1],后期可引起脊柱、髋等受累关节强直,造成驼背畸形,活动受限。其病情顽固,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劳动,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针对性疗法及药物,而中医药在治疗AS中取得了较好疗效。历代中医文献中无强直性脊柱炎病名,最初将其泛泛地隶属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痹病”的范围,后…  相似文献   

10.
加味归芪六君汤治疗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周身性风湿病。本病属于中医学“骨痹”、“肾痹”范畴。笔者以归芪六君汤加味治疗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72例辨证论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强直性脊柱炎72例辨证论治213003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栾炯213000江苏省商业技校医务室李玮玮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独立的全身性疾病,以骶髂关节和脊柱病变为主。1897年Strumpell首先提出病名,我国以往曾将其归入“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枢型”。近年...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的以中轴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不仅累及脊柱骨骼系统,而且影响外周关节及眼、心、肺、血管等器官。特征性病理改变为肌腱端附着点炎。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致残率高。祖国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痹病”范畴,更与古籍中“龟背风”、“竹节风”、“历节病”、  相似文献   

13.
强直性脊柱炎论治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姜萍 《浙江中医杂志》1995,30(12):536-537
强直性脊柱炎论治探析250014山东中医学院姜萍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骶髂、腰椎、胸椎、颈椎隐渐发病,导致脊柱强直,以中轴关节为主的慢性复发性炎症。就本病的表现症状而言,属中医文献记载的“腰痛”、“肾痹”等范畴,历代医家多从肾督阳虚,风寒湿内侵...  相似文献   

14.
林应强教授认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是属于痹症,且外邪入侵滞留致经络不畅,故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重于治标而辅以治本。林教授于外运用以"爆发力"为特点的林氏正骨手法通窍筋骨,滑利关节,于内结合岭南气候除湿化热通痹,养肝柔筋,同时重视生活调理与适当锻炼。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一种主要侵犯髋关节和骶髂关节、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骨痹”、“肾痹”、“龟背风”等范畴。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笔者采用推拿疗法配合中药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骨痹范畴。我科自1998年以来,运用补肾驱邪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与感染、遗传和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有关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下肢大关节,严重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硬。该病多见于男性青少年,起病隐匿,病程长,缠绵难愈,为临床上难治性疾病。西医主要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糖皮质激素及生物制剂等治疗,但有一部分患者仍控制不佳且需要终身服药。祖国医学无AS病名,但就该病的临床表现而言,属中医文献记载的“腰痛”、“肾痹”、“骨痹”等范畴,对此病也开展了一些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辨…  相似文献   

18.
舒督通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现林 《河南中医》1997,17(2):109-110
舒督通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李现林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主题词脊柱疾病/中医药疗法%舒督通痹汤/治疗应用强直性脊柱炎,祖国医学称之为“骨痹”、“痹”,归属于痹证范畴,病程长,痛苦大,缠绵难愈,致残率高。笔者自1988年以来,根据强直...  相似文献   

19.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中轴骨骼和四肢大关节,并以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认为可能是由于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引起的疾病。李堪印教授认为本病治疗时不宜采取"治疗大法",应结合患者临床特点辨证论治,早期为"筋痹",病位在"肝",肝血不足,气血不通,不荣则痛,治宜"养阴柔肝,缓急止痛";中期为"骨痹",病位在"肾",痰瘀痹阻,不通则痛,治宜"化痰通络,祛瘀止痛";后期为"骨痿",病位在"肾",肝肾阴阳俱虚,治宜"补益肝肾"。  相似文献   

20.
伸筋通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3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勇 《四川中医》2005,23(7):77-77
目的:观察伸筋通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伸筋通痹丸(麻黄、青风藤、木瓜、伸筋草、杜仲、当归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34例。结果:治愈40例,显效51例.好转3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1.04%。结论:伸筋通痹丸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