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MODS患者40例(年龄40岁~86岁)和非MODS患者40例(年龄27岁~82岁)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v(美国BD公司)定量测定外周血CD3+T细胞(CD3阳性淋巴细胞)、CD4+T细胞(CD4阳性淋巴细胞)和CD8+T细胞(CD8阳性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CD4+T/CD8+T值。结果:相比非MODS患者,MODS组CD3+T、CD4+T、CD8+T的百分比及CD4+T/CD8+T值均降低(P<0.01)。与MODS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CD4+T的百分比和CD4+T/CD8+T值降低(P<0.05或P<0.01),而CD3+T和CD8+T百分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DS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死亡组MODS患者损害更为严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MODS患者免疫功能评价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多参数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结合血液分析仪对136例SLE患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同时应用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SLE患者组血清IgG显著升高(P<0.01),IgA也升高(P<0.05),而IgM与对照组相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SLE患者组C3、C4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病毒复制程度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36例乙肝病毒感染者、6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HBV DNA。结果:84例慢性HBV携带者(ASC)、5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3+ 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均显著降低(P<0.001),CD8+ 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慢性HBV携带者相比,CD3+ T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 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8+ 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5)。随着病情发展,从健康对照组、慢性HBV携带者到慢性乙型肝炎,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呈逐渐下降趋势,CD8+ T细胞百分比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慢性HBV携带者HBV DNA阳性组与HBV DNA阴性组相比,CD3+ T淋巴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 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01),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下降(P<0.001),CD8+ 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结论:HBV感染可导致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HBA DNA复制增加进一步加重乙肝病毒感染者T细胞亚群的紊乱,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的动态变化可及时提示临床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加强临床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方法 对112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荧光定暈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血中HBV DNA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CD3~- CD19~+(B细胞)表达百分比,进行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急性乙型肝炎(AHB)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组、肝炎肝硬化(LC)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LC组下降最显著(P<0.01).而LC组B细胞百分比较CHB、AHB组高(P<0.01).NK细胞百分比较CHB、AHB组均存在降低趋势(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细胞亚群随病情进展而减少.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与正常儿童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百分比;比较IMEB病毒(EBV)阳性组与IMEBV阴性组患者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百分比的变化,探讨IM患者急性期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选取资料完整的IM患者39例,同期正常儿童4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CD8+细胞及CD4+/CD8+的变化。另IM组39例分为EBV阳性组32例,IMEBV阴性组7例,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CD8+细胞及CD4+/CD8+的变化。结果IM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CD4+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CD8+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CD4+/CD8+明显下降。IMEBV阳性组与IMEBV阴性组比较,CD4+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CD8+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CD4+/CD8+明显下降。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其免疫功能的紊乱程度与EB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环孢素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腹腔注射环孢素25 mg·kg-1·d-1,隔日1次,共注射3次。造模成功后第2日起,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黄芩苷溶液100、50、25 mg·kg-1灌胃,阳性对照组贞芪扶正溶液1.76 g·kg-1灌胃,均连续14 d。检测各组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6、干扰素(IFN)-γ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显著下降(P <0.01),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 <0.01),血清中I...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对正常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及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别测定雷公藤多苷对正常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多苷可显著降低成熟淋巴细胞(CD3+)、T辅助性及T诱导性淋巴细胞亚群(CD4+)百分比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也可显著升高T抑制淋巴细胞亚群(CD8+)百分比.结论 雷公藤多苷具有一定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HBV-ACLF患者43例,随访观察3个月后患者的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的百分比,并计算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值,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选择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3个月后,43例HBV-ACLF患者存活26例,死亡17例.