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应用3D胸腔镜手术联合三维肺血管支气管重建教学模式在胸外科实习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实习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实习生6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人)与对照组(30人),授课内容为肺癌诊断和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三维肺血管支气管重建与3D胸腔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结合三维重建的肺血管支气管模型讲解肺解剖和诊断,参观3D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普通胸腔镜肺癌手术。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理论和临床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对新的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86.533±6.53)分VS(84.93±5.88)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临床考核成绩(91.27±2.36)分VS(70.35±4.25)分,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习积极性、促进知识理解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胸腔镜手术联合三维器官肺血管、支气管重建教学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具有较好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索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支气管、肺血管和肿瘤技术进行术前手术规划及术中实时导航对胸腔镜肺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肺叶根治性切除和肺结节行肺段切除术各2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均行胸部薄层CT扫描,应用DeepInsight软件对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进行重建,同时对肺部结节、肿瘤或者肿大淋巴结进行重建;通过术前重建三维图像进行精准的术前规划,特别是肺支气管及血管的变异情况,肿瘤、肿大淋巴结与肺血管的关系,肺结节在肺段中的精准定位等。对照术前三维重建,术中实时导航进行精准手术;记录术中有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总引流量,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病人清晰重建支气管及肺血管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对中央型肿瘤及肿大淋巴结与血管的关系重建满意,明确定位肺结节在肺段中的位置及精确的进行术前规划。全部病人进行术中实时导航,按照术前规划实施精准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及术中意外出血情况,手术时间(147.60±37.77)min,术中出血量(33.82±22.17)mL,术后住院时间(7.02±1.78)d,引流管拔除时间(4.68±1.60)d,术后总引流量(221.00±135.03)mL;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应用胸部薄层CT数据进行术前三维重建及术中实时导航技术,能够精准、高效、安全方便的实施胸腔镜肺叶和肺段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术前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二维图像中的肺血管、支气管等手术规划很难识别正确的解剖。导致胸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学习曲线久,学习效率低,手术学习难。本研究探索3D打印技术在胸外科肺癌根治术中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 年9月至2020 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规培轮转以及进修的40名青年医生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3D打印技术辅助的培训以及传统教学培训。培训一个月后用客观教学内容测试考核与主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两种方法俩对比不同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 所有学员分别在平扫CT下,与术中胸腔镜视野下识别肺段动脉、肺段支气管、肺段静脉、第7组纵隔淋巴结、第2、4组淋巴结(右侧)或第5、6组淋巴结(左侧)共五组解剖结构。3D打印教学组的学员的CT识别准确性与胸腔镜识别准确性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3D打印教学组的学员的主观评价在教学方式认可度、教学兴趣提高、CT影像熟悉度、术中解剖熟悉度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 结论 相比传统教学,3D打印技术可显著提高学员的客观教学内容测试考核与主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同时可提高学员的教学方式认可度、教学兴趣提高、CT影像熟悉度以及术中解剖熟悉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前规划及术中导航辅助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早期NSCLC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81例患者,随机分为3D-CTBA联合3D打印组(简称3D打印组,30例)、3D-CTBA组(29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9年5月~2021年3月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前检查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术前行薄层增强CT检查后运用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指导实际手术,对照组术前只行常规增强CT检查,观察实验组术中探查血管变异、肿瘤动脉供血、肿瘤定位等情况与三维可视化重建模型符合率、根据三维模型术前拟定的结直肠癌D3根治术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方案符合率、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管意外损伤比例、淋巴结清扫数量、肛门通气时间、并发症比例、术后住院时间、腹腔总引流量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手术耗时更短(P<0.05),在术中出血量、血管意外损伤比例、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并发症比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腹腔引流量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术前清晰显示结肠形态和走向、肿瘤位置、各主要血管的解剖与变异以及癌肿供血血管,与实际手术探查符合率100%,根据三维模型术前拟定的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方案符合率100%。结论 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右半结肠癌的血管解剖和变异、以及肿瘤与供血动脉的关系,能更安全有效地从肿瘤学角度施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三维数字化重建及打印技术技术应用于复杂骨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的90名医学生作为对象,按照不同教学方式分为对照组(45人)与实验组(45人)。前者行传统教学;后者利用利用三维数字化重建及打印技术技术打印出患者复杂骨折模型,经数字化再现骨折分型,通过骨折模型制定科学手术方案,并对手术固定方式进行模拟。考试分为临床技能考核与笔试两部分,均依照考试大纲要求制定;自我认知能力评分,包括专业兴趣、骨折理解程度等;实习医学生满意度,采取自制问卷调查。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实验组操作技能平均成绩为(84.36±0.28)分、理论知识为(87.55±0.44)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专业兴趣等自我认知能力评分均较对照教学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课堂氛围等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骨科教学过程中采取三维数字化重建及打印技术建立模型,可有效提高实习生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水平,提升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应用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教学对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在某教学医院实习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实习生5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5人)与对照组(25人),授课内容为肺癌。