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脾虚痰湿型糖尿病合并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脾虚痰湿型糖尿病合并眩晕患者按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n=47)及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给予降低血糖药物,观察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而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有效率为65. 96%,观察组有效率为91. 4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脾虚痰湿型糖尿病合并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善患者血糖、血压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生存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渴健脾胶囊对脾虚湿盛型2型糖尿病(T2DM)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66例脾虚湿盛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消渴健脾胶囊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空腹胰岛素指数(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中医证候积分、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变化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FBG、2 h PBG和Hb A1c均明显降低(P 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前后FBG、2 h PBG、FINS、Hb A1c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病例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1),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IL-6、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P 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渴健脾胶囊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血糖,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报》2020,(2):403-407
目的:观察益肾方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早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肾方治疗,持续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LB、HB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水平均显著升高,GFR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有效率为93. 5%(29/31),对照组有效率为58. 6%(17/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肾方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ALB、HB水平,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4.
董俊平  霍曼 《中医学报》2019,34(6):1304-1308
目的:观察丹芪益肾方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的影响。方法:1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芪益肾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糖、血脂水平,胰岛功能,肾功能及IGF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血糖、血脂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降低,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升高;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显著好转(P0.05);观察组肾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IGF-1、IGF-2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芪益肾方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以及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临床验证2型糖尿病中西结合诊疗方案,评价中医证候的诊断价值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观察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积分的前后变化。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血脂、证候积分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脂、证候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证候诊断方案统一和规范了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十一味益肾降糖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阴两虚兼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上选用厄贝沙坦片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十一味益肾降糖片口服。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 3%,对照组为56. 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FBG、Hb A1c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 0. 05)。治疗组患者MBAL、UAER、Cys-C、TGF-β1水平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十一味益肾降糖片治疗DKD安全有效,可以显著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延缓肾衰进程,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应用中医诊疗方案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非M3)邪盛正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化疗,观察组在西医化疗基础上应用中医诊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缓解率及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94. 0%,高于对照组的76. 0%,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8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2 0. 05);观察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6 0. 05);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7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3-CD19+、CD3-CD16+、4/8Rati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诊疗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缓解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升阳益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老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脾肾阳虚型老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按就诊编号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升阳益肾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生存质量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2水平、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而血清IL-4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L-2水平、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4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 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 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有效率为85. 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 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升阳益肾汤对脾肾阳虚型老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清IL-2、IL-4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网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糖、视力、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6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糖网明目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glucose,P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 A1c)、视力、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BG、Hb A1c、PPG、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而视力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BG、Hb A1c、PPG、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91%(30/33),对照组为66.67%(2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网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和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红藤败酱白头翁汤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藤败酱白头翁汤,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 00%,对照组有效率为77. 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腹泻、腹痛、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缓解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红藤败酱白头翁汤能显著提高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促进胃动力等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水煎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5.37%,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68.29%,两组患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70.73%,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87.80%,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益肾汤治疗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兼湿瘀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肾汤对慢性肾衰竭(CRF)气阴两虚兼湿瘀证的疗效。方法: 4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22例,对照组 24例。治疗组服用益肾汤,对照组服用肾康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 4%,对照组总有效率 70. 0%。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Scr均显著下降 (P<0. 05或P<0. 01),Ccr明显升高(P<0. 05或P<0. 01 ),且治疗组较之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 (P<0. 05或P<0. 01)。结论:益肾汤可明显改善CRF气阴两虚兼湿瘀证的临床表现,降低Scr水平,提高Ccr。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汤。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同型半胱胺酸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4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4%(42/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或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 01或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同型半胱胺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化痰通络汤可以通过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炎症反应,降低血栓形成危险因子的水平,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维尔迈3号对血瘀型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维尔迈组、脉管复康片组、对照组,每组20例。3组基础用药一致,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常规服用降糖、降压、调脂药物。维尔迈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口服维尔迈3号,脉管复康片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口服脉管复康片,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每组以28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踝肱指数(ABI)及血管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维尔迈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维尔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维尔迈组治疗后与脉管复康片组﹑对照组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治疗前后E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维尔迈组治疗后E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维尔迈3号可改善血瘀型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中医证候、ABI及ET,维尔迈3号对血瘀型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时诊断与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2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确诊糖尿病孕期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2例患者在24周前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对照组20例患者为24~28周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饮食、运动及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胰岛素使用率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及时血糖筛查,对妊娠糖尿病进行及时诊断与治疗,对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报》2019,(6):1304-1308
目的:观察丹芪益肾方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的影响。方法:1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芪益肾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糖、血脂水平,胰岛功能,肾功能及IGF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血糖、血脂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降低,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升高;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显著好转(P<0.05);观察组肾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IGF-1、IGF-2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芪益肾方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以及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1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非糖尿病孕妇1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妊娠异常发生率与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并发症率及剖宫产率较高,控制血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方配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抽样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中药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给予静脉滴注泮托拉唑注射液40 mg,2次/d,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疏肝方配合治疗,疗程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等。结果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6. 7%,对照组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中药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但两组之间的症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中药组患者治疗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自拟疏肝方配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可显著改善胃脘疼痛、胸胁胀满、抑郁或烦躁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有效降低焦虑状况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糜汤治疗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消糜汤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基本相当,两组比较不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量化积分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明显好于治疗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与对照组比较,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经胃镜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得出,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的治疗,临床上使用雷尼替丁和消糜汤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消糜汤作为中医辨证方剂,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降低血糖、饮食控制及术后当天行补液、预防感染、功能锻炼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甲钴胺片;观察组同时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高凝状态变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D-二聚体(D-Dimer,DD)]、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当天PT、FIB、APTT、PLT、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的APTT、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5天的PT、FIB、DD值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为(25. 1±4. 3)分,高于观察组的(21. 0±6. 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有效率(73. 3%)低于观察组(93.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老年患者血糖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髋部骨折术后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