与肝衰竭存活组相比,肝衰竭死亡组CD3+细胞百分率(22.96±20.59)%、CD8+细胞百分率(31.63±12.69)%均低于存活组(37.89±17.36)%和(36.52±9.75)%,而CD4+细胞百分率(55.15±14.23)%、CD4+/CD8+(1.77±1.38)高于存活组(48.51±13.35)%、(1.32±0.6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衰竭死亡组患者外周血CD3+、CD8+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下降,CD4+T淋巴细胞、CD4+/CD8+升高,肝衰竭存活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百分比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HBV-ACLF患者的预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4+ CD25+ Treg比例下降的程度越重,预后可能越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8例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危重组),18例普通型H1N1流感患者(普通组)和18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流式细胞术测上述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CD3+、CD4+、CD8+、CD8+CD28+、CD8+CD28-、CD4+CD25+high的百分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甲型H1N1病毒感染患者,尤其是危重型组,淋巴细胞绝对数及百分比显著下降,且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CD3+、CD4+、CD8+、CD8+CD28+、CD4+CD25+high百分比明显降低,而CD8+CD28-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损伤患者淋巴细胞和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百分比改变可反映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冬虫夏草菌丝体多糖(虫草多糖)对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阳性组(香菇多糖1 mg·kg-1)和虫草多糖高、中、低剂量(200,100,50 mg·kg-1)组,连续腹腔注射10 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细胞)及其亚群细胞CD4+CD8-和CD4-CD8+数量、CD3+细胞凋亡率;MTT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组织Bcl-2 mRNA、Bax mRNA的转录水平,并测定胸腺和脾脏指数。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虫草多糖能提高小鼠脾脏质量、促进未经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并呈现剂量依赖性;虫草多糖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外周血CD3+细胞和CD4+CD8-细胞亚群的数量,降低CD4-CD8+细胞亚群数量,显著提高CD4+CD8-/CD4-CD8+的比值;高剂量虫草多糖能明显降低小鼠外周血CD3+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脾组织Bcl-2 mRNA转录水平和Bcl-2/Bax比值,而对Bax mRNA转录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虫草多糖可刺激小鼠主要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增生,提高T淋巴细胞及CD4-CD8+亚群的数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抑制凋亡基因Bcl-2 mRNA的转录,提高Bcl-2/Bax比值,从而抑制淋巴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润肤止痒凝胶对小鼠慢性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二甲苯建立小鼠炎症模型,4-氨基吡啶建立小鼠瘙痒模型,2.4-二硝基氯苯(DNCB)建立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设模型组、凝胶基质组、青鹏软膏组、润肤止痒凝胶组,分别给予相关治疗,以伊文思蓝渗出液浓度、小鼠舔体次数、小鼠耳廓肿胀度及脏器指数评价药物的作用效果。结果 润肤止痒凝胶能有效抑制小鼠炎症反应所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减少小鼠舔体次数(P=0.015),改善DNC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症状[耳肿胀值P=0.027,脏器指数(P=0.003)],以减弱过敏反应的表现。结论 润肤止痒凝胶对小鼠慢性湿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4,(47):4441-4443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方法:在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加入T细胞多克隆刺激剂(0.2μg/ml)以活化淋巴细胞并分泌细胞因子。实验分为空白对照(常规培养液)组、抗人CD3抗体(anti-CD3)刺激(0.2μg/ml)组、雷公藤甲素(anti-CD3 0.2μg/ml+雷公藤甲素1 mmol/ml)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RA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加入雷公藤甲素,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γ干扰素(IFN-γ)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泌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与T细胞活化分子CD69和CD25的CD4+、CD8+T细胞百分比。结果:与anti-CD3刺激组比较,雷公藤甲素组PBMCs中IFN-γ含量减少,分泌IFN-γ、IL-2、IL-4的CD4+、CD8+T细胞百分比降低,分泌CD69和CD25的CD4+、CD8+T细胞百分比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分泌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从而发挥对RA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动态检测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意义。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技术对36例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正常、11例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3+CD4+、CD3+CD8+细胞百分比,并计算比值。结果肾功能正常组、急性排斥反应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72.33%±8.95%、74.12%±8.35%;2组CD3+CD4+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39.29%±9.25%、49.54%±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CD3+CD8+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28.89%±8.25%、17.59%±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CD3+CD4+/CD3+CD8+值分别为1.79±0.91、2.97±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以有助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SS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有无差异。以红细胞沉降率及血清IgG来判断SS病情活动度,分析SS患者中T淋巴细胞亚群与病情活动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S患者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CD8+CD28+T淋巴细胞构成比及CD8+/CD4+比值均显著降低;而CD4+T淋巴细胞、CD4+CD45RA+T淋巴细胞及CD4+CD28+T淋巴细胞在两组中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病情非活动者相比,病情活动的SS患者的CD8+T淋巴细胞构成比及CD8+/CD4+比值均显著降低。结论S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并与SS的病情活动有关,可能在SS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ST3,30,300和3000μg·kg-1组。