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与胸腔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参观学习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理论和临床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理论和临床考核成绩采用t检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①理论考核:实验组的病例分析成绩[(38.92±2.50)分vs.(34.56±3.10)分]及总成绩[(79.92±4.04)分vs.(74.64±4.82)分],优于对照组(P<0.05)。②临床考核:实验组成绩[(82.86±4.46)分vs.(76.04±4.78)分],优于对照组(P<0.05)。③问卷调查:实验组在所受教学是否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理解和赞同所用教学方法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教学应用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临床教学中具有积极作用,应该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设计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术处理肺段间结节,和传统方法扩大肺段切除术相比较,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本中心27例联合亚段切除术(combined subsegmentectomy,CSS)和21例扩大肺段切除术(extended segmentectomy,ES)治疗肺段间结节,肺段间结节的认定方法:在术前3D重建图像上确定结节与相关段间静脉的最小距离≤结节直径。CSS以肺结节和段间静脉为中心,解剖性切除分别属于不同肺段的2个相邻亚段。ES跨越段间交界,扩大切除一个肺段。两组手术均使用3D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对比分析早期临床结果。结果:CSS组和ES组结节特征:直径、深度、所属肺叶、病理诊断、TNM分期无差异。CSS组平均切缘宽度大于ES组[(2.20 ± 0.35)cm vs. (1.45 ± 0.53)cm,P<0.001]。CSS组所有病例切缘宽度均符合要求:≥2 cm。ES组5例切缘不足,另有2例亚段支气管撕裂并发症,这7例结节的深度明显大于ES组其他14例结节[(2.20 ± 0.39)cm vs. (1.35 ± 0.51)cm,P=0.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无差异,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术后30 d死亡。结论:3D?CTBA导航胸腔镜联合肺亚段切除术治疗肺段间结节安全可行,较传统的扩大肺段切除术有更安全的切缘宽度,扩大肺段切除术不适合对深部肺段间结节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正颌外科手术复杂,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难度大,受条件限制不能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学生难以掌握手术操作。本文将数字化三维手术模拟和3D打印结合应用于正颌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分别在理论知识教学、手术操作教学、总结与反思等教学环节应用数字化软件以及3D打印,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果显示,实验组教学评价[(3.89±0.84)分)]优于对照组[(2.91±1.21)分],数字化三维手术模拟结合3D打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3D打印模型在支气管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前者采用教师讲解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支气管解剖教学,后者在此基础上增加3D打印支气管模型,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教学成果和教学反馈.结果:实验组的支气管解剖理论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模式的反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相似文献   

11.
杨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24):2401-2402
20世纪40年代至今是人类历史上科技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胸心血管外科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传统理念上的外科技术已十分成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疾病谱的变化和人们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胸心外科的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的进步使新型诊治手段不断涌现,传统禁忌不断被突破,复杂高危手术中微创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胸心外科必将会沿着微创和“巨创”的两极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在肝胆胰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机械力学、计算机学、远程数据分析技术等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用于外科手术的机器人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方兴未艾,多年来逐渐形成以达芬奇手术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和宙斯遥控机器人手术装置(ZEUS system)为主体的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装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下可进行的心脏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成形和置换术、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心房颤动消融术、起搏导线植入术、心内肿瘤切除术等,本文就其现状和发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李荟元 《医学争鸣》1999,20(11):S093-S096
由于对胎儿的检测技术的进步,对某些非致命性胎儿疾胎儿外科处理是可能的。当然,对大多数诊断有先天畸形的胎儿,最好在出生后再作治疗。但是某些病例可以选择性地在胎儿期间进行手术。本文就是介绍胎儿外科目前在实验与临床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单孔腹腔镜技术是在传统多孔腹腔镜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单孔腹腔镜技术已在普通外科各领域大量应用,以其更小的创伤、卓越的美容效果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国内外均有大量的报道。现就国内外单孔腔镜普通外科手术开展现状、发展过程、手术难点、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17.
在外科手术中把手术切口做小,并尽可能地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是千百年来外科医师的梦想.早在18世纪,奥地利维也纳的外科医师Philip Bozzini(1773-1809年)就因发明了最原始的内镜而被誉为"内镜之父",在他的墓志铭上写着:"纪念已故的Philip Bozzini医学博士,他,一个德国人,第一次看到人体中空脏器的内部."至此,人类不断地改进并发明新的内镜和腹腔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球已有1 750多台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服务于临床,早期主要用于心脏外科、泌尿外科,近年来也广泛用于普胸外科、普外科、妇科,在普胸外科手术中,主要用于肺外科切除及肺癌淋巴结清扫、食管外科、纵隔肿瘤切除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窦、鼻中隔、鼻甲联合手术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效果。方法:按是否矫正鼻中隔分为2组,A组65例采用Messerkinger术式开放鼻窦,修整中鼻甲,外移和修整下鼻甲;B组87例先行保留方形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再行Messerkinger术式开放鼻窦,修整中鼻甲,外移和修整下鼻甲。随访6~12月。判定疗效。结果:A组:治愈39例(60.0%),好转13例(20.0%),无效13例(20.0%),总有效率80.0%;B组:治愈67例(77.0%),好转14例(16.1%),无效6例(6.9%),总有效率93.1%。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窦、鼻中隔、鼻甲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疗效优于单纯鼻窦、鼻甲手术,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69-72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在行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5~10月在本院妇科非恶性肿瘤疾病住院行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疼痛、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及腹泻、腹胀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非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部分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安全、有效,值得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