小鼠ip给药24h后,处死取胸腺和脾脏,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胸腺和脾脏细胞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转录因子Foxp3阳性(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胸腺和脾脏组织中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数量,Western蛋白印迹法和RT-PCR分别测定胸腺和脾脏组织中Foxp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溶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胸腺和脾脏CD4+,CD8+和Foxp3+T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无明显差异。与溶剂对照组比较,ST3μg·kg-1组胸腺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ST3和30μg·kg-1组脾脏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ST300和3000μg·kg-1组胸腺和脾脏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在ST3~3000μg·kg-1内,胸腺和脾脏细胞中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百分率、胸腺和脾脏组织内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数量、Foxp3蛋白和mRNA表达均随ST浓度的增高而增加。结论ST可诱导小鼠淋巴器官内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从而影响机体免疫耐受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相关疾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T抑制性细胞毒细胞(CD3+/CD8+)、NK细胞(CD3-/CD16+56)和NKT细胞(CD3+/CD16+56),对两者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组中T抑制性细胞毒细胞(CD3+/CD8+)的百分比和绝对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患者组中CD4/CD8数值上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NK细胞(CD3-/CD16+56)的百分比和绝对值明显低于对照(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可通过对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了解自身免疫病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变化,并为采用的相关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然衰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量8周龄(青年组)和16月龄(老年组)ICR雄性小鼠各8只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小鼠脾脏组织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及其亚型单核细胞样MDSC(M-MDSC)细胞比例,分析两种细胞比例相关性.结果 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体重、脾脏指数和肾脏指数升高(P<0.05),脾脏组织中CD3+、CD4+和CD8+细胞比例降低,而CD4+/CD8+比值升高(P<0.05或P<0.01),外周血中CD3+和CD4+细胞比例降低(P<0.05),脾脏组织和外周血中MDSC和M-MDSC细胞比例升高(P<0.01).老年组CD3+、CD4+、CD8+细胞比例与MDSC、M-MDSC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1).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与MDSC密切相关,可能是自然衰老影响小鼠免疫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方法检测替比夫定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应答组8例,部分应答组19例,无应答组4例,分别检测患者基线,治疗12、48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替比夫定治疗后,在完全应答组及部分应答应答组中,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值均升高。完全应答组中,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值在治疗12、48周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部分应答组中,CD4+、CD8+T细胞数、CD4+/CD8+值在治疗12周无变化,但在治疗48周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无应答组在治疗12周及48周后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值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T淋巴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转归中起到重要作用,替比夫定可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苑建房 《河北医药》2012,34(9):1313-1314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CD+3、CD+4及CD+8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肺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n=30)和常规组(n=30),于治疗前、治疗后5 d进行ApacheⅡ评分、PO2/FIO2及外周血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的检测.结果 (1)急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CD+8较对照组升高.(2)与常规组相比,乌司他丁组治疗后PO2/FIO2明显改善,外周血CD+3、CD+4、CD+4/CD+8明显增加(P<0.01),CD+8 T淋巴细胞明显下降(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调节急性肺损伤患者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改善氧合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关系及在预测疾病耐药性方面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初发SLE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组15名。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P-gp的表达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的计数。分析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gp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中CD4+T细胞,CD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总T细胞和总B细胞等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健康对照组与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相对荧光强度(RFI)平均值分别为2.2±0.7、3.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P<0.01)。②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gp的表达与淋巴细胞亚群中总T细胞,总B细胞,NK细胞的计数均无相关性,但P-gp的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CD4+/CD8+比值有相关性(r=0.602,P=0.002;r=0.561,P=0.005)。③根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分为增高组和降低组,分别与相应的RFI值比较,发现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的增高组与相应P-gp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3,P=0.025;r=0.628,P=0.014)。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P-gp表达是SLE患者多药耐药性的指标,SLE患者药物跨膜转运蛋白P-gp表达水平尚与其存在免疫功能异常亢进淋巴细胞亚群中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密切联系,提示P-gp可能是药物治疗疗效的指标,对改善预后和联合治疗减少耐药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